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文化藝術紥根計畫:「《跨域傳承》-太魯閣織藝穿梭.點燃薪心火種計畫」的例行輔導,是以"社區傳藝"這個類別提出的社區營造計畫,今天的輔導重點在於成果展佈展環境現勘,以及研發新品討論。
協會希望藉此計畫提供訓練規劃與織娘工作技能契合,希望透過串珠的方式,跨域導入具備技術的織娘師資,針對秀林地區內婦女會與學校單位,設計主題課程(課前準備&課後工作能力提升),建構太魯閣族織藝文化傳播、導入地方特色編織概念等,明確記錄執行過程與成果,彰顯織布村推廣效益成果。
今年的課程規劃,其實是希望讓部落培育多年的織娘,展現其長才,跨出協會去不同領域環境擔任織藝講師,有助於部落織布技術提昇,跟口條邏輯的整理,並且帶領其他不同年齡層的部落夥伴一起提昇織布村的整體發展進程。以分區工作坊的方式進行學員招募與研習,希望將部落傳統帶出去,結合外部的不同想法,創造新舊融合的創新思維,融入現代生活用品設計,⋯⋯創造獨特且具實用性的DIY課程,以文化為出發點,傳達文化產業之初步設計模組,在社區營造與跨域合作上建立長遠的整合基礎。
本計畫以工作坊方式進行研習,內聘二位織藝講師,分為二組在各區開課。而我則是負責第一、二堂的「故事蒐集」與「創意發想及草圖繪製」,之前在秀林婦女會與秀林國小的「社區傳藝研習課程」,希望能藉由引導部落婦女與小孩,重新認識太魯閣的神話傳說與在地故事,並且從相關傳奇故事裡,尋找創作題材及影像轉化的元素,讓部落夥伴學習基本的色彩訓練,以及傳統圖紋認識,再來繪製自己的傳說故事,這樣才能創造當代織藝課程的傳承價值。最後再由織藝種子教師藍虹惠與其他織娘,接續上「實作課程」-圖織編織製作,共同完成屬於當代太魯閣族的主題作品。
當天前往秀林國小與黃校長討論成果展預計展出場所,以及可合作的成果展出子題,跟開幕時間討論,還有相關流程的推演。黃校長非常貼心的安排離校門口很近的電腦教室,有助於開幕後來賓的參觀動線安排,後來我們就前往教室現場討論有哪些空間使用需求?還有需要改良設計的文宣品、以及改善現場窗戶過多的問題,跟投影設備、隔間要如何擺放…等等,多虧了黃校長的大力支持,讓我們很快就能切入主題,並得到很好的奧援。
等到空間確認後,校長還帶我們去參觀校園內,這次為了感恩祭而特別重建的傳統茅草屋,透過村長的巧手帶領,重現傳統的太魯閣住屋風貌,現在在秀林已經很難看到了。校長還跟我解說過去傳統住屋的使用機能,跟環境特色,沿著傳統屋旁,還可看到學童們自己種的咖啡豆,小型的樹屋、木造的司令台…都顯得小巧可愛,很有秀小自己的人文特色。
因為時間有限,不敢多待,還要趕緊回協會與研發展專經明峰討論最近要出去擺攤的研發新品,他有提到最所設計的杯墊,以及杯套的新樣式,還有最近去花蓮創意園區擺攤時,所蒐集回來的意見分享。我是希望他能夠多採用”情境銷售法”,杯墊在擺攤時陳設不慧很吃香,所以因該搭配飲品與精緻的杯子,結合杯套與杯墊一整組的陳列,才較容易匯集目光,當然如果能搭配飲品的販售,肯定會得到較多的獲益。
也多謝秀林協會的安排,讓我有機會遇到婦女會的學員,分享他們艱苦的故事。另外,安排秀林國小的課程,讓我對太魯閣族的小朋友,有更深深的認識,下午的互動課程,讓彼此一起努力完成共同的主題,有助於想像接力與互助合作,也認識許多年紀很小的好朋友,真是不虛此行啊!課後跟黃校長聊到學童學習能力的差異性,才知道每個原生家庭帶給他們不同的影響,希望未來有機會能為秀林國小與秀林部落規畫整體發展,期許能改善部落的生活環境目標。
