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0
  • 累計人數:24758
  • 發表文章:12
  • 相片數量:7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0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聯 絡 人 : 林阿蘋  
聯絡地址: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清華巷71-1號  
聯絡電話: 049-2974749  
傳真電話:  
關於我們
組織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發展協會 成立時間: 1985-01-01
負責人: 余陳秀菊 聯絡電話: 049-2974749
聯絡人: 林阿蘋 傳真:
組織人數: 60人 E-mail: sabatier0901@gmail.com
聯絡地址: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村清華巷71-1號
社區基本資料
社區名稱: 南投縣仁愛鄉萬豐社區
社區網址:
所在位置: 南投縣 仁愛鄉
社區戶數:
社區人口數: 762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40人
主要族群: 布農族原住民 
發展重點: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曲冰遺址知識建構與導覽解說人員培訓是本階段重要工作。目前社區營造的最大困境就是人力不足,年輕活力的青年無法長期駐守社區,能夠推動的力度和項目有限。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1.曲冰遺址文物館環境維護改善,建立導覽解說機制。
2.布農族卓社群傳統文化振復與傳承。
3.農村再生規劃與整體共識。  
社區簡述: (一) 人口與族群遷移歷史
萬豐社區至2017年6月,人口有213戶823人,其中原住民人口占總人口之94.17%。長期以來,年輕人口不斷外移至都市發展,人口外流趨勢明顯,社區趨向老年化,真正居住在部落的僅300餘人,包括了無法工作的老人、小孩,以及務農的中壯老年人、婦女、學童,及少數來此租地種菜的漢人。萬豐屬於布農族卓社群,是布農族卓社群中最北社群的最北聚落,聚落所在地原本是布農族和泰雅族交界的獵場,日治之前,散居在栗栖溪一帶的布農族聚落被稱為干卓萬群,日治初期的集團移住政策,將干卓萬群及部分卓社群族人往北遷到ququaz,也就是現今萬豐舊部落所在地,建立干卓萬社(1922年~1925年),然後指導族人開鑿水圳,開墾水田,農耕定居。1931年,因為下游武界壩淤積的關係,統治者將族人往北遷於濁水溪西岸Tisau一帶,1949年,由於武界壩攔住濁水溪砂石,汛期溪水每每氾濫淹沒開墾良田,族人堅決將村落遷到濁水溪東岸Sima-un,此即萬豐村新部落。輾轉已於新部落定居68年。
萬豐村共有六個聚落,以北側Sima-un為主要行政、居住的聚落(又稱新部落),有村辦公處、萬豐國小、儲蓄互助社、以及二間教會。萬豐社區發展協會是部落內唯一與社區發展營造有關的團體。
(二) 信仰與文化
1948年基督長老教會開始到萬豐傳教,於是族人陸續改宗,1956年後天主教也進入傳教,造就90%部落居民信仰所在。除了工作與家庭,教會活動是大多數居民生活的一大重心。樸質的生活,人情味濃厚,家族關係緊密,婚喪喜慶都會互相幫助,不吝分享,以信仰侍奉上帝,並盡心家族之事為生命的寄託。語言文化方面,三十歲以上的居民大多能說一口流利的族語,擁有與平地漢人截然不同的成長過程,並經歷不同的生活習俗。傳統布農族大家族力量式微之後,教會是居民主要倫理及生活規範的約束力量,部落自主性自治的意識被分散到政治、教會力量之上,用以作為部落公約制定、研議願景共識之部落議事平台(部落會議)尚未能被妥善運用。
(三)生計
居民以務農為主,使用慣行農法種植短期經濟作物,包括青椒、糯米椒、敏豆、高麗菜、生薑、青蔥、豆苗、玉米等等。這是一個低度開發的高山原鄉農村,產業需要高勞動力但轉型遲緩,不足以維繫家戶所居,因此人口外流嚴重。觀察年輕人的職業選項,大約有:公務人員、教師、警察、職業軍人、技術工、粗工、臨時工。留在部落的居民,有部分沾染酗酒惡習,生活步調難與外界大社會接軌。部落傳統思維有時候成為接受新觀念,提振經濟能力的阻礙。另一方面,部落又無力阻止大社會的陋習入侵、大資本併吞小個體,資本主義強權早已悄悄蔓延。漢人租地現象是因為族人無力負擔開墾成本,或是農地主人另有工作,好處是部落居民不用離鄉背井,在部落就有臨時工可做。可以看見現今周遭的村落都開始利用文化、自然環境資源及在地特色,轉型發展觀光,相形之下,萬豐走得較為遲緩,也顯示居民心思主要被生計生活所切割佔據。目前,部落有4家有機農場,1家民宿,5家露營區,擔任了產業轉型的領頭羊。
(四)社區凝聚力
布農族的民族性向來以團結、低調、耐力著稱,以八部合音為例,聽者很難去分辨誰是領頭者,並不強調個人特別突出,而是和諧地各司其份,達成團體眾人的成就與圓滿,這就是布農人的處事美學。就布農族傳統的人觀來說,一個人的最高成就是建立在能為家族、公眾做出貢獻之上。傳統上布農族是長老合議制,如今部落內各個組織都有所屬的領導人,部落的走向端靠各領導覽人是否有商議機制而達成整體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