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
  • 累計人數:25675
  • 發表文章:7
  • 相片數量:18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宜蘭縣觀光大使協進會  
聯絡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五結路2段341號  
聯絡電話: 0910-079-316  
傳真電話: 03-957-3646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細說頭城
    2013/11/14 15:09 | 地方消息

頭城舊稱「頭圍」,是清代嘉慶元年「1796年」,吳沙率眾進墾宜蘭首建的第一個據點,在烏石港南方築土為城,號稱「頭城」,後易名「頭圍」,光復以後,再改用「頭城」,並以它向南開墾,因此頭城素以「開蘭第一城」聞名,也是台灣東部發展史的重要起點。本身是頭城人,家裡有介紹頭城(頭圍人)的史書有點忘記書名,是很久以前(十幾快二十年前)頭城鎮發的!現在人不在宜蘭不能很正確的說明,印象中是這樣子的。 頭城,位在台灣島東北角的宜蘭縣境。蘭陽平原由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環繞,東臨浩瀚的太平洋;頭城是平原北方的小鎮,居民約四 萬人,以農漁養殖為主。
   
蘭陽平原古稱噶瑪蘭,原為平埔族噶瑪蘭人(KAVALAN)聚居之地。在十六、七世紀間,陸續有海盜、西班牙人和荷蘭人以及好奇的探險家來此做短暫停留,直到清朝康熙末年才有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到此從事小規模的交易,真正的移墾定居者,是由福建漳州人吳沙率領約兩百多名鄉親,他們從台灣東北角的三貂墾植了二十多年後,在清朝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從澳底經海路抵達烏石港,隨即在附近構築土牆屯居圍墾,並取名頭圍,自此展開了蘭陽平原的快速開發;大正九年(1920)地方制度改正,重劃行政區域,一方面將沿用久遠的「頭圍堡」送入歷史,一方面將「頭圍庄」劃定,確認現今轄區規模。民國卅四年(1945)臺北縣下共設九區,原宜蘭郡改為宜蘭區,本鎮所轄隨之改為臺北縣宜蘭區頭圍鄉,管轄範圍仍如日據時代之頭圍庄;三十五年九月九日易名為頭城鄉,三十七年元月一日,升格為頭城鎮迄今。頭圍在宜蘭開發史上「開蘭第一城」的歷史地位,有其不可磨滅與取代的價值與意義。隆嶺、草嶺古道、與烏石港、頭城老街、十三行等歷史性的空間,記錄著將近一個世紀的宜蘭交通史;而頭圍當年即是陸海交通的重鎮。

烏石港(水路)
    吳沙率眾入墾蘭陽後,以烏石港作為進出蘭陽平原的門戶,也是對大陸貿易最重要的港口,所謂「石港春帆」正式描寫當時的盛況。1796(清嘉慶元)年吳沙與友人召募漳、泉、粵三籍一千餘人從烏石港登陸並築土堡開墾,揭開蘭陽開發的序幕。1797(清嘉慶2)年 吳沙赴淡水廳申請墾照獲准,召佃農前來開墾,訂立鄉約,徵收租穀。1798(清嘉慶3)年 吳沙逝世,由其侄吳化及林明、吳表等人領導繼續往南開墾。1810(清嘉慶15)年 在台灣知府楊廷理力爭下,清廷將宜蘭收入版圖。1812(清嘉慶17)年 設噶瑪蘭廳,治五圍,置民番通判,並築城建署,至此宜蘭全面開發。

宜蘭的由來
  宜蘭原稱「噶瑪蘭」又稱蛤仔難、甲子難等。另外文獻上也稱為蘭地或蘭陽。1875(清光緒元)年,由廳改制為縣,取噶瑪蘭的蘭字,冠上宜字,從此便稱為宜蘭,意為適宜居住的地方。
 草嶺古道是淡蘭古道的東段,由貢寮鄉的遠望坑口至頭城鎮的大里,沿途留下「雄鎮蠻煙」碣及「虎」字碑等古蹟供人憑弔。
 
