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社區暫無圖片
新北市永和藝術教育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楊小姐  
聯絡地址: 新北市永和區博愛街27巷1號1樓  
聯絡電話: 0952-726316  
傳真電話: 02-89276555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1
  • 累計人數:56462
  • 發表文章:52
  • 相片數量:199
  • 回應數量:2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小故事
看見生命溫暖的光~~劫餘小店
    2011/11/21 22:12 | 社區人物誌

約莫兩坪大的小店,堆著舊書與雜貨,四大片鏽蝕的舊鐵門,搭著劫餘小店悚目的招牌,這角落,對應著旁邊明亮的便利商店,總讓路過的人充滿好奇。

趁著永和藝協「掀開藝術街的時光寶盒」活動,我們造訪陳老伯,希望藉由耆老口述歷史,帶領大家了解屬於他的神秘角落與他的故事。

十歲就在上海幫忙哥哥布莊管錢,陳老伯笑說是因家庭人手不足,但卻可嗅出他入行作生意應該有幾許天份。1949年,27歲的他依仗哥哥財力,加上當時身處上海法國租界地,才得以搶到機票隻身來台,並帶著大批布料落腳迪化街。但是借放在朋友倉庫的布料,卻被朋友盜賣。

他轉戰台北車站附近重新另起爐灶,卻因生意興隆,經常被友人告貸不還,加上喜好報章文學,投資出版滯銷,累積的財富又再度歸零。

不氣餒的個性,老伯改到南京西路開起雜貨店,但這時期卻迷上攝影,經常跟隨郎靜山大師與同好外拍,因此生意都交給外聘的女助手管理。不料總是出貨多,收入少,不好意思質疑別人的個性,雖知問題所在,卻仍啞巴吃黃蓮的默吞暗虧。

1960年,陳老伯落腳窄小如巷的博愛街頭,經營起老天祿食品店,生意做得很出名。不料三十幾年前博愛街道拓寬,導致店面被殘切成今狀,街道兩側當時沒有平均徵收土地的氣憤,或許就是「劫餘小店」命名的發想。

雖然人生起伏洶湧,但或許經歷多了風浪,反歷練出豁達與韌性,加上從小習慣摘錄報章雜誌的嘉言懿行,無形中也把人生看得雲淡風輕。

因此陳老伯雖僅留得兩坪斗室,但如今卻以平常心看待過往雲煙,在妻兒各可獨立過活下,選擇與他情感最深的博愛街,自在的享受屬於這裡的平凡與快樂。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