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金寧鄉盤山村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
  • 累計人數:71515
  • 發表文章:1
  • 相片數量:82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翁明振  
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寧鄉盤山村頂堡150號  
聯絡電話: 0935052747  
傳真電話: 082-325646  
關於我們
金門翁氏發源地 盤山村
2006-09-10
盤山村概要

一.位置與形勢

盤山村位於本鄉東南方,南與榜林接界,西南連接金城鎮,西面和湖埔村
相連,西北緊接湖南自然村,北方緊靠東堡,東北與西山自然村接鄰,東方即後盤山與雙乳山。本村東有雙乳山、覆頂山,東南則為青山坪,西有長安山,北方為湖南高地,東北有觀音亭山與西山。群山環繞,中有盆地。地勢則東南略高,傾斜向西北。
本村距金門政經文化中心金城鎮市區不過二公里。北距古寧戰場約四公里,東離太武山區約五公里,東南近尚義機場不及二公里,伯玉路由村東南貫穿而過。形勢十分險要,接戰期,乃為戰略兵家要地。

二.地名由來

本村原名前半山村,村名來源無法考究,猜測當年由后浦登太武山,行至后半山約為全程之半,故名之半山,後來翁氏子孫遷至村前,於是原來名叫半山者改名為後半山,而在其南方的村莊便名為前半山了。翁氏始祖康叟公,於元末由晉江破澗,避居至金門后洲厝。康叟公不幸英年早逝,祖婆帶二幼子往居后半山依娘家,後來祖婆謝世,就近葬於后半山,二世祖兄弟仍在后半山居留,至三世祖守萬公兄弟始遷後半山南方,名前半山之村落,所以大約五百年前,翁氏便是前半山村最主要的居民,翁氏的活動也是前半山村史料的主要資材。前半山村所以改名為盤山村,翁氏流傳的說法,便成最有力的主證。明代中葉,翁氏六世祖出了一位秀才,赴省城應舉人業,遭主考官奚落:「不住山頂,不住山腳,卻住半山,實在怪異」。落榜之後,還鄉商於長輩,更村名為盤山。為何更名為盤山,翁氏九世祖廷柱公曾在族譜中,利用地理堪輿之學加以說明,其說明十分深奧,大意略謂:本村東有雙乳山、覆鼎山,東南有青山坪,雞籠山,西南有丁火山,西有長安山,北有湖南高地,東北有觀音山、西山。在群山繞抱中,本村如同一隻圓盤,居於其間。四周高地及群山如同八卦環峙,形成本村天然的屏障,故無外患之虞。村中有湖尾溪貫穿而過,沃饒豐茂生機,內則無缺乏之憂,原是光前裕後之福地,根深盤穩,故名之曰:『盤山』,實具雙重意義。

三.居民概況
本村原屬十九都古湖保,改制之後始終屬於金寧鄉,且長期為鄉治所在地。村中舊有住居範圍,由東北起而向西南有「十分仔」「頂堡東」「頂堡西」「下堡東」「下堡西」「前厝」六個傳統角落,加上「下田」等共七個部份。民初「下田」因疾病流行,居民全數外遷,己成廢墟。近年政府在當地營建新社區,名曰【仁愛新邨】,並將鄉公所,警察所衛生所圖書館遷建於該地,現在變成為本村重要的精華區。伯玉路開發以後,二旁商家林立,另有新社區曰:【柏昱新居】共同組成本村第八獨立新興區。民國三十四年以後,歷任村長翁清灘、翁文都、翁德賴、翁享圓、翁德忠、翁享國、翁水泉、翁天派、翁文才、翁文策、翁朝愿、翁金楚。及其後民選村長翁德槐、翁建成、翁國安、翁文育、翁文奧、翁振團等群策群力服務下,各項建設穩固紮實,與其他都會區相比毫不遜色,給予村民一個安樂詳和的家園,十分值得欣慰。
