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田中鎮中潭社區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許育勝  
聯絡地址: 彰化縣田中鎮中潭里員集路3段125巷276號  
聯絡電話: 04-8743945  
傳真電話: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2
  • 累計人數:40000
  • 發表文章:3
  • 相片數量:302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綠色隧道在中潭
    2012/05/31 22:35 | 社區風景人物簡介
*

八堡圳八堡圳貫穿該龍潭里,也流經三潭國小的校園北側,兩旁的圳岸植有翠綠的小葉欖仁樹。水圳西側有較多住家,圳岸亦成為重要的交通要道,近幾年在晨間或傍晚時分,有不少居民扶老攜幼至圳岸散步或騎自行車,成為當地的一項運動休閒的好去處。這條陪伴我們幾百年的水圳,就是台灣彰化平原開發史上有這重要貢獻的八堡圳。
朝康熙年間,一位大地主施世榜見到台灣中部有高山,水流落差大,夏季水源充沛到氾濫成災,但是到了冬天乾季卻又沒水。所以於康熙四十八年(西元一七九年)開始建造水圳,來解決灌溉問題。自鼻仔頭(今彰化縣二水鄉)設圳頭,挖掘渠道,引用濁水溪的水來灌溉農田。水圳的建設十分艱難,所幸有位自稱林先生的水利專家前來,教導利用藤竹做成壩籠,安置在河中將溪水引入大圳。在滿水期時,壩籠可以避免水勢直衝圳道,破壞水圳;乾旱期可以匯聚水源導入圳道。 它是以藤編成之頭寬尾狹之圓椎型壩籠,狀如倒筍,故又稱「圓筍」或「倒筍」。「壩籠」在旱季有導水入圳的功用,雨季且能堵濁水溪水氾濫侵蝕河堤之功能。用此壩籠施世榜花了10年時間,終於在康熙五十八年竣工,流經一百零三莊,灌溉當時彰化縣全區十三堡中的東螺東堡、東螺西堡、武東堡、武西堡、燕霧上堡、燕霧下堡、馬芝堡及線東堡等八堡,為清代全臺最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其灌溉面積一萬二千餘甲地,涵蓋一半以上的彰化縣域。完成的水圳興建,由於是引用濁水溪之水,水圳最初被稱為「濁水圳」,又因為這條水圳屬於施家的產圳」。水圳灌溉的面積包括當時彰化平原十三個堡中的八個,因此又稱「八堡圳」。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