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麥寮鄉楊厝社區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吳麗玲  
聯絡地址: 雲林縣麥寮鄉海豐村7鄰永和2-6號  
聯絡電話: 0939929989  
傳真電話: 05-6931415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2
  • 累計人數:221764
  • 發表文章:24
  • 相片數量:152
  • 回應數量:2
  • 網友按讚數:0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特色快照
社區劇場-楊厝寮的神蹟 

雲林縣麥寮鄉楊厝寮永安宮陳聖王爺是所有楊厝人小時候的記憶,在這個民風純樸的地方『陳聖王爺』就像個父親一樣守護著所以村民。但是經過時代變遷社會的進步陳聖王卻漸漸的被大家遺忘。除了每年農曆十月初三聖王聖誕大家才會喚起聖王的聖恩來為祂祝禱。

社區小故事
守護麥寮國小楊厝分班
    2008/06/04 06:09 | 未分類資料夾
文/麥寮鄉農會 吳麗玲 97.05.27
~從麥寮國小楊厝分班裁併校談起,楊厝人如何讓兩條平行線變螺旋狀緊緊纏繞著 ,呈互利共生的狀態 ~

護校過程
楊厝社區94年度社造點計畫出了一本「戀戀楊厝情.凝聚永和心」的社區文史,雷校長因該書拜訪蔡景木,同時也找到了我,雷校長玄德邀我參加95年3月29日小型學校轉型優質教育的會議,我 96年3月28日寫了一封信向雲林縣政府文化局替代役班長游永慶班長求救,拜託永慶班長提供點子,永慶班長收信後開始漫天的蒐集資料,提供台北漁光國小經驗,向社造前輩請教,雲科大賴孟玲老師借我日本光之島漫畫,黃世輝老師的打氣鼓勵,更加重我護校的決心,3月28日晚上適逢永安宮陳聖王爺聖誕千秋籌備會議,我至活動中心招兵買馬,結果新任理事長陳頭先生--等人,共9位長輩與我一起參加小型學校轉型優質教育的會議,我跟雲林縣政府文化局李信政大哥借調游永慶班長,拜託游班長為護校過程做紀錄。撰寫了「楊厝居民的一封信」發給與會評審委員,我知道沒有那麼多時間讓我發表,但很擔心學校所提計畫審核未通過,很擔心楊厝孩子的安危,一心一意只想把學校留下,數度哽咽情緒失控。事後聽到有個5點要趕回去的審議委員建議說楊厝分班要留,另一個審議委員說:要節省經費就從其他方面節省,會後陳振淦秘書要我轉知社區居民寬心,陳振淦秘書說我們的努力他們都有看到,從這些蛛絲馬跡我想楊厝分班只要寫好計畫並確實執行就是一個轉機。

網路消息
之後,蒐集資料看到縣府的新聞稿內容如下:原小校裁併計畫經縣府多次現場訪視及審慎評估後,原列第一階段擬整併之麥寮國小楊厝分班多年努力下,五年來學生數不降反升、社區亦朝正向發展,加以分班位於六輕每日工程車輛、卡車必經之路,有重大交通事故顧慮,因此如社區及學校有強烈意願,得專案提報審議委員會審核。但各校所提出之申請計畫審核未通過或未提出計畫者,本府將依原小校裁併計畫或其他專案執行之, 逕予整併之分班、未提計畫及計畫未通過整併之學生,縣府決給予交通費及相關經費最優之補助。縣長並邀請原列為裁併校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學校校長出席共同討論、提供意見。全程會議並開放媒體採訪。蘇縣長在聽完簡報及校長意見後,最後裁示將計畫名稱修訂為「雲林縣小型學校轉型優質計畫」。

再優渥的條件也不想聽
小校裁併之初,麥寮國小雷校長玄德曾到社區開裁併校說明會,社區居民根本不想聽原小校裁併計畫補助及安置措施,社區居民只想留下麥寮國小楊厝分班,再優渥的條件也不想聽。

