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臺中市白冷圳水流域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1
  • 累計人數:38204
  • 發表文章:0
  • 相片數量:0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0
  • 123 
聯 絡 人 : 王詩雅  
聯絡地址: 臺中市新社區大南里興中街90-11號  
聯絡電話: 04-25817409  
傳真電話:  
特色快照
自然人文景觀 

1. 白冷圳紀念公園─新社台地之地形與開發歷史
位於大甲溪中游的新社鄉,恰在台灣本島的中心部位略偏北側,主要 由新社台地群和頭嵙山區兩大部分構成。頭嵙山區由於地殼隆起的因素不但地形陡峻,同時和大甲溪合力造成新社河階群,這些河階經過長時間的隆起與侵蝕,至少形成九級以上的階地,是目前台灣地區所見最為廣大壯觀的河階台地。這些平坦的台地,成為人類生活的優良場所,從數萬年以來就有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在本鄉境內。三千年前以農耕為主的人群大量移居台地面上,山田燒墾、狩獵捕魚,過著樂天知命的生活,這樣的悠遊歲月,直到二、三百年前自稱為噶哈巫(Kahabu)的原住民族時期,依然如此。
十八世紀初年,渡海而來的客家系漢人終於進入這塊美麗的樂土,向原住民租買土地,運用原鄉帶來精緻的農業耕作技術,從事農業生產。但是礙於台地群的地勢較高,除了少部分地區擁有泉水水源灌溉得以進行水稻種植之外,其他地區只好依賴上天下雨的恩賜,才得以勉強維持農業耕作。這樣的農業生活使得新社的客家人養成勤勞耕讀的習慣,也維持了村莊之間在農閒時期互相幫忙的習俗和共同擁有在台灣地區獨樹一幟的九庄媽祖信仰。由於漢人進入日多,終於造成原住民族因土地租賣殆盡無法生活的窘境,無奈的遷移到埔里地區。從此新社地區變成客家系漢人的天下,日治時期雖再有部分移民遷入,但仍以客家人為主。
戰後,國家情勢變遷導致人群大規模遷徙,外省籍中國人因醫療與軍事體系遷入,清水地區閩南人亦因清泉崗基地建設,而遷入本鄉形成七個新村,從此新社鄉變成一個多元漢人文化的社會。
2.農委會大南種苗繁殖場辦公園區
1910年台灣發生前所未有的大風災、病蟲害肆虐嚴重,因此,台灣正在起步的糖業遭受嚴重的打擊,日本政府為振興台灣糖業,必須選擇ㄧ處避風,又平坦的高地作為蔗苗養成所,經評估選定新社台地最適合,因此1913年開始徵收民地(爆發台灣最早期的農民運動),成立大南庄蔗苗養成所。建場初期,辦公聽園區設有日本神社、日式員工宿舍,從外國引進許多樹種栽種,現已90多年老樹,枝葉茂盛遮蔭,加上廣闊的草皮園區,如今仍保存著格外歷史風格,成為婚紗業者的最愛。
3.白冷圳(台灣唯一的官方水圳、每年做生日的水圳)
新社台地早期是ㄧ片乾畑,蔗苗場成立之初,繁殖竹蔗(不需大量水源灌溉),後來為了提高甘蔗產量,培育大莖種蔗苗,需要大量水源,因此於1927年台灣總督府開始規劃興建白冷圳,1928年12月開工,1932年5月完工,1932年10月14日(白冷圳生日)正式通水。
白冷圳雖然不是台灣最大的水圳,但他擁有世界上所有水利構造物之精華,完全不用外加的動力,利用自然落差,將大甲溪的水,從一個山頭送到另一個山頭,逢山開鑿隧道,遇到小山溝搭水橋(渡漕),遇到大溪谷架設鋼管銜接兩座山頭的倒虹吸管,全長16.6公里翻山越嶺,高低落差僅22.6公尺,以70多年前的儀器,如此的精準巧奪天工的技術,令人稱奇,更佩服先民的智慧與毅力。
白冷圳是台灣唯一的官方水圳;日本時代政府為有效管理水資源,增加農業生產,將台灣的水圳整合為水利組合,光復後改為水利會;因為白冷圳當時是台灣總督府為灌溉大南蔗苗養成所(現今大南種苗繁殖場)而直接管理,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後,交由台灣省農林廳管理,民國四十六年因大部分土地放領给清泉崗機場安遷戶,及配合耕者有其田政策放領僅剩105公頃,農林廳認為沒有管理白冷圳的必要,而交由省府建設廳水利局,以行政命令要求當時豐榮水利會以借用方式管理,只簽了兩年的借用合約書,因當時威權時代就此未曾改變繼續管理,到了民國六十四年為加速農村建設合併為台中農田水利會管理迄今。
  九二一大地震後,社區居民發現白冷圳沒有相關單位提出重建的計劃,社區居民深感事態嚴重,深入了解才發現原來是產權複雜,營運管理糾葛不清,因此社區居民開始發起白冷圳復活運動,並透過立法委員林豐喜向中央政府協調,於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十九日由水利署召集相關單位研商,終於達成白冷圳重建並結合社區總體營造之共識。
  九二一大地震後,社區居民終於醒悟了白冷圳與社區的重要性,不但開啟了社區總體營造的各項推動工作,並於每年十月份訂為白冷圳文化節,尤其十月十四日白冷圳通水紀念日之夜晚特別舉辦白冷圳生日晚會,也是台灣唯一為水圳做生日的飲水思源社區。

社區小故事
找不到符合查詢條件的資料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