一.宜蘭原稱為「噶瑪蘭」、「蛤仔蘭」、「蛤仔難」、「蛤仔欄」或「葛雅蘭」等,此地名乃譯自佔據宜蘭平原的平埔噶瑪蘭(Kavalan)族之名稱,後來由種族名轉變而成為當地地名,相傳此地名之意為「居住在平原的人」。西元一六三二年,有西班牙人傳教士Hahint Esquival在其《東部台灣地名表》中以「Kibanuran」為此地標記;郁永河所著《裨海紀遊》稱此地為「葛雅蘭」,《番境補遺》則寫作「葛雅藍」;《鄭天亭集》則寫作「蛤仔欄」;嘉慶年間有一賽沖河將軍,在其奏疏之中將此地寫作「蛤仔蘭」;蕭竹(亦為嘉慶年間人士)在其詩中則稱此地為「甲子蘭」;另外,《噶瑪蘭廳志》中則有記載總兵武隆阿奏請將「蛤仔蘭」改稱為「噶瑪蘭」。閩浙總督方維甸在其奏請將「噶瑪蘭」收入版圖狀中對此地地名亦有簡略說明:「地名噶瑪蘭係蕃語,閩音不正,訛而為蛤仔難」。
宜蘭一帶地方原皆屬於平埔族之所有地,清康熙六十一年巡視台灣御史黃淑璥所著之《番俗雜記》中有云:「由雞籠山後,山朝社、蛤仔難、直加宣、卑南上,民人耕種樵採所不及,往來者鮮矣。」而乾隆年間出版之《台灣府志》中亦云:「山朝山南,為蛤仔難三十六社,生蕃所居,人跡罕到。」雍正二年出版之《諸羅縣志》中有記載曰:「蛤仔難以南,有猴猴社云云,多生蕃,漢人不敢入各社,夏秋划蟒甲載鹿脯通草水藤諸物,順流出近社,與漢人互市,漢人亦用蟒甲,載貨物以入灘,流迅流,船多覆溺破碎,雖利可倍蓰,必通事熟於地理,乃敢孤注一擲。」是故當時雖在海岸處有些交易活動,但尚無移民敢深入內地拓殖。
清乾隆三十三年,有林漢生率領眾人進入此地,企圖大肆加以開墾,但不幸被殺;以後雖陸續有漢人進入,但皆未能成功。漢人開發宜蘭,漳州人吳沙可說是「開蘭第一人」,乾隆五十三年,吳沙與通事許天送、朱合、洪掌共同謀議,大量招募漳州、泉州、廣州三地的移民,連同鄉勇二百餘人、善平埔族語者二十三人,於清嘉慶元年九月十六日,入墾宜蘭平原,因漢人之積極入墾使原居此地之平埔族人感到惶恐憤恨,遂以武力向入墾之漢人抗議,雙方爭鬥激烈,當時許多人因水土不服而感染傳染病,約有五百人左右死亡;之後因吳沙施醫術救活許多得到疾病之平埔族人,平埔族人為表感激之情,自願分地給漢人開墾,於是吳沙「埋石設誓」,和平埔族人約定互不相擾,而繼續向南墾拓,並進抵蛤仔難北部烏石港,隨即築土圍為基地,而終能逐漸開拓附近區域各地。
至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一年),拓殖活動已顯露初步成就,此地亦開始被納編入版圖,設置噶瑪蘭廳,當時委辦開廳事宜之台灣知府楊廷理,則選擇於位居此地中部之「五圍」建城。至此,平地之拓殖已逐漸就緒,但附近山地仍為剽悍之高砂泰雅族活動範圍,而高砂族不時發動之「出草」對漢人危害甚巨,故於清道光年間設置噶瑪蘭地方之二關二十餘隘,對高砂族之侵犯加強防備。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更改廳為縣,並將此地地名由「噶瑪蘭」改稱為「宜蘭」。


