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龍潭區高平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0
  • 累計人數:351815
  • 發表文章:228
  • 相片數量:15125
  • 回應數量:5
  • 網友按讚數:2
聯 絡 人 : 陳素娟  
聯絡地址: 龍潭區高平村13鄰中豐路高平段166號  
聯絡電話: 09630746150937539310  
傳真電話: 03-4717205  
不知不可-節令
 
二十四節氣
類別:風俗民情

 二十四節氣

在世界上採用的曆法大都是陽曆,不過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便都用陰陽曆,也就是「陰曆」,「陰曆」的判定可說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

在春秋時期,那時候的人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時代後,魏國人石申編製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從此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一個新時代。

陽曆是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為計算單位,一共是三六五天五小時四八分四六秒,為了方便使用,故以三六五天做為一年,每隔四年就有一個閏二月,使原本二十八天的二月增加為二十九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為計算單位,大約是二十九天十二小時四四分四秒左右,因此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三五四天而已,比陽曆少了十一天,為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為「閏月」,所以我國在古時候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有用「十九年七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現在科學的輔助下,閏月的設置可說是更精確了。

有了「年」以後,古代的天文學家利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把一年分為四個階段,然後再把每個階段分成三小段,一小段大約十五天,於是全年有二十四小段,便產生了二十四節氣。為了方便記憶,古時候的人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一首歌謠:

「春雨驚春清榖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日雨節日期定,主多不差一兩天。」

由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它所反映出來的氣候和農業現象來看,我們可以知道,它對農民從事耕作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了。

 


 

 

二十四節氣-春

春雷乍響雨綿綿

要認識二十四節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春、夏、秋、冬四季開始。每個季節開始、節氣就以「立」來表示,季節過了一半則用「分」或「至」來形容,春天的第一節氣就是立春,春天過了一半稱為春分,而在立春到春分及春分到夏天開始的立夏之間各夾有二個節氣,每個節氣大都相隔十五天,在春天裡共有六個節氣,也就是約有三個月之久。

 

春季之始,草木萌動-立春

立春不只是春天季節的開始,更是一年之中,揭開春元序幕的節氣,草木開始萌芽,農人們也忙著播種。《台灣府志》載:「立春前一日,有司迎春東郊,備儀仗、綠棚、優伶前導。青春士女,蜂出雲集,填塞市中,多市春花,春餅之物,以供娛樂。」可見舊時的「迎春」習俗。政府也訂立春日為農民節,更證印了這個節日的重要性。

 

春雨綿綿,滋潤大地-雨水

雨水節氣在中國北方是指冰雪融化成水之意,古老的曆書說:「斗指壬為雨水,時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

 台灣的雨水時節,正是春雨綿綿的季節,農諺謂:「雨水節,接柑橘。」又說:「雨水甘蔗節節長。」更生動地說明了這時節正是萬物向榮,草木萌動的景象。民間用龍王來代表雨水神,主因龍王古來便是雨水的化身。雨水時節,春雨初來,大地受到滋潤是最佳的種植時機。

 

春雷乍響,驚醒萬物-驚蟄

驚蟄指春雷初響,驚醒蟄伏中的昆蟲,此時已進入仲春,桃紅李白,鳥鳴鷹飛,但因春暖乍至、春雷初響,把冬眠中的昆蟲都驚醒了,開始活躍在天地間,因而古老的曆書記載著:「斗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民間以傳說中長鳥嘴的雷公作為此時節的代表神祇。

 

晝夜平分,農事正忙-春分

春分的分是指過半的意思,《黃曆》指出此時節氣的自然現象是:「斗指  為春分,日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春分。」這時正是農事最忙的時節,也是春暖花開的佳期,宋代歐陽修有詩曰:「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春梅如豆柳如眉,日常蝴蝶飛」春分正是台灣自然生態最豐美的季節,原野百花齊放,報歲蘭此時正是開得最盛,風雅之士,莫不競相賞蘭為樂。

 

日暖花開,景清氣明-清明

由於清明自古以來便是掃墓祭祖的日子,在節氣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義自然就不重要,人們重視的是:「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祖各紛然,紙灰化作白蝴蝶,血淚染成紅杜鵑」的祭墓習慣,踏青野宴雖是清明舊俗,但畢竟是個鬼節,民間乃以緝惡逐鬼的七爺作為清明神。