清朝時本村的轄區非常遼闊,東至雙乳山腳,東南包含新舊機場環保公園以至海邊,南含「馬蹄翻身」(現中心教練場)西南接「跳堡溝」(金門保齡球館南)與榜林交界,西面到長安山,北面與湖南村接鄰,東北與湖尾后盤山相連。行政重劃後,本村土地或被徵用,或畫歸國有,或改併其他行政村,致腹地大幅縮小,已不及原地之半。改制後居民結構也有了變化,至民國九十年,全村含仁愛新邨等八個角落,共有居民五五七戶,一五三二人,翁姓居民雖仍佔人口總數約八成略強,但與當年除前厝外,全數居民皆姓翁的情況相較,今日翁氏所佔比率顯然減少許多。這種人口結構的變動,完全隨著大時代演化而自然形成,原非人力所能規畫者。五百年前翁氏三世祖初遷入村時,村中已有顏姓人家定居頂堡,現當地仍有一口井叫做顏厝井。另陳氏居民住於下堡,當地同樣有一口陳厝井為證。前厝本來就有姚姓、莊姓民眾營居。此後不足百年間,除莊姓仍居前厝,其他三姓盡皆外移,造就「盤山村就是翁家村」的景況。維持四百年的單姓建村,至民國五十年間開始轉變,其他宗姓人士遷來盤山營商,日益增加,隨後台籍人士來金落戶逐漸增多,加上仁愛新邨、柏昱新居新社區的成立,終於稀釋了翁氏的人口比例。
本村居民世代務農為生,水源既足,人力不虞缺乏,使本村農產富足充裕,曾有「過東」人士於災旱年份來村借糧度日的傳說。民國六十、七十年代金門高粱盛產期,本村曾有人一季收成二百三十擔的輝煌紀錄,可見農業素來就是本村最重要的命脈。時至民國八十五年以後,漫山遍野盡皆荒蔓,沒落之況令人慨嘆。除農業外,本村自明代中葉,翁氏六世祖起也兼理漁業,尚義機場及空軍基地便是當年我村居民捕魚牽罟活動處,現在空軍所有的藍天戲院,當時本村建有一座「網寮」,我村捕魚者就在這裡補網、曬網,並在寮內供奉海疆守護神--溫王爺、厲王爺。直到民國二十二年間,漁業暫停並將海權租予昔果山。其後我村居民開始投入採礦業,日本治金時代本村青壯參加採鋁行列。鋁礦衰竭後又轉而參予磁土的開採,本村翁江林也參予採土工作,民國五十六年礦坑崩塌,江林先生原在外側,入坑援救同伴,竟遭不測,仁義精神村人同欽,足垂永遠紀念。直到磁土業衰退,本村子弟才結束這個行業。民國八十年代前後營建業興旺期,本村子弟改行,投入營建工作亦復眾多,鼎盛期本村就有四家營造廠,小包工五六位,在這方面有成就的人也很不少。
除了上述傳統行業外,本村也有多座「家戶式製油廠」「家族式製酒廠」在自家屋內榨花生油,製作高粱酒,地瓜酒,許多人家因此致富,這都是清末民初的事,如今這些行業也已沒落。同時也有些人家,利用自家農產蘿蔔製成「菜脯」,大量外銷至同安大頭等大陸地區,這種行業自民國二十年前後開始,直到現在仍有人兼製「菜脯」,但無法再供外銷之用。本村自清朝起始,更有一項行業馳名全金,前清時本村就有十餘家「牛磨間」居民自行磨麥粉,利用古法製作麵線,銷售全島,口碑甚佳,咸稱「金門最好的麵線」隨著時代的轉變,從事此一行業的人家只剩三四家,產品還是十分精巧美味,可惜不懂行銷及廣告,知名度反而不高。此外遠赴南洋謀生也是本村一條重要生機,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一二位兄弟遠赴南洋,成家建業,因成鉅富者也有好幾位。在此多元化的謀生方式保障下,本村雖地處僻野,卻並不固陋,物質生活倒也充實,確切應驗先祖「光前裕後」「根深盤固」的灼見。近年社會觀念急驟改變,為求安定,對於軍公教行業人人欽羨,本村就有一百九十二人從事這些行業,幾佔就業人數之半。至此本村轉入另一生活型態矣。
