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社造的魔鬼精神
台東縣永續發展學會(台東縣社區營造服務中心)執行祕書 陽美花
Ka-Kawas-an,臺東市富豐社區,一個阿美族語指稱「鬼魂聚集之地」的聚落,位在台東猴子山、富岡一帶,1937年被日人劃為「石山社」。該地盛產天然氣,亦因常有突如其來的大火,部落居民以為是Kawas(鬼魂)而稱之。這裡除了地名比較驚悚之外,也和其他部落一樣面臨社區老化、人口外移、文化流失及發展現代經濟的困境。然而,林宋博芳理事長卻發揮了阿美族的魔鬼精神,帶領部落族人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部落夢想的基地-石山工坊
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2009 年,八八風災為台灣東南部帶來嚴重水災,卻帶給富豐社區發展的希望與想像。當時,富岡港一直到卑南溪沿岸漂來大量的漂流木,堆積如山的漂流木嚴重阻塞蘭嶼綠島唯一進出的富岡港區,也使得離島交通船和漁船皆無法運作。林宋博芳理事長和部落族人發揮友愛精神,協助清理富岡漁港的漂流木。當然,也順便運回一些不要的漂流木到部落。
部落產業需要千客萬來
看著「快滿出來」的漂流木,族人鼓勵部落唯一的匠師帶領族人雕刻,就這樣,從太陽升起到天黑,在部落裡總是會聽到美妙的電鋸聲。男人開始用釜頭電鉅擘劃家鄉的夢想,部落的媽媽也不遑多讓,在參加多次縣外觀摩學習,社區媽媽以打包帶發展編織自己的夢想。有趣的是,2012 年,部落原來想要採購編織月桃繩的機器,卻陰錯陽差地買回編草繩的機具,這項美麗的錯誤使族人誤打誤撞地踏入草繩產業,也成為東台灣首個草繩外銷日本的阿美族部落。今年透過社造中心的平台,辦理草繩代工說明會,加入新住民及鄰近部落族群的參與,讓彼此的關係更為緊密。
客製木馬是目前最夯的訂單
社區營造是個迷人的過程,在發展過程中的學習與對話都是成就社區美好生活的基礎。事實上,富豐社區從一開始推動社區產業,同時進行社區培力,於是在發展社區經濟的脈絡中找到了文化保存的可能性。也因為,富豐社區勇於跨出第一步,才能逐漸找出自己的出路。從富豐社區木工坊發跡,接著以打包帶製作仿LV格紋的編織包,後來回歸山林以月桃原料編織草帽,到現在利用族人收割後的稻草製做草繩。社區產業逐漸回歸自然,回歸在地原料,回到族人最熟悉的元素。社區居民從這些不斷轉變的過程中學習面對問題,學習解決問題,同時也透過這些歷程找到了部落發展的主體性。富豐社區透過社區營造開創了屬於當代的傳統,一步步將社區夢想做了最適合的包裝。富豐社區誤打誤撞,到後來將錯就錯,發揮阿美族樂天的精神及魔鬼精神,「先做再說啦!」今天才能走到了這一步。
社造委員訪視都說讚
借用《托斯卡尼豔陽下》的電影對白:「我們相信,鐵路鋪好了,火車就來了。」我們也相信,透過社造扎根,富豐社區會繼續茁壯部落的文化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