 

 雨水滋潤,百榖生長-榖雨

 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是榖雨,這時節田中都已插滿秧苗,作物新種,最需要豐沛的雨水滋潤,也就是「雨生百榖」的意思,此時春將盡夏將至,池塘裡的浮萍開始孳生,桑樹也長了翠綠的新芽,正是養蠶人家開始忙碌的時候,從丘陵到高山,處處亦可見汗流浹背的茶農,日以繼夜的採茶,製作該年的春茶。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的氣息給予大地萬物生命新生命,我們當把握春光明媚的季節,齊心努力使得新的一年有新希望。

 


 

二十四節氣-夏

 

白晝漸長夏始至–淺談夏天的節氣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時間有三個月,但卻分為六個節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夏」正式宣布夏季的到來,作物逐漸豐盈。古人用「小滿」來表對收獲的期待。當作物的果實都己初長成,天氣愈來愈熱,才開始種植作物,就稍嫌晚些,於是「芒種」節氣,提醒了人們,過此時節就不好再種長芒的作物了。「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星夜最短的日子。緊接著是那暑氣逼人的「小暑」、「大暑」這時節,大地如烤箱,逼著人們只想躲在房中吹冷氣。同時也是颱風最愛來湊熱鬧的時期。

台灣位處亞熱帶,又有北迴歸線穿越其間,每年有四、五個月以上屬於炎熱的季節,高溫常達攝氏三十七、八度,讓人感到不舒服,常見人人揮汗如雨、汗流夾背。現就立夏至大暑間六個節氣逐一略述。

 

立夏」古代天子,立夏迎夏,夏至祭天。立夏民間認為是八節之一,是諸神用來記錄人間是非罪過的日子,因此這一天最好不要動用任何刑法,甚至連鞭杖責罵也要避免。在這「萬物都繼長增高」的時節《禮記》〈月令篇〉:「螻蟻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說明這時青蛙開始聒叫著,夏天來臨了,蚯蚓也忙著幫農人翻鬆泥土,如果在鄉間,清晨的田埂小路上常見蚯蚓在散步。

 

小滿」穀粒果實,逐漸豐盈,中國北方的農諺:「小滿麥滿仁」意指小滿時節,稻與麥皆已結穗盈滿,歷代的〈黃曆〉也有類似記載:「斗指甲為小滿,萬物長於此少得盈滿,麥至北方,小滿而未全然,故名小滿。」地處亞熱帶的台灣,小滿時節往往正逢梅雨季。有趣的是二十四節氣神中,唯獨小滿以「滿清人」的打扮,顯然是取「滿」字之意。

 

芒種」稻穀成穗,梅雨初至〈大陸型氣候〉,芒種時節已進入型夏季,天氣已相當炎熱,因此辰事種作常以此時節為界,遇了這節氣,稻穀新種存活率就愈來愈少,〈黃曆〉有類似記載:,斗指已為芒種,此時種有芒之穀,過此即失敗,故名芒種。」炎炎夏日裡,冰品開始大受歡迎,西瓜、茘枝、芒果…等夏季水果也適時應市。芒種神則是春牛芒神圖中換芒神。

夏至」白晝最長、黑夜最短。夏至曾是中國最早的節日,漢代以前,夏至之日全國皆放假,讓全家團聚暢飲。〈禮記〉〈月令篇〉載:「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蓳榮。」說明這時可開始採鹿茸、蟬也開始鳴叫,半夏、木蓳植物也開始開花、生長茂盛。夏至是陽氣最佳的時節,從今起轉變白晝漸短,黑衣漸長,直至冬至。

 