「慎終追遠,敬天法祖」向為中國人傳統善德,本村不敢自後於人。全村有翁氏家廟一座,建於清朝中葉;長房宗祠三座;頂堡東宗祠,建於盛清時,民國六十四年重修;頂堡西宗祠,建於清朝中葉,民國六十三年重修;下堡西宗祠,建於民國元年,五十九年重修;及二房宗祠一座,建於民國元年,八十三年重修。一座家廟設於頂堡東,四座宗祠分置四個角落,用於奉祀祖宗,表達後世子孫的敬意。每年「清明」「冬至」二節,裔孫齊集一堂,先行祭祖,再「吃頭」(會餐)歡聚,己經行之數百年,一向是宗族大事,至今遵行不輟。所有祭祖的儀式皆遵行古法,由宗親長老穿上長袍馬褂,依大三獻的古禮,上香獻敬宣讀祝文,典儀壯重肅穆而虔誠,自成一家特殊風範。而清明節除祭祖外,翁氏子孫全數至后洲康叟公墳前祭拜,再轉后半山康叟祖婆瑩墳致敬,所有祭拜儀式,完全依傳統形式進行,先由宗老,上香獻饌,宣讀祝文,然後全體裔孫齊拜祖瑩之前,行跪拜禮,三四百人同時跪拜,場面甚為壯觀,由衷表達孫輩崇敬之意。拜後分送「丁包」,「丁包」的來源是翁氏各家戶每添一丁,照例由家長訂製傳統式圓形麵包,內餡以「花生醬」「糖漿」,先獻祭祖瑩之前,用以昭告:人丁興旺,瓜瓞綿綿。祭後即以分送與祭宗親與觀禮者。整個儀式就因便稱為「分包仔」,觀乎其他宗姓並無此一形式。清明節「分包仔」,實為本村非常特殊一項祭拜模式。民國八十六年起,本村每年農曆正月初四日為十六歲的青少年加冠,舉行成人禮,也是本村一項特有的古禮,惜乎只舉辦三年難以為繼。
除了對祖宗的敬拜外,位於頂堡西的「廣濟廟」是本村的信仰中心,舊廟建於明代中葉,奉祀玄天上帝。建廟奉祀經過卻有一段因緣:某日宗老夢仙人指點,次日早起趕赴嚨口海邊,果見堅木一方,取回聖木用以雕神像,並建廟奉祀,至今四百餘年,護佑本境,香火不斷,甚為靈驗。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及八月十五日中秋節,照例必建醮二日,舉行廟會,全村所有人眾及神轎都要共同參與遶境巡安,是本村不分宗姓共同大事。下堡另建「福寓宮」用於奉祀許遠、張巡、雷萬春等先賢,並奉祀有朱、金、池三位王爺,捕魚事業結束後,又將原奉祀於「網寮」的海疆守護神溫王爺、厲王爺奉請回宮共祀。此宮曾毀於炮火,民國八十八年重建奠安,全村共慶,每年九月初九例必建醮遶境巡安,也是本村一件宗教大事。仁愛新邨社區成立後,八十八年十一月間另建「南天門直轄玄佑宮」奉祀主神關聖帝君,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關聖誕辰日奉祀法會,各方信徒齊至,政要顯貴躬與盛會,熱烈情況卻不拘於村里廟會而已。此外同在仁愛新邨又新建「廣玄宮」,以奉祀玄天上帝為主,係由台北板橋「廣玄宮」分祀而來,信眾甚廣不限本村人士。 設祠於頂堡東的「軍力速聖公」係紀念【八二三炮戰】為國殉難的軍民王木土、周文進、吳水思、管得人、邱建人、解得新、林招寬、陳招發、聘坤權、解文德、招四方、翁明勇等十二人。宮祠規模雖小,神威不減,建祠奉祀以來,不但本村信眾極表虔敬,甚至外村亦慕名而至,表現出對於忠貞之士的崇敬,又具特殊的意義。