二‧頭城鎮 ‧頭圍堡 位於宜蘭平原的北部,為宜蘭地方率先開闢之地區。清嘉義元年頭圍先行開拓,嘉慶二年二圍相繼成立,因當時陸續遷居至此的泉州移民人數尚不足百名,於是與當地頭圍之漳州移民分地,並加以開墾為菜園地。嘉慶十五年,頭圍成為此堡之主地,稱之為「頭圍抵美簡莊」,應譯自當地平埔族之社名,此即為之後頭圍街之前身。頭城 原稱作「頭圍」,因是當時漢人入墾宜蘭時,為了自衛所興建的頭一座土製城堡而得名。位於宜蘭平原的北部,西北兩方有山岳盤據,東方則面臨大洋,又有冷水溪之支流:頭圍溪由南方流至此地之海岸入海,故有「烏石港」之開闢。此烏石港因相對於濁水溪口之「東港」,故又稱作「西港」。頭城在初期因有烏石港之便,與外界之貿易頻仍,商業鼎盛,遂成為當時宜蘭一帶最熱鬧之處,並因當地富商興建十三座店舖和倉庫,而成了宜蘭最著名之「十三行」;由於頭城墾闢成功,此後大量的漳州移民經過這裡而進入宜蘭各處,頭城一時農事大興,人員繁盛,成為宜蘭初期之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清嘉慶元年(西元一七九六年),又有漳州移民吳沙計畫開拓蛤仔難一帶之平埔族所有地,開始積極興築土圍於此處以做為基地,因為是此地區的頭一個土圍,故命名為「頭城」,之後因有噶瑪蘭廳之建置完成,為忌避冒用「城」字,而改稱「頭圍」,戰後遂又回復原名為「頭城」。頭城此地為宜蘭一地之重要門戶所在,且昔日海水頗深,又有砂堤可防海波,各式船舶得以安全停泊,因此成為當時百貨經過交易之所;但後來港口逐漸淤塞,除非滿潮,否則即使是中國之淺底船亦不能由此順利出入,此外,清光緒十九年,因發生洪水而導致淡水溪流產生分歧,挹注入東港,影響頭圍與宜蘭之間的舟路交通,以往經由此地出入的貨物遂逐漸為東港所吸收,頭城商勢至此正式衰弱,再不如舊時興盛。烏石港 又稱作「西港」。為位於頭城南方的港灣,由於港口有黑石而得名。真武廟位於頭城鎮內,相傳乃創建於清嘉慶初年,廟中奉祀北極真武七宿,。《噶瑪蘭廳志》中有相關記載:「北方元武七宿其象龜蛇,而廳之形勢,北有龜嶼,在海中,為天關,南有沙仙一道,蜿蜒海口,為地軸,故堪輿家以為龜蛇把口之象,土人因建廟以鎮之」。

打馬煙又可寫作「達媽嫣」、「八知買譯」、「巴抵馬悅」等。在頭城鎮內「三抱竹」(即今日之三寶竹),此地名乃是譯自曾在此地之平埔噶瑪蘭族之社名。原係製鹽之意,此噶瑪蘭族原由南方沿海海濱遷來此地,以此鎮新興之大樹所在地為開拓中心,相繼建立南北二社,但之後因不堪附近泰雅族之不時騷擾與侵犯,故涉溪而遷至海濱沙崙一地,並持續從事於製鹽業。龜山島又稱作「龜嶼」。位於宜蘭縣頭城鎮海岸以東約十公里處,其周圍約有九公里,乃是西洋人所云之「Steep」島。龜山島乃由二個火山質丘阜形成,呈圓錐狀,西丘大,東丘較小,兩丘接連屹立於海中,若由遠處眺望之,其形狀即如海龜浮游於海面一般,故名為「龜山島」。龜山島長久以來皆為無人島,平時人跡罕至,只有宜蘭濱海漁民偶爾泛著小舟至附近捕魚而已。清道光初年(西元一八二年),頭城鎮大坑罟之漳州移民認為為龜山島應有漁業之利,且島上內部亦適於耕墾,於是糾集伙伴共十三人移居龜山島上,以後,其他移民便接踵而至,人數緩緩增多;根據清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前來此島的英國軍艦記事便記載龜山島上有人口大約一百五十人。清乾隆末年龜山島發生火山大爆發,《噶瑪蘭廳志》有相關記載:「相傳乾隆末年,有多羅遠社老番,忽見龜山開裂,知漢人將至。」清時於此島上曾駐紮汛兵二十四名。龜山島古來有宜蘭的「海中天關」之美稱,《噶瑪蘭廳志》亦描述了此島之自然美麗景致:「岸臨無際,孤嶼聳起,與玉山遙遙作對,其縈波蹩蹩,近復興沙仙蜿蜒,天然作廳治門戶,形勢家所謂龜蛇把口是也。其龍從蘇澳穿海而來,一路石礁,高者如拳,小者如卵,隱隱躍躍,如起如伏,山週二十餘里,高二百餘丈,朝旭初升,變幻萬狀,蘭陽八景所謂龜山朝日者,此其第一,將雨則噓霧咽雷,聲如震鼓,中匯一潭,清澄徹水,春夏間時有漁人結網焉」。                                       /文:陳中水