小暑」天氣漸熱,螢火紛飛,〈黃曆〉指出:「斗指辛為小暑,斯時天氣已熱,尚未達至極點,故名。」,指這還不是最熱的時候,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神,也只是舉個小火把而已。小暑以後台灣地區也正式進入颱風季節。台灣環境在以前青山綠水未污染前,小暑時節也是螢火蟲活躍的季節,只要在有綠草、有露水的地方,晚間徐徐薰風中,有一閃一亮的昆蟲伴你渡過漫長的夏夜,可惜現代城市人,無此愜意體驗。「小暑一聲雷,翻轉倒黃梅。」小暑裡岩有打雷,則表示往後半個月都會下雨,好像梅雨季又回來一樣。這是靠天吃飯的農民最大的希望。「小暑溫墩大暑熱」說明小暑氣候不要太熱,農作物才會有好收成,否則稻未就結實不行了。

 

大暑」火傘高張,暑氣正炎。大暑是一年中最酷熱的節氣。〈黃曆〉:「斗指丙為大暑,斯時天氣甚於小暑」故名大暑。」炎炎夏日中的大暑神,正是捧著火盆而來的火神,這爐火可要再過半個月,熱度才會稍減。

 


 

 

二十四節氣-秋

   
    在台灣的秋天有時火傘高張,時而狂風驟雨,酷熱的秋老虎令人無法忍受,一直到的白露過後,天氣才漸漸的有秋高氣爽的舒適感,山頭上的芒草開始發白,樹葉也漸被染紅,農作物的秋收也成溫馨景象。秋天的節氣有立秋、處暑、白鷺秋分、寒露、霜降,就讓我們逐一介紹:
                

      西北雨驟 氣候轉涼-立秋

代表秋天的開始,也象徵豐收的季節,氣候宜人,人們漸可享受辛苦耕耘的豐收。這個時節理應是蕭瑟的秋天,但是在台灣,天氣仍然相當炎熱,絲毫嗅不出一絲絲秋天的氣息。田間的二期作物欣欣向榮著,正是除草、施肥的時候,天氣依然炎熱的立秋午後常因空氣及旺盛對流作用的交互影響,迅速形成驟雨。與來的快,去的也急,台灣稱之為西北雨,但雨後多下幾次,便感受到天氣漸漸便涼了。
                

     秋之老虎 依舊毒辣-處暑
    處署是指暑氣結束之意,明代《七修類稿》載:「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暑氣至此雖開始消退,但並不表示天氣將開始轉?,所謂「秋老虎,毒如虎。」正是這時節的寫照。夏末秋初暑氣仍然高炙,海島的台灣,要特別注意的是颱風的來襲。
                   

       秋高氣爽 桂香蟹肥-白露

秋意逐漸濃厚,清晨草木可見到凝結的露水。流傳久遠的《黃曆》記載:「抖止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最能代表這氣節的產物有文旦、蓮藕還有螃蟹。中秋節前後正是文旦上市季節,荷田蓮子採收過後,地下莖逐漸肥大,長成了可口的蓮藕,這時正是採收的好季節。螃蟹的蟹黃正飽滿,肉質特別鮮美。在白露之後的中秋節是台灣三大節日之一,含有全家團員和有情人相聚的深厚意義。在這個節日,全家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品文旦和啖蟹黃,是人生一大樂事啊!
               

      秋已過半 陰氣漸濃-秋分
    秋分乃指秋天過半的意思,《黃曆》說:「斗指已為秋分,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是秋之半故名。」指出這一天的白天與黑夜各占十二小時,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此外,民間流傳中的八節,除了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外,還有二分及二至,二分指的是春分和秋分,二至指的是冬至和夏至。二分是古人行善之日,最好避免任何刑罰。而傳統農業諺語:「秋分天氣白雲來,處處欣歌好蹈栽。」由此可見農民們期待這一天,天高氣爽,白雲飄飄,如此一來二期稻作必能盈滿豐收。
 

       秋深露重 九降風起-寒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慶中,第一個提及「寒」的節氣。這時天氣已明顯出現秋霜,《黃曆》:「斗指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
    菊花為寒露時節,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不僅處處可見到的蹤跡,在與寒露相近的重九時節,更有飲菊花酒之習俗。《太清計》記載:「九月九日,採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令人不老是神話,但登高賞菊確時是這時節的雅事之一,氣候的變化上,最明顯的事東北季風漸增強。新竹地區,每年自農曆九月颳起的風,稱之為九降風;恆春半島一帶,則成了落山風,而這此東北季風將陪著台灣,度過一整個冬天。
 

