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岡山區石潭社區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周建文  
聯絡地址: 石潭里(路)19-2號  
聯絡電話: 未公開  
傳真電話: 07-6254251  
社區快蒐

地圖導覽

必知產業

必遊景點

必了人物

必吃美食
地理位置介紹 清領時期的石螺潭記錄 劉天賦整理

 現今的台灣史研究,最重要的套書為「台灣文獻叢刊」。此一台灣有史以來最重要也最龐巨的學術工程,係由原前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周憲文先生,號召台灣史研究學者專家,搜集海內外圖書館珍藏編輯而成。叢刊共309種595冊累計總字數為4800萬字。
 在此一叢刊中,我們可以找到石螺潭的記錄,共出現於十本書,共十六次。出現的書有《鳳山縣志》,《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重修臺灣府志》,《續修臺灣府志》,《重修鳳山縣志》,《臺灣府賦役冊》,《福建通志臺灣府》,《鳳山縣采訪冊》,《臺灣通志》,《臺灣私法物權編》。
其中除了《鳳山縣志》,《重修福建臺灣府志》,《鳳山縣采訪冊》,以及《臺灣私法物權編》中有原創的資料,其它史書的資料多抄自前二本書。
 1718年(清康熙59年),由李丕煜主修、陳文達編纂刊行之《鳳山縣志》中,我們首度見到石螺潭地名的出現,卷之二規制志:「石螺潭在仁壽里。注雨水以灌田。產魚亦多。」所以我們可以推論,至遲在1710年左右,漢人即已到此地開墾。岡山地區漢人的開墾始於鄭氏王朝設立的前峰及後協兩個屯田地區,可能是到後協開墾的民眾,看到石螺潭的漁獲不少,逐漸搬到此地進行養殖業。
 在1741年(清乾隆六年),由劉良璧纂輯之《重修福建臺灣府志》的水利部份,記錄了石螺潭在台灣府的仁壽里。另外在「卷八戶役水餉(附)」,記錄了在雍正年間對石螺潭所徵稅的事實:「港潭六所……,共徵銀218兩零三分零四毫。石螺潭一口,年徵稅銀12兩。」文獻指出,石螺潭在當時,是台南高雄地區的六個能被徵稅收的,有漁獲的魚潭之一,地位應該不低,經濟活動應該不少。
 在1894年,由盧德嘉纂輯完成的《鳳山縣采訪冊》中,石螺潭是當時鳳山縣的一個庄頭。
當時石螺潭的魚塭不少,可灌溉的田有二十甲!「石螺潭,在仁壽里,縣西北三十六里,周五里許,源受雨水,溉田二十甲,冬則涸。」
 石螺潭在當時已經設有供人讀漢文書的「社學」一處,我們若看該段文句的記錄,就可知當時的石螺潭已經是個不小的聚落,整個現在岡山鎮範圍,只有岡山街,後協,五甲尾,以及石螺潭設有社學。「仁壽里社學二十九處:阿公店街五處、後協莊三處、梓官莊四處、彌陀港莊二處、頂漯底一處、蠔仔寮二處、大舍甲莊一處、赤嵌莊二處、石螺潭一處、同安厝莊一處、仕隆莊四處、九甲園一處、五里林莊一處、橋仔頭一處。」  
社區剪影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74
  • 累計人數:261087
  • 發表文章:56
  • 相片數量:3824
  • 回應數量:57
  • 網友按讚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