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彰化縣竹塘鄉竹元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
  • 累計人數:42843
  • 發表文章:6
  • 相片數量:171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蕭慶彬  
聯絡地址: 彰化縣竹塘鄉竹元村中央路二段221號  
聯絡電話: 04-8974173  
傳真電話: 04-8974173  
社區小故事
傳承美味在地飄香-竹元伴手禮執行感言
    2013/11/25 09:27 | 傳承美味在地飄香

     傳承美味在地飄香-竹元伴手禮執行感言                  詹素真

本次竹元社區參與「傳承美味在地飄香」計畫,所推選的產品,這次從開會、討論、選擇產品、決定產品、設計包裝、成品製作,整整也過了六個月的時間,這期間,遇到的最大問題,其實就是「人」,由於社區裡,青黃不接的狀況非常的嚴重,甚至在開會時,社區的居民,幾乎不參加,畢竟,老人家的生活就是早睡早起,而且白天中,他們也幾乎都在田裡,要找到人,也實在是不容易,況且有些長輩,會覺得,這都是跟他們無關,這是你社區理事長自己的事,閒言閒語的也有……等,但幸好,還是有一部份的人是認同社區的,像在整個開會、討論的過程中,還是有人來參與,甚至在整個製作過程,當須要志工時,一經廣播後,這一群婆婆、媽媽們盡全力的來幫助我完成,也讓我深深體會到,社區的溫暖。這些年齡七、八十歲的長輩,就像他們說的,這年紀了還要叫他們動頭腦,實在是折磨他們。但討論完後,須要動手時,如缝線、貼貼紙、穿繩…等,他們還是很樂意的來幫忙;另外,感謝大葉大學的輔導團隊,從每次開會,到社區訪視,這段時間也讓你們忙翻了,從完全不懂到能夠今天有這產品的出現,你們的指導,也實實在在的幫了我們竹元社區很多很多,或許在各位老師的心中,覺得這真的沒什麼,但對於我們社區,及我個人的心裡,卻是不同的,沒老師的幫忙,我們怎麼能無中生有呢?當然三項產品的生產者,也是讓我最感動的三位,無盡的幫忙盡心盡力的付出等,一切一切都深深印在我心裡,雖然我們的社區,並不是最突出的,產品也是一般般,但在在都是我們竹元社區所自產的東西,也是我心中最完美的產品。

從一歲到一百歲,竹元居民的老味道。創造吃的流行,以創新讓年輕人願意嘗試。我們用古早的材質,找到竹元的記憶,竹元田園的生活,有著美麗與歡喜。呷飯與工藝希望在這手禮中被看到。竹元有著農村對食物與生活的知足與厚道。

        社區並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物就能完成的,而是須要有,無數肯付出不計辛苦的人,大家一同努力,才能讓一個社區更加完整、完全。經歷許許多多的努力,或許我們不是最好,但我相信,我們社區是一個肯努力、最認真、最可愛的。




豆腐乳達人—吳陳會阿嬤
    2013/11/22 14:12 | 傳承美味在地飄香

                百年阿嬤香豆腐乳達人—吳陳會阿嬤

   

吳陳會阿嬤,今年已經七十歲,嫁到竹元五十年整。未出嫁前,在家排行老大,也是最須付出的,在民國四、五十年代的傳統農業社會裡,常常是大朋友帶小朋友的方式。農忙時下田幫忙農做、入廚房做菜、餵豬、養雞、趕鴨……等等,無一不學習。也因此,學會了很多古早醃漬的手法,因早年家境並不是很寬裕,除了家養的雞、鴨,自己種的菜外,吃魚肉、豬肉等均算是上等的食品,在這個因素上,阿嬤跟著她的阿嬤學習製做豆腐乳。

早期的台灣,根本並沒有所謂的厚酒,均是私釀的,那種不知道幾%的酒,但說起來阿祖也真是厲害,在那個年代,有誰知道,酒也是一種防腐劑,而到了她的手上時,她更是外加了另幾種天然食材,或許有人會覺得須要這麼「厚工」嗎?但這是她的堅持,她常說要給人吃的,就是食品,食品就是要重品質,就像做人一樣,不可因為「厚工」而就隨便做。

阿嬤嫁到竹元後,夫家均以種水稻為主,插秧、收割時,因當時並未有機器,均以人工為主,但那來那麼多人啊,於是大家習慣性的以互助的方式,今天你幫我,明天我幫你來完成。而別人來幫我們時,大魚大肉的菜色一定免不了,就是一定要煮一餐好料的,來請大家品嚐,以慰勞大家的辛苦。但因為在下半年的收成時,常遇到颱風天,常常沒有菜可煮。故而聰明的她想起,在還沒嫁人以前, 學過的醃漬豆腐乳,就這樣阿嬤開始利用農忙前備料製作,因為從醃漬到能食用,要經過發酵三個月的時間才能享用,不然所醃漬的豆腐乳,是不能入口即化。

