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萬榮鄉萬榮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
  • 累計人數:21903
  • 發表文章:7
  • 相片數量:11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阿尚 達道 (Asang Dadaw)  
聯絡地址: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鄰8號  
聯絡電話: 03-8751389  
傳真電話: 03-8751389  
社區暫無圖片
關於我們
組織基本資料
組織名稱: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社區發展協會 成立時間: 1993-06-11
負責人: 方金明 聯絡電話: 03-8751389
聯絡人: 阿尚 達道 (Asang Dadaw) 傳真: 03-8751389
組織人數: 150人 E-mail: V51010424@yahoo.com.tw
聯絡地址: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村1鄰8號
社區基本資料
社區名稱: 花蓮縣萬榮鄉萬榮社區
社區網址:
所在位置: 花蓮縣 萬榮鄉
社區戶數: 150戶
社區人口數: 300人
經常參與社區工作人數: 200人
主要族群: 太魯閣族 
發展重點: 產業發展、社福醫療、人文教育、環境景觀、環保生態 
工作重點與發展困境: 社區最主要提升部落人才的培育及傳承始得文化及藝術能繼續保存

社區因人的關係有些嫌隙.人和做任何事都可迎刃而解.所以社區所重人的和諧及包容.  
未來發展願景與工作目標: 萬榮社區因時代背景的轉變,受限於經濟條件的貧乏,年輕族群大量外流,部落居民漢化情形日漸嚴重。青年人想拼命賺錢以改善生活品質,年長者不再奢求青年人學習,傳統文化、技藝,唯恐漸漸消逝於無形。但近年經過部落居民的努力,從部落營造傳統文化的鮮活路做為切入點,衍生出相關風箏、竹筏、工藝、歌謠更多部落生活的命脈,由過去傳統的生活文化轉變為現今活動的呈現,可喜的是,刺激部落居民對傳統組織架構的再認同,維持了部落傳統組織的管理機制;而現在,為因應現代生活的邏輯,也賦予傳統組織參與現代公共事務的權力,但再部落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自主、自豪往往還是屈就於現實。部落發展是未來部落必經之路,又如何發展部落未來的步伐,達到一條永續發展的路,以下是部落發展計畫整體構想。  
社區簡述: 《萬榮村》的漢名由來
以前的萬榮村,以前人稱「馬里勿」(Mari`od,阿美族語),意思是上坡或緩坡地之意。最早來的Truku族人是由Tkdaya(德奇塔雅群)或稱Pribaw人在1000年多前,遷住至此的。 在口傳中,了解當時的Tkdaya人Tanah Rudung(達拿?魯頓),為了要逃避在原鄉傳染甚囂的瘧疾,率眾家族及親朋好友遷來移居。剛開始是居住在萬里溪兩岸山腹(現稱的西寶Sipaw)、緩坡地、溫泉一帶,一直到1914(民國3年)左右,日本人在林田山林場一帶設置警務駐在所,取名為馬里勿社。 在1918至1931年(民國7年至20年)間,日本人為要便於管理,達到以夷制夷的目的,乃強制命令住在太魯閣地區(現秀林鄉轄)的太魯閣族人遷居到此。當時總共有4個部落的Truku被分派遷居到此,這4個部落是Mqlapaw(克來寶)、Mkhiyang(馬黑揚)、Slagu Qhuni(西荖卡)、Mkslaq. 1910(民前1年)因東線鐵路架橋於此,故稱萬里橋,隸屬鳳林支廳,到Truku族群到此移居後,以該地草萊盛開,林木茂鬱,而多產於坡地上,所以日本人名為「森?」(日語 Morisaka),光復後初名森?村,1956年(民國45年)更名為「萬榮村」,表示萬象更新,榮光照耀之意。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