本村既以耕讀自守,受始祖康叟公「避世海疆,匿名忍辱,不求聞達」觀念的影響,歷代功名卻不彰顯。僅下田一支於清朝曾多人入仕,下田以外其他各支中,十六世祖及十七世祖也曾有人受典封,但仍屬少數,餘皆鮮有高居廟堂者。及至晚近,有翁水清任林務所所長,翁國顯任警察所所長,翁克文任金寧鄉鄉長,翁克樹任國小校長,翁志勵任國中校長,翁宗堯任刑警隊長,翁贊成任電力公司廠長,翁明國任國小校長,翁明志任省政府祕書長,此皆在本村啟蒙受教育者。縣府主任祕書翁廷為雖然同屬翁氏宗親,但他居住成長所在新塘,與所有旅外成長,兼具事功者同屬外村,暫不必並同論述於村史中。綜計前述,雖然出仕人數不多,地位也不顯著,但本村對於教育事業始終高度重視。民國之前不必追溯,民國以後私塾教育遍及全村,先後有楊禮周先生,林端祥先生,陳螢玉先生,許加邦先生在本村私塾任教,而本村德宰公,享洲公也曾在宗祠以德業課子弟。凡此在在說明新式學堂成立前,本村對教育子弟的重視。民國初年國民黨曾在本村設立新式學校,延聘洪雪嬌女士教新式國音,不及一年因國民黨與農民協會為婦女纏足問題而失和,辦學之事逐告停頓,這新式學校有如曇花一現。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後,政府籌辦的金寧中心小學正式成立,首任校長蔡德章先生(一說黃聰明先生)當時並無校舍,借用下西宗祠及四週民房當成教室,及民國四十七年間遷入金鼎國小現址,始有正式學舍以供使用,金鼎國小原名金寧中心小學,後來改為金寧國民小學,民國六十七年金寧國中改制為金寧國民中小學,為避免混淆,將金寧國民小學再改名為金鼎國民小學,學校規模雖然不大,初期設備也是因陋就簡,卻是絃歌不輟,培育無數英才,上述諸位傑出校友固為本校先期學長,後進之士成就也不遑稍讓,在此啟蒙受教育而晉博士學林者,計有吳連賞,翁明壽,翁文爐,翁正強,翁萬德,翁炳志,翁炳國,翁文舜,翁詠祿等九人。而中興大學教授翁文宏,更是本村早期教育出來學有專精的學者。其餘碩士、醫生、軍官、中小學教師,政府機關重要幹部更是不計其數,顯示本村在教育方面的成果,實在不容忽視。
本村自古以來就是典型農村,保守樸實,醇厚懇切正是本份,繁富奢華非所指望,歷代以降,遵奉祖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安份守己,從未把富貴榮耀當成追求的目標,數百年傳統的保守至民國五十年間有了很大的轉變。本村蒙地利之賜,一夜之間成為金門鼎沸的「市區」之一。當時鄉公所設治於本村,警察所、衛生所、加上民眾服務站、農會辦事處等各機關林立,每日來村洽公,訪友的百姓絡繹於途。而軍方的金西指揮部就設在本村村郊,師部附屬單位幾乎都設在村內,每日吸引的「兵潮」更千百倍於「民潮」。 加以金西戲院開業放映電影,時屬新潮娛樂,鄰近村里百姓與軍人大批湧入,形成強烈且廣大的消費群潮,也使本村達前所未有的繁榮,大型飲食店就有「良達」「吉祥」「金龍」「大興」等四家。小攤式、設置於村郊近軍營處的飲食店也有五六家,至於冰果室,撞球室更是舉目一望「處處皆室」,更令人意想不及者,連製冰廠都有二家。其他百業雜陳市聲鼎沸,人潮則熙往攘來川流不息,直如台北市區的縮影。鼎盛繁榮之況,真是難以言狀。民國七十年以後,盛況不再,鼎沸市聲逐漸減溫,終於在民國八十八年前後一切回歸原點,千百行業盡皆掩旗息鼓,還回農村風貌。
