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屏東縣萬丹鄉水泉社區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Jungo  
聯絡地址: 未公開  
聯絡電話: 未公開  
傳真電話: 未公開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8
  • 累計人數:375301
  • 發表文章:50
  • 相片數量:9819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3
特色快照
隘寮溪河堤花園 

水泉社區南邊入口處標示隘寮溪河堤花園是本社區環保義工多年努力的成果。

社區小故事
人間高品話讀書
    2010/06/24 12:08 | 水泉人季刊-潘英俊老師專刊

人間高品話讀書

   自古以來,中外討論讀書的文章何止千萬篇。就是碩學鴻儒或千古文豪談讀書的人也不可數計。現在筆者再以這樣的主題來談,真是「老生常談」。只因為這個題目數千年來沒有褪色,也沒有減重。相反的,由於今日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天不知蹦出了多少科學新知。也不知發掘了多少遠古往事(考古新發現)。加上印刷術的進步;由古老的手抄;刻版印刷;鉛印排版;影印;電腦排版;以至於數位印刷術的使用。全世界每天不知有幾千種不同的書出版。所以讀書這一題目更見重要。在古代或許只有少數人可以讀書,也才可以讀得到書。而今天生在文明社會的人,如果說沒讀過書,或說讀不到書,沒有書讀。那真是不可思議的事。本文所謂的「書」是泛指包含教科書以外的所有以文字或圖片所編輯出來的資料。凡報章雜誌、網路資料無一不是屬於「書」的範圍。所以我們現代人,讀書真是幸福。只要想讀書,真是唾手可得。想到古人要讀竹簡版刻或帛書就頭大了。不是笨重的翻不動,就是貴重的得不到。提「讀書」談何容易!所以古代的書,物以稀為貴。可以說是「難得之貨」。然而究竟書不是普通貨物。其貴不在材質。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經驗的寶藏。所以儘管今日滿市滿街書。但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量化來衡量的。梁實秋教授說的好「價廉未必貨色差,暢銷未必內容好」。所以書雖然都有其「商價」,但其價值卻在內容的精到。因此談讀書就得拋開「開卷有益」的迷思。正如我們不可抱著「吃飯有益」的想法為真理。要看吃哪種飯?如是腐敗的飯,或受污染的飯,吃了想必後果難料。讀書亦然。尤其今日書太多了,縱然不能說今日的書都是粗製濫造,或一派胡言。至少是品類繁多,百家齊鳴,涉獵的範圍浩瀚無邊。我們要讀書就不能隨手拿來讀。否則不但無益,反而浪費讀書的時間。

 

    那麼該讀什麼書才好呢?我們每日用餐,有人喜歡麵食,有人喜歡米食。所以讀書也要視各人的興趣和需要而定。有必讀有選讀,有瀏覽,我們很難說你非讀什麼不可。在學生時代如果能遇到一兩位很有學問的老師,那真是三生有幸,他能適當的指點我們讀書的門徑。免得摸索瞎碰。

 

    每一個大族群,都有其文化傳統。活在這一族群中,我們即不能悖離這一傳統。我們的邏輯概念與這一傳統,可以說渾為一體。因此要讀什麼書?在你所從事的行業以外,有一個選讀的原則或許值得考慮。做為一個華人,生長在中華文化環瀛中。想讀書,都需要讀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隘寮溪畔夕陽紅
    2010/05/31 11:14 | 水泉人季刊-潘英俊老師專刊

初夏的午後五點多,雖然豔陽已不再盛氣凌人,但屋子裡還是燠熱難耐。人們難得趁著下班後天黑前,帶著家人帶隘寮溪畔河堤公園來蹓蹓,享受晚風的清涼,順便動手整理自己所認養的花圃。在兒童的嬉笑聲中,花兒看起來似乎嬌豔多了,馬櫻丹花隨風飄盪像是頻頻向人問訊,而圓仔花卻依舊樸拙地呆立在園邊,世世代代沒有造作,不會逢迎,但生生世世都不失其求圓滿的本性。圓仔花就像一個經風霜的老婦人,不在乎自己本身的形象,不計較人們為它貼上土氣的標籤,默默地為孕育下一代而無私地付出。

    圓仔花沒有玫瑰的高貴,也沒有康乃馨的身價,更不會像馬櫻丹那樣搔首弄姿卻又渾身細刺,難以接近。不起眼的一顆小圓仔花中,羽翼了上百的種子,樸拙而被奚落正是為保護繼起生命所採取的最好策略,當盛開爭豔的玫瑰紛紛成為花瓶的過客時,圓仔花一家子正享受團圓的天倫樂。

 

