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南投縣水里鄉 上安社區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0921627137  
聯絡地址: 南投縣水里鄉上安村水信路三段92號  
聯絡電話: 049-2821035  
傳真電話: 049-2821650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14
  • 累計人數:192036
  • 發表文章:8
  • 相片數量:88
  • 回應數量:3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小故事
深入上安村的質樸劈柴的廖奶奶
    2017/06/14 17:02 | 小人物好故事

砍柴的廖奶奶01

上安有很多戶人家目前依然燒材煮熱水澡用,圖中廖奶奶是其中

一個,試問廖奶奶為何還燒材,她說家裡也有裝置太陽能,有時太陽光熱

不夠就無法供給所需的電量,況且山上有這麼多的廢棄不要的木材使用

而且從年輕時就習慣這樣工作所以沒什麼啦

砍柴的廖奶奶03

她年齡已85依然力道十足

 

砍柴的廖奶奶06

劈好的柴廖奶奶會整齊的排好曬太陽乾燥後收藏起來

砍柴的廖奶奶07

一車又一車的將劈好材推去置放

砍柴的廖奶奶09

問廖奶奶這麼一大堆的材可燒多久

她笑著說從來沒去計量過反正有多少就燒多少尤其年節炊粿最方便

每天洗澡有熱水很滿足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上安梅餐始祖劉媽媽
    2010/09/21 16:07 | 小人物好故事

003

上安村有一位今年六十三歲、本名劉黃混的劉媽媽,她嫁到上安村邁入第四十二個年頭了。民國80年初期,在大陸梅還沒傾銷台灣鯨吞本地的梅子市場前,劉媽媽就已經開始負責當時大大小小活動的「梅餐」。當時救國團在郡坑及上安舉辦的賞梅活動之盛大,讓身為活動主廚的劉媽媽一個中午就要準備一百二十桌的餐點。她發現以梅子做出的料理吃起來比較不油膩、也能幫助消化,於是就開始在活動的餐點裡結合上安村最大宗的產業作物-梅子,約莫八十三年左右,劉媽媽甚至還應邀到信義鄉的家政班輔導梅餐製作,她可以說是南投地區以梅子入料理的開山始祖呢!只不過後來,因為梅子市場受到壓縮,上安社區本身又遭連多次天災,當時賞梅和產梅季的熱絡現已不再復見。

「好了一點就又來一個災害,然後好了一點就又再來」其實不單單是劉媽媽,每個上安社區的農民都能清楚感受,什麼叫做『在傷口上灑鹽巴』。

劉媽媽在民國八十幾年就取得了中餐丙級執照、前幾年又考上烘焙執照,因為客家血緣本來就擅長做客家米食料理的她,今年還參與了米食教授課程。她說:「雖然課教授作出來的東西不見得比自已做的還好吃,但是現在是以證照作為評價依據的時代,反正我就是去學,因為料理就是我的興趣。」劉媽媽現在在上安社區,不管是他兒子在地方所開的餐廳、賞梅產梅期的梅餐、或是社區大大小小的集會中,都還是響叮噹的主廚。梅泥麻糬、梅子雞、梅干扣肉、草仔粿,這些「又客又梅」的手工料理,在在奠定了劉媽媽在上安社區裡無可取代的地位。

以六十三歲來說,還不到可以購買敬老票的年紀,但是時間刻畫在身上的也夠多了。

雖然上安社區的地理位置要山不山,但是劉媽媽到社區學跳舞、學國樂、她積極參與社區的各式活動、也到鄉公所或農會舉辦的各種輔導進修,這幾年她學會了以編織帶製作籃子,在她自己精益求精之下衍伸出種種不同的變化。劉媽媽笑容滿溢的說:「遊客進來看到喜歡的也會買,編織帶算是一個自娛娛人的副業。一個禮拜七天我每天都有活動,雖然沒有小孩在學校我也到學校擔任志公媽媽,要回饋社會就要先從地方做起,我有空間、有興趣、有互相關懷的鄰居,我覺得我的人生很充實 !

 

都市,也許聚集了政府建設台灣的焦點,交通便利且醫療充足;但是一個鄉下的好社區,對於生活面來說似乎更能讓人感覺滿足。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特色快照
106年文化扎根活動 

106年度社區營造三期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上安社區文化扎根活動,圓滿辦理完成,感謝文化局給我們機會辦理,讓我們又一次號召新住民用當地食材做出美麗可口餐點,發表會當天外賓非常讚賞,媲美五星級飯店。

只是辦在星期日很可惜文化局、縣府、鄉公所、長官全部都沒派人來,只有最關心我們地方的 陳淑惠 議員有來參與,很感謝她對我們的關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