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安樂區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4
  • 累計人數:105637
  • 發表文章:14
  • 相片數量:258
  • 回應數量:4
  • 網友按讚數:1
聯 絡 人 : 蔡秋霖  
聯絡地址: 基隆市安樂區樂利二街62巷55號4F  
聯絡電話: 0910252277  
傳真電話:  
社區成果
社區工作成果
年度: 民國96年 計畫主持人: 蔡秋霖 理事長 
計畫名稱: 96年基隆市文化局陪伴社區計畫 
補助金額: 300000元
計畫概要: 96年基隆市文化局陪伴社區計畫—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
前言:
回想起基隆市過去的社區總體營造,大多是單打獨鬥,各提各的案,各自呈現社區特色;成果雖也斐然,但較缺乏彼此的交流與橫向的聯繫,更遑論區域整合與資源共享,致使基隆市整體的社造發展是有限的。
去年社區營造中心對各社區的輔導採家族制進行,各社區才開始打破彼此的藩籬相互扶持,進入了線的聯繫。今年文化局的社區陪伴計畫,相信更能結合各營造點的社區特色,進而串聯出一條優質的文化之旅路線。
大壯觀社區內目前有六個公寓大廈管理委員會,而本協會的成員都是各管委會歷任委員幹部,不但嫻熟社區管理事務,而且來自各行各業人才濟濟。從前身的社區管委會聯合會,到今日的發展協會,協會義工夥伴們經過多年參與各項社區營造課程的磨練,所激發出來的創意與執行力屢獲肯定。由於理念契合,這一路走來義工們多是抱著快樂學習的態度,沒有什麼苦情心態,個人發揮自己的專長,不爭功,不計較,塑造了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今日的團隊合作模式!
適逢本年度基隆市文化局提出陪伴社區計畫,本協會願做基隆社造的墊腳石,提供數年來參與社造的經驗與心得,積極與社造中心搭配合作,協助參與本年度社區營造點團隊的計畫操作與新興社區之輔導,減少摸索與失敗的機會。今年大壯觀社區也提出了進階社造計畫-壯觀之水天上來,係由去年寵物公園營造的議題深化而來,在此將本計畫案分為二大部份,第一部份為「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社區陪伴計畫」,第二部份為「壯觀之水天上來」。

 
計畫成果: 第一部份
一、計畫名稱: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社區陪伴計畫
二、計畫目的:
1、讓社造工作移轉至區域性連結,更具在地性
2、家族成員有事相挺,互相協力,社造力量具加乘效應
3、輔導機制集體形成,與社造中心搭配合作
4、持續有機進行,可形成永續性的在地結盟
5、資訊流通,互為師友的社造學習場域

三、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主辦單位:基隆市政府
承辦單位:基隆市文化局
執行單位:大壯觀願景發展協會
協辦單位:基隆市社造中心(星火燎原工作室)

四、計畫內容:
(一)文化之旅規劃/執行
本次文化之旅從規劃到執行完畢,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規劃、討論、執行及檢討,一個家族規劃一條線路,本協會帶領的元氣家族設計「安樂饗宴」,分二梯次分別於96年10月21日及11月4日舉辦,第一梯次約40人,第二梯次因報名人數踴躍,增為80人。詳細報告內容另有文化之旅結案報告。
(二)家族會議
¢ 分組:
家族會議的成員,為通過基隆市文化局社造點第二階段甄選,並由基隆市社區營造中心依照其提案屬性分類組成:進階社區部份按地緣關係有新崙、嘉仁、永康社區,新興社區則包括同為集合式住宅的我家鄉村社區,與執行生態教育的自然生態文化協會,由本協會擔任家族長。經過提案、討論及投票過程,家族名稱定為「元氣家族」。
¢ 效益:
透過家族會議的進行,達到幾項效益:
1、建立經驗及情感交流平台
跨社區的發展,除了共同的議題創造、組織的形成與串聯,最為重要的是社區之間患難與共的情感建立。今年家族間的關係建立的十分良好,除了正式的家族會議外,私下也常以電話或E-MAIL相互聯繫,遇到困難也會主動向我們反應尋求支援。藉由一些活動和參訪,義工間也熟悉起來,今年基隆社造伙伴感情融洽應是有目共睹的!
