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社區營造趨勢與案例─【學校x社區】的各樣融合 |
||
發布日期:2015/05/05
|
||
|
||
台北市社區營造趨勢與案例 ─【學校x社區】的各樣融合 吳碧霜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執行長 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執行長 整理
面對少子高齡化社會,學校與社區的協力合作、校園空間與課程資源的協調運用,連結學校人才的社區培力,促進代間行動的溝通合作,用創意調適出學校與社區的學習互動新樣貌。
在台北市社區營造中心的103年度社造點中,我們逐漸凝聚了一個趨勢面向,學校與社區的互動、結合,有了許多可能性,也黏著了更多社群進入。
分享以下案例,學校與社區各種元素的排列組合,可以提供社區營造更多的想像: 案例一:學校家長x社區資源調查
▲家長志工、學校與荒野保護協會三方齊聚,規劃與討論走讀行動。
臥龍生態廊道的營造 家長志工參與生態調查 臥龍學園位於基隆路、敦化南路交叉口附近,鄰近第二殯儀館,範圍內有大安國小、芳和國中、和平高中三所不同學齡階段的學校緊鄰,更有福州山、富陽生態公園等自然資源。
連結學校、環保團體,溝通意見、整理想法與作法 啟動綠色走讀行動,集結眾人經驗與智慧完成綠色生活地圖
陸續累積包括老師、校長、家長各方對於計畫執行的想法。後續透過學校與荒野保護協會聯結,三方進行多次工作會議討論,逐漸將各方想法落實為「富陽臥龍學園-綠色走讀行動」的具體作為,邀聚家長志工們參與生態調查。
綠色走讀行動由「學習>踏查>繪圖>分享>想像>設計>行動>慶賀」八部曲組成,分四次課程進行。從大自然生態談城市綠生活的重要,並從觀察、體驗、訪談各種角度,帶領參與志工了解、探討人與環境的關係,實際進行環境踏查,藉由走訪自然環境、人文據點到巷弄街景,在過程中促使志工們重新認識自己的社區,並透過拍照攝影的方式累積訊息,而後再透過分享討論,製作完成綠生活地圖。
▲綠色走讀行動進行環境踏查。
三校聯合校慶展示綠生活地圖,大小朋友一起認識環境 於大安國小、芳和國中、和平高中三校聯合校慶展示綠生活地圖,藉由行動過程與地圖內容的說明與交流,讓社區的大人小孩透過走讀行動成果,了解自己居住地的美好,藉以深化學子對社區生態的認識、愛護及累積未來參與的可能。
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家長會作為學校與社區之間的橋樑 學校位於社區之中,社區是學校的所在地,也是學校的外在環境,在本提案中,家長作為學校與社區之間的橋樑,促使學校參與、支援社區的環境走讀行動,也將家長志工環境調查成果回饋到學校,刺激課程的規劃,更促使學生成為社區生活的行動參與者。
案例二:鄉土課程x社區耆老技藝 北投中正山親山步道旁木炭窯修護
▲學童合力將桂竹搬運上山,展現團結合作精神。
北投山區最盛時期有超過50座木炭窯,古時木炭窯作為生產木炭的基地,惟時過境遷,桶裝瓦斯、天然氣逐漸取代木炭,造成木炭窯產業式微。為了保存珍貴的先民文化遺產,木炭窯數量高達20多處的泉源里,自98年拜訪社區耆老,確定以傳統古法及自然材料修復並重現木炭窯,邀請耆老擔任窯體修復之技術指導,踏上文化資產與環境教育的溯古之旅。
訪查耆老請教修護技巧 集結社區網絡能量,協力修復窯厝 由社區耆老擔任講師,指導修護之技巧,以延續傳統技藝。採集五節芒、桂竹、綠竹、山棕以及黃籐等自然素材,初步製作成修護的材料,清理環境及拆除舊窯厝,重新搭設窯厝及口厝寮樑木,覆蓋茅草屋頂、栽種綠籬,搭設竹架做圍籬。過程中請耆老指導按步翻修,從材料採集到窯厝修復花兩個月的時間完成。
以協力合作之方式,邀請各單位提供專業協助,擴大社區資源互助網絡,累積社區動能共同進行修護工作。特別的是,泉源國小師生藉由鄉土教學課程,以木炭窯為教室,跨越書本學習新知,親手搬運自然素材,親近土地、也更加認識土地。
辦理木炭窯修護工作坊與導覽活動,學習並傳承傳統技藝 修護完成後,辦理修復圓滿感恩儀式,祈願大家共同守護文化資產與環境資源,永續傳承十八份開墾歷史和木炭窯技藝文化。並以導覽解說之方式,辦理宣導與相關教育推廣活動,邀請一般民眾共同走訪、參與、認識在地木炭窯歷史文化與翻修技藝。
文化資產、鄉土教學與環境教育,串聯起社區文化與技藝的傳承 藉著修復木炭窯凝聚北投人的在地情感,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兩年一度的木炭窯翻修,並透過工作坊與導覽持續累積社區的能量。其中,耆老與學童跨越世代間的交流與互動,更將木炭窯的文化價值,從修復文化資產的面向擴大至鄉土教學、環境教育的教育意涵。