軍管戒嚴雖然為本村帶來繁榮,卻也帶來困擾。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本村沒有受到波及,但村民逃到村東的旱溝中避難,算是飽受虛驚。民國四十六年以前軍隊沒有營舍,大都寄居民宅,有些人家光是正廳,就住了一個班九條大漢,彼此干擾,造成許多摩擦與不便。也有人不識軍方遺失的手榴彈,誤拉引信而傷亡。本村因鄉治所在,同時也是師指揮部處所,困擾及災禍尤甚於其他村落。八二三炮戰時,一般的村莊落彈量甚少,本村受師指揮部之累,成為敵人的目標區,村內落彈百餘發,死亡達十餘人,這樣的落彈量及傷亡,比之全島形勢,當然是微不足道,但比起其他村里,算是十分嚴重了。八二三炮戰期間,各村派出十八歲至五十四歲壯丁搶灘,輸運物資,本村丁壯大約每週輪派一次,當然也是一項困擾,幸好鮮少傷亡。其他如婦女出操,戰鬥村整備,因係鄉所首要之區,責求也較其他村里嚴格。最意想不到的是戰備坑道,當年人人都深以為苦,沒想到如今卻成為台省來客爭相參觀之處所,這大概也算是軍管期的餘蔭吧。
提到娛樂休閒,對於我農業村里,根本是一項很奢侈的享受,民國三十八年國軍駐金以前,民間所有的娛樂大約就是「坐閒間」,農閒時間到村中小店,三五個人聚首,天南地北的胡亂談論,有時也聽那些有學問有見識的長輩「講古」用以打發時間。頂多是每年三月初三玄天上帝生日,或八月十五日建醮日,請來戲班演一天二天的高甲戲,或地方「戲仔」,戲班都來自大陸,鼎盛時期甚至同一天演出三台戲,二台高甲一台布袋戲,演戲同時台下照例有多起賭攤,內中一種「押十二支仔」最受歡迎。但是這種演出,既不是終年常在,也不是每年都有,所以休閒娛樂十分稀少。國軍駐金以後,戲班聘請不易,建醮仍循例而行,戲班演出卻逐漸式微。倒是經常有些「康樂隊」「京戲」「電影」「話劇」「海家班雜技」的演出,地點大約都在頂下堡交界的司令台。因為是「勞軍」表演,觀眾當然以軍人為主,我們這些老百姓只能在四週邊陲,或軍人後方「找空隙」沾一些光吧。雖然不十分方便,至少已比其他村里幸福許多,因為我村是師部,這些演出都是最優先享受。這些經常性的露天表演,在誠實戲院(後來改名金西戲院)開業以後便減少了。
本村主要居民翁氏,為了雙乳山的所有權,與瓊林蔡氏時起衝突,甚至引發群體械鬥。又為中心教練場的土地與后湖許氏起糾紛。時在清朝中末葉,自那時起,翁氏便不與此二大宗姓聯婚。近年以來,年輕一代觀念較新,完全拋絕過去的恩怨,不但私交篤實,聯姻之事也時有所聞,真是可喜的進步。如今提出這段往事,一則為保全史料,再則引為殷鑑,寄望後來子孫,宜以寬宏心胸,敦親友鄰,和睦相處,勿再生出事端。居於上述的緣故,所以本村與古寧李氏,湖下楊氏聯姻的情況特別多,幾乎每一家戶都與古寧湖下結成姻親,這也是本村非常特殊的一種社會景象。
附:翁氏的源流
翁氏分源於姬姓,本是黃帝的裔孫。姬姓最早的始祖后稷,原是黃帝的八世孫,曾被任命爲農官,封于周原岐山。歷數百年的經營,到姬昌時,逐漸強大成爲西方霸主。姬昌的兒子姬發,滅殷商紂王而建立周朝,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周武王。姬昌後來被尊稱爲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歷經成王、康王、傳到昭王。昭王就是翁氏的始祖。
昭王就位後在翁山,遇美女翁姬夫人,納爲嬪妃。偶有一日夫人在陪著昭王時,看到【白虹貫日】的奇觀,因此懷孕,經十二個月後産下一子,便是先祖溢公。先祖始生時,雙拳緊握,經以香水浸潤,雙手才張開,細視雙手:左手有公字之紋,右手有羽字之紋,於是合公羽爲翁,賜姓翁氏,名爲翁溢。其後周昭王封這個庶子食采邑于翁山,這就是翁氏的第一世祖出生的奇蹟。翁山屬鹽官,翁氏便以【鹽官】爲堂號,所有中國的史籍,均持此相同的看法,僅漢代有翁山公者,將翁山改名爲汪山,其餘說法盡皆無異。
