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營造。什麼最美?是「人」!
文‧圖/徐家瑋
社區營造在台灣,可追溯自1994年行政院文建會系統性的政策推動,隨著地方自主發展、政策引導協助,在各地開花結果,於草根社會中建立起民主基石。然而,隨著政府資源的介入、政策的起落、政權移轉,社造行政化、邊緣化卻也是近年日益受到關注、反思的課題。在社造抬頭近20年後的今天,台灣民間社區營造的力量在哪裡?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年初,藉由「思想地圖計畫」,思索過去二十幾年前新港借鏡日本古川町社造的經驗,以這次的旅程,沉澱自我,化整為零,觀摩岐阜縣古川町之社區經驗。因此,以觀摩學習及實際參與過程中整理出七大內容:
一、找到屬於自己真正的文化價值認同:白川鄉合掌村
三個小時與小林小姐的交流對談,合掌村是他們很驕傲的文化資產,由學校邀請社區耆老講授合掌文化,每個社區耆老都是他們重要的師資,由學校老師帶領學生參與修護過程,社區的大小事互相共同照應,民宿、餐飲、土產店分別每年兩次的會議,相互提出問題討論,觀光協會站在陪伴的角度,提供他們提升生活品質且較好的服務方案。
她說,這是居民的生活,他們無法教居民怎麼做和做什麼,整個村莊找不到任何垃圾桶,也是居民的構思,居民認為,自己帶來的垃圾要自行帶走,也能減少動物的亂吃亂咬所造成的髒亂。
青年的外流,人口的老化也是他們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但他們青年對地方文化認同上是極高的,小林說,富士山不屬於誰的,合掌文化是真正屬於他們的文化。交通的便利,使得觀光客逐年的增加,如何在觀光與生活中取得平衡?!在這當中看見他們喜歡分享合掌,他們喜歡現在的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臉孔,傳承自己的文化,是我們必須努力的!!
二、扶植產業吸引青年返鄉,創造青年價值:高山市
拜訪高山市史編纂員田中 彰先生,高山市每年都能吸引來自各地的觀光客人潮,他們保留了傳統的建築特色,營造街道的統一性,田中先生提到,歐美國家甚至大都市的觀光客,對古老的街道風景是最具吸引力的,而日本人享受自然景色四季的變化是最驕傲且重要的!
每年四月(春)及十月(秋)的高山祭,都能湧入大批前來朝聖的觀光客,因為在高山祭可以觀賞到富麗堂皇的屋台,屋台的興起,是店家為了炫富而出錢建造的。新舊文化的融合,高山市民維持傳統的文化傳承,商家所出錢建造的屋台,是吸引更多的觀光人潮,在台灣常常在想,人潮來了,錢潮也就來了。相對的,留下的是滿山滿谷的垃圾,而在高山市,除了看見禁止吸菸的標誌外,旁邊多了一個禁止亂丟垃圾的符號,但日本人養成的習慣,看見垃圾隨手撿起,他們認為,一個人亂丟有十個人在撿,這環境不會乾淨嘛?!想想台灣的環境教育是否該回歸個人素養的養成教育了。
這趟旅程,很想了解少子化的情況下如何留住青年,高山市從扶植產業著手,運用當地的農業優勢,高山市農業一年平均收入8,640,000元,因此透過在地優勢創造青年舞台。今天聽到高山市針對吸引青年返鄉的政策,35歲以下的青年,返鄉就業青年每個月補助約台幣4,500元,最多補助三年,外地返鄉買建屋一次補助台幣約288,000元,原本居住在本地買.建屋補助台幣約86,400元。而在日本整個國家的政策,針對45歲以下青壯年,學習就讀農業相關學術及返鄉從事農業相關工作,補助一年約台幣432,000元,最多五年。
一樣擁有豐富農特產的台灣,沒有這麼優渥的政策補助,那我們有何優勢來扶植做些什麼?公所。農會。基金會。產業發展協會......,如果好好來思考整合機制,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火花。
三、從小參與,認同就在日常生活中建構
每年的四月十九、二十日,古川祭對於古川每個人是重要的,旅外的年輕人也會特地請假回來參與,是什麼讓他們如此的熱衷,我想是對故鄉的「認同」吧!
這次來,無法感受祭典現場的氛圍,但透過「祭り会館」(祭典會館)及多位長輩的分享,讓我想四月再來現場好好感受一番,古川祭在地的每個人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從小學一、二年級(甚至有從幼稚園開始)。在每年二月開始練習子供歌舞伎,四、五年級開始練習打拔,國中開始練習吹笛子所組成神樂台、雅樂
哥哥教弟弟、姐姐教妹妹,代代相傳都繼承遵守著!
3.古川祭
因為從小的參與,已經是他們生命的一部分,回鄉。是自然而然的!古川祭維持四百年的傳統堅持,在新生代的參與下傳承,傳統的儀式。舊文化的保存,加入新思維,讓整個祭典在新舊之間融合中取得平衡。或許,這是在台灣祭典文化中可以好好思考的方向!
2.技藝傳承
四、把最原始的感動,分享給觀光客認識~從Cycling tour開始
發展地方觀光,似乎是每個地方期待的,只是選擇的怎麼樣的方式推動。在古川,有ㄧ群正在用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著,他們不是為了追求觀光客增加,不斷地去改變原有面貌去迎合觀光客,而是盡力去維護好地方的原有風景,那才是最迷人且最具魅力的!!!