       寒意初上 露霜初結-霜降
    因「氣肅而凝,露結為霜」而名的霜降,是秋季最後的一節令。天氣已日漸寒冷,但要結霜的機會尚不多,止在偶爾的時候,天氣特別寒冷,夜露才有可能結霜。
    海島型氣候的台灣,霜降時節正是北部九降風最烈的時節,《台灣縣志》載:「九月,北風凜烈,積日累月名稱九降風。」九降風也是新竹製作米粉及新埔、北埔製作柿餅最好幫手。
    「秋」總讓人感受到美麗的景緻,如詩如畫般,視覺上,大地的色彩由深綠變橙紅,這時氣候也由酷熱轉涼爽。它更是一個團圓豐收的好季節。

 

 


 

 

二十四節氣-冬

冬天是一年之中最末的季節,農人忙於冬藏,動物開始冬眠,植物也漸停止成長,楓戚換上橙紅色的衣裳迎接冬天的到來。冬天的六個節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現一一說明如下:

 

●立冬─冬意乍現 補冬添力

立冬是冬天第一個節氣,傳統觀念中,冬是結束的意思,進入立冬後,萬物的活動漸趨休止,準備蟄伏過冬,人類是不冬眠的,但在傳統社會中,由於物資匱乏,平常飲食相當粗陋,只求粗飽,很難顧及營養,又經過一整年的辛勞,往往身體不堪負荷,故常於立冬之日進補稱之『補冬』,一方面在酷冬時不懼寒冷,也可為來年開春的努力工作,儲備體力。但現代工業社會,一年四季豐衣足食,『冬補』一事,就依個人體質而定了。

 

●小雪─小雪無雪 冬陽普照

古老的《黃曆》:『斗指巳,斯時天已積陰,寒未深而雪未大,故名小雪。』但對台灣而言,這個季節連寒冷的部分都感受不到,唯有稍感涼意,二期稻作大多已收割完畢,農人忙著翻開泥土,讓十月小陽春的冬陽曝曬,有些農家會利用這段農閒之際,在閒置的田間種些長生菜、蘿蔔、覆菜等,以便在新年前採取醃成鹹菜、梅甘菜、蘿蔔乾…等久藏食品。

 

●大雪─芒花紛飛 楓紅山野

《禮記》〈月令篇〉謂:『冰益壯,如始坼,日短至,陰陽爭,諸聲蕩。』這種冰封雪凍的景象,只有在中國黃河以北才見的到,居亞熱帶的台灣,除了玉山、合歡山少數高山在強勁寒流來襲時,才有降雪的景象。雖大雪紛飛的景象見不到,但幾個觀光風景區已漸滿山遍野的楓紅,菅芒花曾幾何時已悄悄的將大地鋪上白色地毯了。在此季節寒流也逐漸從北方傳來,空氣中流竄著一股寒氣。

 

●冬至─冬至如年團圓添歲

冬至不僅是個節氣,更是傳統四時八節中最後的一個節,也就是『四立、二分、二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古人重視這八節,並認為八節宜避刑責的習俗,所以在朝為官者,至八節待百姓宜寬卹。

冬至,民間以冬節、至節、長日稱之,一年之中這一天的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民間《黃曆》載:『斗指戊,斯時陰氣始至明,陽氣之至,日形南至,北半球晝最短,夜最長。』因此民俗認為這時候陰氣最重,要小心防範寒害,過了這一天黑夜就慢慢把日子還給白天了。

台灣俗諺謂:『冬至大如年』說明這個日子與年一樣重要,過冬至節最重要的是搓湯圓,湯圓有紅、白兩種,一般以冬節圓稱之,俗話說:『不吃金()丸,銀()丸,不長一歲』,因為湯圓寓意團圓和福祥之意。

 

●小寒─寒流來襲 天地蕭索

冬至後的兩個節氣,分別是小寒和大寒,這是因中國北方冰雪初融所致的寒氣,在台灣也到此時,才會因不斷的寒流來襲讓人有凍得打顫抖的感覺。中國北方有句農諺說:『小寒大寒,冷成冰團。』在台灣濱海海域上,寒流南下將烏魚趕至南台灣迴游,所以天氣越冷越是漁民補烏魚大豐收的最佳時節。小寒神是城隍爺部將中的八爺,八爺即范無救,本就是酷冷無情的鬼差,因此更令人望之生寒。