此後的翁氏雖貴爲王室世冑,但默默無聞,直到戰國時代,翁溢的二十七世孫翁弘,在魏國的原城任官,以後在原城定居。族裔開始興盛,翁弘在翁氏族史上便是原城一世祖。
翁弘的三四世孫翁軒,於西元七八0年,唐建中年間,出任閩州刺史,到福建爲官,這是翁氏正式定居福建的始祖。翁軒的兒子翁何選居莆田,這一支系使翁氏大放光彩,翁何的曾孫中有一位叫翁承贊,在唐末被任命爲【閩王】王審知的相。朱全忠纂唐後,王審知自立,就是十國的【閩國】,翁承贊繼續忠心不二輔弼閩王,是翁氏史上一位大大有名的賢臣。翁承贊有位侄子翁乾度,也就是翁何的直系玄孫,繼叔父之後,協助王審知治國。
閩國地處邊陲,資源遠不及南唐、吳越,終於被二國合力瓜分。在五代十國這大亂局裏,以亡國之臣,既不願屈身變節,更事二姓,又懼禍及家族,所以讓六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個姓。翁乾度公這六個兒子翁處厚、翁處恭、翁處易、翁處朴、翁處廉、翁處休便是六桂的始祖。六兄弟于趙匡胤統一天下建立宋朝時,分三次參加科業,終於都聯登進士的榮耀,這便是族史上的【三科六進士】,兄弟六人同朝爲官,雖不同姓氏,但滿朝文武盡知,六人原是親兄弟,所以又有【滿朝進士,六桂傳芳】的美譽。六桂堂的稱號由此發源。此後六桂的子孫遍及全閩,甚至遠播臺灣、南洋、兩廣、海南等地。而翁處易續承翁姓,他的玄孫翁點,遷居泉州,發展成翁氏泉州一脈,也是十分輝煌。金門翁氏便是點公六世孫康叟的裔孫,這些史料都是有譜可稽的。
翁氏除了翁何的子孫發展成爲六桂外,翁何的次弟翁僖在崇安,三弟翁傳官金部尚書,分居福州丹山,翁氏子孫遂遍及全閩。
翁氏在清朝時,加入一支新血輪;那就是蒙古鑲黃旗卓而特氏改姓爲翁,這一支翁氏新血輪中,最出色的代表人物是隨順治入關,追剿李自成、張獻忠走投無路的大將軍翁爰。
本村翁氏則由上述:何公接傳乾度公,再傳六桂始祖之一處易公,再傳翁緩公,以次傳俛公,再傳正臣公。正臣公有子名翁點,遷泉州。點公曾任江東提刑之職。點公之子尚簡公,曾任宋太師左丞相。尚簡公有子名翁儒,為避元朝之亂走居泉州府海濱破澗村,再二傳康叟公,更遠走金門,於是傳下金門翁氏一脈。
康叟公號師男,初臨金門時居后州(現榜林村北)。後來病逝當地,祖妣無力營葬,乃以其屋為穴,現其墓仍在,每年清明節,子孫齊集拜祭,盛況不衰。
康叟公謝世後,祖妣携二子,往依娘家後半山王氏。長子名饒庵,次子名史庵,直至三世祖守萬公兄弟,始遷到盤山村現址。從此定居盤山村,如今頂堡東頂堡西及下堡西即長房饒庵公之直系子孫。而下堡東是史庵公的嫡系裔孫。

四.各自然村簡介

本村雖有頂堡東、頂堡西、下堡東、下堡西、後厝、前厝及下田之稱號不
同,實乃一體成村。上述的村里簡介,即已說明十分詳盡。惟伯玉路二側有新興社區【柏昱新居】及二旁商戶,皆為近年所建者,姓氏龐雜各自營生,項目也不盡相同,但既屬新興商業區,前景十分看好。另在后州北方有【快樂家園】新興社區,約只十戶,人口甚少,又因臨近金城鎮,一向與本村較疏遠。

(資料來源:翁慶良 翁享榮 翁清泮 翁如開 翁維足 翁天來 翁天派 翁世銓 翁振團 撰 稿:翁炳賜)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