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台中市大肚區磺溪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
  • 累計人數:51450
  • 發表文章:0
  • 相片數量:340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趙宗添  
聯絡地址: 台中市大肚區文昌路二段22號  
聯絡電話: 04-26995537  
傳真電話: 04-26985636  
特色快照
奇特的組合 - 瓜仔班 

        從磺溪「瓜仔班」組合的發展過程,充分反應出以前農民謀生不易勤奮刻苦的磺溪人,如何發揮其韌性,在困境中尋求突破;它正代表著一部典型的農村發展史。

        原來早期的磺溪村是一個傳統的農業聚落,家家戶戶守著自己的一片田地,每年兩冬的稻穀收成,是他們主要的經濟來源,農忙時以工換工互相支援,可節省開支;農閒時想盡辦法應徵零工,或在住家角落開闢個小菜園,以貼補家用。如此三餐雖得以溫飽,但日常零用卻顯得左支右拙,生活難免過得清苦。

        隨著社會變遷,人們對於子女教育逐漸重視,以及對生活改善的渴望,因而不斷攀升的費用成了每個家庭沉重的負擔。為了開闢財源,有人開始考慮到田地的充分利用;他們開始在兩冬之間(第一冬收成到第二冬播種之間)種植蔬果,最典型的栽植是夏季種西瓜,冬季則種植諸如碗豆、油菜或菜頭等時令蔬菜。

        其實一開始並沒那麼順利;眼看著田裡的瓜子還來不及採收,周邊的秧田已全部播種完畢,顯然兩冬的空檔期是不足的。為了避免二期稻作受到耽擱,腦筋動得快的農民想出了解決方案:「寄稻縫」。他們在一期稻作收成前十幾天到二十幾天,就將瓜苗寄殖於稻叢之間,等稻子收割時,瓜苗已提早成長相當時日,當然也解決了來不及收成的困擾;相關作法也被廣泛運用於其他蔬菜的種植。

        有些人覺得種植蔬果收益比較好,因此他們乾脆放棄種植稻子,全面改種西瓜蔬果,甚至開始大面積栽植蔥、蒜成為在地主要的農產品,更有人一口氣種植十幾甲的洋香瓜。其實種蔬果是比較辛苦的,但村民卻普遍能接受,因為早期的農村賺錢機會實在太少了;只要能增加絲毫收入,再苦他們都願意付出,他們才不在乎甚麼經濟效益,反正工是自己的。

        販售則是另一層面的問題。初期因種植的人較少,農民可以挑出去零售叫賣;不過隨著種植的人口越來越多,面積也越來越大,如此方式根本消化不了,但卻因此集結成市,甚至有部分中盤商直搗瓜田挑購,成為當時特殊的景象。

        其實這種交易方式潛藏許多爭議,諸如價格壟斷的問題,有斤兩作手腳的問題、更有貨款不清的,糾紛總是難避免。因此有識之士不得不找尋新出路-他們開始聯絡北部的行口,以「寄件」方式透過行口將貨送到蔬果拍賣市場拍賣。

        終於他們發覺透過蔬果拍賣市場最能反映當時的行情,貨款也是最穩的;即使他們必須負擔拍賣手續費、運費、以及行口抽取10%的寄件處理費,他們還是覺得比較閥算。

        但還是有人對現況不滿意檢討著進一步改善的空間:為什麼需要透過行口才能將貨送進蔬果拍賣市場?如何才能跳過行口以增加10%的收益更何況經行口抄騰過的單價是否與實際拍賣價格吻合不免令人存疑!這些問題終於浮上檯面受到重視:原來蔬果拍賣市場只接受公司或社團的貨件,以個人名義除非透過行口「寄件」否則他們是拒收的。本社區時任農會代表的賴水景先生想通這個問題後,率先到大肚鄉農會辦理登記,成立全鄉第一個蔬果產銷班,並成功的將貨品直接送進蔬果拍賣市場。因當時本地主要以生產各種瓜類為大宗,因此仿間俗稱『瓜子班』

        目前這個組織仍持續運作中,現任班長是前村長陳瑞祺先生;『瓜子班』除蔬果產銷方面的運作外,平常亦運用農會撥給的手續費回饋金,及各機關團體的補助金,舉辦一些班員間聯繫感情及栽植技術交流的活動。

                                                                                                        -by kingjob_chao

社區小故事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