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桂源流概述
2008-06-12
六桂源流概述
【六桂】是洪、江、翁、方、龔、汪六個姓合脈分流的共稱堂號。這六個古姓源流很早,江氏早在四千三百年前,便已立姓。翁氏略晚,大約在三千一百年前,便己受封翁山,奠定翁這個姓氏。洪、方、汪也都在二千多年前,便正式立定姓氏。最遲的龔氏,也在一千九百年前,便已流傳於世。但當時並沒有【六桂】這個名稱。直到西元九百四十一年以後,翁乾度的六個兒子,分別冠上此六姓後才有所謂【六桂堂】出現。
翁氏始祖溢公,原是周昭王的庶子,也就是周武王的曾孫。傳至第二十七世時,其中一支翁弘,在梁國原城任官,開始定居在原城,原城約當現在的河南南陽,這就是翁氏原城始祖。翁弘的三十四世孫翁軒,于中唐時任官閩州刺史,愛上閩境的山川景致,於是開基於閩,這便是翁氏開閩始祖。翁軒生四子,其中長子翁何,在莆田創基奠業,這便是莆田一世祖。翁何的的五世孫翁乾度在世時,適逢中國歷史上的【五代十國】這個大混亂時代的末期。翁幹度任官于王審知所創的【閩】,國勢衰弱,始終不能振奮,不久便被南唐與吳越合力瓜分了。閩國既亡,翁乾度便歸隱莆田不問政事,但以亡國之臣,欲潔身自處大亂世之中,其危機四伏可想而知,爲免于賈禍亡族,使六個兒子分頂六姓,以便在不測之局時留其根脈。
當時翁乾度公就以長子處厚公分姓洪氏,次子處恭公分姓江氏,三子處易公仍襲本姓翁氏,四子處朴分姓方氏,五子處廉分姓龔氏,六子處休分姓汪氏。所幸度過這段亡國的危厄時光後,適逢宋太祖趙匡胤統一天下,正式開科取士。乾度公這六個兒子,分三次參予科業,先後受封進士,便是族史上所謂的【三科六進士】。兄弟六人同朝爲官,雖是姓氏不同,但滿朝文武盡皆知曉,六人都是翁氏子孫,原是親兄弟,所以又有【滿朝進士 六桂傳芳】的美譽。【六桂堂】也就是從此時才開始流傳。
致於乾度公爲何讓六個兒子分屬這六個姓,族史中有段傳說:我翁氏先祖中,有一位先祖,在國亂時局與五位金蘭結拜兄弟同時出征,不幸五位異姓兄弟爲國殉職,獨我先祖得以還鄉。乾度公可能受此段傳說影響,所以使六個兒子分襲此六姓。但這段傳說始終止於傳說,沒有任何史料足資佐證。今日謬以存疑,以待異日史料齊全或許可以得證。
六 桂源流簡表(請點文件下載)
洪氏的源流
洪氏最早稱爲共工氏,從伏羲氏時代便被任命爲【水官】,也同時具有諸侯的地位。直到堯的時代,因爲被堯認定治洪水不力,所以全族流放到幽州,也就是現在的遼寧及河北一帶。從此失去了諸侯的特權及水官的地位,全族便改爲共氏,時間大約是距現在四千三百年前。
改姓共氏的共工後代,在幽州蕃衍日廣,逐漸成爲當地最大族群。直到距今二千一百年前,爲逃避仇家的迫害,而改共氏爲洪氏。所以改爲洪氏,最主要的原因是要紀念先祖曾任水官,就便把【水】益加在共字的旁邊,就成爲洪氏。另有一個更切確的說法是:東漢時代,漢靈帝寵信宦官曹節專任朝政,行事乖張,殺害忠良。共氏有一位叫做共普的先祖,適逢在朝任官,不肯屈從,爲避禍害,所以改共氏爲洪氏,並遷居到敦煌。後來族勢日盛,成爲當地的望族。洪氏的堂號是【敦煌】,可見這套說法大致無誤。
由上述觀察,不管是共工氏、共氏或後來確立的洪氏,其活動的範圍大約都在黃河流域。換句話說總是北方的大宗姓,爲何後來在南方的長江流域及閩境更見壯大!其因如下:
一.西元六七七年,有五十八姓軍校,隨開漳聖王陳元光的祖母與伯父陳敷入閩,其中有一位姓洪的軍校,洪氏於是開始在閩境落根。
