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畚箕湖文史工作室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
  • 累計人數:167170
  • 發表文章:0
  • 相片數量:9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蘇裕煌  
聯絡地址: 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奮起湖141號  
聯絡電話: 05-2562388  
傳真電話: 05-2562488  
特色快照
鐵道.山城~奮起湖 

  昔日行駛於阿里山線的蒸氣火車,由海拔30公尺的嘉義站經北門站至竹崎站(129公尺)進入山區,蒸氣機關車由18噸的平地線車頭改為拉力較好的28噸機關車頭,乘客坐在狹窄的車廂內,猶如擠沙丁魚,彌漫在車廂內的熱氣,有如身於蒸籠中,因此竹崎鄉內的四、五家製冰廠,冰棒的生意非常好。從竹崎進入山區,小火車爬升經過螺旋式的獨立山,就進入暖帶林,乘客就可以感受到漸有涼意。交力坪(昔日往「瑞里」下車處)的商家於是利用旅客下車、火車交會的時刻,販賣可以補充熱量和充飢的「水煮蛋」和「肉粽」。當遊客抵達阿里山鐵道中途最大站的「奮起湖」時,已是飢腸轆轆,「飯包」、「飯包」(便當)的叫賣聲此起彼落。猶記得阿里山鐵道極盛期,火車一來,住在奮起湖的居民,拿著草仔糕、桃、李、香櫞瓜……等產品在月台叫賣;中午時分,火車一到居民們更是大賣便當,因此奮起湖有了「便當王國」的雅號,也造就了沿著車站而生的老街。因此,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來竹崎要呷枝仔冰、來木履寮要呷龍眼、來樟腦寮要呷香蕉、來獨立山要呷紅柿、來交力坪要呷肉粽、來奮起湖要呷便當、來阿里山要呷麻薯、羊羹。」,歌詞中述說著早年阿里山地區的產業文化。當時的叫賣者必須要登記、納稅和負責清理環境的工作,但自從阿里山森林鐵路柴油化之後,柴油列車的密閉式車窗,加速了叫賣文化的沒落,尤其民國七十一年阿里山公路全線通車後,小火車乘客頓減,也讓「叫賣文化」走入了歷史。所幸,民國八十六年,在當地有心人士與林務局的協助下,舉行了為「奮起湖鐵道山城的老火車頭慶生」活動,讓奮起湖找到了第二春,鐵道山城與老火車的文化也逐漸被人重視。

便當~便當~燒a便當

  奮起湖餐飲生意可追朔至日據時代,當時因伐木工業興盛,在奮起湖工作的人口眾多,餐飲生意隨之而起,此時所販售的都是簡單的麵類、碗粿、肉粽等。

民國五十年代後,阿里山區之伐木工業結束,取而代之的是上阿里山的旅客,當火車行至奮起湖站,時間約為中午時刻,搭火車的旅客成了餐飲業者的新顧客。
民國六十年代,因救國團舉辦的梯次活動,帶來了眾多的人潮,早期販售的商品無法消化大量旅客的需求,因此有業者就開始做起便當生意,也開始有了團體預購便當的服務,極盛時期在車站叫賣便當的業者就多達二十家;便當生意也打響了奮起湖的名聲,使奮起湖獲得了「便當王國」的雅號。

民國七十一年阿里山公路開通後,取代了鐵路的運輸功能,致使奮起湖鐵路便當幾乎消聲匿跡,便當業者乃紛紛轉型為旅社及餐飲兼營之方式,續繼營運。

民國八十年代,因週休二日的關係,國人旅遊風氣大盛,也帶動了奮起湖地區新興的攤販產業;尤其民國八十六年更因鐵道文化活動的興起,在次使得奮起湖的名聲大譟,鐵路便當也因此再次的興起;有鑑於此,奮起湖當地居民也各自發揮了巧思,開發出更多有特色的產品。

全台最高的老街

  一條沿著車站而生的商店街,總長不到二百公尺,是目前台灣海拔最高的老街,因具有濃厚的人文風情,總是讓過往的旅客流連忘返。由街頭的便當至街仔尾的草仔糕,其中的四方竹柺杖、豆腐、公婆餅、野生愛玉、柑仔店現炒花生、鐵蛋、醬菜、火車紀念衫與火車紀念帽專賣店、白熊面霜、木屐館、火車餅、檜木咖啡、燻油、燒酒雞料及河北水餃等,每家都有特色。唯民國九十三年五月十一日的一場無情大火,將佔老街三分之一的部分焚毀,至使現存今老街長度縮短。

奮起湖第一街~下腳店仔

  但是,這條老街並非奮起湖最老的街道,早在清朝時代,瑞里地區有林、翁、陳姓等幾戶人家,落籍於現今老街下方五十公尺處,以林業維生,後因山區逐漸開發,上下山的人群以此為落腳處,因商聚活動而變成店仔。阿里山鐵道通車後,為服務過往的旅客,出現了少數延著鐵道平行而建的店仔;到了光復初期,因開闢了由石卓經天主堂轉接到今老街的牛車路後,店仔的農產品因運輸方便而漸漸改以車站為集散中心,延著車站旁的店仔也愈來愈多,為了區別,就把車站下方的店仔稱為「下腳店仔」,而車站旁(即今之老街)稱為「頂頭店仔」。「下腳店仔」於日據時代形成,是奮起湖最早的聚落,也是行政中心,有中和國小、天主堂、幼稚園、衛生所、中和派出所、萬應公祠……等。然而因為阿里山森林鐵道及牛車路開通而逐漸沒落,其商聚功能全由「頂頭店仔」(即今老街)所取代,更因近期老街過度曝光,讓觀光客誤以為奮起湖只有老街而己;昔日的信仰中心~萬應公祠,以及日據派出所等重要文化資產也被人們所遺忘,非常的可惜,尤其「下腳店仔」通往老街的「大路」其週遭的人文、景觀,亦是奮起湖的一個賣點。

*「大路」一條以長約七尺、寛約一尺的石板鋪成,連續二千多階的石板路;因深具山城文化特色,早於六十年代就被電影「再見阿郎」列為取景的石板路;唯因交通需要,現已改鋪設為水泥路面。

社區小故事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