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源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鄧琇蓮  
聯絡地址: 南港村港頭巷1號  
聯絡電話: 0910-866187  
傳真電話: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
  • 累計人數:13818
  • 發表文章:6
  • 相片數量:3
  • 回應數量:0
  • 網友按讚數:0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我的媽媽來自熱帶國家印尼
    2019/11/18 02:33 | 社區活動
*

我的媽媽來自熱帶國家印尼加里曼丹的一個小鄉村,誕生於63年,小時候家裡經濟不是很好,但一家總是和樂融融的相處,媽媽有一個姊姊和兩個哥哥,而她是家裡排行最小的是老么,爸爸媽媽是種田的,種了非常多椰子,媽媽沒有上過幼稚園,但是有哥哥姐姐們的陪伴下快樂的成長。

      到了要上小學時,媽媽非常的高興,聽她說過她的國小名稱和她名子 (媽媽忘記怎麼寫了) ,音非常地像,每天早上大概五點多起床,穿著裙子去上學, 媽媽喜歡體育課,不喜歡數學課,可能是需要算吧~又有些看不懂,最喜歡的同學是阿蒂,每天上放學都會一起玩耍一起回家,但印尼下課時間和台灣的有所不同,她們上到中午就下課了,可以直接回家吃飯,小時候最喜歡和阿蒂一起到河邊唱歌玩水還有在國小的操場上玩跳繩和跳格子,通常會玩到日落才回家,因為當時家裡有養豬,所以媽媽最討厭去打掃豬寮。

     從前媽媽住家附近有住其他鄰居,大家感情都很好,也會互相串門子聊天,當時的馬路是土做的,周圍也種了非常多得椰子樹,沒有去上課的時候,會去田裡幫忙,媽媽當時住的屋子是用茅草做的,做成像三合院的樣子,是大家住在一起,家裡後面有種菜,都會種空心菜和一些其他的菜,也有養一些家畜,像豬和雞,會拿到山下的市集販賣,家裡一個月大概賺沒有很多錢,小孩子會經過介紹而去打工賺錢,以貼補自己和家裡所需的生活費。

     媽媽的國小沒有畢業,所以就沒有再繼續讀書了,經過附近的鄰居介紹去做一種糖果,並非在家工作,也有到姑姑的咖啡店工作,幫忙顧店和沖咖啡給客人喝,那時候沒有時間去玩,所以每天都非常的累。

    媽媽大概在26歲的時候,嫁過來台灣,一開始很不適應氣候和語言方面的問題 (現在客家話國語台語大部分都會講了)。婚後和爸爸一起去山上的田裡種薑,也會幫忙阿嬤種明日葉,到了後來慢慢孰悉了這裡的環境後,就生下了三個孩子,之後爸爸在家裡附近蓋了一間鹿寮,爸爸留下的鹿寮也在阿嬤和伯父幫忙下繼續養鹿,媽媽每一天的工作就是去鹿寮餵鹿和清洗鹿寮,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

   幾個月前媽媽因為砍鹿草工作嚴重受傷住院,感謝阿嬤和伯父幫忙照顧,我們姊弟每天清晨先去鹿寮餵鹿和清洗鹿寮,工作做完才趕著奔往山下搭公車上學,下課回家也是先忙完鹿寮工作,往往吃晚餐已經八點多了,期間雖然很辛苦,幸好有家人互相關懷,還有謝謝村長、村幹事、社福單位、學校校長、社區志工….好多人來關心,我們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忙碌,媽媽經過幾個月的休養身體逐漸好些,背架也拿下來了,又開始每天去鹿寮做清洗鹿寮等比較不用體力的工作,希望媽媽身體健康不要太累要多休息。媽媽最大的希望就是我們三個小孩可以快快長大。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