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
  • 累計人數:25705
  • 發表文章:7
  • 相片數量:18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  
聯絡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五結路2段341號  
聯絡電話: 0910-079-316  
傳真電話: 03-957-3646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任重道遠—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楊信潮)
    2014/08/20 09:09 | 感言

 103年度陳榮淇卸任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理事長並由林耀華接任,陳理事長任內傳承歷任理事長所打下的基礎,廣邀縣內各界精英投入本會行列,會員含蓋退休公、教、警界及銀行人員,連續三年文化部核准補助出刊「來去宜蘭系列」之羅東、頭城和五結篇,也經由宜蘭縣政府及羅東鎮公所共同補助編撰了「緬懷羅東」導覽用書,這是一項文字稿的大工程。

    林務局委由本會認養之山毛櫸登山步道,每到春、秋都要去淨山培訓導覽植物生態,103年辦了兩梯次,也辦理了標竿學習「節能減碳•導覽好山好水單車大會師」活動,協會邀請到賴錫湖老師精彩的導覽,冬山河沿岸自行車步道原來有那樣多故事,沿途噶瑪蘭族的大葉山楠,台灣祖先的樟樹廣大用途,賴老師都有很深入的詮釋,他並很風趣的說:「要向樟樹敬禮」,參加的人都感覺是應該的。

    警官退休林常務理事林銘宗就任不到半年蒙主寵召,由頭城區漁會龜山島導覽解說員許正龍理事遞補,許常務理事、林政昌常務理事及常務監事鄭維仁都非常盡職,103年羅東藝穗節辛苦了他們前來關心,大遊行當天還有李理事志偉、俞理事苓方、劉監事信宏、總幹事及秘書,後面跟隨蘭陽舞蹈團OB團員,花車的製作全由林理事長設計施工,節省很多不必要的開支,也謝謝幼獅飯店陳理事峰彬全程拍照。

   林理事長爭取到103年綠博園區一筆認養,大約2分地,雇機器將菜畦規劃成50單位,歡迎大家來種植,他率先種了洛神花、玉米和地瓜,華德福森林小學家長會及南澳自然田黃仕聰老師也扮演協力單位,縣政府農業處撥了一筆經費,辦理「微笑聚落」體驗割稻的樂趣,當天約200人參與,童玩節墨西哥舞蹈團團員也受邀參加,媒體記者團團包圍,林理事長事自己挑一擔約50公斤的「割稻飯」進場時達到最 HIGH,理事長堂妹羅東衛生所林月雲護士隨行照顧大家,總幹事舉南興社區志工及玩皮館工藝師兩面旗子進場讓縣政府農業處企劃輔導科李新泰科長嚇一跳,原來不是兩部遊覽車是兩部轎車。

   未來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配合了宜蘭縣政府「觀光立縣」的目標還有很多事情要做,103年五結鄉觀光產業發展所「五結鄉旅遊中心」揭牌交由本會承辦,並由鄉長簡松樹、鄉代會主席陳林煌,縣議員黃適超、沈德茂,立委陳歐珀、縣工旅處處長陳德星及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方正光處長共同剪綵,當天長官貴賓雲集、五結鄉幼稚園小朋友表演的走ㄤ及舞蹈,帶給大會熱鬧的氣氛,本會也正式搬入該中心辦公,地址是五結鄉五結村五結路2341號,也歡迎本會會員回總部看看舒適的辦公室。

   103年秘書室撰寫各項計畫感謝陳議員鴻禧、黃議員適超、黃議員素琴、吳議員秋齡、劉議員添梧、謝議員志得、羅東鎮林鎮長姿妙、五結鄉簡鄉長松樹爭取或核准補助經費,特致謝忱。




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文化部[來去宜蘭~五結篇]出刊感言(林耀華)
    2014/08/20 09:08 | 感言

