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藝術大學吳
他們將聲譜儀上的圖像,以特殊的捲筒式影印紙一一輸出來之外,同時也將所有顯像過程及每分每秒所呈現的音分時值,用攝影機拍攝下來,這些聲響圖像中,最特殊的錄音版本,就屬南投縣信義鄉明德部落1988年、1994年、1992年三個不同年代的錄音。
吳榮順以1988年的聲譜版本,說明了Pasibutbut在複音進行中所呈現的聲響意義:
1. 在四個聲部依次進來之後,首次的複音模式中,每個聲部的泛音係數都維持在「自然的5倍泛音」之內,也就是音頻維持在1000赫茲之內。
2. 進入到第2次的重建模式時,此時正是第二聲部以特殊的母音「e」進來之時,頓時整個聲部的線條由原先的5條,突增到9至12條,此時音頻達到1500赫茲。第三聲部進來時也以特殊的母音「e」來唱,因此仍然維持9至12條。唱到第四聲部以母音「i」進來時,音響又回到「自然的5倍泛音」之內。
3. 此後整個複音模式越唱越高,基礎音與泛音形成的聲響線條,不但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厚,甚至達到30個泛音出現。
共 11 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