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社區通粉絲團
會員中心
RSS 訂閱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
:::
:::
搜 尋
主題推薦專欄

風雨中,重建農業生態,擁抱新故鄉-參與八八風災社區重建的省思

發布日期:2014/11/14

文/盧思岳(現任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吾鄉工作坊執行長,曾任台灣社區重建協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近年來每遇颱風豪雨,台灣人不免提心吊膽一番。在莫拉克風災的記憶逐漸淡出媒體版面後,人們是否還關切五年前受災倖存的災民過得如何?地球生病了已成人類共業,淹水、農損、土石流,則成為台灣新聞版面幾乎每年固定出現的詞彙。地球很小,物流、金流、人流都全球化了,災難竟然也跟著全球化!每逢颱風假期在家偷閒泡茶,就想到有些朋友在山上種茶討生活,也正學著如何面對災難。


嘉義縣梅山鄉太和村,海拔在七○○至一六○○公尺間,常年山嵐霧靄籠罩,雲海變化萬千;不僅擁有美麗的自然景觀,也造就了三十年來茶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幸的是,二○○九年的八八大水造成走山滑坡、路毀橋斷、屋舍傾圮、茶園崩塌的嚴重災情,讓茶農成為氣候變遷下的難民。


經歷風災衝擊,有些茶農的想法改變了。譬如茶園種樹這回事,災前即有駐村藝術家鼓勵,卻無茶農響應;災後在莫拉克風災社區藝家行動聯盟、台中市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嘉義市洪雅文化協會推動工作假期的協助下,部分茶農參與了「土地公樹種植計畫」。雖減少茶葉產量,卻讓台灣的高山茶扣連上經濟產值之外的生態意涵--提升水土保持,重塑山林紋理。


其中三個茶農—郭俊男、葉人壽、簡嘉文,更是令人「足感心」。面對家屋傾圮、茶廠崩毀、茶園流失、茶葉滯銷的困境,他們重新思考人與土地的關係、茶的種植與經營;希望從土地再出發,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處,尋求產業與生態之間的平衡。因此他們突破茶農長期來對慣行農法的迷思,放棄使用農藥與化學肥料,開始嘗試種植有機茶與自然農法耕作。

 

以自然農法種茶,尋求產業與生態平衡的太和茶農-簡嘉文和葉人壽

以自然農法種茶,尋求產業與生態平衡的太和茶農-簡嘉文和葉人壽


在災後重建的漫長過程中,他們體會出「人需要休息,土地也需要休息」的道理。這樣的思考和實踐必須面對重重的困難,家人的反對、產量的銳減、其他茶農的訕笑在在打擊他們的信念;更大的障礙則來自市場的挑戰,他們到那裡找到願意付出更高價格購買茶葉、支持理想的消費者?如果茶葉的販售無從換取他們的生活資源,追求產業與生態的平衡又談何容易?


傳統的台灣人務實又好客,所以見面問候語是「吃飽未」?客人來訪先「奉茶」,但現在的台灣人卻不關心茶、米是怎麼來的?付出了多少土地與環境成本?犧牲了多少農民的健康?要改變台灣的土地利用現況,除了儘速通過研擬中的國土計畫法外,不能只在生產端倡導有機種植與自然農法,而應在消費端設法擴大公民參與,否則只能眼睜睜看著極少數的有志之士犧牲奉獻。在許多民間團體提倡「消費改變世界」的同時,政府部門必須在綠色消費、降低食物碳旅程等政策層面創造有利條件,提出具體落實的機制和辦法! 

 

作者和以色列大使夫婦參與太和茶農的茶園種樹行動

作者和以色列大使夫婦參與太和茶農的茶園種樹行動

     
紀錄片導演張志聰、吳平海花了三年時間在太和茶村記錄了三位農民從「土地利用者」成為「土地守護者」的感人過程,片名曰「人在草木間」,正是一個「茶」字。這部由吾鄉工作坊接受文化部委辦製作的紀錄片,見證了災後重建的另一種思考和實踐,或可為台灣社會累積出未來人與土地關係重建的能量。   

  
此外,不同於九二一震災後的重建政策,除了臨時安置的組合屋外,八八風災多了許多民間慈善團體捐建的永久屋基地,高雄市杉林區月眉農場的永久屋基地(慈濟大愛園區)即是其中最大的一處,共有一千多戶入住。這些居民來自原高雄縣那瑪夏鄉、甲仙鄉、桃源鄉、茂林鄉、六龜鄉、杉林鄉等地,計有閩南、客家、平埔、布農、鄒族、魯凱、排灣等不同族群。他們的傳統文化、生活習慣與宗教信仰各異,卻必須在同一個地方展開新生活;而且絕大多數人與他們原有的土地文化、產業生計、生活形態、人際脈絡等多已產生斷裂,於是安置後的另一波問題逐漸浮現。諸如新型態社區的人際關係多元複雜,彼此缺乏信任與溝通,社區組織難以健全,社區共識凝聚困難,社區動能缺乏等等,導致衍生的重建議題瑣碎紛雜且無法聚焦。

 

作者帶領永久屋基地的文化種子進行願景與行動工作坊

作者帶領永久屋基地的文化種子進行願景與行動工作坊


而最直接衝擊園區的問題,就是生計如何維持?遷居,對個別家庭而言,本就是生活上的一件大事;族群從山上到山下的集體遷徙,更是生命中全新的轉折。山區居民原本以務農為主,如今除了遭受土石流破壞、無法耕作的農地外,部份尚可耕作的農地因路途迢遠、颱風季節道路斷絕等因素,實難以「通勤耕作」,已經無法發揮長遠而穩定的維生功能。「給我們ㄧ間房子住很簡單,但是在這邊要有工作機會、要能活下去才困難!」這是多數居民的心聲。目前,園區內原有的政府部門「以工代賑」、技職人才培力方案等都已陸續結束;而鴻海集團永齡有機農場所提供的工作機會,也因即將移交地方政府而前途未卜,在永久屋基地的就業機會就僅能靠自己奮力創造。


「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原是政府對八八風災的重建政策與承諾,卻因為「絕對安全」的考量(避免二度災害的政治責任),及接納慈善團體對永久屋的「免費贈予」(提供災民遷離原鄉的誘因),而造成多數永久屋基地的災民離村、離鄉又離土的前述困境。台灣是個地震、颱風頻仍之地,未來面對災難實應比照九二一震災重建模式,以「相對安全的原鄉重建」為原則,輔以住屋、產業、生活、文化等重建補助政策與預算,而將民間捐募資源納入其中運用為上策。

 

作者與永久屋基地的文化種子在鼓舞新故鄉活動後合影

作者與永久屋基地的文化種子在鼓舞新故鄉活動後合影


  惟永久屋基地已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入住災民仍需勇於面對。譬如台灣社區重建協會接受文化部與高雄市文化局委辦,在慈濟大愛園區、日光小林、五里埔等永久屋基地培訓出來的十多位各族群文化種子,期待他們能持續推動居民連結、延續原鄉文化為母體,創造並認同基地生活所衍生的新文化。如同他們共同辦理的重建社區報命名為《擁報》一般,希望能促進基地內不同族群的居民互相擁抱、互相包容、互助合作,並進而認同、擁抱新故鄉,才能共同展望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