給我個讃
社區暫無圖片
雲林縣淺海養殖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林芳怡  
聯絡地址: 雲林縣臺西鄉五港村海豐路二段376號  
聯絡電話: 未公開  
傳真電話: 05-6984141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4
  • 累計人數:20690
  • 發表文章:9
  • 相片數量:0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社區小故事
台西六月雪
    2011/12/13 16:51 | 認識養蚵產業

炎熱的六月天,怎麼台西的路邊堆滿了一堆又一堆的白雪?仔細一瞧,旁邊還經常會蹲著一位老人家,像在撿拾著什麼,東摸西摸,原來這不是雪堆,而是一座座堆滿著廢棄的舊蚵殼,老人家正在挑選比較大,又比較完整的蚵殼,並隨之將挑選起來的蚵殼鑽洞。這些蚵殼都是收成起來的蚵仔去殼剝肉之後所遺留下來的,可以再作為下一季的附苗之用。有時候你會看到一位老人家鑽蚵殼,旁邊還有另一位老人家則是在綁蚵串,將一個一個鑽好洞的蚵殼用繩子穿過,再打結,約莫10~20個綁成一串。綁好的蚵串會暫時堆置在空地上,準備在農曆八月過後下海附苗,由於附苗的時間集中在八月至十一月之間,所以需要的量非常地大,若不先前準備好,屆時根本來不及供應,所以幾乎一年四季都看得到這樣的景像。現在在台西,你也可以經常看到許多地方吊掛著一串串的蚵殼像是風鈴一樣在空中擺盪,儼然已經成為台西的一種地方特色。

4-1走在台西街上常可見到一堆一堆如白雪狀的廢棄蚵殼,這可都是來年寄苗可用的材料呢!-400
圖:走在台西街上常可見到一堆一堆如白雪狀的廢棄蚵殼,這可都是來年寄苗可用的材料呢!

台西當地常可見到以蚵殼作為空間佈置的材料,已經成為一種鮮明的地方特色。-400
圖:台西當地常可見到以蚵殼作為空間佈置的材料,已經成為一種鮮明的地方特色。

鑽蚵殼、綁蚵串的工資,以一條綁有10個蚵殼的蚵串來說工資1元,手腳俐落的人一天最多也只能賺個300~400元,由於工資低廉,所以都只有老人家利用空閒的時候在做,可以說是「老人工」,雖然僅有微薄的工資,但對於節儉成性的老人家來說,也是一種生活的補貼,也填滿了生活的空閒。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披星戴月,頭頂烈陽的蚵農
    2011/12/13 16:45 | 認識養蚵產業

        別人的阿君仔是穿西米囉,阮的阿君仔喂是賣生蚵,

人人叫阮是生蚵仔嫂,欲吃生蚵是免驚無。

別人的阿君仔是緣投仔送,阮的阿君仔喂是眼睛脫窗,

生做美醜是免怨嘆,人講醜先生是吃昧空。

別人的阿君仔是住西洋樓,阮的阿君仔是睏土角厝,

運命好歹是免計較,若有認真仔喂是會出頭。


由郭大誠作詞的「青蚵仔嫂」一曲描繪養蚵婦女跟隨丈夫一起工作的勞苦,以及樂天知命、勇敢面對的人生觀,這或許是台灣人對於蚵農所留下的第一印象。終年與海為伍,頂著烈陽,泡在海水裡頭,通常婦女用頭巾包得只露出一雙眼睛,男人則穿著破舊的長袖衣褲戴個帽子,滿臉曬得黝黑,帶著濃濃的海口腔調,講話又特別大聲,總是讓人見了就印象深刻。

4-2一年到頭都能看到老人家在串蚵殼,賺取微薄工資貼補生活費用。-400
圖:蚵農泛指從事養蚵產業本身或周邊的人家,圖為年紀較長的蚵農,年輕時也常跟著丈夫一同下海做蚵,年老則從事綁蚵串等工作。

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蚵農則隨著一天兩次的潮汐漲退作息,他們經常得披星戴月或是頂著頭上及水面的烈陽(陽光在水面的反射)利用退潮海水較淺的時間工作。潮水的計算方式,每個月十號及廿五號(農曆)早上及晚上六點鐘漲潮至最高水位,但每天潮水漲退的速度略有不同,蚵農以前一天可出海的時間為基準,隔天約向後延約四十分鐘至一小時計算出海的時間,漲退潮的速度影響蚵農在海上作業的時間,小潮時潮水的漲退速度比較慢,地方人稱作「長流水」,作業時間較長;大潮的時候潮水漲退則比較快,稱作「短流水」,作業時間較短,因此蚵農總是精確地計算著出海的時間點,有時候為了搶時間工作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蚵仔的故鄉-台西
    2011/12/13 16:33 | 認識養蚵產業

在台灣,很多人逛夜市的時候都喜歡叫上一盤蚵仔煎,或來一碗蚵仔麵線,對於台灣人而言,這不但不陌生而且已經到了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程度,但對於蚵仔的由來,大家的瞭解可能就非常有限。

蚵仔是「牡蠣」在台灣的一般俗稱,也稱作「蠔」,是一種雙貝類的濾食性動物,屬於淺海養殖,利用潮間帶及低潮線以外之淺海區域進行養殖,一般多見於台灣西海岸較淺的海域,近年因為海岸地區的開發,以及河川上游工業、住宅區排放廢污水的污染,使得可供蚵仔放養的區域已經愈來愈少。目前蚵仔的放養區域多集中在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澎湖沿海等地。

1-1圖中蚵農三人一組,一人負責船上搬運,一人泡在水中綁蚵串,一人則站在船尾操縱膠筏。-400
圖:蚵農三人一組,一人負責船上搬運,一人泡在水中綁蚵串,一人則站在船尾操縱膠筏。

關於蚵仔最早引進台灣養殖的地點,有兩種說法,一個是在彰化鹿港,一個是在嘉義地區,約有230年以上的歷史。但以目前而言,蚵仔在嘉義、台南、澎湖等地以兩段式養殖居多,所謂兩段式養殖係指將養殖過程區分為「種苗的養成」與「食用類養殖」兩個階段,由於蚵苗易附著的海域需具備海流穩定,以及豐富營養來源等特殊條件,因此目前蚵苗多產自彰化、雲林,濁水溪出海口南北兩岸,其中又以雲林台西即出口全台三分之二的蚵苗供應量稱冠全台,說台西是蚵仔的故鄉一點也不為過,它扮演著台灣養蚵產業非常重要的火車頭角色。

台西位處濁水溪出海口南岸,擁有特殊的沙質海岸地型,水體中因濁水溪所挾帶的豐富營養來源,形成寬闊的潮間帶,供應多種魚蝦貝類良好的棲息環境及食物來源,因此海域生態十分豐富,也造就台西一個鮮明的漁村印象。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9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最近更新相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