先跨出第一步再說
社區居民95年3月29日參加小型學校轉型優質教育的會議後,一直在等待麥寮國小送至教育局的優質轉型計畫核定,後來宣布麥寮國小楊厝分班留校察看1年,有一天雲林縣政府陳振淦秘書帶著評審委員至麥寮國小楊厝分班,他看著廢棄教室天花板鋼筋裸露,其中有一支四尺的日光燈另一端已掉落懸吊在空中,陳秘書看我們怎都沒有行動,這樣怎麼優質轉型,陳秘書請雷校長給我評審委員意見,我看了評審委員意見後,心想,政府既然要裁併校了那有可能給錢讓我們整修教室,就算有核定經費,以政府的行政程序等計畫核定下來可能來不及優質就被整併了,何況分班只留校察看一年,於是我帶幾個社區居民找雷校長商量,我們要先跨出第一步再說,再不行動楊厝分班很有可能在裁併校聲浪中走入歷史,於是徵求雷校長的同意,社區居民於95年6月25日社區居民出錢出力整修蘇縣長口中比豬舍還不如的廢棄教室,其中一間改為舞蹈教室,另一間改為書法教室,另一間整修為圖書館。整修後請村裡的廖欽茂地理師選黃道吉日也就是95年7月12日召開記者會,廣播全村的人出來煮湯圓、吃湯圓,由楊厝孩子演一齣社區話劇~「楊厝分班的特色」,藉由話劇告知所有評審,破爛的楊厝分班,並不影響教學品質,話劇演出楊厝分班的孩子有爬樹的矯健靈敏動作,因長期缺乏硬體設備造就楊厝分班的孩子更多的創意與想像,一棵樹就有千百個玩法,一堆沙就能堆出無限個想像,利用一片素淨的圍牆每個孩子貼在牆上擺出各種姿勢再用彩色粉筆畫出自己的身影,可能一陣雨就將那些大大小小的身影變模糊或淋淨,但也因此他們更常有機會去幫自己的身影換新衣。

舞出楊厝強韌的生命力
又因社區媽媽每週五在社大學舞,每週日將所學傳授給楊厝孩子,讓楊厝孩子快樂的跳舞,沒有任何壓力的舞蹈,社區媽媽一學期學12首舞,楊厝孩子也跟著學12首,有些孩子真得跳出興趣來了,一聽音樂就舞動起來,舞蹈是楊厝從沒有特色中營造出來的特色之一。記者會那一天,楊厝孩子當然要秀一下舞蹈囉,舞出楊厝強韌的生命力。

美麗的邂逅~麻雀變鳳凰
留校察看一年將近,95年底,唯恐優質教育轉型計畫沒過關,深怕楊厝分班走入歷史,於是邀請楊厝分班老師、家長、以及來楊厝社區學書法的學員,從各種角度切入,寫對楊厝分班的看法,由我彙整所有文章,命名為美麗的邂逅~麻雀變鳳凰,就在優質教育轉型計畫送出的最後一天,我帶著「美麗的邂逅~麻雀變鳳凰」及楊厝一年來營造的「影音相簿」,清晨6:30在雲林縣政府門口等待,等候8:00轉交教育局主辦人,搭上優質教育轉型計畫列車轉至各評審委員手中,並主動爭取列席優質轉型計畫複評會議,呈上「互利共生的社區與學校」,所有評審委員都非常感動,後來楊厝分班通過優質教育轉型計畫,並獲得教育部補助伍拾萬元,活化校園空間的計畫,並指定該款項由楊厝分班專款專用,楊厝人歡欣鼓舞,感動的熱淚盈眶。政府終於看到我?了,大家的辛苦總算沒有白費,感謝政府德政。
於是雷校長和社區共同討論如何利用此筆經費活化校園空間,討論結果經費用於整修屋頂、改善排水系統、購買單槍、充實圖書室書籍---讓原本優質的教育因軟硬體設備的提升更優質。

蘇縣長的大紅包
96年大年初一,楊厝舉辦「楊厝清心過好年的活動」,蘇縣長治芬來訪,驚訝楊厝的改變,看了很感動,不但發紅包還主動送舞蹈教室地板,96年6月17日正式啟用,一大早開門撲鼻而來的木板香,讓人精神愉悅,踩在地板上輕盈的舞動著,由衷的感激蘇縣長。大學校學生午休要趴著睡,楊厝分班的午休在舞蹈教室躺著睡,感覺好幸福,這就是小型學校的優勢,你能想像那種幸福感嗎?現在每天至舞蹈教室運動者多達30人之多。

