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花蓮市民生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 經營社區22餘載,真實故事也是紀錄片
    微電影感動上映:點擊右上大張照片圖或者 Google搜尋咱ㄟ「民生社區」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4
  • 累計人數:130086
  • 發表文章:105
  • 相片數量:0
  • 回應數量:2
  • 網友按讚數:0
聯 絡 人 : 黃碧雲  
聯絡地址: 三民街7號  
聯絡電話: (03)8328647  
傳真電話: 請事先聯絡後傳真  
社區成果
社區工作成果
年度: 民國109年 計畫主持人: 廖鎮邦 
計畫名稱: 洄瀾百味 -「做」個在地人∕觀光客 
補助金額: 90000元
計畫概要: 「一部著作的開端是否真的就是開端,或者,某處還有個更真實的秘密起點開啟了著作?」薩伊德(Edward Said), 在他的著作《開端》(Beginning )一書當中提出的問題。
花蓮,地處山林邊區,位於島嶼邊陲,以致社經網絡長年隔絕於西部之外,促使主流社會認定花蓮就是個破敗落後之地,但也因交通路徑與移動方式的獨立,培育出自身獨特風土(terroir)。當地人眼中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甚至粗礪沒落的場所設施,偏偏正是吸引遊人玩賞探索的誘因,也正是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
人是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人透過鑲嵌世界而存在,並藉此認識自身的獨特性。為回應我者與他者的差異進行思考與行動,人們生長與生活的地方正是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最初場域。
在這些型塑花蓮的構成與節理當中,可分為新起源與舊傳統,兩者的互動與演替,共構了這座城市的場所精神。雖然文化總是流動、總是變遷,但對於生活其中的人們來說,全是日常、全是真實。沒有哪一霎那,不具本真(authenticity)。唯一可以探討的是,人們對地方事物的理解,是否從功能的使用,進展為凝視的認識。
因此我們訂定計畫名稱為洄瀾百味,「洄瀾」為花蓮舊稱,「百味」則有兩種涵義,一指花蓮這塊土地,是充滿解理層次、多重風味性格的地方,並非沒有意義指涉的單調空間。二取其英文諧音──(bi-way),暗指認識地方的兩種方式,當個觀光客,抑或做個在地人。如果我們視花蓮為一部著作,世居居民開業的老店舖與晚近移民設立的新商家,都建構了花蓮,同時也是花蓮獨有特殊性的舊傳統與新起源,何嘗不也是前文,薩伊德(Edward Said)提及的開端與秘密起點。因此新起源應該與舊傳統同等重要。所以本計畫企圖彌補過往社造計畫的不足,除了盤點四五十年歷史的老店家外,也同時注重晚近十幾年起步,但小有名氣與規模的新興店家。
我們將以花蓮市各大菜市場與新興文青店家聚集的舊市區為本次計畫場域,結合本發展協會坐落於綜合市場,位處金三角商圈,並比鄰名產街的優勢。在先前既有的綜合市場攤商調查上為基礎,找尋那些看似尋常,默默隱身在花蓮人生活中的商家。雖然不起眼卻早已不可或缺,能夠開業許久必然有其生存之道。晚近移住花蓮開設的新店家則能讓我們知道,花蓮對於外地人來說,究竟有什麼吸引力。而這些吸引力又有什麼是身處花蓮的原生居民所不知道的。
期望能夠藉著本計畫做為一個思考花蓮發展想像的開端,開發並不等於發展,蘇花改通了,人潮來了,然後呢?花蓮作為東道主,到底要拿什麼招待紛至沓來的遊人,是獨有唯一的地方特色,還是它方景點的拼貼抄襲?
我們預計將會發展成一個系列型的計畫,對花蓮的店家進行分類,模仿《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臺北小散步》的形式策展,並製作刊物。
目前預計從以下名單挑選十家店家訪談:
1. 建興百貨行
嫁娶十二禮專賣店
2. 養豐農機行
販賣農業機械之餘,還能發揮巧思創新,發明具有專利的搗麻糬機。
3. 明興百貨行
保有挽面技藝
4. 黃裕泰種子行
作家「三毛」曾經到種子行逗留,認真把玩著舀種子的鐵勺,像個小孩般好奇地詢問每個種子的名稱。「這勺子真特別,不要賣喔!真的千萬不要賣喔!」
5. 榮記印刷廠
民國50年代,還是「活字印刷」的年代,透過人工的撿字、排版、拍照、印出與裝訂,費時且費工,師傅需長時間培養而成。
6. 九如銀樓
「老人家認為,手上有金子就是一種保障,加上戰爭的夢靨,即便在台灣經濟逐漸起飛的年代,仍然有購買金飾的習慣」
7. 芳美豆乾
「從黃豆到豆腐、豆乾成品,一手完成,每日午夜12點過後,經過一道道滷汁重複的洗禮,街口總能聞到芳美豆腐飄出濃濃的豆汁香!」
8. 東興米店
花蓮碩果僅存開業超過80年的老米行,靠著賣米養活三代人。
9. 錦祥行
大禹街早期幾乎整條街賣學生制服與成衣服飾,錦祥行亦開始改賣學生服 飾。如今,舊店家紛紛熄燈,錦祥行已是目前最久的店家之一。
10.惠比須
日治時期開店,憑餡子芋一道和菓子,獲得12次天皇御賜大賞。
11.秋朝咖啡館
前身為羽島兒童醫院,是日治時期台灣第一家兒童醫院,後來經過整修,以店主之名,取作秋朝咖啡館。
12.美甲一條街(復興街)
嫁至異鄉的越南姊妹為了謀生,便開始做美甲,沒想到不過幾年,就集結成了一條街。
13.甜可養生甜品
靠著精湛的技藝,順利在花蓮美食一級戰區,開業距今不到5年,便時常大排長龍
14.昭和58
專賣日本和果子,開業不到4年,便以復刻的華美昭和風情與料好實在的手藝,穩定了生意,成為網路紅店。
15.蔡記豆花
從手工西裝裁縫到豆花甜品師傅,急流勇退的再創人生第二春。
16.痣男、巢女滷肉飯
租下手工西服店,留其裝潢,改賣滷肉飯。
17.半寓咖啡
在沒落的老商圈裡,首先進駐且開啟了老房新店的營利模式。沿用美琪洗衣店的過往招牌,並搭配定期的試豆會,吸引咖啡迷聚集。
18.留海
移居的年輕老闆看上沒落的老商圈,便開了間早午餐店,成為第一批進駐舊商圈的新店家。
19.1931早午餐
店名看似西洋時髦,菜單卻是中式小吃。以阿公落腳溝仔尾的年代為店名,來紀念過往溝仔尾那段溝上有人的時光。
20.珈琲宅
以日本手沖咖啡的硬底技術,在舊街區開店,與眷養的店貓剛好成為一個動物友善空間。 
計畫成果: 活動場次:6場次
參與人次:180人次
社區居民服務時數:618小時
成果展覽一場 
關聯性社區組織:  
協力團隊或大專院校:  
備註:  
相關檔案: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