2、解決社區執行困境
相信在社區執行企劃案的過程當中,必然會遭遇許多困難,所以透過大壯觀社區的協助,除了有在地共同的溝通語言外,彼此之間更可以透過家族會議,分享經驗。以今年陪伴經驗而言,最令新興社區頭痛的還是經費核銷的問題,另外雖然有系列課程指導如何寫計畫書提案,但是陪伴社區的重點在提醒如何在每個執行步驟留下確實的紀錄,也就是將來結案報告如何呈現的部分。適時的鼓勵和以前執行經驗的分享,無論對新興社區或進階社區的幫助都很大。
3、共同議題的討論
家族組成的最大基礎在於所要處理的共同議題,也是各個社造點的社區工作主軸,希望透過家族會議,能聚焦各自相似的問題進行討論,並分享經驗及心得。互相激盪的效果,增加社區工作實務的經驗。
¢ 操作方式:
1、每個月召開一次,共計六次,地點輪流在家族成員社區舉辦,除了聚會功能外,可觀摩並了解其他社區營造近況,相互討論;另方面考慮參與家族會議的人數畢竟有限,以幹部為主,進入各社區開會可讓所有義工均有參與家族會議,了解家族意義、認識其他社區社造夥伴的機會。(會議記錄如附件)
2、元氣家族長、會議主席及紀錄由大壯觀社區擔任。
第3、4次家族會議適逢文化之旅準備期中,合併於10月16日文化之旅預演時舉行,我們陪同營造中心走訪四個社區,新興的我家社區和自然生態社區也一起,由社區先說明行程設計重點,大家再共同討論細節,確定整個文化之旅的時程、內容。
3、在成立元氣家族時,我們就提出每個社區在家族會議時都提出下個月的工作計畫表,課程開放讓家族成員都能參加,活動預告能共襄盛舉。同時收集相同的課程需求,反應給文化局與營造中心,作為日後課程安排的參考。也因此促成了今年10月11月舉辦的社區數位影像二階段課程,提供相片處理、檔案管理、影像編輯和簡報技巧等人才培訓課程。
(三)跨縣市觀摩
「一路向南」-中部社造點參訪之旅
為了讓家族中的每個社區更有學習精神及共識凝聚,我們設計以參訪同質性高的其他縣市成熟社區來進行經驗交流。中南部地區社造工作起步早,成熟度高,所以安排二天一夜行程參訪。
¢ 行程心得簡述:
1、 龍眼林福利協會
從921震災後浴火重生,再造社區產業,從事老人關懷送餐等福利活動,尤其迎賓時的「電音三太子」,不但大膽的將傳統文化注入創新做法,也因此吸引年輕族群參加社區活動。而結合幾個社區的遶境活動,更讓鄰近所有社區的住戶都動起來,是極佳的策略操作手法。
2、 北勢三角里社區
最吸引人的是牆上的壁畫,處處可見用彩繪方式美化外牆,但三角里社區利用投影把社區住戶的剪影繪在牆上,就強烈吸引了注意力。另外大樹下的「唬爛館」是鄉下常見的聊天聚會所,但是約定俗成的規則就非常有意味。三角里社區把平凡的社造議題用不平凡的方式處理,足見功力。
3、 盧厝(東洋)社區
一個號稱「嘉義天母」的群聚高級住宅區,社區媽媽由於區內唯一一塊公園綠地的議題而結合起來,形成了溫馨緊密的大家庭。屬性極為相似的我們很能體會到,讓一群生活優渥的住戶們能大家拿起掃把,不但打掃自己社區,還把這份關懷擴及到附近社區及公共道路是多麼不簡單的事;對後山的環境照顧與植物生態調查也是長年不斷的在做,無怪乎社區內每戶的庭園造景都令人讚嘆,也吸引同樣愛好的住戶湧入。
晚上在公園內的月光分享會,得以聆聽到嘉義其他社區社造夥伴的經驗分享,更是絕大收穫,只能說中部地區的社造發展真的不同。
4、 三間厝社區
