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金寧鄉湖下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73
  • 累計人數:578148
  • 發表文章:35
  • 相片數量:2043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聯 絡 人 : 楊忠俊  
聯絡地址: 金門縣金寧鄉湖下村4號  
聯絡電話: 093283856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楊康好退不退 興寧侯的故事
    2010/01/06 22:15 | 未分類資料夾
楊康好退不退 興寧侯的故事
楊康好退不退
作者/王建成
明太祖以一介平民,竟然坐御天下之神位,有人說太祖之所以為真命天子,實因龍興於鄉野之寶地,致使風水之學竟成世間顯學。所以凡地之有奇觀異勢者,每為朝公野叟之所競相涎想。金門舊有志書也記載著說:「舊俗惑堪輿家術,盡誠致敬,聽憑指擇,又必合其年命,均其房分,故常寄厝多年,強者每貪吉地,恣意佔葬,牙角交訟,虛詞限遷,破費資產不恤。近山鄉鱷,藉傷煞為詞,挾制阻撓,勒索賄賂,不厭不止,最當痛懲。」可見其風之盛,其弊之重,儼然已經造成了社會的重大問題。金門民間就流傳著許多有關風水之說的奇聞軼事,其中一則會元好進不進,楊康好退不退的故事就發生在金城鎮前山前村的睏牛山,睏牛山又稱石獅山。

  據傳明朝時候有一位官居一品的興寧侯楊康為尋找百年之後的牛眠之所,聽說金門是塊寶地,風水吉穴很多,就親自遠從內地來到金門一探究竟,當船隻一入浯江溪口的南門海時,遠眺睏牛山林木蓊鬱,形勢天成,隨行的地理師很斷定的說:「周環曲繞,氣勢非凡,兜鍪仰望,頗具將相王侯之姿也。侯爺洪福,得此佳境,必然發甲連丁,累世簪纓,子孫昌熾,真是難得的寶地啊!天縱靈台,為侯爺所,可喜可賀。」興寧侯楊康也很中意的問說:「果真如此,是何穴位,得無偏闕?」地理師見浯江溪口處處皆有鱟魚濡濘進退,便神閒氣定的向侯爺指劃著說:「兜鍪威武,此鱟穴也,可惜,可惜。」興寧侯很詫異的以為是自己怠慢了地理師就疑惑地問說:「既為難得寶山,先生為何連稱可惜,莫非本侯爺對先生不周,抑有不敬之處?」地理師戒慎地說:「非也,非也,侯爺仁德寬厚,以禮待我,以義臨我,小民感恩不盡,豈有不周之理?實為此穴好雖好,然鱟入山頭,石關相逼,一逢燥火陰涸,鱟魚斃命,則恐為不發之穴。」興寧侯為尋佳山好水,大江南北跋涉多年,好不容易得此寶地,所以不捨且詫異的問說:「可有解否?先生教我。」地理師睜了睜眼然後閉合著眼瞼說:「解是有解,據說此山謂之睏牛山,此水謂之浯江水,侯爺若能發浯江之水,以繞牛山之下,則鱟魚仰得山靈之蔭,俯濡活腴之水,必然大有昌進。只惜眼前山下鹽田一片,鹽戶麇集,如何是好?」興寧侯皺了皺眉頭沉思了一會然後說:「我以貲財,厚遣鹽戶,使之另謀他業,則鹽田為我有,浯水為我流,豈不善哉?」地理師說:「若能如此,是天鑑侯爺,侯爺之福無疆,可喜!可賀!可喜!可賀!」自是興寧侯楊康便返回內地,以厚價購得睏牛山下的鹽田一片,並且發兵決堤灌水,使得浯江口外的海水直灌睏牛山下,從此鹽戶十數家許姓人家便搬離了他們幾代辛苦經營的家園,鹽戶所居處的聚落謂之鹽田尾,自此也就成為金門人口耳相傳但永遠也看不到的廢墟了。此鹽田被海水所灌,幾成一片汪洋,抗日光復後,為貫通金城與賢厝到水頭一帶的交通,金山鄉公所發動民伕在其間築了一道堤岸,所圍的水面便稱為金山池,現池被填平了大半,即今空中大學的地方便是了。話說楊康得到了這塊寶地以後,便將之作為他與夫人百年之後的地下佳城,但是狀如兜鍪的鱟穴一點也沒有發揮到地靈人傑的預期效果,反而楊家的人丁更加的凋零了,以致於到最後都找不到人丁來掃墓了,因為每次楊家的人來掃墓,凡是整理過墳墓以後,楊家的人丁就會有所損失,家道也就益行的凋謝了,後來只好把掃墓的工作託付給湖尾村的楊姓族人來祭掃。約在民國九十年之間,金門的董楊宗親會理事長董國興先生有意整修並美化興寧侯楊康的塋地,曾經運來了大批的石材到墳地,聽說凡整理過興寧侯楊康瑩地的人,都會犯煞而受到傷害,董楊宗親會只好作罷。被地理師斷定為吉祥寶地的鱟穴怎會變得如此不堪呢?有一群對堪輿頗有研究的地理師知道這件事以後就來重堪鱟穴的風水,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這理確實是一塊極佳的風水寶地,但此處不是鱟穴,而是燈火穴,楊康決堤發水淹媳了火苗,所以人丁不興,家道中落,其敗在庸師,而不在穴地,倘當日楊康不決鹽田尾之堤,且浯江的外水不來,那麼燈火就不會被水熄,倘當日楊康能將塋地向後退一退,也不會發生如此不堪的後果,這就是當地的俗諺:「楊康好退不退。」一語的由來。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