我是道道地地五結鄉嘉禮宛人,對於五結歷史、慶典有一點認識,在民國六十年左右貝絲和苑迪兩個颱風連接而來,把五結鄉受到的損失和破壞,五結鄉半個月日子可以說浸泡在水中。五結鄉要有大豪雨颱風來襲,整個五結鄉可以說半個土地淹在水,經過冬山河的整治親水公園的開發建設,在加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設立,使整個五結鄉土地利用價值完全改觀,剛開始縣內大型活動,端午節龍舟比賽在冬山河舉辦,吸引好幾萬人觀看,親水公園成立後又舉辦國際童玩節,是轟動全國國際型活動,童玩節期間都有8090萬人數到五結鄉親水公園來玩,也帶進五結民宿業者和觀光產業,可以說整個經濟效益12拾億以上。
五結鄉民宿業者也是全國之冠,時代變化五結觀光休閒業發展與設置,在縣府鄉首長,對觀光休閒業重視和行銷使五結鄉成為最有價值得鄉鎮。
我年輕時代為了活口,到外面打拼創業2030年,2002年再回到我的故鄉五結定居,享受五結鄉進步鄉情,可以說是最值得定居地方,回到宜蘭一開始就踏入休閒農業在冬山河休閒農業區當一任主委,現今當任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理事長,也在我們五結鄉經營宜蘭行館度假民宿,整個宜蘭縣內觀光旅遊業也有深入了解,尤其五結鄉節慶活動對我來說感動特別多,發現鄉內的人情味有不一樣,熱情誠意,很難於表現,做很多說出來很少,看看別人,連冬山河親水公園就很少人知道是設立在我們五結鄉,為了增加五結鄉知名度,年初耀華就任理事長即交代楊總幹事向文化部申請來去宜蘭系列專刊,感謝文化部連續三年同意補助出刊。

 




細說頭城
    2013/11/14 15:09 | 地方消息

頭城舊稱「頭圍」,是清代嘉慶元年「1796年」,吳沙率眾進墾宜蘭首建的第一個據點,在烏石港南方築土為城,號稱「頭城」,後易名「頭圍」,光復以後,再改用「頭城」,並以它向南開墾,因此頭城素以「開蘭第一城」聞名,也是台灣東部發展史的重要起點。本身是頭城人,家裡有介紹頭城(頭圍人)的史書有點忘記書名,是很久以前(十幾快二十年前)頭城鎮發的!現在人不在宜蘭不能很正確的說明,印象中是這樣子的。 頭城,位在台灣島東北角的宜蘭縣境。蘭陽平原由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環繞,東臨浩瀚的太平洋;頭城是平原北方的小鎮,居民約四 萬人,以農漁養殖為主。
   
蘭陽平原古稱噶瑪蘭,原為平埔族噶瑪蘭人(KAVALAN)聚居之地。在十六、七世紀間,陸續有海盜、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以及好奇的探險家來此做短暫停留,直到清朝康熙末年才有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到此從事小規模的交易,真正的移墾定居者,是由福建漳州人吳沙率領約兩百多名鄉親,他們從台灣東北角的三貂墾植了二十多年後,在清朝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從澳底經海路抵達烏石港,隨即在附近構築土牆屯居圍墾,並取名頭圍,自此展開了蘭陽平原的快速開發;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正,重劃行政區域,一方面將沿用久遠的「頭圍堡」送入歷史,一方面將「頭圍庄」劃定,確認現今轄區規模。民國卅四年(1945)臺北縣下共設九區,原宜蘭郡改為宜蘭區,本鎮所轄隨之改為臺北縣宜蘭區頭圍鄉,管轄範圍仍如日據時代之頭圍庄;三十五年九月九日易名為頭城鄉,三十七年元月一日,升格為頭城鎮迄今。頭圍在宜蘭開發史上「開蘭第一城」的歷史地位,有其不可磨滅與取代的價值與意義。隆嶺、草嶺古道、與烏石港、頭城老街、十三行等歷史性的空間,記錄著將近一個世紀的宜蘭交通史;而頭圍當年即是陸海交通的重鎮。

烏石港(水路)
    吳沙率眾入墾蘭陽後,以烏石港作為進出蘭陽平原的門戶,也是對大陸貿易最重要的港口,所謂「石港春帆」正式描寫當時的盛況。1796(清嘉慶元)年吳沙與友人召募漳、泉、粵三籍一千餘人從烏石港登陸並築土堡開墾,揭開蘭陽開發的序幕。1797(清嘉慶2)年 吳沙赴淡水廳申請墾照獲准,召佃農前來開墾,訂立鄉約,徵收租穀。1798(清嘉慶3)年 吳沙逝世,由其侄吳化及林明、吳表等人領導繼續往南開墾。1810(清嘉慶15)年 在台灣知府楊廷理力爭下,清廷將宜蘭收入版圖。1812(清嘉慶17)年 設噶瑪蘭廳,治五圍,置民番通判,並築城建署,至此宜蘭全面開發。

宜蘭的由來
  宜蘭原稱「噶瑪蘭」又稱蛤仔難、甲子難等。另外文獻上也稱為蘭地或蘭陽。1875(清光緒元)年,由廳改制為縣,取噶瑪蘭的蘭字,冠上宜字,從此便稱為宜蘭,意為適宜居住的地方。
 草嶺古道是淡蘭古道的東段,由貢寮鄉的遠望坑口至頭城鎮的大里,沿途留下「雄鎮蠻煙」碣及「虎」字碑等古蹟供人憑弔。
 