而後,就這樣斷斷續續的只是製作給親朋好友及左鄰右舍品嘗,然而就在七年前,因為年紀已大了,而且兒子們也都成家立業,兩老決定半退休,除了平常到田裡巡田水、施肥料、拔雜草。其餘的時間還真不知要如何打發,因此阿嬤又興起了一個念頭,既然我做的豆腐乳,大家都說好吃,那我何不利用這空閒時間,多做些豆腐乳讓更多的人都吃得到,於是便開始製做豆腐乳。前後歷經了兩年的陣痛期,畢竟拿出去賣跟送左鄰右舍吃,心態上的差別是很大的,以前學的是用厚酒,而現在私醃酒是不能用,那就換高梁酒吧,有些人喜歡吃辣,那我也可以加點辣椒,這樣下來東西是夠了,但常感覺少了一種感覺,食品嘛,色、香、味要均具備,但這豆腐乳,就是少了一味「香」,於是聰明的阿嬤就想到了麻油,在食品上加點麻油就會有那麼點清香,慢慢的研發出其配比,當然在研發的過程,也是常常製作失敗的,像麻油太少,香味不足,辣椒放太多導至辣到流目油不敢吃…等問題,而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努力,總算成功的研發了最適合豆腐乳的配料,前後花了兩年整整的時間才完成。

雖然經歷那麼多的失敗,但她總是微笑以對,她常說,人生在世短短幾十年,盡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才不枉費做人。也因此在阿嬤製作豆腐乳的功夫上,也傳承了她對我們晚輩的教育,一步一腳印,做人要實在。就像她所做的豆腐乳,精選了各種食材,雖然感覺上真「厚工」但卻非常的實在。

   「吳陳會」--我什麼都會!

    嫁入竹元已經五十冬

當年要嫁阿嬤有教阮

厚酒豆乳工法沒輕鬆

就算無菜一頓也攏香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優奇米仔麩—柯詹燕阿嬤
    2013/11/22 14:11 | 傳承美味在地飄香

優奇米仔麩—柯詹燕阿嬤

柯詹燕阿嬤,今年已高齡八十歲了,早年並非是住在竹元,而是住在彰化縣的和美鎮,當年因家傳事業製做棉被,而老公的兄弟都在和美發展,不得以只好離開故鄉;當初來到竹元,便經營棉被製做,也因為兩老的努力以及不惜成本的心態,所製作的棉被,獲得在地人的口碑。

    而在五十多年前,隔壁店的是在爆米香A米仔麩,但當時米麩雖然也算普遍的東西,因為謀生的艱難,又因工廠是租的,種種壓力下,而想結束營業,當時聰明的阿嬤,就跟對方說,即然不做了,可否教我,而對方也大方的答應,但因搬家所剩時間不多,能教的時間有限,就概略的把製做方法講一下,於是也很倉促的利用一個下午幾小時的時間,阿嬤就學會了製作米麩。

    早期的農業時代,經濟並不發達,小朋友出生半年後,除了母奶外就會選擇副產品,當代的副產品,就是以米麩為主,便宜、方便。那個年代是沒有牛奶這東西的,就算是有,能夠吃得起牛奶的人,也是少之又少。起初,阿嬤以他的棉被店為主,米麩為副業經營事業,就像阿嬤所說的,在竹元我不敢說全部,但是至少百分之八十的人,一定吃過我所做的米麩。

    在製作米麩的過程,還有一個是連帶的產業,「爆米香」,而米麩就是製作米香粒後用機器研磨成粉。而在地盛產的經典好米,在經濁水溪的灌溉下,所生產的米,也算是全省有名的,用這種原物料所製造的產品,想必也不至於會差到哪裡;但可惜的是,這產業因為時代的變遷,小朋友大都改成食用米精,而導至米麩的生意也愈來愈差,而又因為阿嬤的小孩對這產業也沒什麼興趣,而讓阿嬤有了放棄的念頭。

    阿嬤當初製作米香跟米麩的工具,也有五、六十年的歷史,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是古董,假如社區能夠把它接收,對於未來,社區也可成立一個古董博覽館,讓下一代的小朋友可以知道,早期長輩的生活是怎麼過的,什麼東西,是用什麼機器製造,對於社區的未來,也是有所幫助,畢竟現在的小朋友,都只是從書本中看到這些東西,而並未真正的見到實際的成品。

    米麩細磨一甲

    才知竹元冠軍米

    阿祖吃了活百二

幼嬰優奇要靠伊

用了才有好氣味

    老氣味獨一無二




5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