二.唐朝末年,部份姓洪先祖,隨王審知由光州固始縣入閩。
三.唐德宗年間,十二姓隨牧馬侯陳淵至金門,洪姓是其中之一。
四.宋元豐元年,先祖中有一位洪廷賢者,任職于泉州南安豐州。北宋亡後便定居泉州。
五.北宋亡後,許多原在福建任官的洪氏先祖,續留南方。
根據以上的原因,洪氏雖然發源于黃河流域,部份支脈卻逐漸南遷,終於
成爲遍及全國的大宗姓。後來另有二股活力的注入,使洪氏在原已鼎盛的族史更加光輝萬丈。其一是:唐朝時豫章(也就是現在江西南昌)的【宏氏】家族爲了避唐玄宗的諱,改姓爲洪。如今江西地區的洪氏裔孫,大都是宏氏的後代。這個意外改變使洪氏更見壯大。其二是:唐末五代時,翁氏乾度公爲了避禍,使長子處厚公分姓洪氏,不但開立【六桂堂】的根基,且在歷經數個世代傳衍後,也增添洪氏衆多孫裔,在如此世代相傳情況下,不管當年是共工氏、共氏、洪氏、宏氏或處厚公後代裔孫,如今都是洪氏這個大宗族的一員,不但登立全國有數的大姓之地,更是【六桂堂】最大宗姓,也是主要骨幹。
江氏的源流
江氏的始祖是伯益,伯益是顓頊的玄孫,而顓頊源于黃帝,乃中國古史有名的五帝之一,所以江氏先祖,真是光彩非凡。伯益在虞舜時代,原是調訓鳥獸的官員,後來被派去協助大禹治水,著有功績,舜就賜姓嬴氏,所以【嬴氏】也可說是江氏的根源。
治水告一段落後,伯益便一直輔佐禹治理天下。禹逝世之前,有意把天下禪讓給伯益,伯益不但拒絕,且乾脆隱居到箕山。後來他的子孫被封在江陵,便開始以國爲族,稱爲【江國】。江陵位處現在的河南省邊境,正好鄰近有陳國及強大的楚國。【江】立國一千七百餘年後,終於在周襄王二十九年,也就是西元前六二三年,被楚國所滅、國既被滅只好【以國爲姓】,子孫大部份仍在當地傳衍。直到十六世祖江貞,開始率同族人離開故地江陵,遠走他鄉,其中大部的裔孫遷到山東的濟陽及河南的考城。所以江氏的子孫便有【濟陽】與【淮陽】二脈在濟陽的這一支脈聲勢尤爲顯赫,成爲當地望族。如今江氏就以【濟陽】【淮陽】爲其堂號,漢朝時,許多江姓先賢在朝任官,足證當時山東的江氏族系非常鼎盛。
西元五百四十年前後,江氏八十六世祖江世源由河南陳留遷入浙江,這位便是入浙始祖。明朝洪武初年,江顯福奉命入閩抗倭,這是江氏由浙入閩的始祖。江氏從此由定居北方,而逐漸傳蕃孫裔于南方。江氏第一百零四世祖江曄,育有三子,分別名爲江萬里、江萬載、江萬頃均任官於南宋。元兵攻陷南方時,萬里率百餘人抗元,力盡投水爲國殉節;萬頃被俘堅貞不屈,慘遭肢解;萬載率族人抗元,扶帝端宗入閩;宋亡後後代子孫隱居福建各地,江氏在閩聲勢更盛。除了江萬里兄弟的裔孫及江顯福的後代外,另有其他支系:
一. 六朝時江淹拜相,其後代遷居福建霞浦。
二. 南朝侯景之亂時,戒昭將軍江子一與弟同時殉難,其子江現避居入閩。
三. 唐代年間絡續有江氏裔孫入閩定居。
四. 唐末避亂入閩的江氏子孫也不少。
五. 五代末期隨王審知入閩,起先定居德化、惠安、永泰、閩清後來有遠至臺灣、南洋、日本各地傳播更加興盛。
六. 唐僖宗年間,原藉江西的魯野一,至南平任官,適黃巢禍起,軍入閩境。魯野一抗拒失敗,後易姓江氏以避殺戮,這一支系的江姓子孫,現大都蕃衍于寧化、清流、上杭、永定一帶這也讓江氏增添不少人丁。
七. 處恭公的分姓爲江,也爲江氏加入一股力量。
八. 傳說閩境原有江姓居民,因住在江邊,便以江爲姓。但這部份傳說,沒有資料足以佐證。
伯益被賜姓爲羸,後來嬴氏除了以江國爲姓,另分姓黃、徐、梁、秦、趙、馬等姓,可見江氏在中國族群中,還有許多【同宗不同姓】的兄弟。
