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6
  • 累計人數:93524
  • 發表文章:9
  • 相片數量:510
  • 回應數量:2
  • 網友按讚數:2
聯 絡 人 : 黃隆獻  
聯絡地址: 屏東縣枋山鄉楓港村舊庄路 1 -2 號  
聯絡電話: 0933285113  
傳真電話: 088770051  
社區小故事
屏東半島山海戀計畫說明會
    2017/02/20 09:48 | 文化傳承
以發展農村三生功能及特色,引導營造區域亮點為主軸,整合不同農村之生態、生活、文化、產業等資源與組織,加值發展為軸線或區域性的亮點。

水土保持局2/14日假楓港社區老人文康中心,舉辦屏東半島山海戀計畫說明會,共有50多個單位、社區與會。

感謝水土保持局台南分局黃分局長振全、魏勝德課長、及郭先生蒞臨楓港社區,為半島各農村再生社區做詳細之說明及協助。





木炭窯的前世今生-社區影像紀錄計畫
    2016/11/25 13:45 | 文化傳承

在民國初年尚沒有瓦斯及電氣化普及的世代,木炭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如生火做飯、燒開水、取暖、除臭、水質過濾、乃至燙衣服、燒烤等等,都離不開木炭。木炭全盛時期,楓港地區幾乎每10戶人家,就有7戶是以燒木炭為主要之經濟收入。

  隨著瓦斯及電氣化的普及,木炭的使用也逐漸被取代。而當時滿山滿谷生產木炭所使用的木炭窯,也經不起風吹雨打而一座座的崩塌。雖然木炭產業已慢慢的沒落,但深深覺得木炭產業長久以來,伴隨著上一輩胼手胝足的辛酸過程,及生活上的種種,皆是長輩們生活的智慧與不可磨滅的記憶。

  楓港地區年輕時在山上筏木材、燒木炭之工匠,很多長者亦隨著無情的歲月慢慢凋零。如不將此打造木炭窯之技術加以保存與傳承,將面臨失傳。這是社區莫大之損失,年輕之下一代將再也看不到木炭窯。

   有鑑於此,經過多方尋覓聘請年輕時即在山上燒木炭,累積了數十年之經驗之耆老為技術指導,以固有工法及工具仿古重建一座木炭窯。同時透過攝影機之功能,紀錄木炭窯打造過程的精采內容,讓影像呈現自己社區獨特的文化內涵。

 105年向國立生活美學館依據文化部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補助計畫,提出木炭窯的前世今生-社區影像紀錄計畫。希望透過木炭窯的重建影片紀錄,把本地多年前的木炭產業風華重現、同時將楓港的地方特色永久保存與傳承。

請上網觀看木炭窯的前世今生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QgfvKKBCY




咱ㄟ社區故事開麥拉-社區影像紀錄計畫
    2015/10/29 17:39 | 文化傳承

楓港社區蘊藏諸多在地文化,如果沒有好好保存,將面臨失傳之命運。40多年前生活較困苦,每當清明時節過後村民們紛紛下海捕撈虱目魚苗,當時捕撈虱目魚苗是家庭主要經濟收入,當時沒有電子計算機可用,於是當虱目魚苗交易時,就發明一種累進法用唱的數魚苗(俗稱效魚哉)的工作歌,來準確地完成交易。這些昔日農村生活智慧,都值得以在地人的角度,用精彩生動的聲音與影像,來呈現在地人當時點點滴滴心酸的困苦生活過程。

  於是社區經過討論決定104年向國立台南生活美學館,提出文化部社區總體營造獎助計畫-咱ㄟ社區故事開麥拉-社區影像紀錄計畫希望透過社區影像紀錄的拍攝,可以保存及發揚光大在地文化。亦冀望能藉此計畫之實施,發現社區的新事物與新特色,重新檢視社區的新議題,並為楓港社區創造歷史。

  拍攝片名為「那些年我們一起海邊捕魚苗」,拍攝完成後參加教育部從DOC看台灣數位創作大賽影片組比賽,榮獲「銀牌獎」。全體村民非常興奮,深覺與有榮焉。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4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