 

●大寒─冬已將盡 除舊佈新

大寒是一年中最後的節氣,氣候相當寒冷,但因近過年,人們忙著除舊佈新,期盼新春的氣氛愈來越強烈,各行各業為迎接新歲而忙碌著,大家都準備好重新出發的心情,為新的一年做最好的準備。

二十一世紀的台灣人,重新認識台灣的二十四節氣,是必要的,好幾千年古人智慧的累積,是可以豐富我們生命的內涵,並對時序有了更深的認識。

 

 

 

 

 


四君子

四君子者,四時之草木─梅、蘭、竹、菊也。

   君子尚品,又可稱為四品—梅以冷而花,其品潔;蘭以靜而芳,其品幽;竹以虛而直,其品清;菊以傲而淡,其品逸。舉四品以概眾芳之清芬,應四時以宣萬物之氣節,自古以來文人學士多喜愛以此為題材寫其意。以我之意,傳物之神,以物之神,達我之意。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遲;高標逸韻君知否?正在層冰積雪時。」  ─陸放翁

  梅具高潔逸韻,以喻人品襟期,一向是絕妙詩材,寄興吟詠,發抒心靈。梅先眾木而花,花似杏,甚香,老幹崛強,嫩條墨綠微青色,花開時微見葉萌芽,樹本最耐歲月,性潔喜曬。《歲時雜記》載:「二十四香花信風,梅花居首,惟江南有早梅,立冬前即已著花,花小,白色,單瓣,萼紫綠,芳香於十一、二月間開放,江南及粵南栽植甚廣,梅品種甚多,有大宮粉、綠萼梅、玉蝶梅、九英梅、硃砂梅…等等。」

「君子守清潔,抱道每深藏,處為幽谷瑞,出為王者香,顯晦不殊致,千古此芬芳。」─吳鳳堦

蘭稱幽香,別名尤多,如香祖、王者之香、天下第一香、幽蘭…等。發芬芳於幽巖岩壑之中,如高士明修敦行、不慕利祿,所以是君子之美。

 世稱竹有飾而無花(竹若有花則枯槁而死),梅有花而無葉(落花後其葉始長),松有葉而無香(未若蘭花之馥郁)。惟蘭則兼有之,靜居若能植蘭一、二,在含苞初放之時,清風吹拂,綠葉輕颺,芳香沁人心脾,有此佳境,足可忘憂滌慮。

「閒潑池頭墨,修篁植渭川,拂雲梢欲舞,倚石節操堅;靜趣為誰賞,詩情動我懸,瀟然寄林下,幽韻引風前。」─宋文石,自題墨竹詩

 竹韻清高瀟灑,琅玕十丈,玉立森寒,其色蒼翠欲滴,四時常青,在此坐對,足以忘憂。古人喻竹直節虛心,性具至德,東坡居士嘗言:「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日無竹。」可見古人愛竹之深。

《廣群芳譜》竹譜記載:「竹,植物也,非草非木,耐濕耐寒,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其操與松柏等第,雖喜濕惡燥,亦不宜水淹其根…」。《格物總論》:「竹中虛,白膜,外皮青綠,色或黃或紫,或斑駁成文,或小或大,或長或短,種類最多,大抵自根至莖,皆有節,莖間節處生枝,枝間節處生葉…」。竹有四十三屬,約有五百五十四種之多,諸如:方竹、觀音竹、四季竹、棕竹…等等。竹有長幼之序,父子之親、密而不繁、疏而不陋,沖虛簡靜,妙粹通靈,可比全德君子。

