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龍潭區高平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2
  • 累計人數:351817
  • 發表文章:228
  • 相片數量:15125
  • 回應數量:5
  • 網友按讚數:2
聯 絡 人 : 陳素娟  
聯絡地址: 龍潭區高平村13鄰中豐路高平段166號  
聯絡電話: 09630746150937539310  
傳真電話: 03-4717205  
不知不可-節令
 
大過年
類別:風俗民情
 

隨著冬至的到來,吃完了湯圓,年的腳步就近了,雖然工商業社會忙碌的步調讓年的味道變淡了,但小時候濃濃過節的氣氛,卻不斷在記憶中被掀起:新年新衣戴新帽,爐灶邊香氣四溢,甜粿、鹹粿、菜頭粿,敬神祭祖鮮果素菜滿桌擺,恭喜發財紅包拿來,似乎溫熱記憶裡的小烘爐,團圓飯的歡笑聲,點點滴滴洋溢開來…。

 

 

 

 

 

 

 

 

~好過年~
初一早      初
二早早
初三睏到飽  初四接神
初五隔開
    初六是挹肥
初七七完
    初八完全
初九天公生
   初十有食實
十一請子婿  十二查某子轉來食泔糜仔配掛菜
十三關老爺生 十四搭燈棚
十五上元暝  十六相公生

 

按照中國曆法﹐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開始。事實上相關的活動早從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就陸續展開了。傳說中的諸神在這一天,會回天庭向玉皇上帝報告這一年來的諸事。因此,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供品敬拜諸神,並燒紙錢以便提供諸神返回天庭的旅費。此外,還要在「灶神」的嘴巴四周塗上糖漿,以確保其向  玉皇上帝報告時能多說些好話。傳統的慶祝活動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而時序的制定又是如何來的呢?中國傳統的萬民曆詳細記載四時節令,也是民間最通用的曆法,我們就來了解萬年曆的由來。

 

        萬年曆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由於曆法定得不準,天時與農事往往不
    能準確的配合,農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當時的天子祖乙見
    到節令紊亂導致民不聊生也非常憂慮。他就召集百官詢問節令
    失常的原因。節令官阿衡自己也不明白,就隨便編了個理由,
    說是人們得罪了天神;要使節令恢復正常,就得祭拜天神,請
    求寬恕。祖乙聽信了阿衡的話,就親自率領百官,前往天壇祭
    祀天神,並傳令全國百姓設壇祭天。可是折騰了半天,節令還
    是照樣的亂。   
        當時有個年輕樵夫名叫「萬年」,他看到節令紊亂,農人
    無法種田,苦苦思考解決的辦法。有一天,萬年上山砍柴,砍
    累了就坐在樹下休息。他眼看著樹影發呆,心中想的仍然是如
    何將節令定準的事。不知不覺的過了大半個時辰,他才發現地
    上的樹影已經悄悄地移動了方位。萬年靈機一動,心想,為何
    不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回到家後,萬年就設計了一
    個「日晷儀」。可是,一遇上陰雨天,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
        有一天,萬年在泉邊喝水,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
    滴,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回家後,萬年就動手做
    了一個五層的漏壺,利用滴水的方法來計時。如此一來,不管
    天氣陰晴,都可以正確的掌握時間了。有了計時的工具,萬年
    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節令的變化。經過長時間的歸納,他發現
    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複一次。只要弄清楚日
    月運行規律,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
        萬年帶著自製的日晷儀及水漏壺去晉見天子祖乙,說明節
    令不準與天神毫不相干。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就把萬
    年留下,在天壇前蓋起日晷臺、漏壺亭,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
    萬年差遣。從此以後,萬年得以專心研究時令。
        過了一段日子,祖乙派阿衡去瞭解萬年製曆的情況。萬年
    說出自己推算出的初步成果,阿衡聽後,非常忐忑不安,他擔
    心萬年製作出準確的曆法,得到天子的重用,直接的威脅到他
    的地位。於是,阿衡就以重金收買了一名刺客,準備殺掉萬年
    。刺客趁夜深人靜時,射殺萬年。結果,被守衛的士兵及時抓
    住,將他送到天子那。祖乙問明了是阿衡的詭計,就下令將阿
    衡收押,親自去探望萬年。萬年就把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報告
    給祖乙:「現在申星追上了蠶百星,星象復原,子時夜交,舊
    歲已完,時又始春,希望天子定個節名吧!」祖乙說:「春為
    歲首,就叫春節吧。」
      經過了數十個寒暑,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了。
    當他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已經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祖乙
    深受感動,就把太陽曆定名為「萬年曆」,並封萬年為「日月
    壽星」。直到今天,人們將陽曆稱為「萬年曆」,並在春節時
    掛上日月壽星圖,據說都是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

