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彰化縣田尾鄉溪畔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9
  • 累計人數:318461
  • 發表文章:332
  • 相片數量:1630
  • 回應數量:7
  • 網友按讚數:2
聯 絡 人 : 黃 進添  
聯絡地址: 彰化縣田尾鄉溪畔村溪畔巷101弄4號  
聯絡電話: 04-8241307 09377558..  
傳真電話: 04-8246327  
特色快照
發展社區產業 

 

   本社區處在公路花園園區

    到處都是花花草草 花香處處聞

    發展社區產業為社區永續經營籌募財源

   目前開發出社區產業有:

    1.盆栽類: 開運竹及發財樹

    2.芳香精油

    3.膠原蛋白精華液

    4.薰衣草按摩霜

社區小故事
爸媽幫太多 幼兒易發展遲緩
    2011/07/14 16:12 | 健康小知識

【記者游婉琪台北報導】別再相信「大隻雞慢啼」,當心家中幼兒是否出現發展遲緩現象。心路基金會提醒,不少雙薪家庭父母為了趕時間,直接替幼兒代勞生活大小事,可能會造成孩童發展遲緩。

0到3歲是黃金治療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0到6歲學齡前兒童遲緩兒比例約占一般兒童的6%。心路基金會服務總督導林麗英指出,台灣沒有強制通報遲緩兒的規定,導致通報比率明顯偏低,容易錯過0到3歲的黃金治療期。

林麗英表示,幼兒的「生長正常」不等於「發展正常」,即使腦部生長正常,還是可能出現語言、專注力發展遲緩現象。現代父母忙於工作,孩子交由祖父母或外傭保母照顧,家長難以盡到把關職責。

林麗英指出,兒童發展遲緩除了先天生理因素外,缺乏後天環境刺激也是關鍵因素。一般幼兒會學習穿鞋子、自行進食,許多父母為了搶時間,選擇幫孩子代勞,久而久之,造成孩子身心發展比別人慢半拍。

根據內政部98年度資料統計,台灣目前接受早期療育通報案例有16,167人,其中僅6,103名個案是在0到3歲黃金療育期內被發現,顯見家長或幼兒照顧者對於孩童發展遲緩的判斷力明顯不足。

林麗英表示,只要接受早期療育,幼童發展遲緩現象可能減輕甚至免除。她舉例,父母帶子女做壽司的活動,可讓幼兒練習手部的精細動作,學會分辨海苔、米飯等食材的顏色形狀,更可練習自行進食。

曾經是遲緩兒母親的陳思潔,幼教背景出身,當她發現女兒在1歲多時的發展比一般同齡幼兒緩慢,趕緊向婦幼醫院尋求協助。診斷出女兒有語言發展障礙,2歲時將女兒送往心路基金會接受早期治療。

早治療 成長不受影響

陳思潔表示,目前女兒就讀小學普通班三年級,平時表現和一般學童無異。陳思潔笑稱,老師在成績單上給的評語是:「話少一點會更好。」

除了發現率偏低與相關資訊不足,林麗英表示,幼童從疑似出現發展遲緩現象到醫療院所評估確定,需要3至6個月的過程。偏鄉因醫療資源不足,是造成遲緩兒難以接受早期療育原因。

為幫助父母及早發現幼兒遲緩,心路基金會推出新版「幼兒發展網站」,家長只要簡單輸入家中幼兒年齡,依據孩童現況回答問題,系統便可在短短幾分鐘內評估幼兒在動作、語言、認知、生活自理、社會互動等領域應有表現。

檢測完畢後,系統將提供家長整體檢測報告,針對幼兒落後選項提供生活療育策略。林麗英提醒,早期療育不是把孩子送往醫院哭半小時就算,家長如果能從生活中給予適當刺激,越接近幼兒生活情境,反而能有越好的效果。

除了提供檢測建議之外,網站也設有家長育兒討論區,集合各種育兒常見問題,如「2歲孩子只會叫爸爸媽媽正不正常」「孩子老是自己玩,有可能是自閉症嗎?」等,由專家替家長解惑。




不吃早餐 記憶力差還會變胖
    2011/07/14 16:11 | 健康小知識
上班族除了早餐吃太油,調查也發現,不到一半的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由於研究顯示,不吃早餐不只會影響學習表現,肥胖機率也會變高。醫師建議,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吃一份早餐。

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這次調查,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的人不到一半,有將近一成五的上班族甚至一個星期有超過四天沒吃早餐。除了絕大多數是因為睡太晚、趕上班,來不及吃早餐。竟還有一成七是因為買不到營養健康的早餐乾脆不吃,或是因為減肥餐不好準備,所以沒吃。

但不吃早餐不但更容易發胖,還會影響學習表現。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醫師表示,過去有研究以十一歲到十三歲的學童進行試驗,結果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在注意力、手眼協調、短期記憶測試以及學業表現上,明顯優於不吃早餐的學童。

另外有研究彙整過去十六項、共五萬九千人的研究,其中有十三個研究發現,規律的早餐可以避免肥胖、過重風險。例如,天天吃早餐的人當中,只有不到一成過重或肥胖,但不規律吃早餐的人當中,卻有高達二十七.五%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指出,沒有規律吃早餐者,身體質量指數(BMI)反而比較高。

北醫大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推測其原因,除了沒吃早餐者容易有補償心態,所以午晚餐吃的量反而多,身體也會因為飢餓加強吸收,所以少一餐反而容易胖。此外,纖維攝取也容易不足。

學者建議多加一份水果

劉珍芳建議,早餐蛋餅加生菜、飯糰不加油條,並加上一份水果。若是西式早餐可以用蔬果棒加上全麥吐司。若有脹氣或是消化吸收不好者,則可以配上一顆奇異果,利用其中的酵素,讓蛋白質分子變小,容易吸收。

黃瑞仁表示,他自己比較常吃的早餐是穀片粥,或是多種水果打成精力湯。




長時間不動 當心日益坐大
    2011/07/14 16:11 | 健康小知識

最近數十年來,醫學及公共衛生專家都強調,規律的運動非常必要,減輕體重也很重要。其實不但要「多活動、少吃」,而且還要更加強。

即使有規律的運動,但如果坐著看電視、玩電腦、看書的時間太久,讓自己長時間處在肌肉不活動的狀態,對健康的破壞很大,會抵銷規律運動對身體健康的益處,若想藉由激烈的運動來補償的做法,不但無法如願以償,甚至傷害更大。

根據研究,「不活動」與「中等或高強度的運動」的生理學是不相同的。所以為了全民健康,似乎要特別強調的是「多多活動」,不僅是「規律的運動」而已。

「靜態生活」的定義不僅是沒有規律的運動,更重要的是,坐著的時間太久。這是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的艾克布洛姆─巴克的團隊,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綜合過去約10年來、12項的研究,提出來的結論。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綜合過去的研究所發表的文章指出,肥胖及高瘦素血症其實是把多餘,但不是身體需要的脂肪存在脂肪組織內,作用是保護身體的心臟血管、胰臟等重要器官,免受脂肪毒害。

所以肥胖、代謝症候群並不真正的可怕,可怕的是,繼續貪吃、多吃、懶散、不活動。如果你不「多活動、少吃」,而去「抽脂」減肥,說不定反而破壞保護機制,更容易得到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胰臟病。




14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