宜蘭地名探源
    2013/11/14 15:04 | 地方消息

一、歷史概述                                                                                           /:陳中水

宜蘭原為海灣,因河川沖積填海造地而成平原,嗣有各族土著結社散居,各立頭目、互不統屬,其中Kavalan族人最多,故洋人稱此地為Kavalan(Cabalan)稱今之蘇澳為San Lorenzo灣,而漢人則依音譯為「蛤仔難」、「蛤仔蘭」、「甲子難」、「甲子蘭」、「噶瑪蘭」等,簡稱「蘭地」。1634(明崇禎7)西班牙人出兵佔領蘭地,並命神父基洛斯(Quiros)San Lorenzo附近建聖佬楞佐堂及司鐸宅以佈教。1643(崇禎15)荷蘭驅走西班牙,翌年(1644)派兵入蘭,佔領蘭地18(1644~1662);荷治期間曾9次全台戶口調查,1650年之戶口調查表載:「蘭地有45個村落,其中39歸順、6未歸順」。1662年鄭氏治台,荷蘭敗走;1683年施琅平台,翌年4月設13(台灣府、諸羅縣、台灣縣、鳳山縣),惟北地雖屬諸羅而實未治。1723(雍正元年)設彰化縣及淡水廳,分轄虎尾溪以北諸地,惟淡水廳虛設,實由彰化縣統轄;1731(雍正9)淡水廳開始治事,轄大甲溪以北至淡水、雞籠等地,蘭地名義上轉隸之,惟屬山後番地,實仍未入版圖。1768(乾隆33)漢人林漢生入墾烏石港,遭土著殺害;1796(嘉慶元年)吳沙率漳泉粵流民入墾,於烏石港之南建頭城,因與打馬烟社爭戰,復以直下多為窪地沼澤,無田無路,乃沿西側山麓南進,建二城、三城;嘉慶312月吳沙歿,侄吳化繼之,率墾衆南下,建湯城、四城,隨因入墾者驟增,急於佔地,1802(嘉慶7)九旗首率1816人南下,攻掠今員山及宜蘭市地區,驅土番、建五圍,旋將五圍以東土地酬與協同開墾之民壯鄉勇,建「民壯圍」。1810(嘉慶15)四月清仁宗准納噶瑪蘭為版圖,疆界「東至過嶺仔以海為界,西至枕頭山後大坡山與內山生番界,南至零工圍與生番界,北至三貂遠望坑與淡水廳交界,東南至蘇澳過山大南澳界,西南至叭哩沙喃與額刺王字生番界,東北至泖鼻山與淡水洋面界,西北至宰水寮內山與淡水界」,並委知府楊廷理籌辦設治事宜,譯正名為「噶瑪蘭」,命原住民「薙髮易服、改稱漢姓」。1812(嘉慶17)設廳治於五圍,同年8月首任通判翟淦到任。初只設廳而未分堡,各「圍」、「結」散處南北,1823(道光3)通判呂志恆議制,翌年奏准廳下設7堡;約至1835(道光15)增設為12堡;1875(光緒元年)6月18沈葆禎奏改台灣為281廳,其中噶瑪蘭廳升格並改名為「宜蘭縣」,准之,同年12月設縣,從此稱為「宜蘭」。1885(光緒11)左宗棠奏准台灣設省,1888年台灣省改設3(台灣、台北、台南)1直隸州(台東),宜蘭仍稱縣,隸屬台北府,改以草嶺頂與基隆廳為界。

18948月甲午戰爭,翌年(1895)04.17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治初期宜蘭仍維12堡制,之後歷經10次行政區域調整,其中1920(大正9)全台改為5州,宜蘭廢廳改劃為宜蘭、羅東、蘇澳3郡,隸台北州,同時一併調整庄街行政區域及名稱,而有三星、壯圍、員山、冬山等庄名。

1945年台灣光復,初維日制,宜蘭仍隸台北縣,翌年(1946)改庄為鄉,同年召開第1屆鄉代會,整併鄉庄之轄區為村里,並以二字為原則,重新命名1950.10.10宜蘭復縣,轄下劃分為138鄉,即頭城鎮、礁溪鄉、宜蘭市、壯圍鄉、員山鄉、五結鄉、羅東鎮、冬山鄉、三星鄉、蘇澳鎮、南澳鄉與太平鄉。惟因台中縣亦有太平鄉,乃於1958.07.15抽籤抉之,本縣太平鄉改稱大同。至1977~1978年間部份鄉鎮再度調整村里轄區及名稱,以至於今。