 

 

◆過年的習俗

 

雖然一般人認為新年的慶祝活動是從除夕當天開始;長年居住在外的遊子,會在除夕夜之前趕回家,以便與家人共進豐盛的年夜飯。這個時候,家人會把裝滿錢的紅包送給家中的老人與小孩;也會全家人一起守歲來迎接新的一年。相傳守歲可以為父母親增壽,因此除夕夜通常都是徹夜不眠、燈火輝煌。而且,在古老的傳說裏,整夜點燈尚有嚇走年獸的用意。

 

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是祭祀祖先、敬拜諸神,之後家中的年輕人必須跟長輩「拜年」。當天另一個重要活動,是穿上新衣走訪親朋好友,並祝賀「恭喜發財」;此時,也是一個和解的好時機,所有的新仇舊恨都必須在年節時分暫擱一邊。而新年假期中另一個特殊景象就是舞龍舞獅,我國自古就視「龍」為吉祥的象徵,並深信龍掌管降雨,因此舞龍可以保祐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此外,亦傳說龍跟獅子的頭可以驅逐邪魔。

 

食物在春節期間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春節的飲食習俗除追求色香味俱全以便犒賞自己及家人,更重要的意義在於祈福並討個好兆頭。舉例而言,在除夕夜的年夜飯中,魚是不可或缺的重頭戲,因為魚象徵著「年年有餘」;韭菜則代表「永久」;蘿蔔有「好運」的意思,而魚丸及肉丸則代表「團圓」。此外,年糕意味著「步步高升」,水餃則因為形狀像金元寶,春節吃水餃意味著為來年累積財富。

 

這段期間,有些迷信及禁忌仍深植於人們心中。例如:人們相信在大年初五前掃地,可能掃走屋內的好運與財富;此外,要儘量避免說不吉利的話或討論與「死」有關的話題;如不小心打破碗碟,要盡快地說「歲歲平安」,以便及時化解凶災;為祈求年年益壽,神壇上的香與蠟燭必須終日點亮;某些家庭禁用刀子與剪刀,因為這樣才能避免家人在使用刀剪時不小心受傷。

 

過年期間,臺灣的大小廟宇都擠滿上香祈求來年平安及好運的民眾。有些廟宇在除夕的午夜時分會先關上大門;這時,門口聚集許多翹首引頸的民眾。俟午夜十二點的鐘聲敲響,大門就會被蜂擁的民眾推開,大夥爭先恐後的擠進,以便讓自己成為第一個將香插進香爐的人,因為傳說拔得頭籌的人可得到好運。

 

初一元旦,事先要依據天干地支找出當年「開正」的時刻。「開正」的時刻通常很早,有的人家甚至通宵守歲,等到時刻到來,就燃放鞭炮,在神明前擺上各色「甜點」,例如:紅棗、冬瓜糖、花生糖等。全家老一同祀神、祭祖,迎接新年的到來平日信奉某一神明的人,也在春節到寺廟燒香禮拜,稱為「行香」。」
初四接神,去年臘月廿四
日回庭稟報的諸那天回轉人間。因此準備牲醴、香燭紙馬迎接神下降。俗話說「送神早,接神遲」,所以接神一般都在午後舉行。由於要準備接神的供品,飯菜特別豐盛。
初五隔開,表示新正暫告一段落。各商家已正式開張,回復正常營業。

  資料來源:台灣傳統民俗節慶網站

日期範圍: 陰曆 1月1日 ~ 1月15日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相關連結: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