一.宜蘭原稱為「噶瑪蘭」、「蛤仔蘭」、「蛤仔難」、「蛤仔欄」或「葛雅蘭」等,此地名乃譯自佔據宜蘭平原的平埔噶瑪蘭(Kavalan)族之名稱,後來由種族名轉變而成為當地地名,相傳此地名之意為「居住在平原的人」。西元一六三二年,有西班牙人傳教士Hahint Esquival在其《東部台灣地名表》中以「Kibanuran」為此地標記;郁永河所著《裨海紀遊》稱此地為「葛雅蘭」,《番境補遺》則寫作「葛雅藍」;《鄭天亭集》則寫作「蛤仔欄」;嘉慶年間有一賽沖河將軍,在其奏疏之中將此地寫作「蛤仔蘭」;蕭竹(亦為嘉慶年間人士)在其詩中則稱此地為「甲子蘭」;另外,《噶瑪蘭廳志》中則有記載總兵武隆阿奏請將「蛤仔蘭」改稱為「噶瑪蘭」。閩浙總督方維甸在其奏請將「噶瑪蘭」收入版圖狀中對此地地名亦有簡略說明:「地名噶瑪蘭係蕃語,閩音不正,訛而為蛤仔難」。
宜蘭一帶地方原皆屬於平埔族之所有地,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淑璥所著之《番俗雜記》中有云:「由雞籠山後,山朝社、蛤仔難、直加宣、卑南上,民人耕種樵採所不及,往來者鮮矣。」而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亦云:「山朝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蕃所居,人跡罕到。」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中有記載曰:「蛤仔難以南,有猴猴社云云,多生蕃,漢人不敢入各社,夏秋划蟒甲載鹿脯通草水藤諸物,順流出近社,與漢人互市,漢人亦用蟒甲,載貨物以入灘,流迅流,船多覆溺破碎,雖利可倍蓰,必通事熟於地理,乃敢孤注一擲。」是故當時雖在海岸處有些交易活動,但尚無移民敢深入內地拓殖。
清乾隆三十三年,有林漢生率領眾人進入此地,企圖大肆加以開墾,但不幸被殺;以後雖陸續有漢人進入,但皆未能成功。漢人開發宜蘭,漳州人吳沙可說是「開蘭第一人」,乾隆五十三年,吳沙與通事許天送、朱合、洪掌共同謀議,大量招募漳州、泉州、廣州三地的移民,連同鄉勇二百餘人、善平埔族語者二十三人,於清嘉慶元年九月十六日,入墾宜蘭平原,因漢人之積極入墾使原居此地之平埔族人感到惶恐憤恨,遂以武力向入墾之漢人抗議,雙方爭鬥激烈,當時許多人因水土不服而感染傳染病,約有五百人左右死亡;之後因吳沙施醫術救活許多得到疾病之平埔族人,平埔族人為表感激之情,自願分地給漢人開墾,於是吳沙「埋石設誓」,和平埔族人約定互不相擾,而繼續向南墾拓,並進抵蛤仔難北部烏石港,隨即築土圍為基地,而終能逐漸開拓附近區域各地。
至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年),拓殖活動已顯露初步成就,此地亦開始被納編入版圖,設置噶瑪蘭廳,當時委辦開廳事宜之台灣知府楊廷理,則選擇於位居此地中部之「五圍」建城。至此,平地之拓殖已逐漸就緒,但附近山地仍為剽悍之高砂泰雅族活動範圍,而高砂族不時發動之「出草」對漢人危害甚巨,故於清道光年間設置噶瑪蘭地方之二關二十餘隘,對高砂族之侵犯加強防備。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更改廳為縣,並將此地地名由「噶瑪蘭」改稱為「宜蘭」。


