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台北市中正區水源里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
  • 累計人數:6729
  • 發表文章:1
  • 相片數量:0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易倩如  
聯絡地址: 台北市中正區汀洲路三段230巷51弄15號303室  
聯絡電話: 02-23645124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101年度新北市壽德社區藝平臺
    2012/10/26 12:12 | 社區相關計畫

一、計畫名稱:

101年壽德社區藝平臺─社區藝術種子才培訓計畫

 

二、主(協)辦單位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

()承辦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跨界文教基金會

()協辦單位:新北市壽德里辦公室、異藝工作室

 

三、計畫緣起

社區劇場(community theatre)的概念源於美國,發展已近半個世紀,而社區劇場受到批判教育學者Freire哲學思維影響,乃是一種和民眾站在一起、運用民眾熟悉的語言、表現民眾生活和處境的美學,統稱為「民眾劇場」。其實踐方法,強調「互動」、「對話」、「培力」與「過程」,讓社區民眾透過劇場的練習,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係,進行社會性的藝術表達。(賴淑雅,2006)。台灣近年來,公部門因著社區劇場以人為主體的特性,將其與社區營造的工作結合藉此以翻攪及探索社區的人文歷史。

99年初因著新北市壽德國宅「丁區」進入文化局營造點後,文化局了解到該地區無論是在歷史脈絡、人口結構、問題現況等面向上皆有其複雜性,因此結合新北市社規師培訓計畫,將課程選定於壽德社區作為培訓過程中實地參訪與分析定點,進一步為該地區作議題診斷;於是發現壽德社區附近雖有多樣的公共設施,例如:公園、綠地、遊戲區等,但卻因空間開放而導致流浪漢、遛狗所衍生之環境及社區安全問題。社區內儘管里長及少部分的人有心想經營,但因著壽德新村(眷村)改建為國宅後,加以經濟起飛後的移民潮及都會型公廈的住宅模式,當地原本眷村生活緊密的人際關係隨之瓦解,新住民與在地眷村居民之間的背景差異更使得社區內的公共議題難以形成共識,居民甚至鮮少關注公共事務,而社規師計畫診斷最終,亦提出了以軟性的活動作為擾動手段,但前提是須先進行該區的人際網絡重建。

考量到社區劇場的特性與社區對於重建人際網絡之需求,99年度則引進社區劇場計畫,透過較為軟性的方式希望可協助社區進行需求的探查及凝聚都會區居民間疏離之情感,作為未來社區發展在地行動之基礎。因此該年度5月份社區劇場講師群容淑華老師便先行至該操作點進行社區拜訪、社區踏查及計畫說明等與社區之互動,並計劃長期以劇場或相關藝術與社區居民生活做連結,每年活動規劃以兩次來設計與執行,時間的分配大至以9-12月為一單元,3-6月則是另一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的活動規畫是有遞延性的聯結。

所以,99年度容淑華老師在踏查與訪視之後,偕工作助教涂繼方於9月至12嘗試以故事筆記的方式蒐集參加成員對於社區的感受,以及生活上的點點滴滴故事編排成為劇本,輔以社區劇場即興演出訓練及暖身活動期能引發學員對於社區劇場的興趣,進而熟悉劇場的基本創作方式,最終,在12月下旬搭配著社區活動作一小型的演出呈現。

但是,在整年度計畫的檢討與回顧之下,看見社區難以在短期內即發展出共識並引出其自主性。另外,在第一年計畫執行過程一直呈現社區居民流動之困境,針對此一困境,1002月中,容淑華老師、涂繼方、謝宜潔、林曉薇(後二者為新北市社區劇場計畫所培訓之種子師資)等人,一起至社區與里長及社區較活躍參與劇場活動之少數居民一起討論100年春季的課程規畫及招生。新一季課程以目前壽德里所重視之環保議題為主舉辦「環保造型創意工作坊」,以資源回收物進行再生藝術品的製作,例如將寶特瓶轉換成風車。課程於49日開始,希望跳脫社區對於劇場的想像,從較容易上手、參與度較高之'手做藝術'為操作方式,以型塑一個歡樂、安全、共同參與的場域開始。

100年下半年的課程則透過老照片的追尋,梳理個人故事的時間脈絡,用「生命樹」為主題,持續引導社區成員進行自我表達與故事分享,並將之轉換成《壽德我的家》一劇,透過共同創作、排演的過程及故事的交會作為凝聚情感的手段,因此100年之參與成員也漸趨穩定。

其中固定參與的成員共10位,多為婦女及小孩,基於1001112日受邀至新北市社造博覽會演出後,更期待以多元的方式進行藝術性之表達。因此,101年春夏為達到無縫接軌的目標,在3月份與壽德里長、其他固定成員進行社區劇場的課程討論,這一季課程將透過故事即興、舞蹈、歌唱等創造性藝術工作坊,帶著居民深化及延伸去年的故事劇本,讓社區居民能更進一步掌握劇場原素的美學融合熟悉的生活故事。這樣的規劃也是因為居民在自我生命故事陳述之後,進一步透過演出他人的生命故事而跳脫較個人式的思維,開始與自己以外的「他者」產生聯結感。

