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七七讀書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5
  • 累計人數:85084
  • 發表文章:124
  • 相片數量:0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張瑋庭  
聯絡地址: 台中市西區忠明南路270號18樓之4  
聯絡電話: 未公開  
傳真電話:  
新聞
8/22導讀:目送
2009-08-21

親愛的七七會友:
請先看這篇報導:

龍應台:再早幾年,我寫不出《目送》
/Posted 2008-07-28 18:37 記者 于國華

《目送》出版後,不到半個月銷出三萬本,這個數字讓作家龍應台自己都有些吃驚。

唯一的新書發表會在高雄舉行,龍應台說,她必須要非常節制不多說話。因為現場 觀眾的分享,已經讓全場的氣氛繃到極限;如果再多說些什麼,那一定是非常搧情 的場面,而她完全不希望見到那樣。

但是讀者在那個晚上和她分享的經歷,都難以忘懷。她說,有位媽媽小聲說,自己 愛子不幸去世。在送往的最後,這位媽媽將〈目送〉這篇文章放進棺木裡。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 是今生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她逐漸消 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結尾這幾句,那麼輕描淡寫、又那麼刻骨銘心。

龍應台說,這樣的文章, 再早幾年也寫不出來。這是她步入中年,體驗了生死離別,才能夠擁有的體悟。

父親的去世,是最讓龍應台耿耿於懷的經歷。許多讀者對於她,在父親去世後一個 人瘋狂逛街,思索到底「在」和「不在」的差別是什麼,都禁不住動容。而龍應台 也不諱言,做為一個「難民」的孩子、外省人的第二代,對於生死的了解少之又 少;而生死離別不發生的至親至愛身上,不會產生那麼巨大的力量,迫使一個人面對它。

寫完這本書,對應台而言,像在身上多了一道烙印。在心情上,這本書的問世,讓 她可以閤上在心裡敞開著淌血的那一本生命的日記。但是對許多讀者而言,從《目 送》開始,才要往身上烙印,也才要打開深藏在心裡的親情之書,在一頁頁的空白 填上血淚。

本次讀書會,期待與您共同分享刻骨銘心的真生命。


時間:2009年08月08日(星期六) 下午2:00-5:00
地點:台中市文心路一段一號STRAUSS三樓]七七讀書會
書名:目送/時報出版
作者: 龍應台
導讀:張木水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