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民雄文教基金會代表圖像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28
  • 累計人數:211406
  • 發表文章:170
  • 相片數量:275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賴榮正  
聯絡地址: 嘉義縣民雄鄉西安村西安路130-1號  
聯絡電話: 05-2060463  
傳真電話: 05-2269370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2009/07/13 17:35 | 讀書心得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賴榮正於2001/2/11

如果說人生無常,大多數人都不會反對,但如果有人說生命自有定數,未達知天命的人就不會茍同了。我們曾被教育要把每一天當作是人生的最後一天來過,我自認為沒有做到,大部分人也不會當一回事;但是,有一天我們清楚地知道生命僅剩的日子時,是否也能和墨瑞‧史瓦茲教授般地從容呢?很多人發現自己得了絕症,而且已經是末期時,第一個反應大多是「為什麼是我?」,然後呼天喚地,怨天尤人,自暴自棄,熬不過的人甚且自己了斷。相較之下,得了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這是一種可怕無情的神經系統重症,無法醫治,初聞噩耗的,墨瑞也問過自己「為什麼我會得這種病?」當然醫師沒能給他答案,因為它是一種罕見疾病,不清楚得病的成因,當然也沒有藥廠願意花大把銀子來研發沒有利潤的藥品。墨瑞被宣判了死刑,生命僅剩不到兩年的時間,但他知道哀莫大過於心死,於是下定決心研究死亡,他要紀錄自己緩慢邁向死亡,觀察身上所發生的事,和自己一道學習。

作者米奇‧艾爾邦大學時是墨瑞死忠的學生,墨瑞開的課,米奇一定修,因此兩人似有不解之因緣;冥冥之中的安排,米奇為墨瑞完成了人生最後的論文「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墨瑞在決定研究死亡之後,主持了若干討論死亡的小組討論,也上了電視節目接受訪問,但直到米奇去探訪他,才開始講授他的死亡哲學。

第一堂課墨瑞告訴米奇「生命最要緊的事,是學著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我記得最近看的書,也都強調這一點,「人生四大秘密之首─愛的秘密」,「為自己出征」助武士通過沉默之堡的是他感受到對朱莉亞及克斯的愛,「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聖狄雅各因他懂得愛而能將自己變成風;當我們心中有愛,就會努力使自己更好。第二堂課,墨瑞以自己例子,說明了自憐自艾的善用,他說:「看著我的身體慢慢萎縮至死,是很可怕,但這也可喜,因為我有充分的時間說再見,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幸運。」這句話之於我是感受良多,父親中風死亡,我連最後一面都沒見著,母親心臟病故,一句遺言都沒交代;相對於墨瑞,他知道自己所剩的日子,依然能談笑風生,充實地過日子,並把人生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做了一份研究報告。如此的毅力及堅決,真叫人佩服。很多討論死亡的書,都提到人在臨死的前一刻,總會回顧一生的經歷,而這樣的回顧似乎可以決定死後可能的去處。第三堂課,墨瑞以其勇氣、幽默、耐心及開放的態度,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生命,讓米奇體會到了「你的遺憾是什麼?」一語道破大多數人以自己為中心的錯誤人生觀。

「學會死亡,才能學會活著。」這是第四個星期二墨瑞和米奇討論的問題。古聖孔子曾說:「不知生,焉知死!」這和墨瑞所談的似乎恰好相反,但其哲理是一樣的;墨瑞說:「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有一天會死,但沒有人把這當真。」而要屏除這樣的昏睡狀態,就是隨時做好準備│面對死亡。唯有如此,你才能在活著的時候,比較投入。當我們面對死亡時,總會去思考現在要做的事值不值得?太多人重視物質方面的成就,相對的,很少人花時間在心靈的東西上。墨瑞在下一堂課談到了「家庭」,家庭是這個社會的基本組織。現代的新人類主張「新人類主義」主張過獨身生活,或只結婚不生小孩,他們認為家庭是個負擔,世界人口過剩,不需要這一代來延續基因。這也是把生活物質化的緣故,殊不知家庭是愛的泉源,大詩人奧登說:「不相愛,即如死滅。」若人類沒有了愛,就如折翼的鳥,如何展翅高飛。生兒育女不單是傳遞香火,那是愛的延續,牧羊少年可以用「愛」來和大自然對話,因為心中的愛而完成了他的天命,可見「愛」的力量是無窮盡的,世上也只有愛,你給的越多,它不僅不會短少,反而會因付出越多而更盈滿。接下去的一次聚會,墨瑞談到了感情與執著,它引用了佛教的教義:「諸法空相」,我們不要執著於萬事萬物,因為萬事萬物皆無常。這句話很切合我的體驗,要超然於物外,必須要能放下,「放下」並不是放棄一切,相反的是,要我們融入生活當中;譬如,爬一座山並不是要去征服它,而是要將自己置身於山中,體驗大自然。當我們感到驚懼,不需逃避,如實知之地接受它,那麼將能平靜地度過,如同心經所言:「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當墨瑞的病情每下愈況時,連擦屁股都要別人幫忙,墨瑞失去了最基本的隱私權,但是他卻能以另一種心態來看待,「我開始享受我的依靠別人。」他認為回頭當個嬰孩並沒有什麼羞恥可言,因為那是一種無條件的關愛及照顧。擁抱年老是墨瑞面對衰老所抱持的一種積極觀念,他說:「年老也是你了解到你將要死亡的積極面,而你因此更懂得好好過活。」第八個星期二,它們討論了溫柔的話題,墨瑞說:「當你最需要溫柔的時候,不論你有多少的金錢或權利,都無法給你那種感覺。」「不吝將自己擁有的東西與人分享,才能滿足每個人的心靈需求。」「生命的意義是要投入去愛人,投入去關懷你週遭的人,投入去創造一些讓你活得有目的有意義的事」。這些話很多年輕人不懂,更有很多人死到臨頭還是不懂,於是,有人畢生勞勞碌碌,為掙一棟體面的豪宅,一部名車,然後一山看過一山高,永遠活在物質的追求中,不快樂的心情可見一般。「愛」是第十個星期二的課程單元,但墨瑞並沒有用愛來概括一切,反而以「專心」來表達心中的愛,他說:「愛讓你活在人間,就算你死了也活著。」這種愛可能是獲得的或給予的。

婚姻是我們這一代出現最頻繁的問題,這是可悲的,根據最近的統計資料,台灣成年人四對結婚者有一對會離婚;現在不是講求自由戀愛嗎?每對步上結婚禮堂的佳偶不都找到摯愛了嗎?為什麼佳偶會變怨偶呢?墨瑞在第十個星期二提出了他的看法;尊重、折衷、開誠佈公及共同的價值觀是愛情和婚姻的不變法則,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