這裡社造很特殊的地方是由農會人員,也是社區女兒來發起的,由於以前很多養豬戶而戲稱自己社區為「三隻小豬」。空間裝置藝術使用環保素材,卻非常搶眼,社區內綠美化和環境整理得非常乾淨,以一個鄉村社區來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簡報中也把一些操作策略和過程講解的很清楚,可以知道這個社區對於自己要什麼、想做什麼非常清楚。
5、 這次參訪覺得好像收到一堆武功密笈,對觀念觸發有極大的擴展;尤其看到北勢社區的汲水幫浦,對我們這次計畫案也具參考價值。
安樂區公所-中部參訪之旅
安樂區公所今年獲文化局補助執行安樂區社區營造推廣計畫,除說明會在壯觀社區舉辦外,外縣市參訪也邀請協會以陪伴社區身分參加。安樂區果然是基隆市社造最活躍的區塊,在區長親自帶隊,還有鄭林清良議員和秦鉦議員共襄盛舉,參加的社區理事長也非常踴躍。第一站「左右逢源社區」是公寓大廈廚餘堆肥成績頂尖的社區,也讓區長、議員和理事長們印象最深刻。「瑞聯社區」的義工「麻雀工作隊」向以人數眾多、組織堅強著稱,也有一套不同的液肥製作方式,槌球場讓大家不禁技癢。「曾厝社區」原有瓷磚工廠,住戶多為瓷磚師傅,產業式微後轉利用以前的專長讓每戶的門牌都用瓷磚拼貼,發展新的「馬賽克拼貼」產業;「甕園」也令人驚艷。享用完道地的媽媽風味餐後,進行社造與經費核銷等課程。回程車上,讓所有理事長發表參訪後心得感想。是一趟扎扎實實的社造參訪之旅。
我家鄉村社區-台中參訪之旅
我家鄉村社區有部分住戶對垃圾分類做得不徹底,造成垃圾堆放場所變成另一個髒亂點,因此帶住戶到台中「左右逢源社區」,看別的社區資源回收工作如何貫徹,廚餘製作和空中菜園;協會獲邀以陪伴社區身分參加。這個參訪點我們已來過數次,所以重點不在參觀,反而多和我家鄉村社區住戶聊天,聽聽他們參觀後的想法,同時傳達社造就是透過住戶共同努力,可以達到大家所希望的社區願景,人的力量絕對可以改變很多現況。下午到「楓樹腳社區」,學習回收油做肥皂的方式,也恰好可以看看從少數人發心,經過不斷的努力,可以帶動更多住戶把社區從衰敗中復興的另一個實例。
苗栗後竹地區體驗之旅
8月10日文化局帶著二個陪伴社區及各社區伙伴,南下苗栗觀摩96年社區深度文化之旅,由於灣寶社區有喪事不便接待訪客,因此只參訪竹南塭內社區及崎頂社區。到了竹南,導覽人員一邊介紹紫斑蝶的生態,一邊帶領我們穿越滿是木麻黃及黃槿圍繞的小徑,到達紫斑蝶生態館。館中介紹紫斑蝶的種類、遷徙、覓食及求偶等知識,只是部分館藏沒有完成,殊為可惜。塭內社區是個葉家莊,居民百分之九十從事農漁業,勝德宮是信仰中心,也是社區活動中心,我們再此聆聽簡報,並享用社區風味餐。接著參觀崎頂社區,品嚐有名的「崎頂西瓜」,並探訪見證台鐵發展軌跡-一長一短相距50公尺的「子母隧道」,踏上觀海平台欣賞美麗的沿岸風光,又參觀了啤酒廠,大啖紅麴香腸及啤酒,才心滿意足的回家。
(四)社區訪視
各家族除透過家族會議與社造點、社區幹部交流互動外,陪伴社區也將參與社造中心訪視,以瞭解社區個別差異、聆聽社區面臨之工作困境,直接面對社區居民,傾聽居民的需要,以更進一步地做社區診斷、發覺社區議題,提供適當協助,並與社區幹部共同討論,擬定社區計畫。
1. 提案前訪視
針對參與社造課程的新興社區,實地了解社區現況,擬提計畫之改善重點,與主要幹部交流社造概念,讓課程從教室直接延伸到社區。也讓將來對社區的協助能更符合需求。

台灣頭 東信社區 我家鄉村社區
野鳥協會 文昌社區 原鄉協會
2. 期中審查陪同訪視
陪同審查委員到元氣家族各社區做期中訪視,了解執行進度,聆聽執行困難,讓陪伴社區的功能更加完整。








(五)案例分享與經驗交流
