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堆積的結晶-百年古堤防遺跡

2006-01-17
日據時代,宜蘭河是蘭陽的支流,員山堤防尚未興建以前,蘭陽溪河道中華村至再連附近一分為二,一支流向逸仙村的鼻仔頭,再流向宜蘭河;另一支就是現在的蘭陽溪(濁水溪)。當時太平山木材放流情形,是自濁水溪放流,經過粗坑、內城、八甲、最後流放在員山「松羅埤」,接宜蘭河在壯圍東港村與蘭陽溪支流冬山河匯流出海。
在做大水災時溪水便會衝入內城三甲地區,先人為了保護家園,便沿太陽埤北側以石頭砌起堤防來阻擋溪水,堤防沿伸至鼻仔頭,當時動員村內男丁建造,工程非常的浩大,1921年,興建蘭陽溪北岸的員山堤防,古堤防漸漸被人遺忘,絕大部份被拆除建築房屋、改為農田、施作道路,只剩下太陽埤北側這一段一、二百公尺,及蛇龍山下的五十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