案例三:校友會行動x社區記憶凝聚
▲太平國小校長帶領學生將標本帶出校園、走進社造中心, 向社區展示。
太平國小寶藏箱-解密計畫Decode Taipin 2013年,一位太平國小校友拍攝正在蛻變中的太平國小,記錄處於少子化困境下的影像,發現太平國小這個塵封在社區裡多年的寶藏箱,啟動校友會的力量。
珍貴影像重現,持續累積過往紀錄,找回更多太平人的回憶 透過各世代校友的協助,除了進行學校過往活動紀錄8mm影片重製,更陸續拍攝「寶藏箱-開封了」等長片、短片,運用youtube、Facebook社團等數位方式,嘗試集中、累積影像,找回更多太平國小校友。更於103年11月6日晚上讓校園開放成為「星空下蚊子電影院」,呈現太平國小一百多年來的回憶與不同風貌,並透過古今對比,進一步思考世代傳承的各種可能性。
標本室軟硬體重整歷程,與社區逐漸連結 共創紅樓模型,過往建築之美再生,找回太平人的驕傲
將被遺忘許久的標本室及毀壞汙損的各類標本,進行整理以展現其價值意義,重整過程包括標本清潔重整及標本室硬體整修兩類工作,舉辦工作坊,號召各年齡層的校友、學生,學習利用酒精跟棉花整理剝製動物標本,並將整理好的部分標本移往社造中心進行公開展示,讓更多人發現太平國小的寶藏。
太平國小校園,原豎立紅樓建築,為當時日本第一代建築師到西方取經的成就,是象徵大稻埕非常重要的教育中心及地標,然而歷經多次改建後,僅存留山形樓及拱門設計的建築元素。透過社造中心輔導老師王耀東老師與華梵大學建築系學生的協助,與校友會一起從回憶、討論,到完成一個100:1的紅樓模型,乃至製作展示櫃及解說DM,紅樓之美再生,不僅找回校友與太平國小的情感連結,也呈現大稻埕地區的歷史及文化。
學校與社區互利共生,活化運用閒置空間與資產 因應少子化與城鄉人口結構變遷,教育部訂定「校園空間多元活化實施計畫」,期待創造社區教育能量,校園空間活化再利用,並陸續推出相關成功案例,提供各界參考並發展策略。在臺北,北投區的樂齡健康學堂,由石牌國小、社區與非營利組織、相關局處,歷經多次共識會議,從親職教育、在地長者關懷、老人終身教育及健康促進等各類觀點,逐步形成互利共生的共識,發揮完整的效益。
▲糖廍開店,學員主動美化活動海報,充滿對擔任店長的期待。
案例四:教育vs.空間 學校教育與周圍環境的互動實驗 紅磚厝小學堂-艋舺大道鐵支路舊城區空間教育計畫 103年,延續16年來辦理「紅磚厝小學堂」兒童暑期種子營隊的傳統,並思考突破,希望走出糖廍里的地理界線,與學區結合,促使社區內重視文史工作與學校教育的不同群體互動,進行一場人、教育、空間的共生實驗,發展「老城環境教育」的想像。
小小社規師結合家長推動在地遊學,開展鄉土教育的創意模式 跨越社區領域,首度嘗試與和平社區發展協會、艋舺服飾商圈促進會合作辦理暑期營隊,共同完成兩天活動,嘗試從點到線的跨越,進行社區營造。營隊活動內容設計,以和平青草園為探索的起點,讓小朋友發現公園原來這麼不一樣。也走出「糖廍」的地理界線,以過去的鐵路「艋舺大道」為軸線設計追蹤遊戲,讓小朋友認識了解沿線社區內的歷史、人文、空間與產業,再由小朋友設計鄉土教育的創意路線。
一日店長見習,體驗在地產業發展 集結鄉土經驗、社區小旅行及產品研發的社會企業形成 在糖倉古蹟空間中,安排一日店長見習活動,讓學員體驗糖藝文化創意產業的可能性,DIY從產品製作到「店面」設計到行銷宣傳,了解成本計算、選址開張、製作定價、擺飾宣傳、推廣叫賣等面向,實際體驗擔當一日店長的滋味,讓孩童對於在地人文、環境與產業更容易形成印象。
以古蹟空間為「賣點」,暑期營隊作為一個開始思考、實驗的平台,注入創意活動軟體,持續經營開發客源,並將營隊中塑造的故事角色、遊戲道具,轉型為地方獨有的商品,成為發展觀光產業的其中環節,並構成萬華區新的地方產業。
▲糖廍開店,這裡賣的是甘蔗銅鑼燒、巧克力,現點現做,店員很忙。
教育vs.空間的實驗,善用環境教育資源 將文化資產保存結合環境教育,發展創意推動 環境教育,強調在真實環境中運用教育方法,培育民眾了解與環境的倫理關係,增進保護環境之知識、技能、態度及價值觀,重視環境並採取行動,實踐永續環境發展的公民教育過程。通常會運用的方法,包括:做中學、在真實情境中體驗、合作學習、運用感官來學習、探索調查在地的環境議題、由生活中取材。
更多案例,可以參考2014年度臺北市社區營造中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