壯觀團隊的組織運作、分工合作、議題串聯與執行策略,除了在家族會議上直接傳達外,也利用講座課程及社區來訪時作分享,包括:
1.新興社區基礎人才培訓:
報告壯觀團隊組織如何建立,並擔任社區工作與計畫書呈現的回應人。
2.新興社區模擬簡報評審,對簡報內容、技巧提供意見。
3.經費核銷課程經驗分享
4.安樂區公所今年獲文化局補助執行安樂區社區營造推廣計畫,除說明會在壯觀社區舉辦,邀請我們簡述社造精神與壯觀案例分享,會後並參觀綠色商店與活動照片。
5.獲邀至新崙社區向社區義工說明社造的精神、方式。
6.我家鄉村社區來訪:
由於同為公寓大廈社區,面臨到的問題與挑戰也很熟悉,又在同一家族,所以很早就預定要讓住戶來壯觀看一看,「既然別人做得到,我們也可以做到」,想用這種心態來激勵住戶。所以我們先安排了針對新興社區住戶所做的簡報,讓大家參觀二手綠色商店,也是我家鄉村社區接下來想舉辦的活動,最後讓住戶背著大老鷹,拿著水火箭去寵物公園參觀試放。大家玩得很高興,也希望能帶來一些啟發。

第二部份
(五)社區計畫
■ 計畫名稱: 壯觀之水天上來
■ 計畫緣起
1. 猶記得二、三十年前,「臭氧層破洞」、「全球暖化」等等事情,幾乎是科學家的杞人憂天,或是科幻電影的素材;到了今日已經成為必須防範的危機,想來到了我們下一代長大的時候,就會成為必須處理的課題!
2. 我們在之前營造社區寵物公園時,由於基地並無水源,為了維護草皮花木,出太陽時就必須提水灌溉,連下幾天雨後又得煩惱基地會否積水,甚至要想辦法排水。面對基隆這種水資源相當不平均的氣候狀況,讓我們近一步思索雨水貯留利用的問題。
■ 計畫目標
1. 讓學童走出戶外實際體驗並觀測氣候的變化,了解成因,進而能愛護環境、珍惜地球資源。
2. 利用社區寵物公園設置「氣象觀測站」,鏈結各計畫案,並提升公園之多方面利用價值。
3. 聚焦於「水資源利用」,在社區寵物公園設立「天水廊帶」雨水貯集區,作為公園草皮花木灌溉之用,並希能對社區珍惜資源風氣起帶頭作用。
■ 實施時間:96年7月15日起至96年11月30日止。
■ 實施地點:壯觀里




■ 執行內容與策略
1.暑期親子科學實驗營
有鑒於現代的孩子幾乎都待在冷氣房中,對於氣候的感受很陌生;利用暑假開辦親子科學營,以「水」為主題設計課程,除了以生動的方式說明實驗原理,並教導小朋友以環保材料製作簡易的儀器,同時帶出珍惜自然資源與愛護環境的計畫宗旨。
與鄰近國小聯絡後,發現建德國中學務主任就住在社區內,也對這個計畫很有興趣,張主任本身是學地球科學的,現在也是自然老師,所以由主任帶頭找了4個建德國中、小學老師一起組成師資團(張志成主任、許繼哲老師、徐毓慧老師、黃翠柳老師)。經過數次理念溝通,同時研讀過計畫內容後,課程編排(課程表如附件)、師資調度就由師資團直接處理;協會負責公告、招生等行政事宜。為配合課程內容,學員年齡有設限,收取保證金、預先分組選出組長,每組並配合三位助教。這樣組織化的原因在於,我們希望這批種子學員能持續接受相關培訓,成為環保小尖兵。
7月26日第一次上課時,總共有正式學員28人,有些媽媽也陪著一起來,課程開始我們就每人發筆記本,除了紀錄上課內容,也要寫下次需自行攜帶的物品。然後就發現小朋友邊聽邊跟著動手做,媽媽就負責抄筆記的有趣景象。小朋友們認真學習的態度讓老師們也很有成就感,主任說在學校裡由於學生程度不齊,有時進度催不快,有時吵鬧的同學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在這裡開課,用生動的方法,有感興趣的學生和協助的義工,他們也都覺得很有成就感。

