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西區文化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
  • 累計人數:46891
  • 發表文章:0
  • 相片數量:21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林宏達  
聯絡地址: 嘉義市西區文化路81-1號7F  
聯絡電話: 05-2292690  
傳真電話: 05-2283245  
關於我們
府路里歷史
2006-03-01
里名由來:
本里位於市區的中央,係由興中街、光彩街、忠義街和延平街所包圍的街塊,在日治時代屬元町六丁目、七丁目的南半部,以及西門町一、二丁目的南半部,光復後編為府路里、郵政里、思明里三里,民國42年合併為府路里,里名由來係因為本里內有府路巷,故取名「府路里」。本里內文化路是嘉義有名的夜市,每當夜幕低垂即車水馬龍,路旁有嘉義郵政總局,而光彩街、蘭井街和延平街等,距離文化路越近商家就越聚集,本里可說是商業為主的商業住宅混合區。

地名釋義:
新店尾(新店街)
即國華街,原來叫新店街,指「此街上有新開張的店舖」而得名,後來被「新店尾」的稱呼取而代之。乾隆29年(1741)台灣府志云「新店街:西門外街尾橋頭」後來可能因此地為城外郊區,店鋪人煙稀少,故改稱為新店尾,明治29年(1896)新店尾街有人口198戶804人可說已相當繁榮。

烘爐埕:
位於文化路和國華街之間的蘭井街北側,從前附近居民以製造烘爐為業,並陳列在此埕販售,故此地被稱為「烘爐埕」,今日已建為大樓。

摸乳巷:
即國華街136巷,因巷路極為狹窄,行人相逢,需擦胸而過,婦女出入尤為不便,故俗稱「摸乳巷」,此巷今日仍在,但出入行人不多。

賊仔市:
位於文化路和成仁街之間的光彩街旁,此地原屬郵局所有,民國38年後有許多外省籍人士佔據此地賣贓物,故俗稱此地為「賊仔市」,現今在興中街以西主要是賣成衣,以東則為雞市場,並賣小狗、小兔等寵物。

過溝仔:
清代嘉義城護城河的水由水涵口排出,大約沿著今日的光彩街西行有一條河溝叫內河溝,由嘉義城西門出城往南過了這條內河溝後這一帶被稱為「過溝仔」,範圍包括今初陽里、府路里和震安里,在明治29年(1896)時過溝仔庄有人口128戶471人,規模頗大,而過溝仔庄的庄廟即是震安宮。
其 他:本里內有歷史悠久的溫陵媽廟和郵政總局,並曾住友近代有名的台灣美術家陳澄波先生,茲詳細介紹於下:

朝天宮(溫陵媽廟):
位於國華街和延平街交會處附近,地址為延平街276號,原址在今成仁街三山國王廟斜對面,即西門內街(今為小巷),「天后廟:在縣治西門,乾隆25年(1760年)泉州民幕建」因為媽祖係由泉州府溫陵城(即晉江城)人士自大陸攜帶來台,故俗稱「溫陵媽廟」,此後在嘉慶9年和11年(1806)住持妙琛曾置產以充香燈並勒石立碑(石碑今存廟中)。明治39年(1906)大地震後,本廟被震毀傾倒,因此將原廟地賣掉而搬來現址。日治末時廢廟,廟堂並於戰爭時被炸毀,民國35年重建,民國66年在重建為今日三層樓的巍峨廟貌。
本廟並合祀關聖君與水仙尊王,關聖帝君神像原為內校場三神廟之一的關帝廟所奉祀,水仙尊王原在萬山倒影旁(清代時在今東門派出所廢址處有一龍王廟,廟前有一水池,即今共和路263號基督教長老教會嘉義東門教會所在,每當雨後晴空,玉山及中央山脈諸山倒影映池中,真是「影倒池塘萬象千」,故成為嘉義八景之一。明治39年(1906年)大地震時,池塘尚存,當時池畔附近稱為「池端」,為有名的花街柳巷,地震後,花街柳巷西遷至西門外,即後來的西門町郊廓,本地成為垃圾棄置場,漸漸地池塘被填平「池端」時代的景象消失無蹤,而龍王廟和萬山倒影,亦已無跡可尋)的龍王廟所奉祀,兩廟皆因明治39年(1906)的大地震被震毀,廟末重建而神像移祀本廟。

嘉義郵局:
嘉義郵局的前身為「第八野戰郵便局」,創立於明治28年8月(1895),隔年4月正式成立嘉義郵便電信局,當時地址即今中山路和文化路交會處的中央噴水池旁,昭和14年(1939)本里內新建郵局落成,嘉義郵局即遷來此地至今。現今嘉義郵局的建築仍是日治時代所建,非常堅固,民國53年嘉義大地震時,是嘉義市區沒有倒塌的三棟建築物之一(另兩棟為嘉義火車站和農試所辦公室)。嘉義郵局歷史已100年,在文化路旁也屹立了56年,雖然由於文化路的擁擠與門前的攤販,使得人們鮮少注意它堅實而略有歷史的外貌,然而它仍將如此俯看過往行人,在邁入第二個100年。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