翁氏的源流
翁氏分源於姬姓,本是黃帝的裔孫。姬姓最早的始祖后稷,原是黃帝的八世孫,曾被任命爲農官,封于周原岐山。歷數百年的經營,到姬昌時,逐漸強大成爲西方霸主。姬昌的兒子姬發,滅殷商紂王而建立周朝,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周武王。姬昌後來被尊稱爲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後,歷經成王、康王、傳到昭王。昭王就是翁氏的始祖。
昭王就位後在翁山,遇美女翁姬夫人,納爲嬪妃。偶有一日夫人在陪著昭王時,看到【白虹貫日】的奇觀,因此懷孕,經十二個月後産下一子,便是先祖溢公。先祖始生時,雙拳緊握,經以香水浸潤,雙手才張開,細視雙手:左手有公字之紋,右手有羽字之紋,於是合公羽爲翁,賜姓翁氏,名爲翁溢。其後周昭王封這個庶子食采邑于翁山,這就是翁氏的第一世祖出生的奇蹟。翁山屬鹽官,翁氏便以【鹽官】爲堂號,所有中國的史籍,均持此相同的看法,僅漢代有翁山公者,將翁山改名爲汪山,其餘說法盡皆無異。
此後的翁氏雖貴爲王室世冑,但默默無聞,直到戰國時代,翁溢的二十七世孫翁弘,在魏國的原城任官,以後在原城定居。族裔開始興盛,翁弘在翁氏族史上便是原城一世祖。
翁弘的三四世孫翁軒,於西元七八0年,唐建中年間,出任閩州刺史,到福建爲官,這是翁氏正式定居福建的始祖。翁軒的兒子翁何選居莆田,這一支系使翁氏大放光彩,翁何的曾孫中有一位叫翁承贊,在唐末被任命爲【閩王】王審知的相。朱全忠纂唐後,王審知自立,就是十國的【閩國】,翁承贊繼續忠心不二輔弼閩王,是翁氏史上一位大大有名的賢臣。翁承贊有位侄子翁乾度,也就是翁何的直系玄孫,繼叔父之後,協助王審知治國。
閩國地處邊陲,資源遠不及南唐、吳越,終於被二國合力瓜分。在五代十國這大亂局裏,以亡國之臣,既不願屈身變節,更事二姓,又懼禍及家族,所以讓六個兒子分姓洪、江、翁、方、龔、汪六個姓。翁乾度公這六個兒子翁處厚、翁處恭、翁處易、翁處朴、翁處廉、翁處休便是六桂的始祖。六兄弟于趙匡胤統一天下建立宋朝時,分三次參加科業,終於都聯登進士的榮耀,這便是族史上的【三科六進士】,兄弟六人同朝爲官,雖不同姓氏,但滿朝文武盡知,六人原是親兄弟,所以又有【滿朝進士,六桂傳芳】的美譽。六桂堂的稱號由此發源。此後六桂的子孫遍及全閩,甚至遠播臺灣、南洋、兩廣、海南等地。而翁處易續承翁姓,他的玄孫翁點,遷居泉州,發展成翁氏泉州一脈,也是十分輝煌。金門翁氏便是點公六世孫康叟的裔孫,這些史料都是有譜可稽的。
翁氏除了翁何的子孫發展成爲六桂外,翁何的次弟翁僖在崇安,三弟翁傳官金部尚書,分居福州丹山,翁氏子孫遂遍及全閩。
翁氏在清朝時,加入一支新血輪;那就是蒙古鑲黃旗卓而特氏改姓爲翁,這一支翁氏新血輪中,最出色的代表人物是隨順治入關,追剿李自成、張獻忠走投無路的大將軍翁爰。
方氏的源流
有關方姓的來源,有二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方氏的始祖是方雷叔,傳說神農八世孫帝榆岡,有一位兒子以雷爲姓,雷氏曆傳不衰,直到黃帝與蚩尤交戰時,雷氏有一位後裔,在戰陣中立下大功,被黃帝封于【方山】,從此以地爲姓,改爲方姓。