第一次課上完後,小朋友回去口耳相傳造成轟動,很多沒有報名的家長紛紛打電話來詢問,我們一方面很高興活動成功,宣導效益可以散佈得更遠;但另方面要顧全教學品質,在量與質間考量後,我們開放第二堂課讓當初沒有報名的小朋友可以來參與一堂課。結果多了約20個小朋友出來,氣氛熱鬧,但老師可累壞了,師資團出動3位老師,我們還情商了社區老師、尚仁國小主任等出來幫忙,不過參加人的感想都是很好玩,也就值得了。水火箭製作與試射是整個課程的壓軸好戲,經由張主任介紹目前在政大附中任教的郭博誠老師來教授,郭老師原先是基隆中山高中老師,他所帶領的水火箭隊在全國比賽中屢次奪魁,是目前水火箭製作的頂尖師資。
因為颱風三度改期的暑期科學實驗營「水火箭製作及發射」課程,終於在雙十國慶的放假日舉辦了。當天雖然下著雨,但是興致高昂的大小朋友,擠在壯觀大家館的帳棚下,仔細聆聽郭老師的講解,配合精心製作的簡報,效果更好。水火箭是利用牛頓第三運動定律的原理來製作的,火箭頭是一個錐形的橡皮頭,用以減緩落地時的重力加速度,火箭本體用二個600cc的汽水寶特瓶接合而成,其他種的寶特瓶壓力承受度不夠,加水充氣時容易爆裂。尾部黏上泡棉作的尾翼,增加飛行時的穩定度,最後加上噴嘴就完成了。說明後在助教的協助下,大家開始鋸瓶子,一步一步按照郭老師的示範來作,果然沒想像中的難,十幾二十分鐘後大家都做好了。
於是一夥人撐著傘,拿著水火箭和發射器,浩浩蕩蕩嘰嘰喳喳的到寵物公園。先把三個發射器間隔排開,調好角度,大家排隊輪流發射。沒想到第一炮就飛落山谷撿不回來,之後由於還抓不到水量、打氣量比例及風向,有的飛到樹林裡,得滿山遍野去找;有的直上雲霄,水向下狂洩後就垂直掉落,讓大家好氣又好笑。突然工作人員看到一個國小五年級的大男孩站在旁邊沒玩,臉上掛滿淚痕,原來他就是首戰斃命的第一炮,工作人員讓出了自己的水火箭鼓勵他去玩,這才破涕為笑。慢慢的大家終於摸出點頭緒,水火箭才多能降落在安全範圍內,不過風向不合作時,還是會陣亡。從下午一點上課到五點多,小朋友還不想下課,直到家長來找人了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回家。
2.基隆氣象局戶外教學
為了讓小朋友們對氣象的認知從課本轉化為實際體驗,我們安排到基隆氣象局參觀,在進去前還對陽明海洋博物館及所在地的古老建築物順便做了一些歷史背景說明。到了氣象局由每天在吉隆新聞播報氣象的方主任解說,學員都覺得很有親切感。所有氣象觀測儀器都置放在頂樓,儀器前有告示牌,主任詳細說明儀器用途、使用原理,也耐心解答學員提出的問題。吉隆新聞也來採訪,還訪問了學員,也為計畫做了宣傳。
為了滿足小朋友的好奇心,方主任還帶我們到每天播報氣象的現場做簡報,其實內容還蠻深的,不知道小朋友聽懂了沒,但是現場秩序還不錯。剛好前不久才發生麥金路土石坍落壓死人的事,罹難者中有我們社區的住戶,也是建德國小老師,所以也針對這個事件做了討論。回程下了意料之外的大雨,只好坐計程車分別回社區。
3.自來水博物館參訪之旅
經過諮詢和現場實勘後,我們認為自來水博物館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和主題又絲絲相扣,是絕佳的參訪地點。上課之初就已經和學員們預告過了,也說明如果上課時數不滿三分之二就不能去,簡直當成吊在馬前面的胡蘿蔔一樣,小朋友都期待得不得了。由於裡面有許多水上遊樂設施,對於要帶一大群小朋友出去我們可是戒慎恐懼,從前一天就打電話一一叮嚀攜帶物品及注意事項,當天出動許多義工,為求安全,一個義工帶二個小朋友。社區媽媽們對我們倒是很放心,大家笑咪咪的送小朋友到集合處上車,居然都不隨行。
