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新竹縣寶山鄉油田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9
  • 累計人數:108157
  • 發表文章:38
  • 相片數量:242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余永財  
聯絡地址: 新竹縣寶山鄉油田村新湖路三段285巷25號  
聯絡電話: 03_5761888  
傳真電話:  
特色快照
傳統客家米食、美食 

承蒙三峰國小DOC數位中心李校長、呂主任的幫忙,學校與社區合辦客家米食及美食研習,順利圓滿完成,成果豐碩皆大歡喜。對於"吃"的認識更加了解製作的過程方法及做法;促進社區和諧及情感交流聯誼,家庭幸福美滿身心健康,真的很感謝曾經幫助過我們和一起打拼的夥伴們,有你真好~~~足感恩~~~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再給我們,期待再相會、再合作。

社區小故事
中風徵兆~~~請記住STR保命
    2012/10/19 07:06 | 未分類資料夾
 

中風徵兆 -- 請記住STR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

敬愛的親友們:
⋯⋯
也許您年輕用不到,可是我相信在您身旁一定有人需要這樣的知識。再說,您知道後又可以助人,不是更好嗎?
願上帝賜福您的家人!

中風徵兆 -- 請記住STR
有個朋友,在一次烤肉聚會當中絆倒了,摔了一跤,旁邊的朋友建議找醫護人員,
但她很確定自己沒事, 只是穿了新鞋被磚塊絆了一下罷了。
她還有點危危顫顫站立不穩的時候,朋友們幫她清洗乾淨,又為她盛了一盤食物,
她就跟著大家一起享受。 她的先生後來打電話通知大家,她被送到醫院,傍晚六點,就過世了,
原因是她在烤肉聚餐的時候中風。如果他們懂得辨識中風的癥兆,她現在也許還跟我們在一起。

有些人不會死,但結局處於無助無望的景況中。
只需要花一分鐘的時間讀完這篇文章,腦神經外科醫師說,
如果他能在三小時之內接觸到中風患者,他就可以將中風的後果完全扭轉過來。
訣竅就是辨識診斷出中風的問題,並讓病患在三小時之內接受醫療,而這是很難的。

辨識中風!
感謝上帝讓我們記住 STR 三步驟,請閱讀並學習!
有時候中風的癥兆很難辨認,不幸的是,缺乏警覺就會帶來災難。
辨認不出中風的徵兆,中風患者就會嚴重腦傷。

醫生說,旁人只要問三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辨識中風。
S:(smile)要求患者笑一下。
T:(talk)要求患者說一句簡單的句子(要有條理,有連貫性)。
例如:今天天氣晴朗。
R:(raise)要求患者舉起雙手。

注意:
另外一項中風癥兆 是:要求患者伸出舌頭,
如果舌頭「彎曲」或偏向一邊,那也是中風的徵兆,
上面四個動作,患者如果有任何一個動作做不來 ,
就要立刻打 119 !!!並且把症狀描述給接線者聽。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閹雞術的由來
    2012/10/15 07:40 | 未分類資料夾

楊家四代祖傳 奉華陀為祖師爺

中國時報【楊明峰╱桃園報導】

閹雞技術流傳二千年,相傳是三國時代神醫華陀遭曹操怒斬後,留下片頁記載的外科小手術,被閹雞人視為祖師爺。閹雞術大多為「一刀抽拉法」,只要劃一刀,再利用棕櫚葉的細絲分切雞睪丸、血管,加上餵食雞隻消炎藥,存活率幾乎百分百。

閹雞人視華陀為祖師爺,楊盛福四代家中都供奉,神龕上寫道「華術洗腸真妙絕,陀先割腹有其方」,足見閹雞人對華陀的敬重。

四到八周齡的公雞最適宜去勢,此時雞隻體力漸增,但睪丸還未發育完全,手術較易取出。

楊盛福先坐在矮凳上接過雞隻,兩腳踩住雞爪,將雞翅膀交叉固定。接著拔光雞腋下羽毛,從後算起第二根肋骨處,一手按住雞、另一手精準下刀。再以「弓仔」撐開傷口,並以「抽管」的棕櫚葉細絲取出兩顆雞睪丸,最後餵食消炎藥囊。看似繁複步驟,楊盛福約五十秒就可完成。手術完成,雞隻還可站挺,不見極虛弱的疲態。

傳統農戶認為,去勢過的雞隻較易養大養肥,祭神牲禮不用公雞祭拜,自然衍生閹雞行業。但近年動保聲浪越大,楊盛福認為,閹雞是古早流傳下來的技術,並無殘忍與否問題,「連狗都有人閹了、人也要結紮」,只是方式不同而已。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客家八音
    2012/09/17 00:00 | 未分類資料夾

painlogo


漢人客族由中原地區遷徙至廣東梅縣等一帶縣份,由北至南,不停地吸收與融合各地的民間音樂,並保存自己原有的風格,逐漸演變成一種特殊曲種,即稱之為「客家八音」。

八音隨著客族的第四期遷移(公元1645年到1867年),也到了台灣,分佈中壢、新屋、楊梅、龍潭、富岡、關西、新埔、竹東、芎林、北埔、頭份、苗栗等地方。被人稱為「八音班」或「鑼鼓班」。

