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
社區通粉絲團
會員中心
RSS 訂閱
常見問題
加入最愛
:::
:::
:::
搜 尋
主題推薦專欄

台江內海青少年參與-- 探索篇

發布日期:2014/09/29

台江內海青少年參與-- 探索篇

文‧圖/吳比娜

「台江?台江在哪裡?」
在台灣西南沿海,台南安平以北,曾文溪以南,自古是沙洲潟湖遍佈之內海,荷蘭人在此登陸,追烏魚來的漢人在此搭寮屯墾,發展成海埔聚落,近年來,物換星移,逐漸發展成為半城市化工商發達的城鎮,內海被填平為陸地,道路橫亙,河流被堤防擋起,鮮少可再看出原本的河海痕跡,直到地方文史人士的推動,隨著「台江國家公園」的成立,「台江」這個區域,才逐漸廣為人知,而住在這塊歷史古地上的青少年,也追求探索,透過各種社區參與,重新發現自己和家鄉的定位。

 

1

1.空間模式語言排列

 

「放學後的學校--台江空間模式」社區探索課程,在瀛海中學和台江青少年NPO中心的支持下開課了,國中與高中部的近四十名學生,自願在星期六下午參加為期八周的課程,透過田野調查、社區活動參與,去更瞭解自己生長的社區,培養對環境的敏感度。青少年想要要更認識台江的人文、歷史、生態,接觸課本以外的真實世界。青少年也想要挖掘跟台江相關的社區議題,可以作為高中小論文的研究題材,有些同學,則是希望透過這個課程,認識朋友,學到新的知識,增進自己溝通表達、簡報技巧、團隊合作-所謂社區參與的能力。

 

2

2.龍安社區田野之旅 (郭柏秀老師攝)

 

期待透過社區參與,「打開青少年重要的生命經驗」台江青少年NPO中心,也是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的執行長吳茂成這麼說。「相較於台南市,這裡的學生雖然很優秀,很可惜的卻往往比較不是那麼有自信」,瀛海中學圖書館主任黃玉坤老師這樣表示。因此對於設計課程的教師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創造各種讓學生接觸、觀察、討論、動手做的管道,去鬆動原本的學習模式,讓青少年成為參與的主體。

 

3

3.校園模型製作 (郭柏秀老師攝)

 

「台江的特色是什麼呢?」第一堂課課堂上發問時,大家瞠目結舌,幾乎都答不出。相較於台南鮮明的古都意象,為處於安南區的台江,「城不城、鄉不鄉」,似乎缺乏自己的特色。接下來的課堂,學生於是被帶到海尾寮聚落做空間觀察,青少年在廟宇朱廊間的椪舍學堂上課,老人就在簷下下棋,雖然這個聚落看似平凡無奇,可是同學們認真的穿梭其間,在小地方發現樸素的美感,觀察到:垃圾車串起了共同的時空,出來倒垃圾時,幾乎是左鄰右舍互相串門子的時間,小菜園、竹林下、古厝旁,都是居民生活的角落,用速寫記錄他們所看到的,也開始對空間提出想像。

 

4

4.台江生活空間需求議題票選

 

在下一堂課裡,同學們試著將所觀察到的空間模式排列組合,各小組討論,畫出自己的「理想社區」。時值太陽花學運,年輕人對社會其實是有看法的,在圖畫裡,同學們提出社會乃是人文與人加總的公式,描繪出古厝、田園與魚塭共存的「鄭板橋世界」,象徵著對悠然自然的嚮往,也希望將閒置的老三合院活化,作為新一代的「夢想書院」,更可以作為城市人親近鄉村生活的管道。

台江地區一向有豐富的廟會活動,傳統慶典經過「現代化」後,就能更吸引青少年的加入,像是每年農曆四月的大道公文化祭,經主辦單位結合結合闖關活動,整個社區變成一個大地尋寶的場地,青少年在其中拜訪小店家、參訪廟宇,學習中草藥、民俗信仰、傳統工藝知識,與長輩們跨世代交流,各校之間擲交競賽,成為共同記憶的一部份。

同時,青少年也進行田野之旅,打開感官,感受濱海環境的空間感、氛圍、氣味,進行濱海龍山社區參訪,也到龍山社區實際體會以藝術與植栽美化的社區環境,在黃槿樹下與串蚵殻的老婆婆聊天,大樹下就是天然的學習場域,學生一致表示這是最難忘的感受。

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一旦提出想法和創意,最常聽到的就是「不可以」,當學生試著將課程中所觀察到的台江空間特點,運用在校園空間設計時,心中最常浮現的聲音就是「這是不可能的」。他們利用常見的回收材,將學校的水池、長廊、花圃改造做成模型,從使用者角度,為校園空間增加了趣味和表情,學校老師也加以鼓勵:「先大膽發想,不要自我設限」,學校的總務長也予以回應,也許在未來,青少年的創意將也有發揮在學校的可能。

青少年將在台江地區的公共議題中扮演什麼角色?青少年必須要有瞭解公共議題的管道,在本次課程裡,特別請到台江文化中心的推動與執行人員,讓學生知曉文化中心的設計議題。在未來,台江地區重要的流域整治、河川淨化問題,也將以青少年為環境教育的主題,舉辦流域營隊,發起流域小議會,讓青少年對社區環境的看法,與公部門間有所對話。

 

5

5.台江生活空間需求議題票選

 

小結與反省

台江地區正在面臨一系列生態、文化、產業的改變,我們不能期待青少年一夕之間主動參與社區議題,因為在過往沈重的課業壓力下,青少年往往對社區的瞭解與接觸非常薄弱,「社區感」到底要以何種方式介入他們的生活中呢?這有賴於學校的支持,以及社區團體提供平台,才能讓青少年社區教育在火花後,看到延續性。

一般而言,青少年被賦予「好好唸書」的角色,無從宣洩或表達他們對周遭環境改變的渴望,他們可能是社區裡最疏離與弱勢的一群,然而青少年想要的不止是被動地讀書和考試,他們渴望認識周遭,探索環境,改變社會(這從太陽花學運可以看得到)。

對於在成長過程中摸索彷徨的青少年來說,社區營造如何幫助他們發現自己是誰?發展出群體感,成為社區的一份子,甚至為社區發聲呢?相信這是青少年社區參與所持續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