不過,考慮到劇場作為社區活動、溝通平台之公共性,目前尚無法克服人員外擴的困境,所以,今年度春夏的課程規劃期待從現階段固定的壽德社區成員中慢慢培養他門的社區劇場之種子,並計劃下半年以社區種子為主,由他們擔任故事之轉譯者,以說演劇場的模式,分別至壽德國宅甲、乙、丙、丁區邀請該區居民一起來說故事,然後由社區種子進行簡單的回饋演出,希望這樣的對話過程中可以跳脫目前課程的侷限,引發更多人的參與。


四、計畫目標

()文化資源連結

1.作為去年及前年度新北市社區劇場種子師資培訓的實習點,今年種子將全程參與其中(包括與社區及講師進行課程討論、尋找資源、實際帶領劇場暖身遊戲與計畫執行…等),將公部門的公共資源轉化為在地的社區實踐。

2.里長為目前固定之參與成員,因此可於課程行政庶務及社區問題聚焦上提供相關協助。

3.於藝術工作坊中挹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容淑華老師和學生為主的師資群,結合社會的藝術資源,提供更多元及豐沛之創造性課程。

()社區文化深耕

1.藉由藝術性的活動輔以社區劇場之核心精神,除了能夠讓居民嘗試身體的各種可能性,增進其肢體表達能力,並且可增進學員對於生活及情緒觀察之敏銳度。

2. 跳脫才藝班的思維,透過藝術持續提供居民對話、合作的平台,讓目前固定參與的成員能從自己與他人的生活脈絡中找到連結的意義,進而將傾聽與尊重差異逐漸內化到其生活中,培養社區藝術種子之基本公民素養。

()長期陪伴與經營

1.深化表演藝術與社區劇場之課程,培訓目前固定參與成員作為社區種子,預計於下半年以之為主,作為故事轉譯者,以說演劇場的模式,分別至壽德國宅甲、乙、丙、丁區邀請該區居民一起來說故事並作即興演出,期能達到擴大參與之目標。

2.以長期陪伴與建立社群為目標,因此本計畫以延續性之考量,透過藝術之方式培養在地的社區種子,將相關資源轉換成為在地資本,期能以扎根之理念作為長期陪伴與永續經營的基礎文化工程。

五、活動內容

為延續過往之成果並達到無縫接軌之目標,今年度計畫已於3月份先行至壽德地區與居民討論今年度的課程,並於社區內作一次的計畫說明會。由於去年底受邀至新北市社造博覽會演出後,居民多期待以更多元的方式進行藝術性之表達,為此今年度的課程規劃將透過故事即興、舞蹈、歌唱等創造性藝術工作坊帶著居民深化及延伸去年的故事劇本,以更多元的方式進行演出,這樣的規劃是為在兩年的自我生命故事陳述後,進一步透過演出他人的生命故事而跳脫較個人式的思維,開始與自己以外的「他者」產生聯結感。目前於壽德的夥伴身上可觀察到其在表達上之轉變,且比以往具有更敏銳之觀察力及即興創作能力,因此本期課程是以「社區藝術種子培訓」為目標,並視情況作內容之彈性的調整與練習:

1.計畫說明會及戲劇課程暖身遊戲體驗

時間:3/103/17

地點:里長辦公室

說明:

目前已先後於3/103/17於社區進行課程討論、計畫說明會及暖身遊戲體驗,參與成員有里長、新北市社區劇場講師容淑華老師及種子師資,並有社區成員近10位。說明會時與社區居民達成共識,希望以現有社區劇場固定成員為班底,將去年的劇本加入更多藝術元素進行一場招生演出,其後則規畫社區生活故事與戲劇即興的系列培訓課程,為下一階段之計畫延續作鋪陳與準備。

 

 

2.創造性舞蹈工作坊與歌唱工作坊(含排練)

時間:6/146/23

地點:華福活動中心(創造性舞蹈工作坊及歌唱工作坊)

說明:

以去年社區劇場成果所產生的劇本為素材進行「創造性舞蹈工作坊」及「歌唱工作坊」,除了提供社區成員其他的藝術性表達方式外,更希望透過藝術作為媒介開發社區居民肢體與節奏之協調性,培養社區的藝術種子。此一階段將挹注藝術大學之師資資源,以較有趣、豐沛之創造性課程帶給社區成員更多元的藝術體驗。

 

3.招生演出

時間:6/23() 下午14:00-17:00

地點:華福活動中心

說明:

預計於6/23於搭配社區活動於社區內進行招生演出,一方面透過演出促進社區藝文活動參與及擴大課程能見度,另一方面透過演出之回饋與成就感內聚目前固定參與成員之情感,為下一階段延續計畫奠定人力基礎。

 

4.創造性戲劇工作坊

時間:6/308/4

地點:里長辦公室及前人行道空地

說明:

透過演出招募新夥伴加入戲劇工作坊,在戲劇工作坊之初,先以暖身遊戲體驗帶領社區成員透過遊戲進行破冰、打開肢體,其後逐步規畫簡單的情緒表達與生活故事即興練習,輔以肢體開發課程,為下半年預計進行之社區說演劇場做準備與鋪陳並以文化紮根為目標,培訓在地的藝術種子。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最近更新相簿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