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工藝面向
2008-01-11
(1)、編織:秀林部落是一個「彩虹」的故鄉,這裡的婦女都能承襲族人將編織藝術留傳下來。因時代的變遷,部落已慢慢失去織布的良好技能,為此「那都蘭」織布工作室常期召集族人從事傳統織布,在舉辦文化活動或對外比賽,常常勉強部落勤於織布,對外鼓勵族人發表作品,將族人優良的編織文化應用於實際生活層面上。全社區不斷嘗試復振太魯閣族的文化命脈,礙於整個結構上的不利,無法即刻召喚全社區的族人同心協力來挽救。本協會期望透過本計畫,一步一腳印的決心開始整合社區力量,讓沉淪、衝擊在現代文化的織布技能有機會站在自己的土上發揚光大。
(2)、弓箭:狩獵是太魯閣族人最重要的傳統技能之一,亦男性重要的角色,通常利用農閒時單獨或成群前往打獵,捕獲的獵物帶回部落中與族人共享,這也使太魯閣族人大多擁有「分享」的優良傳統。有時也會為了祭典的目的,共組獵團前往狩獵,所得獵物則為祭典中食用。然而,族人的獵場全為國家公園獨站,原本賴以生存的物質來源,完全封閉,並且切斷原住民族群文化的生存。目前部落的前輩,仍有製作弓箭的工夫,當有作品展示於家中,立刻被買主以便宜的價格收購。對於耆老來說,這樣的價格只能足夠養活家中老弱婦孺,無法發揮傳統文化應有的藝術價值,更不能提升部落整體的經濟生機。是故,本協會一方面為了全力挽救族群的文化命脈並兼顧現代國家運作的方針,在部落協會舉辦傳統射箭的文化活動;另一方面,鼓勵族人從事自產自製弓箭的技術,結合知識經濟的觀念,朝向創造、經濟的文化產業。本著文化再生產的理念,藉由本計畫最終能延續部落文化的生命力,營造一個文化與地方的體驗場所,為部落開展商業生機。
(3)、皮雕、木雕與石雕:“Hakaw utux”(靈橋)是驗證男子善獵與女子擅織的技能,才能進入到神聖刺紋儀式之境界。Sejiq Truku自古以來的族群象徵,其概念意指族人成年後必須紋面表示成年。在部落裡有一群默默散播文化種子的藝術家,不斷地將部落的文化圖騰創作於多元的材質上,如木雕、皮藝及石雕。為家庭生計,「文化守門員」雖堅持尋找文化生命力的出口,礙於公部門、制度上的薄弱,無法長遠發揮部落文化的延展性,更無助於提升在地部落在文化藝術方面的潛能。協會從文化教育的面向而言,多舉辦部落工藝的研習活動,除了讓族人認識傳統的工法之外,進而走向創意路線,結合文化、農業轉化,讓社區充斥著藝術與人文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