到園區先在入口處跟小朋友把規則說清楚,認好「一日媽咪」,就買門票進博物館參觀。導覽員親切的說明,很讓我們驕傲的是,學員們確實展現出受過課程薰陶的模樣,都能安靜而認真的聽解說,最後還可以舉手發問,連導覽員都不禁稱讚。整個淨水系統的規模真的出乎意料的龐大,身歷其境才能體會這種感動,連大人都印象深刻。最可惜的是沒多久就下起傾盆大雨,學員們撐著傘在園區內匆匆瀏覽一下,相互許下日後再來的承諾。我們轉到附近餐廳用餐,邊吃飯邊讓小朋友自由發表參觀後的心得,以及整個系列課程參加後的感想。大家都覺得學校的課程為什麼不能這麼有趣,也知道應該要更珍惜資源;我們更希望他們把這份記憶放在心上,更帶到家庭、學校影響更多人。
4.製作氣象觀測紀錄
在課程後,由老師教導小朋友製作「天氣觀測紀錄」,協會義工也一起做;最後做成圖表。小朋友可以用簡圖來代表天氣狀況,有溫度計或其他測量儀器的就自行使用。我們去氣象局調出近數個月社區附近的氣象資料,與自己做的紀錄加以比對。整體而言做成圖表後的趨勢走向都相符,有些數字差異較大的,老師解釋說:主要是測量儀器不夠精確。有些小朋友利用家中冷氣機顯示的溫度做紀錄,室內室外會因各種狀況而產生溫差。為教導測量方式,我們還製作了海報,日後將移至壯觀大家館陳列。
5.設置天水廊帶
基隆本就多雨,本社區所在山中原有山水,只因坡度太陡,下雨時傾洩而下完全無法貯留利用。計畫之初我們與住戶和專業水電廠商循著之前規劃案資料踏勘水路走向,循水路前進其實看出許多故事:基隆的降雨量真的比以往少多了、社區原住民周厝之前導引水路至家門前匯流成池的痕跡也依稀可見。水電廠商確定從靜園社區側面空地下挖可以接通水路,導接至寵物公園沒有問題,但是周厝前的池塘可能因此乾涸。這樣違反自然造成現狀巨大改變,又奪人水源的事不是我們要的,所以打消接管引水的計畫,單純承接雨水。
承水的器皿要用什麼變了最多想法,一開始想用陶甕,尋訪的結果不但價格昂貴,又要事先訂做,一個多月才能交貨,運送也成問題。後來想用廢棄的浴缸,有環保意義,但是不在環保局資源回收物範圍內,要花時間慢慢找。結案在即,雖然使用浴缸的想法沒有完全放棄,但決定先用塑膠水箱代替,日後找到浴缸時再陸續汰換。
挖洞埋缸的工作比想像中困難許多,寵物公園空地土層比想像中淺,有些地方幾乎下挖沒多深就碰到石頭,只能用十字鎬敲碎後清除,太大塊的能避開就避開,避不開、敲不碎的只能整個
挖出搬開。塑膠水箱事先鑽好洞,讓管子穿過,水可以相互流通。水箱埋好後,大家再把水溝及附近環境整理乾淨。為確保安全,在天水廊帶週遭用磚塊及碎石區隔出來,水中放養小魚及水生植物以防蚊蚋滋生;收集到的水主要供寵物公園灌溉之用。
6.成果展示活動-壯觀好風水
12月2日基隆難得的艷陽天,暖烘烘的太陽曬得寵物公園裡的大人小孩臉蛋紅通通的,為了宣傳珍惜自然資源、慶祝即將完成的公園集水系統,舉辦期末大型成果展示活動:壯觀好風水-風箏˙水火箭˙趣味競賽。從早上義工們就集結在大家館準備各種道具、分配工作、確認流程、佈置現場。下午一點多活動尚未正式開始,就聚集了一群躍躍欲試的小蘿蔔頭,水火箭試射時就折損了好幾支,不是飛進樹林,就是掉入山谷,讓工作人員忙著到處找水火箭。二點活動開始,由於基隆連日下雨,導致已建置好的天水廊帶附近泥濘不堪,本來要舉行住戶一起動手做的廊帶美化工作無法進行,只得擇日再行施作。蔡理事長致完辭,由基隆市風箏協會李啟仁理事長,作藝術風箏施放表演,不一會兒,長長的眼鏡蛇風箏已裊裊在空中飛舞,贏得住戶一陣讚嘆。
