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代表圖像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07
  • 累計人數:211801
  • 發表文章:170
  • 相片數量:275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賴榮正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西安村西安路130-1號  
聯絡電話: 05-2060463  
傳真電話: 05-2269370  
不知不可-產業
 
中庄的馬車 何逄徵
類別:文化產業

中庄的馬車  何逄徵

鄉親對馬車的印象,可能多來自歐美電影。不過,住在民雄街上的老鄉親,於一九六0年前的十個年頭中,一定看過郭萬居,蔡曲兩位老生駕馬車分貨的畫面。

郭家以省道旁的自宅為據點,應顧客的請託到嘉義運回貨品;蔡家設站在嘉義,幫店家配達民雄地區的訂貨。

萬居叔趕馬車之前,曾經做過「走水生意」,每日清早搭火車到田中批醬油回民雄銷售。不久醬油廠主陳先生決定在民雄設分廠。當時廠裡出入貨都靠馬車輸運,萬居叔是熟悉本地環境的在地人,又有佔實不欺的好口碑,因此,順理成章地接下這分馬車搬運的工作。但也簽下廠裡的出入運搬之計酬,餘暇可私自承接廠外託運的約定。數年後,由於廠方客觀因素的變,決定關廠撤資,轉換跑道。陳廠長將馬和車送給合作多年的萬居叔,從此,郭家便靠馬車配達維持家計。

  郭家長子煌南君身強力壯,十七歲時即幫助父親加入營運的行列。當年民雄各行店家大多在嘉義的商行批貨,主要貨品有:南記家俱木材、仔店貨、舊金利鐵器、飼料、砂糖、麵粉、豆油、汽水、寶島肥料、香蕉、煤油、棺木、石綿煙囪...等。這些貨物絕大部分是店自動託運,但是為了爭取更多的貨源,萬居叔還利用晚間上街探詢、招攬、服務顧客。貨物不足時,郭家會私自買辦香蕉、電土(鳳梨用)、煤油(沒有供電部落的燈用)等湊成車數,回來販售賺取外快。運搬陶瓷、煙囪等較易毀損的貨物,要用塌塌米做墊,舊棉被隔離。車上隨時備有雨帆、布袋,以防天雨、寒風。永安的石綿煙囪大小尺寸不同者,可套在一起,省下置貨空間。雨天出門,只能搬運木材、香蕉、煤油等不怕雨水淋濕的貨物。   

  由於在利之便,多數貨主都在民雄街上,然而,有時也會接大林、斗六、虎尾等地的託運。民雄,嘉義間平均腳程來回需耗四小時,加上四處載貨,回來分貨,途中休息,一趟下來最少要七個小時,每天趕兩趟就要十四個小時,這對人、馬來談都當疲累的差事。但是,一王有一佰多元的收益,相較於剛畢業的師範生月薪四佰,也足堪安慰了。

  郭家從事馬車配達的前三車,縱貫路還是石頭路,四十一年始鋪上路心七公尺寬的柏油,路況不佳。每每載貨路經牛稠橋或雙福山的上坡路段,車伕。馬匹都視為畏途,尤甚滿載時(淨重三、四千斤),車伕要用布袋墊肩在車後力推,好馬會配合完成任務,劣馬會使出「爬崎擋、落崎踉」的奇招,甚至來一招抗拒的「一步踢」。遇上這一種馬,就須大費周章得的調教一番。

  居叔在初期買進一匹好馬,賣主說是「日本馬」(可能是日本軍中退役下來的馬)。提到此馬,煌男君對牠憐愛之情立時溢於言表。他說,這一匹馬一到郭家似乎就有從一而終的體認,行事聰慧,賣力幹活,通曉人性,全家人都視牠為「擒家」的好幫手,也是家人的大寵物。走在路上,為了讓車上打盹的主人睡個好覺,會刻意避開路上較大的石頭;到了固定休息的地點,牠會用蹄敲地提醒睡夢中的主人,準備清水和草料。當然,主人也對牠關愛有加,一天的正餐、點心共七次的餵食都不敢怠慢,清水刷毛,帶領翻砂(去蜱與蟲),冬季進補時請獸醫打營養針,這般無微不至的照料換來十年的全勤,不曾告假。難怪郭家大小,對「日本馬」奉獻半生,勤勞家,都感慨萬分。

  四十八年時郭家為了營運效率買進鐵牛仔,居叔因捨不得賣掉牠,一拖再拖延宕了一年多。最後,馬販來家洽購時,郭家夫婦願意以象徵性的價碼,換取買主不轉換給肉販的承諾。全家人都祝福日本馬,能遇上善心的主人,好頤養天年。

  當年馬車都在嘉義打造,馬劈要到學甲、后里買,學甲的交易方式都採單匹議價,后里是採取優劣或母子配對標購方式。多年的養馬經驗個個的飼主都成了「伯樂」,他們都知道「吊肚馬揀食」,「圣肚馬嘴斗好」;「豎蹄馬走路緊,草魚蹄走路慢」;頸粗胸寬臀厚的馬力氣大;毛短亮麗,肌肉四肢勻稱者體健耐勞。

  馬匹飼料通常都餵給青草、稻草(新鮮死稻草尤佳)、蔗尾擇一加米糠、麩皮加水濕過;或以甘藷剉簽煮爛,攙麩皮、食鹽、餿水兩套飼料交戶餵飼,稻草和蔗尾須剪成小段以利咀嚼。馬齒長,老牛齒短,故有「老牛換老馬,你暢我也暢」的諺語。馬的食量大,一匹馬搭配一割草女工是必要的,郭家在託運貨量達巔峰時,曾有兩部車、三匹馬的規模,此時,只好請臨時女工割青草才能填飽三匹馬。

  馬走在石子路上拉重物腳蹄極易磨損,所以必須請師傅每個月做一次腳蹄修整,換釘新的馬蹄鐵,平日也要特別注意腳蹄的保健,以防症變。

  從事馬車宅急便,最怕走陌生的路,遇上橋樑改建、道路拓寬、路窄彎曲、坡度過大這些無法克服的難題時,只好改道或婉辭託運。所以接下陌生地點的託運之前,須先騎車前往探看路況才敢承攬。

  一九六一年以後,鐵牛、貨運卡車的成長,很快的取代了馬車。郭家也適時應變,除了貨運外也加入動力三輪車,計程車的營運。(摘自民雄文教通訊50期3版及鄉親憶往一書)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