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在台灣 中和緬甸街 (上)
駱星佑
緬甸街,一個異於台灣其他街道的名稱。它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離捷運南勢角站路程差不多15分鐘。雖然緬甸街是一條街的暱稱,但緬甸街這個概念實際上包含了有中和區忠孝街、興南路二段、華新街所包圍的一片大街區。而其中攤商店鋪最集中的就是在華新街,所以當地人都稱華新街為緬甸街。
在這個街區裡面,住了高比列的緬甸華僑以及其他新住民。其中最多的就是緬甸華僑。很多人都會誤解,緬甸街是不是住著的是緬甸人? 其實不是,其實他們雖然來自緬甸但其實他們都是華人居多。他們的先祖跟我們台灣人的先祖一樣,絕大多數來自福建、廣東兩省,也都是因為原鄉生活困苦,所以紛紛下南洋去尋求出路,有些去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而有些選擇緬甸。所以許多緬甸華僑它們都是從仰光來的,因他門的祖先都是以仰光當作根據地。
而為甚麼這些在仰光的華人又得辛苦的從緬甸跑來台灣的? 主要是因為在1962年,緬甸由軍政府尼溫掌權,尼溫主要走的是社會主義路線,所以在1960年代緬甸的政治、經濟都極為混亂,而在當地處於少數的華人當然更是被當作眼中釘,不但經濟一再得被限縮,造成許多華人失業,且在1965年更對華文教育發佈了禁令,華人在緬甸當地的生活情況越加困苦,在1967年6月,緬甸更發生了大規模的排華事件,造成無數華人生命財產的損失。於是,在緬甸的華人為了要讓子女繼續受中文教育,且保障自己的安全,開始在1960年代中後期開始移民,而當時以中華正統文化自居的台灣自然是他們的不二首選。
而為甚麼緬甸華僑來到台灣會選擇南勢角當作根據地呢? 因為在1960、70年代,中和南勢角根本是鄉下,土地非常的便宜,而且緬甸街又位於南勢角烘爐地的山腳下,所以又離交通主幹道更遠一些。當時的南勢角基本上都是田地、還有幾個礦坑,其餘的都沒有。就基於土地因素,這批緬甸華僑就以南勢角華新街當作根據地。他們來到台灣主要的工作內容有生意,販賣緬甸相關的產品、佛教用品,或是緬甸口味的餐館,或是在鄰近的工廠、電子廠工作。然後等生活穩定以後,在慢慢藉由依親的方式將故鄉的親友接出來。幾十年下來,也就發展成現今規模的街區。
中和緬甸街一開始就是由這一樓半的矮房開始發展成現今的街區
雖然一開始緬甸街的街區主要的族群構成是緬甸華僑,但也因為地緣以及飲食習慣等相近的關係,緬甸街區開始加入了雲南、泰國、越南人,港澳人士……等,因族群的增加緬甸街的文化也就越來越多元化,在緬甸街上,不單只有緬甸口味的食品,也有泰國、新馬、越南等地的。坐在騎樓喝奶茶,可以聽到緬甸話、中文、福建話、廣東話、越南話、印尼話、泰文。比置身在東南亞更東南亞。所以緬甸街已經無法囊括這條街上的多元性,所以有了一個新名稱,南洋緬甸街的出現,說明了這條街的多元性。
中緬並立的招牌是緬甸街的特色,這樣的特色不只在緬甸人的店鋪聯華人商店都得入街隨俗
從招牌上的內容就可以對店內料理做一個區別
緬甸街的族群繁複,雖然不同族群都有來自南洋的這個共通性,但有一個共通性更是將整個街區凝聚在一起的力量。就是宗教信仰。基本上來說,南洋佛教國家除了越南以外,其他國家都是信奉南傳佛教也就是俗稱的小乘佛教。雖然緬甸街的祖先來自中國,但在南洋生活久了,自然也接受了南洋的佛教系統。而當當地居民從緬甸來到台灣時,自然也將這樣的信仰帶入台灣。而小乘佛教的年度盛事當屬潑水節了。一般台灣民眾對潑水的印象通常都與泰國畫上等號,其實,潑水節盛行於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雲南傣族…..等地。潑水節通常都在台灣清明節後7-10天,是小乘佛教的新年,而為緬甸、泰國、雲南傣族聚集的緬甸街在潑水節當天自然也是盛況空前,除了當地居民的自行慶祝外,這幾年都有新北市政府的輔導變成新北市一項特色的觀光慶典,每年潑水節吸引了周邊居民以及各地旅客來共襄盛舉,但在歡騰潑水儀式之下,那一瓢一瓢的水都是小乘佛教徒對於來年最深的祝福。
所以下次當大家下次來到緬甸街時,不妨注意一下,街上的每個店家都會在店面立個小佛龕,佛龕上面供著佛,旁邊通常還會有佛塔的照片,放著經文。這樣的擺設代表了人們對佛的身、語、意的崇敬。還有一點小地方,就是南傳佛教在供花時,都是供單邊,不像台灣都是兩個花瓶講究成雙成對,南傳佛教的佛龕上是只會有單個花瓶。大家下次來到緬甸街,不妨多多留心一下,在體驗不同的飲食文化之餘,也可以認識不同於台灣的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