終於到小朋友引頸期盼的比賽時間,為了鼓勵大人們重拾童心,加入歡樂行列,比賽分為青少年組和社會組,最後還有一個不分大小混合編組的團體賽。第一個登場的是水火箭青少年組,每人二次機會,取最接近目標的前三名給獎。由於水火箭的飛行方向和距離,與水量、打氣量、風向及發射器角度等息息相關,很難控制得很精確。只見現場群眾的視線都隨著火箭升空降落,傳出陣陣歡呼或嘆息。即便是接下來的成人組,也是水火箭四處亂飛的景況;由於大家的歡笑聲,引來寵物公園旁散步的住戶圍觀加入,報名人數不斷增加,只好把施放次數減為一次。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玩,連八十幾歲的趙媽媽都在工作人員鼓勵下,怯生生的放起水火箭。體驗過水火箭的魅力後,許多人仍意猶未盡,直問下一次何時再舉辦。
接下來的比賽可就讓現場水花四濺、笑料百出了。集水趣味競賽團體組,現場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找到四個人就可報名參加,從起點用指定的四種容器輪流接力運水至終點,水量最多的前三組獲勝。有的人搖來晃去,人到終點水也幾乎灑光了;有的組團隊默契好,從容不迫做到滴水不露全數進桶。最好笑的是有一組二個5、6歲的小朋友,運水運到最後索性不運了,你怪我、我怪你的吵起架來,看得旁邊的裁判和大人笑彎了腰,忙著勸架。由於混合編組,所以大家都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年輕力壯的就多跑點路來接,體恤老人家和小朋友,這種溫馨的感覺真好。也因此體會到「欲速則不達」的道理,不是跑得越快成績越好,而是穩穩的、從容不迫的走,才能留住最多的水,跟社造的道理也蠻像的。再來是集水趣味競賽個人組部份,依舊分為青少年組和社會組,青少年組一開始兩個小胖子跑去終點時,便用力過猛,一前一後把集水的桶子都撞倒了,讓現場的人笑到不行,只好重來,二個裁判還用手按住水桶,以免舊事重演。進行到社會組時,有八十幾歲的趙奶奶與七十幾歲何媽媽的對決,工作人員趕快把水桶向前挪,左右兩側還各派了一排保鑣護駕,一邊喊加油一邊說慢慢來,場面既有趣又感人。
四點多所有比賽告一段落,由理事長頒獎給各組前三名,及特別獎給四位人瑞級的參賽者,同時再次重申本次活動背後的宗旨,希望住戶在家中也能節水節能,共同為珍惜資源努力,活動在愉快熱鬧的氣氛下圓滿結束。這次參加活動的住戶,下從4歲,上至84歲,每個人都玩的不亦樂乎;認識的、不認識的也融洽的打成一片,有些起初只圍觀不肯玩的人,也為歡樂的氣氛所感染,捲起袖子撩下去。活動結束後,很多住戶都自動自發留下來一起整理場地,讓我們很窩心,從事社造六年多,有形的成果一個個出來,無形的成果也慢慢的累積,這是支持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
 
關聯性社區組織: ■ 執行效益:
1.加強住戶對大環境及各種自然資源的重視及關懷,並往下一代扎根。
2.針對大壯觀社區氣候作觀測與紀錄,作為防災警示依據。
3.加強社區水資源的利用,並探索其他取得水源之途徑。
4.增加社區寵物公園的使用性,強化多功能用途特性。
 
協力團隊或大專院校:  
備註:  
圖片向左捲動按鈕
圖片向右捲動按鈕
相關圖片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