「清霜下籬落,佳色散花枝,載詠南山句,幽懷不自恃。」─白陽山人

菊,古名鞠,省作匊,衍變為菊,據《坤雅》記載:「鞠草有花,至此窮焉;故謂之鞠。」菊之別名甚多,如四精、節花、傅公、金蕊、周盈、延年、更生、帝女花…等。《本草》云菊為女節、全莖。與桂荃蘭蕙同取,以喻堅正。晉陶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由此可知陶淵明愛菊之甚,而後詩歌文字尤多以菊花為題材的作品。世傳真菊味甜,芳香入藥,服之輕身益壽,漢朝風俗中九九重陽飲菊話酒,可秡除不祥。三國時傳言菊具五美:「團花高懸,準天之極也;純黃不雜,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味穎,象勁直也;流中輕體,神仙實也。」可見菊之不同凡卉。唐朝時飲菊花酒之遺風尚存,李適:「凡天子饗食遊豫,惟宰相及學士得登慈恩寺浮圖,獻菊花酒稱壽。」

    古人以松為儔,而翠蓋虬枝與黃花相悅茂,此為秋色醉人之處。菊花孤傲,善雅幽質,有類隱逸之士;在百卉凋零中,燦然獨秀,品行介潔,尤合高士之襟懷。

 


 24節氣表

次序

季節

節氣

農曆

公曆

意義

 

1

春季

立春

正月節

24/5

開始進入春天,萬物復蘇。

 

2

雨水

正月中

219/20

這時春風遍吹,天氣漸暖,冰雪溶化,空氣濕潤,雨水增多。

 

3

驚蟄

二月節

35/6

天氣轉暖,春雷震響,蟄伏在泥土裏的各種冬眠動物蘇醒過來及開始活動,所以叫驚蟄。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

 

4

春分

二月中

320/21

這一天南北兩半球晝夜相等。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5

清明 

三月節

44/5

天氣晴朗溫暖,草木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忙於春耕春種。人們在門口插上楊柳條,到郊外踏青,以及祭掃墳墓。

 

6

穀雨

三月中

420/21

天氣較暖,雨量增加,是北方春耕作物播種的好季節,因為有雨水滋潤大地。

 

7

夏季

立夏

四月節

55/6

夏天開始,雨水增多,農作物生長漸旺,田間工作日益繁忙。

 

8

小滿

四月中

521/22

大麥、冬小麥等夏收作物,已經結果、籽粒飽滿,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滿。

 

9

芒種

五月節

65/6

芒種表明小麥等有芒作物成熟,宜開始秋播,如晚穀、黍、稷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將進入黃梅季節,連綿陰雨。

 

10

夏至

五月中

621/22

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白天最長。從這一天起,進入炎熱季節,萬物生長最旺盛,雜草害蟲也迅速滋長。

 

11

小暑

六月節

77/8

正值初伏前後,天氣很熱但尚未酷熱,忙於夏秋作物的工作。

 

12

大暑

六月中

723/24

正值中伏前後,一年最炎熱時期,喜溫作物迅速生長;雨水甚多。

 

13

秋季

立秋

七月節

87/8

秋天開始,氣溫逐漸下降;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開始移栽。

 

14

處暑

七月中

823/24

氣候變涼的象徵,表示暑天終止,夏季火熱已經到了盡頭。

 

15

白露

八月節

97/8

天氣轉涼,地面水汽結露。

 

16

秋分

八月中

923/24

陽光直射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北方秋收秋種。

 

17

寒露

九月節

108/9

天氣轉涼,露水日多。

 

18

霜降

九月中

1023/24

天氣已冷,開始有霜凍,所以叫霜降。南方仍可秋收秋種。

 

19

冬季

立冬

十月節

117/8

冬季開始,一年的田間操作結束,作物收割之後要收藏起來。

 

20

小雪

十月中

1122/23

氣溫下降,黃河流域開始降雪;北方已進入封凍季節。

 

21

大雪

十一月節

127/8

黃河流域一帶漸有積雪;而北方已是萬里冰封。

 

22

冬至

十一月中

1221/22

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

 

23

小寒

十二月節

15/6

開始進入寒冷季節。冷氣積久而寒,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寒時期。

 

24

大寒

十二月中

120/21

大寒就是天氣寒冷到了極點的意思。大寒前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 本資訊轉貼自 http://www.yuhlonggong.idv.tw/D/D4/D4-5/new_page_D4-5.htm

 

日期範圍: 陰曆 1月1日 ~ 12月31日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相關連結: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