若根據上述流傳久遠的說法看來,方氏確立姓氏至今,已有超過四千五百年的歷史,但這段傳說因爲缺乏證據,也沒有正式的文獻資料,所以一般人都相信第二種說法,認爲:方氏的始祖是方叔,方叔是距現在二千八百年前,周宣王的大臣,曾經率領三千兵馬,平定南方的荊蠻,使當時日漸衰微的周王室,展現一絲曙光。這位方叔與周昭王同宗,原是姓姬名寰,字方叔,後代的子孫便以字爲姓,改爲方氏。
方氏的子孫此後都在河南傳衍,不但世族鼎盛,且人材輩出。長期發展後的結果,使方氏就一直以河南爲主要發源地。方氏的堂號是【河南】就是基於這層原因。方氏先人長期居住河南,範圍也未曾擴大。直到西漢末年,王莾纂漢,天下大亂。當時任汝南府尹的方紘,爲逃避亂世,舉家遷居安徽省歙縣。於是方紘便成爲南部地區方姓的始祖。方紘的兒子方雄,及方雄的三個兒子方齊、方儲、方儼盡皆顯達,尤以方儲被推舉【賢良方正】第一,累官太常兼洛陽府尹,更史冊留名,令人敬頌的方氏先賢,傳說方儲能役使鬼神,安徽鄉人視之如神,立廟敬祀,稱爲【仙翁】而不名。
方儲有三個兒子即方贊之、方觀之、方弘之。三房方弘之的兒子在浙江開宗立業。二房方觀之的後代則入閩境,現在被稱方氏入閩始祖的方廷范,便是方觀之的後代。方廷范在唐昭宗大順年間登進士,歷任浙江安固、福建古田、長樂等縣令,百姓稱爲【長官】。方廷範最早定居莆田,有六個兒子,同登進士稱【金紫六桂進士】,其子孫遍及閩省全境。五代十國期間,中原人士南移,入閩者日漸增多,方氏尤爲人材濟濟,顯達異常。而方氏也由福建向外發展,除在泉、漳等地有興旺的家族外,更擴及臺灣及南洋各地,顯揚方氏家聲。其後加入處樸公的裔孫,方氏更增添族望。
方氏雖然得姓甚早,但文獻資料不足,除了周昭王時的方叔外。其他先賢在史冊留名卻不多,至明清二代,卻是群賢畢至,揚方氏清望至極盛之顛。有關先賢事迹容後簡介。
龔氏的源流
龔氏與洪氏同樣都是共工氏的後代,共工氏自古就是顯赫的貴族,歷代均被任命爲水官,直到堯帝在位時,仍以水官職輔弼中樞。後來被堯責以治水不力,舉族遷居河北、遼寧一帶,同時改共工氏爲【共】這個姓氏。歷經一千七百餘年蕃衍,共氏爲避難改姓;一部份改爲洪氏;另部份則改爲龔氏。這二個姓氏一則在共字邊加水而成,一則在共字上加龍而定,都是不忘本的表現。
由共氏改爲龔氏的裔孫,大都活動在江蘇、浙江、安徽及江西一帶。而且至少在宋朝以前,便遠至福建,廣東,這部份說明在歷史上,可以找到許多證據。
龔氏雖早已改共爲龔,但先秦時代,卻沒有太多文獻紀錄這個大家族。僅有曾出現史冊的賢是周朝三晉大夫龔堅。至漢代龔氏的傑出才華,漸爲世人所知,而他們的子孫,也開始大量出現在中國大江南北各地,其中一位龔遂,曾任渤海太守,著有政聲,爲時人所讚頌。龔氏也深以這位先祖爲榮,便以【渤海傳芳】爲其堂號。龔遂的兒子龔奇英,曾任武陵令,治道平,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敬重愛戴。後來他在武陵定居,所以龔氏又有【武陵】的郡望。
龔氏既爲共工氏後裔,自來不但家世顯赫,且著有清望。史上人材輩出,不但顯達爲世所欽,孫裔表現的忠義神,崇尚清譽名節,更爲後代讀書人所仰望。尤其是【二龔】更是傑出,所謂【二龔】就是龔舍、龔勝的合稱。這二位龔氏先賢都是漢哀帝時人,二人皆曾在朝爲官。龔舍任職數月,便上書【乞駭骨】,以後朝庭雖力加拜任授職,皆不肯接受,可謂歸園田居的先驅者,其高節令後人敬佩。龔勝不齒于王莾操弄朝政,退隱耕讀,王莾仰其高潔,安車駟馬恭敬地征拜爲上卿,龔勝卻以【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的感歎聲中,絕食而死。其忠義高節永垂青史。