午後的豔陽露出了疲態,把站在隘寮溪畔對著圓仔花出神的屘叔仔的身影拉得更細長了。屘叔仔似乎渾然不知夕陽已準備要打烊了,猶喃喃地唸著:「紅圓仔花勢發葳,發一葳,開一花,發甲密密葳,開甲滿滿花。姑娘嫌無水(美),阿婆挽一蕊,一蕊插頭鬃,阿婆水(美)冬冬。」

 

屘叔仔口中唸著唸著,但腦海裡卻想著白雲蒼狗似的往事。同樣地站在隘寮溪畔半世紀前的景象,與當下眼前的景物完全不同。雖然依然綠意盎然,但少了那份野趣,那份純樸得幾近世外的野趣滋潤過我們的父兄,灌溉過屘叔仔的童心。如今五十年倏然而過,站在溪畔映入眼簾的是花花草草,是一畦接一畦的花圃,與由石頭堆砌的溪岸,野趣不再,替代的是人們的細心裝扮。「美」是一個再主觀不過的概念。今日的隘寮溪畔何嘗不美?阿勃勒樹上掛滿金黃的花穗,在微風中輕搖,堤岸上除了圓仔花、馬櫻花外多的是林林總總的花草,諸如麒麟花、青葙、日日草、午時草、印度仙丹、朱槿、玫瑰……等正爭奇鬥豔地綻放著,配上西邊的夕陽,不也構成一幅天上人間的圖畫嗎?溪畔的步道上,有年輕的父母帶著稚子在此閒步、有老人家在此沈思,年輕的父母也許趁此時在對稚子描繪著錦繡前程,為孩子編織璀璨的夢,享受著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時光。但老人家們也許想著是:日暮「親情」何處是,「溪」上煙波使人愁。五十年前,曾經也是年輕父母眼中的稚子,而如今父母焉在?三十年前曾經身為年輕的父母,而今子女何在?時代的巨輪,殘酷地輾碎天倫夢。今日的花甲族最是可憐,父母多已作古,子女為了學業或事業,背井離鄉,一年難得全員到齊團圓一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兩個子女兩塊肉,子女多,肉塊多,任何一塊心頭肉離得遠遠的,那有不會思念心疼?但社會現實生活的巨掌,卻拍得白髮頻衰,憾恨著子欲養而親不待,掛念著異鄉的子女,只好常常站在隘寮溪畔來看夕陽,嘴也常不自禁地唸著:「娘想兒女望穿秋水,兒女想娘擠乾奶水。」可不是嗎?年輕人心想來日方長,報答親恩何愁無期,但老人家心想的事「來日幾何?」是的,半世紀過去了,溪畔依舊夕陽紅,但還能幾度夕陽紅?只有老天知道了,子女那裡想得到呢?二戰時代可以說是一甲子前最艱苦的年代,那時的父兄都像是圓仔花,樸拙憨厚,時代雖動盪,但卻默默地孕育下一代,今日的花甲族不也正秉承著父兄的血脈,呵護著另一個下一代,甚至e世代,這個e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耳順伯仔ㄟ憂鬱
    2010/05/17 17:29 | 水泉人季刊-潘英俊老師專刊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身強體壯,幹勁十足,很自然地就會自信滿滿。對未來亦毫無所懼,更無所憂。然而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其懂事的歲月也才不過十幾二十年,這在歷史的長河裡只不過是一瞬罷了。俗語說:「風水三十年輪流轉。」也常說:「某某事百年難得一見」。這都說明了所謂「世事無常」必須放眼在較寬廣的時空中,才能有更深刻的體會。比如說,二十世紀的一百年中,所處的時段,與所處的地方不同,其遭遇也就大不相同。在美國來說,其本土內並無兵災,但她卻參加兩次的世界大戰,與韓戰、越戰,出兵巴拿馬,攻打伊拉克等等許多大大小小的戰爭,然而美國本土並未被戰火波及。但又有誰會想到才跨過二十世紀幾個月,就發生九一一紐約雙子星大廈遭恐怖攻擊而炸毀?在此之前,要是有人預言:「美國紐約將有重大災變」,恐怕無人會信。更不相信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也會受攻擊了。同樣的二十世紀,在台灣則歷盡滄桑,除了統治者的更替外,更經歷了二戰的烽火,二二八的騷動,以及無數次天災的摧殘,尤其是世紀最後一年的九月二十一日,所發生的七點三級大地震,震斷了寶島的地脈,震懾了兩千三百萬的人心,許多人家破了,親人亡失了,有些人成了老邁矜寡,有些則成黃口孤雛。然而五0年代出生的人,從他(她)們懂事開始,就一直過著不僅溫飽、而且是豐衣美食的生活,他們不知道什麼叫「飢寒交迫」,什麼叫「三餐不繼」,「凍餒」兩字也僅在古書中看過。雖然九二一大地震驚悚了他們的內心,但他們以為此後千百年,不會再有類似的天搖地動。對「山崩地裂」一詞也僅視為文人墨客的誇飾修辭。於是,日復一日追逐的是物慾的滿足與空虛心靈的刺激,視個人享樂為生命的最高價值。上焉者絞盡腦汁要創造財富,其次者則奮力勞神的爭取財富,其下下者則不擇手段,不顧性命,諂求詐騙,燒殺擄掠的搶奪財富。此無他也,為物慾的滿足耳,誠不哀哉?筆者三十多年來從事教育工作,所教過的學生不知凡幾?而筆者退休已十三年,所有學生應皆達適婚年齡,然而這幾年所遇到的往日學生,已婚者雖多,但未婚者更足以用「不少」來形容。問其故,答案光怪陸離,真可謂「多元化」。有些學生說最怕見到LKK的親戚朋友,一開口不是問「結婚沒?」就是問「幾個孩子了?」否定的答案將招致更多的詰問與切切念,好像人生除了「結婚生子」之外別無意義了。會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筆者以為是四十年來台灣的昇平社會,創造出經濟與教育的突飛猛進,導致孕育出遠天道而逐人慾的Y世代。天道是綿長又無邊際的,不但是要個體的延續,更是由個體轉成群體的律則。違反此律則就是「棄天而逸」,逸則遁,遁則消,消則失,失則逝,逝者不復返也。這是一個可怕的後果。這種後果也要等三十年而後現,然而一出現,則非百年無法改變,所以其可怕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待回頭已是百年身」。一生數十年,一世三十年。一蹉跎皆已飛過眼前,目睹Y世代的年輕人,忙於盲,渾然不覺天道的無情(老子曰:『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耳順伯仔能不憂鬱乎?