ㄧ位從東京來的少年白石達史先生,因為經常出去旅行,喜愛鄉村生活,因此來到了這裡。從行政事務、行銷、網路文宣開始,兩年熟悉了這環境,暸解了文化,開始帶著遊客騎著腳踏車,騎騎停停介紹著,看見了建築、帶到了產業、延伸到祭典、深入到環境,騎在小徑上,遇見了農家,ㄧ聲招呼拉近之間的距離,ㄧ趟旅程下來,慢慢的建構著,讓遊客進ㄧ步的認識進而愛上了這裡。
如果只是當成造訪ㄧ個觀光地,不只是消費了飲食文化,也消費了環境,更消費了在地人們生活,這樣的觀光是我們所期待的嘛?!
五、以社區為主體的展現青年力量
飛驒古川青年會議所,成員20~40歲,擁有共同為社區盡點心力的組合,他們成員都是公司經營者,大多都是父親傳至孩子,因為他們從小在父親工作下,自然而然的投入。透過青年會議所讓自己,增加交友圈、增加接觸世界的機會,更為了讓社區更好為目標,他們利用下班後時間,每個月兩次的會議討論,規劃平時於社區舉辦的活動,如講座(年金說明)、在白壁土藏播放電影、親子說故事、偶戲演出、義賣、街道婚活等。為了讓更多青年能留在古川,籌辦了很有趣的活動,如同鄉村型我愛紅娘「街道婚活」,讓古川青年有交友聯誼的機會。目前已舉辦了兩年,參與人數男女平均各有60人,出發點皆為了社區更美好,讓青年有更多的參與機會,看了2014年度會議所。理事長Shimohata先生的名片上寫『PRIDE』,這是他的這ㄧ年任內的願景,要讓古川人以古川引以為傲!!
六、社會責任的展現,保留原有風景創新格局
在我到古川的第一天,安排住在一個在建築上價值挺高的古民家(末廣的家)中,聽著Kohei介紹著這房子的故事。古川,跟台灣的鄉村面臨同樣的問題,農村人口的漸漸外流,大門深鎖的「空房」漸漸增加,甚至貼了出售或常常看到剷平賣地的狀況。但在鄉下,要售出其實並沒有這麼樣的容易,往往就變成讓房子隨著時間慢慢腐壞了!
當他們觀察到了這現象,認為老房子任由毀壞很可惜,而且老房子不見了,原有古香的風景也將隨之消失了。因此,從2009年開始歷時兩年半,展開民宅調查,Kohei屬於在地「柳組」營造公司的員工,主要負責里山office計畫,是將古民家改造成商業活動的多功能空間,他說,希望能鼓勵較長時間的停留,好好地體驗這裡的里山生活,當人、公司進駐了,先帶動了刺激地方經濟需求,想更長遠的,他們則希望有企業愛上這裡。因此願意留在這個地方開設分公司,除了為地方帶來更多的消費,期望能創造就業機會。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社會責任,即使公司需要多負擔一些額外的成本,但做這件事情,一方面有利於公司形象,更重要的是有利於地方的發展,他們讓我好感興趣,也好佩服!!
七、以感到幸福為目標,透過知識+感受的土地巡禮
飛驒市觀光協會,在我還沒來古川前,他們已經幫我做好所有的聯繫與安排,有些人事物真的讓我很感興趣的想多了解一些,還不斷的在增加難題?尤其是Akihiko每天帶著我用五感來,感受古川的幸福之美,也讓我深深的愛上了!
觀光協會除了做觀光詢問、節慶的宣傳規劃、推動觀光發展事宜、協助店家產品開發外近年,他們著力於培訓導覽人員,他們希望透過導覽更認識地方,也讓較不關心的也漸漸地關注,特別與學校合作,去學校帶學生走入森林(生活),讓他們感受而從小愛上自己的家鄉,對地方產生認同,進而長大後將青年留下來,在聽導覽人員岩佐先生分享中,他是多麼喜愛他所生長的這塊土地,多想與更多人分享與一同感受這土地的味道。
岩佐先生是位退休的老師,他說,因為生長在這,對地方自然環境喜愛,所以投入,他希望旅遊是一趟「知識+感受」之旅,藉由「身體+心」去體驗感受大自然的變化。這兩年已經培力一批專業導覽人員,他們花很多時間去挖掘觀光資源,這資源是原本屬於他們生活的、是自然環境的、是訴說他們故事的!而不是為了迎合觀光客而去塑造的,這真的很重要!!
他們希望能透過這古川獨有的觀光資源,能將這資源來留住青年,創造就業機會,一趟旅遊用餐是必要的,觀光協會目前也與在地四家便當店合作,依造季節開發以當地蔬果的特色風味餐,選擇飛驒木材所製作的筷子,他們最重要的是希望能讓遊客到此感到幸福!
小結:
3.古川町
居民如何從臭水溝共同營造成一條有數千尾錦鯉魚優游其中的驕傲?社區觀光究竟是為了追求觀光客增加,抑是盡力去維護好地方的原有風景而帶動產值?如何從老屋改造中展現社會責任?從社會資本累積的角度出發,從日本岐阜縣的社區組織了解如何從土地出發的安心連鎖經營,喚起居民的責任與義務。從日本社區營造中看見以「人」為核心價值的重要性!!
社區營造,什麼最美? 是「人」。讓地方展現獨特的魅力。村板先生說:「我不會告訴他們東西有多麼好吃,而是要讓居民自己去感受」。這句話,一直在我腦海裡,只有「人」,地方才能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