龔勝的次子龔蒼,於西漢末年爲逃避綠林兵亂,而由武陵入福建,雖然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可說是最早入閩的龔氏先賢。但一般族譜卻以爲:龔氏開閩始祖是由浙江遷至福建的龔忠。龔忠於五代十國時,攜家南遷至莆田,這是龔氏莆田一世祖,其七世孫龔茂良,暨裔孫移居晉江,分衍于閩南各地,所以龔茂良便成爲閩南龔氏一世祖。
此後龔氏子孫,與其他姓氏相同,不但活耀於閩境本土,更遠擴至臺灣、南洋各地。
汪氏的源流
汪氏源于姬姓。春秋時代,魯成公的次子被封食采于汪,便以地爲姓。魯國原是周公姬旦的後裔,周公是周文王第四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四弟。周公的後裔魯成公,當然也是姬氏的後代,由此可見汪氏與翁氏原來都是姓姬,也俱爲周王室後裔子孫。
汪氏在春秋時代,就出了一位少年英雄汪琦,以十二歲的稚齡,在魯齊交戰時率先出陣,爲國捐軀。孔子曾贊曰:【能執干戈以衛社稷,雖欲無傷也,不亦可乎!】,由此可見,汪氏早在春秋時,便是魯國的一個重要姓氏。
汪氏的根源,除這套說法外。另有文獻認爲:汪氏是汪芒氏的後代,汪芒氏出現時代更早,從虞舜、夏禹,殷商時代便已存在。這是一個略外于中原的小國家,其位置約當現代的浙江省。魯國位置在現代的山東省,而汪芒氏立國于現代的浙江,所以早期汪氏的子孫,大都在這二個省份之間活動與傳衍。
漢朝末年,有龍鑲將軍汪文和者,於漢獻帝後南渡,被孫策任命爲會稽令。汪文和後來定居會稽,這是汪氏開始南遷的始祖。龍鑲將軍本人便一直以爲:魯成公的次子是汪氏的始祖。也因此汪氏的堂號是【平陽】。平陽是山東鄒縣的縣治,春秋時代屬郲國,郲國是一個小諸侯國,後來被魯國所並,變成魯國的一部份,所以汪文和公便以魯成公後裔自居,尊魯成公爲汪氏的始祖。後來汪氏族人也都遵照這套說法,奉魯成公爲祖。
龍鑲將軍雖已南渡,但尚未進入華南地區活動,所以汪氏的裔孫,便始終在山東、浙江及安徽一帶傳衍。直到唐代,有越國公汪華者,協助唐高祖李淵推翻隋朝的政權,建立唐朝。被封在越,稱越國公。其後代更于宋末元初,開始大量遷入華南地區。汪氏進入華南後,依然光彩非凡,顯彰先祖的榮耀。其中尤以汪立信的表現最爲傑出。
汪立信是安徽六安人,宋末任江淮招討使,元兵圍襄陽時,曾三度上書陳策予當時宰相賈似道,詳述衛國之道,但未被採納。待元兵攻入健康,憂憤而死。元兵宰相伯顔曾讚歎說:【如果賈似道能用汪立信的策略,我們絕對無法得逞】爲了表彰其忠心爲國,便厚恤其家,表爲【忠臣之家】。汪立信公的兒子應麟、應鴻在父親死後,不肯降元,力保皇太后及幼帝入福安。後來太后爲報答護駕之功,親贈霞玉佩於立信公夫人康夫人,汪氏從此定居閩南,並同時以【錦霞】爲其燈號,顯耀祖先爲護宋趙氏江山的忠義精神。汪氏在閩南傳衍日廣,遂遠播于福建全境,甚至臺灣、南洋各地。
在汪立信公之前,幹度公的第六個兒子處休公分姓汪氏,也爲汪氏在福建境內增添一些聲勢。但與汪立信公並不同支脈,現存汪氏孫裔,大約是三支合脈,一則爲魯成公後裔,原是姬姓者。一則是汪芒氏的後代,原居浙江者。三則是處休公的子孫,由翁氏分姓者。但不論屬何支系,如今合而爲一,皆爲汪氏這個大家族顯揚宗功祖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