希望十月的成果展,能看到大家創作過程與創意痕跡,例如太魯閣的神話課程:西西利鳥、巨人傳說、神射手...等,都是很好的造型轉化對象。還有婦女與小朋友童稚的筆觸,希望擷取他們的線條,設計成童稚系列商品。今天已經確認展出空間,接下來就是進行非常省錢的空間布展想像,希望能與秀小相關美術課程成品一起展出,結合培力計畫成品,展示秀林部落今年的共同創意成果。
每次來到秀林就是一整天,希望大家都能有所獲得,有機會也期望能幫助秀林國小一起成長,創造部落整體學習生活圈。
今天是第四次工作會議,經過多次規劃初階織藝課程的製作流程,與成品製作主題的創意發想,之前設定的兩項課程大多已接近尾聲,但在過程中的討論卻是彌足珍貴,雖然有些現實的問題難以解決,例如:秀林國小傳藝工作坊課程-設計自己的「《勇士&公主》手環製作」:以太魯閣神話傳說為主體,讓小小學員輪流說故事接龍,並且繪製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草圖,男孩用平織「河川紋」的編織方⋯⋯式,女孩用「菱形紋」的編織方式,搭上主題的配色應用,設計出具有神話傳奇的個人化手環。
另外,原本婦女會課程要上的「夢幻一家人-《好杯墊》」,也有現實的問題需要解決,雖已經嘗試做出紅黑兩色的菱格紋布的杯墊,還縫製了”賽璐璐片”(透明片+圖片),原本預計中層可放入製作者(媽媽)跟另一半(或小孩)出遊的照片,也特別製造一個缺角(以女性為主題),缺角的一方以紅色(女性)為主,就是希望營造「男人因女人生命而完整」的概念。但是虹惠說缺角無法縫製,車縫邊緣的寬窄難以平均,也須考慮到學員初學的技術,所以就必須再重新思考量產的可能性了。
後來,我們改以”桃花帶”上場,因為目前婦女會的媽媽們大多單身,很需要有另一半的扶持,我們將傳統太魯閣頭帶,改良為不同色系的圖紋頭帶,織藝專經虹惠做出了蠻漂亮的粉紅與桃色相間的”桃花帶”,以婦女為主的配色設計,增加婦女帶頭帶的喜氣感,也可讓臉色映照更紅潤,未來可以因應系列商品的設計,以彩虹橋為概念,設計出七種色系的主題頭帶。
這次的會議討論,是希望把原本已經作好的太魯閣頭帶,再加以延伸想像,希望能更增加其實用性,以面對十月份的成果發表與對外展示,希望能有耳目一新的風貌,並且讓部落可以參考用簡單的技術,應用在任何的日常生活用品。所以織藝專經虹惠用不織布縫製成筆袋,結合秀林國小學童所織的織帶,可以做成具太魯閣族圖紋風格的文具用品,另外,也將婦女會所做的頭帶縫製在書套上,可以變成婦女的筆記書套,也以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是非常好的應用途徑。
這次主要輔導也一併瞭解研發專經明峰,最近所設計出一些新品的創意發想,對於他所參考的手機袋的形式,用黃金分割原理,將不同布料材質拼貼,給予肯定。但因為下午才剛上過秀小的神話課程,所以我還增加了一些建議,希望她們能將太魯閣神話傳說的主角造型化,包括:西西利鳥、巨人傳說、神射手...等,都是很好的造型化對象。也可利用小朋友童稚的筆觸,擷取他們的線條,設計成童稚系列商品。所以我就親手畫了草圖讓專經們與織娘參考,希望能讓手機包除了有現代感之外,也能增添神話傳說的樂趣。
最後,也有針對十月的成果展,請各專經們應該與學校方面多多聯繫,要儘快確認展出空間,以及目前秀小相關美術課程,是否有其成品,能夠一起展出。希望不僅要展示秀林協會的創意成果,有能夠連帶的將秀林國小的文化表現,一併凸顯、創造部落的共同行銷願景。
本計畫為103度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文化藝術紥根計畫,由秀林社區發展協會提出的計畫為「《跨域傳承》-太魯閣織藝穿梭.點燃薪心火種計畫」,是以"社區傳藝"這個類別,提出社區營造點提案計畫。
