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自民國80年起透過「社區劇團活動推展計畫」,在各縣市遴選、培植地方性專業劇團,巡迴鄉鎮演出,目標在於縮短城鄉文化差距;後來,「社區劇場」在社造工作中逐漸演變為社區營造另一種參與在地連結的創意方式,因此,文化部也順勢於《磐石行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中提出了新的實施政策,制訂了培育種子師資、活化文史資料、輔導劇團成立、結合社會工作與心理諮商、電子影像化及媒體宣傳…等工作目標,期望藉由另一種社造操作模式,創作出屬於社區的故事。
「社區劇場」簡單來說,就是“社區人演社區事”----居民透過肢體語言的力量,展現世代記憶或公共議題。在劇場建立的過程中,文史工作者與劇場專業者的合作是成功的要素,不僅確保在地文史被劇本化的成果,也讓居民在集體創作的過程中學習史料蒐集、解放與表達、組織與佈置…等技巧與能力,進而發展出以在地故事為底本的社區劇本與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