 

二、平地探源

頭城鎮

嘉慶元年(1796)九月吳沙率漢人入墾,於烏石港以南建立第一個據點,初稱「頭城」,後因設廳治於五圍建噶瑪蘭廳城,而改稱「頭圍」。楊廷理「東游詩草」之「抵蛤仔難即事」詩首句曰:「亂山行盡是頭圍」,其下自註「原名頭城,予為改之」。清、日治時皆稱頭圍,光復後復名為頭城,並調整轄內各莊為石城、大里、大溪、龜山、合興、更新、外澳、港口、武營、大坑、拔雅、福成、城東、城西、城南、城北、竹安、新建、頂埔、下埔、中崙、金面、金盈、二城等24

1.石城:舊稱「石城仔」,據云昔西班牙人在此地築城駐兵,故名;城址約當草嶺隧道南口前方,耆老傳說1924年鐵路通車後城基尚存,至1980年開濱海公路時被土石掩沒,今遺跡難尋。此地為小漁村,清代與桶盤窟、大里簡及蕃薯寮同屬大里簡庄;光復後將石城仔、桶盤窟合為石城里,蕃薯寮、大里簡併為大里里,屬頭城鎮所轄。

2.大里:舊稱「大里簡」,云係「大里簡」社所居,故名,惟此社名未見諸1650年荷人戶口調查表及廳志之「番社」,但廳志載有「大里簡民壯寮」一詞。光 

復後簡化成「大里」,沿革見「石城」。

3.大溪:從草嶺入蘭後第一條較大的溪,故稱「大溪」。日治初期(1900)將大溪庄分為大溪、內大溪、罟寮、橋板湖四庄,次年重新併為大溪庄;光復後將大溪、內大溪合併為大溪里,罟寮、橋板湖合併為合興里;1978年龜山島居民遷村至本里仁澤社區,乃將大溪、龜山里(原在龜山島)合併,迨2001.07將大溪里九至十二鄰分出,設為龜山里。

北關:以位在廳北,故名。清嘉慶24(1819),通判高大鏞見此地「大石嶙列,天生門戶」,乃奏請設關,以保護行旅、防止盜匪。日治時因開闢鐵公路而拆毀,今遺跡難尋。

罟寮:位於大雀榕一帶,景觀絕美;早年房舍簡陋、衛生環境不佳,經一番社區營造,今已成富麗漁村。

橋板湖:因地勢為山凹地,故名湖;傳係路途上有小山澗需搭橋過水,故名橋板湖。

4.龜山:廳志稱「龜山一名龜嶼」,雅稱「椒山」;西人海圖稱之「Steep Island        (陡峭的島)1948年島上設椒山里,1957.10改名龜山里;1975~1977年間全島居民遷居大溪里「仁澤新村」,廢龜山里併入大溪;2001.07.01以大溪里912鄰復設為龜山里。

5.合興:罟寮、橋板湖兩庄合一,取「合而興隆」之意而名「合興」;清代與日治均屬大溪庄,光復後改為合興里;1956年政府安頓大陳人於忠孝新村,原屬大溪里,1978年將該村劃歸本里。

6.更新:廳志載為「硬枋」。「枋」即是台語的「崩」。山不聽話,硬是要崩,所以叫做「硬枋」,其實是「滑動地層」作怪。光復後設為梗枋里,1969.10.03芙勞西颱風來襲,山坡地果然「硬崩」,乃更名為「更新里」以趨吉避兇。

7.外澳:位於烏石港之外的灣澳,故名。清代稱外澳庄;日治(1900)將港口庄分為港口、港口崎二庄,1901年又將該二庄與外澳、好逍遙、三份六重新併為港澳庄;光復後改為外澳里與港口里。