協會希望藉此計畫提供訓練規劃與織娘工作技能契合,希望透過串珠的方式,跨域導入具備技術的織娘師資,針對秀林地區內學校與婦女會各單位,來設計主題課程(課前準備&課後工作能力提升),建構太魯閣族織藝文化傳播、導入地方特色編織概念等,明確記錄執行過程與成果,彰顯織布村推廣效益成果。
繼去年創造二億(記憶&技藝)資產後,今年更進一步提出『【跨域傳承】-太魯閣織藝穿梭‧點燃薪心火種計畫』,努力將太魯閣傳統織藝技術,傳佈到更多需要產業技能的單位,目前預定派出部落織娘前往教學的地點有:秀林國小、秀林鄉婦女會...等,希望透過教學與分享點串成線,最終目標是形成部落技藝行銷的共識,讓太魯閣族織藝能夠跨越據點,創造技藝傳承與圖紋交流的「部落文化絲路」目標。
今天的輔導工作是第三次工作會議,本計畫從協會內內聘二位織藝講師,分為二組在協會以外的地方開課。為了能順利在暑假過後,以工作坊方式在秀林國小、秀林鄉婦女會二處開辦研習課程。因為此計畫為社區技術型人才培育,以有織藝興趣者、小班制為主。
經過上次規劃完初階織藝課程的整個製作流程,確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讓學員能夠分享獨特的創作感動,經過上次成品製作主題的創意發想,初步設定兩項課程目標,經過一個多禮拜的織娘實作,發現有些現實的問題難以解決,所以祈求在這次討論中尋求改善目標,例如:秀林國小技藝工作坊課程-設計自己的「《勇士&公主》手環製作」:以太魯閣神話傳說為主體,讓小小學員輪流說故事接龍,並且繪製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草圖,男孩用平織「河川紋」的編織方式,女孩用「菱形紋」的編織方式,搭上主題的配色應用,設計出具有神話傳奇的個人化手環,男孩叫做《勇士手環》,女孩叫做《公主手環》。
看到實際做出來的手環的寬距太小,而且難以將課程繪製的草圖故事融合至手環之中,看到「織藝專經」虹惠的成品,感覺上可以讓小朋友學到簡單的平織技藝,但是故事性的凸顯可能較為困難。所以,建議手環可以做為基礎訓練,但實際成品製作也可放到孩童頭帶設計上面,將來可以與婦女會做的頭帶做結合,成為”母子帶”商品系列。
另外,婦女會課程要上的「夢幻一家人-《好杯墊》」,也有現實的狀況需要解決,雖然已經嘗試做出紅黑兩色的菱格紋布的杯墊,還縫製了”賽璐璐片”(透明片+圖片),並且不會有滲水的問題。但還是有技術問題難以克服,例如:
(一) 原本預計中層可放入製作者(媽媽)跟另一半(或小孩)出遊的照片,也特別製造一個缺角(以女性為主題),兩塊菱形杯墊唯有合併,才會看到兩個人再一起,缺角的一方以紅色(女性)為主,就是希望營造「男人因女人生命而完整」的概念,符合婦女為家庭奉獻的整體印象。但是虹惠說缺角無法縫製,車縫邊緣的寬窄難以平均,也須考慮到學員初學的技術,所以我就必須再重新思考殘缺縫合的可能性了。
(二)加上我們原本利用現成的黑紅電腦織布,想利用他的菱形紋做裁切,但是車縫線寬窄不均就是很大的問題,現場連理事長,也覺得手藝技術不夠好,所以理事長就現場示範,車圓形杯墊給我們看,雖然速度很快,也是難以掌握前後的車縫線,這讓我決定先暫停杯墊部分可能較為妥適,等到技術問題解決了再繼續研發。
織娘們提醒我說,目前婦女會的媽媽們大多單身,很需要有另一半的扶持,所以上次也提出了”桃花帶”的概念,將傳統太魯閣頭帶,改良為不同色系的圖紋頭帶,這次虹惠做出了蠻漂亮的粉紅與桃色相間的”桃花帶”,但在尾端的麻花形編織的部分,理事長有其他的設計選擇,所以現場就提供給所有織娘參考其編法。