   

生命的意義中包含兩個重要的涵意,其一是「生活」,另一則是「生存」。生活是當下的活動,是個體階段性的存在,而生存則是連綿不斷的存活,是生命的延續,是伴隨歷史長河而流動的活動,它已不是個體所能單獨運作,而是橫向的族群與縱向的種族,跨越時空的活動。所以「生活」只要靠「質」的優勢或可獲得滿足,但是「生存」,除了需要具備質的優勢外,更重要的是必須具備「量」的優勢,耳順伯仔目睹Y世代的人類似乎只在乎質的提升,在教育上則說:「不要輸在起跑點上」,在生活享受上則說:「不要讓青春留白」,甚至說:「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耳順伯仔站在人類生存的角度看到這種現象能不憂鬱乎?

   

憂鬱不能解決問題,再多的憂鬱都於事無補,耳順伯仔只好拋開憂鬱改採「呼籲」。呼籲大家重視生存的大問題,光靠「質」僅能維持短暫的優勢,終將消失在時間的洪流裡。唯有質量並重才能永續的存在。筆者在此提出一些資訊供大家參考。根據美國紐約周報的一篇名為「百歲之壽始於出生」的報導中,有一點很重要的信息。據芝加哥依利諾大學國家意見研究中心的李尼德‧A‧賈瑞洛夫研究七千五百萬份的電腦化家譜記錄,找出一八七五年到一八九九年出生的百壽人瑞做為研究的對象。發現在大家庭出生的長男或長女,活到百歲的機會是弟妹的兩三倍,對長壽真正產生的影響除「生活方式與遺傳基因」之外,長子女活到百歲的機率增加。大致上可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是在相對年輕的時候生下他們,其後隨著年齡增加,精子與卵子可能受損(也許是老化衰退,也許由於生活習慣或壓力或環境因素),因此較高年齡父母生下的子女,可能出現較多與遺傳有關的健康問題。芝加哥大學依統計學歸納出這樣的結果應極具參考價值。如果吾人以生物學的觀點來看這問題,也會同意芝加哥大學的研究結果。因為在我們週邊的許多事物,無論是家畜,或農作物,無論是育種或繁殖,我們都會選取年輕生命旺盛的母株或母體(包括雄性)。養豬場的主人,其所飼養的種豬,只要到了某一年齡,就是健康良好也毫不吝惜的將之淘汰,就是這個道理。令人鬱卒的是;唯獨人類本身不去注重這個問題。試想今日Y世代的新新人類,年齡超過三十而未婚的比比皆是,就是已婚而年齡幾達三十五而未生的也不在少數。人類的平均成熟年齡約在十七、八歲,在二十五歲時達到最高峰,往後則遞減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4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