8.港口:因位於烏石港之口,故名。沿革同外澳里。

9.武營:係清代駐軍之地(位於今之頭城國中)。清代及日治屬拔雅林庄;光復後拔雅改為武營、拔雅林二里。

10.大坑:原名大坑罟,傳係早期內地移民以其故鄉為名(另一批移民至新城溪口開墾,亦名大坑罟)。清代及日治稱大坑罟庄;光復後改為大坑罟里,民國39年簡化為大坑里。

11.拔雅:舊稱拔雅林(台語芭樂林”),清代及日治設拔雅林庄,光復後拔雅林改為武營、拔雅林二里,民國39年簡化為拔雅里。

12.福成: 取名源自福德坑溪。清代與日治設福成庄;光復後改為福成里。

13.城東:清代屬拔雅林庄,日治(1900)拔雅林庄分為武營前、武營後、北門坑、拔雅林、西寮庄及頭圍街,次年又將西寮庄部份及頭圍街獨立為頭圍街。光復後將頭圍街分為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四里,本里位居頭圍街之東,故名。

14.城北、西、南:沿革經過詳「城東」。

15.竹安:昔為打馬烟社地,故名「打馬烟」;1878年西勢大溪改由此處出海,社址已難尋;清代因當地有三叢竹林,故名三抱(BOO)竹,設三抱竹庄;日治時期三抱竹庄下轄三抱竹、打馬煙;光復後改為三抱竹里,後簡為竹安里。

16.新建:清代屬於三貂股庄;日治將三貂股庄分為上新興、下新興二庄,次年又重新併為新興庄;光復後改為新興里,民國39年更名為新建里。

17.頂埔:頭圍以南的荒埔,地勢較高處稱頂埔,地勢較低處稱下埔。清代屬頂埔庄;日治屬下埔庄,光復後分設頂埔里及下埔里。

18.下埔:沿革經過同「頂埔」。

19.中崙:清代分屬中崙庄、抵美及新圍底庄,日治(1900)分屬中崙庄、中北港漧庄、港仔墘庄(原抵美簡庄、新圍底庄所在)三庄,次年將中崙庄和中北港庄、港仔墘庄,合併為中崙庄,光復後改為中崙里。

20.金盈:清代與日治設金面山庄;光復後,大金面、小金面二小字分別改為大金面里及小金面里,民國39年,大金面里簡化為金面,又將小金面改稱金盈。

21.金面:沿革經過同「金盈」。

22.二城:原名「二城」,因隨頭城改名頭圍而改稱「二圍」,清代屬二圍庄;光復之後復名「二城」。

23.北宜公路:昔為先民走出之便道,光緒11(1885)劉銘傳擴建之,由台北府城南下經景尾、深坑、石碇、坪林尾、石槽、倒吊子、四堵,越嶺頂經猴洞坑、十一股溪、得子口溪而至宜蘭。日治後擴建為車道,但越嶺後捨舊線而北走金面山出二城到宜蘭,189810月動工,189905月開通;西鄉菊次郎廳長於嶺頂立石勒「湖底嶺開路紀念」為誌,該地乃名「石牌」。19629月林才添縣長於石背銘以「金面大觀」;19657月陳進東縣長將西鄉碑文磨掉,改刻「亢懷今古」四大字。




大同醫院與陳進東老縣長
    2012/10/25 11:32 | 地方消息

媽祖宮後中正街與民族路口南側曾是老縣長陳進東「大同醫院」的舊址,老縣長本姓江,名通,1907年生,原為冬山紅水溝人,3歲時被送到藍家當養子,藍家在羅東是世家,被送到藍家後因哭鬧不停被送回江家,生母感嘆兒子命不好,以前羅東流行一句話,「沒人要,交振泰」,藍家在羅東經營的寶店叫「藍振泰」,家境很好,藍家收留了不少被棄養的孩子

後來轉送給冬山九份陳振光先生為子,改名陳進東,值日本統治台灣期間,養父母家發生重大變革,短短數年祖父、母,大、二伯父先後過世,一家盡是孤兒寡婦,由30歲出頭的庶祖母劉氏掌理諾大家業,劉氏重視教育,1914年將陳進東、陳逸松兩個孫子一起送到羅東公學校(今羅東國小)就讀,另加一位長工幫忙提文房四寶陪同前往,堂弟陳逸松較矮,同學取綽號「矮仔松」,陳進東是個大塊頭,所以大家叫他「大通」。

二位羅東公學校畢業後,祖母及私塾老師秀才們看出日本明治維新後科技發達、經濟成就與國勢表現,決定讓兩兄弟漂洋過海,遠赴日本念書。恰好陳進東的日本老師佐藤暑假要回日本岡山渡假,在此機緣下佐藤老師為他們介紹寄居「高原」家,並就讀岡山師範附小,二人全力以赴、順利考上成為岡山二中第一屆畢業生。