二‧頭城鎮 ‧頭圍堡 位於宜蘭平原的北部,為宜蘭地方率先開闢之地區。清嘉義元年頭圍先行開拓,嘉慶二年二圍相繼成立,因當時陸續遷居至此的泉州移民人數尚不足百名,於是與當地頭圍之漳州移民分地,並加以開墾為菜園地。嘉慶十五年,頭圍成為此堡之主地,稱之為「頭圍抵美簡莊」,應譯自當地平埔族之社名,此即為之後頭圍街之前身。頭城 原稱作「頭圍」,因是當時漢人入墾宜蘭時,為了自衛所興建的頭一座土製城堡而得名。位於宜蘭平原的北部,西北兩方有山岳盤據,東方則面臨大洋,又有冷水溪之支流:頭圍溪由南方流至此地之海岸入海,故有「烏石港」之開闢。此烏石港因相對於濁水溪口之「東港」,故又稱作「西港」。頭城在初期因有烏石港之便,與外界之貿易頻仍,商業鼎盛,遂成為當時宜蘭一帶最熱鬧之處,並因當地富商興建十三座店舖和倉庫,而成了宜蘭最著名之「十三行」;由於頭城墾闢成功,此後大量的漳州移民經過這裡而進入宜蘭各處,頭城一時農事大興,人員繁盛,成為宜蘭初期之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又有漳州移民吳沙計畫開拓蛤仔難一帶之平埔族所有地,開始積極興築土圍於此處以做為基地,因為是此地區的頭一個土圍,故命名為「頭城」,之後因有噶瑪蘭廳之建置完成,為忌避冒用「城」字,而改稱「頭圍」,戰後遂又回復原名為「頭城」。頭城此地為宜蘭一地之重要門戶所在,且昔日海水頗深,又有砂堤可防海波,各式船舶得以安全停泊,因此成為當時百貨經過交易之所;但後來港口逐漸淤塞,除非滿潮,否則即使是中國之淺底船亦不能由此順利出入,此外,清光緒十九年,因發生洪水而導致淡水溪流產生分歧,挹注入東港,影響頭圍與宜蘭之間的舟路交通,以往經由此地出入的貨物遂逐漸為東港所吸收,頭城商勢至此正式衰弱,再不如舊時興盛。烏石港 又稱作「西港」。為位於頭城南方的港灣,由於港口有黑石而得名。真武廟位於頭城鎮內,相傳乃創建於清嘉慶初年,廟中奉祀北極真武七宿,。《噶瑪蘭廳志》中有相關記載:「北方元武七宿其象龜蛇,而廳之形勢,北有龜嶼,在海中,為天關,南有沙仙一道,蜿蜒海口,為地軸,故堪輿家以為龜蛇把口之象,土人因建廟以鎮之」。

打馬煙又可寫作「達媽嫣」、「八知買譯」、「巴抵馬悅」等。在頭城鎮內「三抱竹」(即今日之三寶竹),此地名乃是譯自曾在此地之平埔噶瑪蘭族之社名。原係製鹽之意,此噶瑪蘭族原由南方沿海海濱遷來此地,以此鎮新興之大樹所在地為開拓中心,相繼建立南北二社,但之後因不堪附近泰雅族之不時騷擾與侵犯,故涉溪而遷至海濱沙崙一地,並持續從事於製鹽業。龜山島又稱作「龜嶼」。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十公里處,其周圍約有九公里,乃是西洋人所云之「Steep」島。龜山島乃由二個火山質丘阜形成,呈圓錐狀,西丘大,東丘較小,兩丘接連屹立於海中,若由遠處眺望之,其形狀即如海龜浮游於海面一般,故名為「龜山島」。龜山島長久以來皆為無人島,平時人跡罕至,只有宜蘭濱海漁民偶爾泛著小舟至附近捕魚而已。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年),頭城鎮大坑罟之漳州移民認為為龜山島應有漁業之利,且島上內部亦適於耕墾,於是糾集伙伴共十三人移居龜山島上,以後,其他移民便接踵而至,人數緩緩增多;根據清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前來此島的英國軍艦記事便記載龜山島上有人口大約一百五十人。清乾隆末年龜山島發生火山大爆發,《噶瑪蘭廳志》有相關記載:「相傳乾隆末年,有多羅遠社老番,忽見龜山開裂,知漢人將至。」清時於此島上曾駐紮汛兵二十四名。龜山島古來有宜蘭的「海中天關」之美稱,《噶瑪蘭廳志》亦描述了此島之自然美麗景致:「岸臨無際,孤嶼聳起,與玉山遙遙作對,其縈波蹩蹩,近復興沙仙蜿蜒,天然作廳治門戶,形勢家所謂龜蛇把口是也。其龍從蘇澳穿海而來,一路石礁,高者如拳,小者如卵,隱隱躍躍,如起如伏,山週二十餘里,高二百餘丈,朝旭初升,變幻萬狀,蘭陽八景所謂龜山朝日者,此其第一,將雨則噓霧咽雷,聲如震鼓,中匯一潭,清澄徹水,春夏間時有漁人結網焉」。                                       /文:陳中水




7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