what is pain


中國有許多樂器,依照樂器製作使用材質的不同,分成八類
,叫做「八音」,分別是金、石、絲、竹、匏、土、革、木
matel


painlogo
team form



嗩吶表演在演出中,常兼任整個樂隊的指揮
平常可分為五種組合,視請主要求,人數越多,費用越高。四人組通常用在規模較簡單的廟會,因人數少,演奏的樂曲比較簡單。五人組出現在多日廟會( 如做醮 ) 及一般的婚喪喜慶,演奏曲目自是比四人組多,音響也較為豐富。六人組這是客家八音演出時最通用的一組,可說是民間表演的標準型,當然所有八音各類曲目都能演奏了。七人組從這組開始就可以叫大團了,一般在特殊的大場面才得以使用。八人組吹場音樂時可以有四把嗩吶齊奏,聲音宏亮,有浩瀚雄壯之氣,真是傳統的鼓吹引導樂。演奏八音音樂時,它可以把所有的伴奏樂器包容進去,做出齊全豐富的音響效果。

painlogo
pain tools logo

樂器


(1)哨吶,客語稱笛子(ㄊㄚˋ子),目前客家八音所使用的嗩吶前面七個音孔,後面有一個音孔,其音孔的距離是勻孔,所以吹出的音律並非平均律。
(2)管,客語稱「烏嘟孔」,是雙簧管樂器,管身是竹製或木製,開孔與哨吶相同,前後一共有八孔,竹製的管與嗩吶一樣,管口要加一個銅管,再加蘆哨。木製的管則管口直接插蘆哨,其全按孔音高是La或Si。一般在八音演奏中是屬於伴奏樂器。
(3)笛,客語稱簫,分直蕭與橫蕭兩種,均為竹製。

樂器

       
吹 管 樂 器
嗩吶。
客語稱「笛子」(ㄊㄚˋ子)。雙簧管樂器,原流傳於波斯、阿拉伯一帶,「嗩吶」一詞即波斯原名Surna的音譯,金元時傳入中國。嗩吶為客家八音的主奏樂器。
管。
客語稱「烏嘟孔」。雙簧管樂器,為客家八音的伴奏樂器。
笛。
客語稱「簫」,分「直簫」與「橫」兩種,為客家八音的伴奏樂器。
擦 弦 樂 器
小椰胡。
客語稱「二絃」或「殼仔絃」。高音拉絃樂器,琴筒以小椰殼製成半圓形,音色明亮、高亢,類似板胡,為客家八音中重要的伴奏樂器。
大椰胡。
客語稱「胖胡」或「胡絃」。中音拉絃樂器,琴筒以大椰殼製成半圓形,音色鬆軟、沉悶,為客家八音中最主要的伴奏樂器。
喇叭琴。
客語稱「叭哈絃」,即歌仔戲的鐵絃仔、鼓吹絃。琴筒是由彎曲的銅頭蒙上塑膠板(在日據時代以留聲機的唱頭充當),音色特殊,與嗩吶的聲音有些類似。新竹以北的八音團,常常以它作為主要的伴奏樂器。陳家八音團不用此樂器。
京胡。
彈 弦 樂 器
揚琴。
客語稱「洋琴」、「蝴蝶琴」,屬擊絃樂器。原流行於波斯、伊拉克等地,約於明末傳至中國廣東沿海一帶,然後流行全國。客家八音重要的伴奏樂器之一。
三絃。
秦琴。
又名「秦漢子」,琴面常作八角形、花瓣形或圓形。客家八音唯一的低音彈撥樂器。
打 擊 樂 器
單皮鼓。
中國戲曲武場的領奏樂器,音色剛脆激烈,但因其攜帶不便,客家八音團現在常用梆子帶替。
梆子。
客語稱「敲子」。分高音與低音兩種,客家八音用高音梆子代替單皮鼓,具有極重要的指揮功能。
竹板。
客語稱「夾節」。用兩塊半節的竹片製成,以布帶串連,兩片互擊出聲,用以節樂,為客家八音常用的擊樂器。
堂鼓。
客語稱「通鼓」。為八音「吹場」的領奏樂器,也在「弦索」的過門時與小鈸搭配演奏。
小鈸。
客家八音不可缺少的擊樂器之一,在「吹場」控制樂曲進行的速度,在「弦索」中由堂鼓手兼奏,所以要用一個布條纏繞的圓圈圈來當墊子。
小錚鑼。
客語稱「叮噹」。形圓如銅鑼,外有木框,邊設三孔穿繩懸在木框上,三十年前是由兩個連在一起,現多只用一個。只用於「弦索」,初學八音者需以此樂器入門。
小鑼。
客語稱「碗鑼」。不管在「吹場」及「弦索」的過門中,它都是裝飾性地演奏,常由吹嗩吶者兼任演出。
大鑼。
客語稱「本地鑼」。在「吹場」中,於每小節的頭拍敲擊,音量宏大。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38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