為岡山二中的管理和學科都很嚴格,學生畢業後均順利再考取岡山六高,陳進東捨六高考取京都三高,他以優異成績在三高畢業並考進長崎醫科大學,大學期間主攻眼科,並取得醫師助手聘書,回羅東卻被岳父林捷龍潑冷水,岳父認為(青盲)視障還可一以吃睡,婦女難產危及母、女生命,為此老縣長退回聘書並以一年時間再學習婦科,就這樣回羅東被岳父林捷龍安置在自己開設的大同醫院協助看診。

過了四年,陳進東的父親陳振光與岳父低價合購日本小學校要搬遷的校地(原邰人抾),重新整地興建陳、林二棟二層樓宅,面臨中正街近今民生市場喜久百貨旁,即後來的大同醫院兼住所也是縣長公館。

陳進東在羅東看診除婦產科外,其他講的出來的各科都要看,他不僅博通西醫各科,並且研究中醫、同時下藥,連靈芝都派上用場,因此他常自喻為「雜菜麵醫師」,這是很貼近民情的一種稱呼,算是他一生行醫的寫照。

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對台灣控制益趨嚴厲,積極推動「皇民化」運動,實行改姓名措施,陳進東成名後不為所動,當局腦羞成怒,徵召他為海軍軍醫,遠赴菲律賓服役,以婦產科名醫調為軍醫,街頭傳為笑談,因海外戰傷補給困難,藥物缺乏,只得應用當地草藥給軍人治病,這種就地取材的經驗成就了後來治病兼以中醫治療的成就。

大同醫院新居共有20病床,在當時算是宜蘭地區最大的私人醫院,相對而言民國41年底,聖母醫院還是只有12病床的小醫院,而許文政創建博愛醫院則是44年以後的事。

陳進東參政關鍵在民國40年首任縣長選舉,他支持溪南陳旺全以對抗溪北盧讚祥,與當道路線有相當差異,次年其佃農因租約問題李家成自殺,民國43年老縣長與其小舅子林敬之以「連續詐欺」與「違反三七五減租」罪名被判刑八個月定囐坐牢,在獄中感觸良深,他認為這是一政治迫害的案件,出獄後為洗清污名而決心參加選舉,自此與其弟陳進富兄弟兩從議員、議長到縣長,一路勝選,也成為陳家地方派系的領導者。

因講求門當戶對,陳進東與岳父家族因聯姻關係所繁衍出一批為數可觀的醫生後代,以縣長及議長兩兄弟的人脈要進一步擴充為綜合醫院所具備之資金、人才、土地、基礎應是具備天時、地利、人和,但因公私兩忙,隨著縣長卸任,醫生子女(女婿)散居國內外,綜合醫院由聖母、博愛兩家所取代。

宜蘭縣歷任自盧讚祥、甘阿炎、林才添、陳進東、李鳳鳴、陳定南、游錫、劉守成、呂國華、林聰賢縣長中,前四任均為養子,這在台灣地方自治史上恐是一項紀錄,陳進東的祖父因撫番靖地有功被清廷冊封協台官爵,其養子陳振光由官宦子弟,改為耕讀傳家,樂善好施,兩代下來到陳進東為一家之子時,譽滿全台,身世顯赫。陳振光無子嗣,認養了三個兒子,除陳進東、陳進富外尚有陳長庚〔移民加拿大〕,陳進東的姪女嫁羅文堂生下羅國雄前議長,陳進東因娶了第三高女〔醫師娘學校-今中山女高〕畢業林捷龍的千金的林桂靜為妻,其養父家的妹妹陳阿桂〔本來要給陳進東當童養媳〕逐改許配藍育埕,藍育埕的叔父藍文炳〔青年黨〕是羅東鎮第一屆鎮長,兄弟藍蔭鼎更是有名的藝術家。

老縣長1988年去逝,享壽82歲,告別典禮在羅東中正堂舉行,李登輝總統、前副總統謝東閔、五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所送來的輓幛、輓聯把所有能看見的地方都鋪滿了,在簡單隆重的儀式中,由陳定南、李鳳鳴、許文政、羅國雄、陳火土及彭衍斌等六位為老人家覆蓋宜蘭縣縣旗做最後的敬禮。

 

 

 

 

 




4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