上次已有初步規畫了以婦女為主的配色設計,以米白色為主體(太魯閣的精神色),搭配紅色、桃紅色、粉紅色等相關線條配置,增加婦女帶頭帶的喜氣感,也可讓臉色映照更紅潤,未來可以因應系列商品的設計,以彩虹橋為概念,設計出七種色系的主題頭帶。所以後半段就與虹惠,與提前來實習的專經明峰,一起討論七彩的配色,以及考究不同色系在族群中所代表的意義,給予相關內涵的文字設計。
最後,因為婦女會能配合的上課時間有所調整,所以請淑茹再做確認,我再將前兩堂課:《故事蒐集》與《創意發想、草圖繪製》的課表提出,將把故事轉化為織藝與創作,為部落婦女打造具有家庭魅力的生活商品。
今天的輔導工作延續第一次工作會議,本計畫由部落內聘二位織藝講師,分為二組在協會以外的地方開課。為了能順利在暑假過後,以工作坊方式在秀林國小、秀林鄉婦女會二處開辦研習課程。因為此計畫為社區技術型人才培育,以有織藝興趣者、小班制為主。
經過上次規劃完初階織藝課程的整個製作流程,確認如何在有限的時間之內,讓學員能夠分享獨特的創作感動,經過上次成品製作主題的創意發想,初步設定兩項課程目標:(一)秀林國小技藝工作坊課程-設計自己的「《勇士&公主》手環製作」:以太魯閣神話傳說為主體,讓小小學員輪流說故事接龍,並且繪製屬於自己的神話傳說草圖,男孩用平織「河川紋」的編織方式,女孩用「菱形紋」的編織方式,搭上主題的配色應用,設計出具有神話傳奇的個人化手環,男孩叫做《勇士手環》,女孩叫做《公主手環》。
(二)秀林婦女會技藝工作坊課程-「夢幻一家人-《好杯墊》製作」:以婦女會的生命故事訴說為主體,讓女性學員輪流說著自己的家庭故事(從求學→談戀愛→結婚→生子→子女成長→多年感想),協助她們繪製自己的家庭成員頭像草圖,從女性的觀點,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好」杯墊》(以「女+子」為概念出發),設計出一組多樣的杯墊,希望能讓使用者(家庭成員)感受到「客製化」用心,並且可表達母親愛這家庭的"誠意之作"。
會議的焦點討論,除了檢視織娘已經織出來示範的手環與杯墊成品,並且要了解他們製作所需時間,以及一般學員如要學習的話,會有什麼困難度?目前的圖紋設計,為了要節省時間以及降低難度,感覺較無太魯閣族特色,另外手環的面積太小,很難將個人化的繪圖設計放入有限的空間哩,所以下午我們就開始以協會現有的素材,開始進行更有效果的創意模擬。
在討論的過程中,「織藝講師」虹惠拿出來黑色的菱格紋布,就讓我有了更明確的目標,為了要有一對的感覺,所以設計黑、紅兩色作為杯墊的底色,另一面則是縫製”賽璐璐片”(透明片),中層可放入製作者(媽媽)跟另一半(或小孩)出遊的照片,也特別製造一個缺角(以女性為主題),兩塊菱形杯墊唯有合併,才會看到兩個人再一起,缺角的一方以紅色(女性)為主,就是希望營造「男人因女人生命而完整」的概念,符合婦女為家庭奉獻的整體印象。
另外,織娘們也拿出許多傳統頭帶,希望可以在課程中,讓在地婦女學習織”太魯閣頭帶”,以增加練習使用梭織機的機會。我看了既有的頭帶配色,就幫他們初步規畫了以婦女為主的配色設計,以米白色為主體(太魯閣的精神色),搭配紅色、桃紅色、粉紅色等相關線條配置,增加婦女帶頭帶的喜氣感,也可讓臉色映照更紅潤,我把她取名為「桃花帶」,未來可以因應系列商品的設計,以彩虹橋為概念,設計出七種色系的主題頭帶。
最後,我們確認了婦女會的上課時間(預計為8月21、22、25日),以實際確定時間為準,由翁老師帶領前兩堂課:《故事蒐集》與《創意發想、草圖繪製》,之後就是由部落兩位織娘講師進場教大家,如何把故事轉化為織藝與創作,為部落婦女打造具有家庭魅力的生活商品,希望能包磚引玉,讓她們也能在生活中以織藝創造更多幸福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