化腐朽為神奇
97年楊厝社區向社區大學申請國樂研習,書法教室躍升為國樂教室,每學期有場地清潔費3000元,水電費2400元,從原本牽黃色布條圍起來深怕同學靠近的危險教室,整修後現在由楊厝分班與楊厝社區共同使用,也是遊客手工藝DIY的教室,使用率瀕繁,同時也能賺取清潔費收入,社區居民團隊力量化腐朽為神奇。
記得,召開營造美麗動人的楊厝分班記者會時,曾經有一個電視台記者問我,楊厝分班有什麼美麗動人的,我回答:美麗動人的應該是在整個營造過程,當然三間廢棄教室再怎麼整修也不可能有新教室的豔麗,可貴的是社區居民把校園當家園守護,無私付出的心,三十幾個小孩一起油漆的畫面,在現在升學掛帥的年代,小孩願意化身油漆工,家長願意放行,這是一件非常不簡單的事。

及時雨
京樺老師曾說:「報答別人的方法就是更加努力」。雲科大黃世輝老師95年度為楊厝社區申請研考會\"資訊服務上網據點計畫\"一案,在楊厝分班面臨裁併的同時,就像在乾旱的楊厝下一場及時雨,楊厝社區每一個計畫都會思索跟楊厝分班的結合點,於是社區將電腦教室提供楊厝分班使用,縮短城鄉數位落差。

全國首創老人與小孩一起用餐,共譜天倫之樂
楊厝關懷照顧據點為陳永忠兄弟所有,兄弟皆在外築屋定居,故老家成閒置空間,為照顧村裡老人無償提供給社區使用,社區居民同心協力將照顧據點豬舍整修為楊厝生活館。楊厝分班距離本校約6公里,因交通問題無法至本校用餐,麥寮國小楊厝分班的孩子和老師共15人一起至楊厝關懷據點用餐。分班的孩子將本校每月退的午餐費500元補貼關懷據點菜錢,楊厝社區全國首創老人與小孩一起用餐,共譜天倫之樂。楊厝關懷據點有送餐及集中用餐的服務,為降低食材成本透過麥寮國小雷校長玄德與廠商協商,食材與麥寮國小共同採購。


鄉土教學場域
社區居民蔡尾力閒置農宅整理後蒐集古文物,命名楊厝懷古館。是楊厝分班很棒的鄉土教學場域,博物館的展示物品,只能看不能摸,楊厝懷古館的東西每一樣都能讓分班學生親自操作,實際體驗,楊厝懷古館雖沒有博物館的氣派與華麗,但它的功用絕不亞於博物館。

竹管厝技藝傳承
竹管厝研習營,社區居民共同修繕社區即將垮下來的竹管厝,以雇工購料的方式,整間竹管厝並沒有外聘真正竹管厝師父,而是由一個蓋房子的社區居民陳永忠和鐵工師父蔡清榮及蔡景木為核心,因以前楊厝都是竹管厝,隨著時代變遷,該竹管厝為楊厝唯一謹存之竹管厝,憑著小時候常看大人蓋竹管厝的記憶,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整間竹管厝讓居民共同參與,並跟麥寮國小楊厝分班結合,辦理竹管厝研習營,除了技藝傳承外,更成功的凝聚社區居民的感情。

社區化身為楊厝分班校園
除此之外,豬舍、田園、ㄚ公書樂園、整排的林投樹、後花園、電腦教室、活動中心、楊厝生活館、魚塭公園—等整個社區化身為楊厝分班校園,社區居民都是鄉土教學講師,文化講師、生命教育的講師,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楊厝重返時光隧道,帶領楊厝分班師生體驗以前楊厝的節日如何過,例如元宵節打洞的牛奶罐、內放臘燭,自製燈籠,元宵節晚上浩浩蕩蕩的組隊在鄉間小路探險,提燈籠遊楊厝,麥寮傳來煙火及鞭炮聲,感覺楊厝好像世外桃源,一個沒有被現代陋習污染的世外桃源,放煙火要花很多錢,楊厝不需花錢就可以玩得這麼高興,楊厝的孩子真幸福。

優質教育健康篇
別的地方小孩子都是要媽媽叫起床上學,楊厝分班都是小朋友自己叫媽媽趕快起床帶她們上學,因為吳ㄚ姨說每天早晨最早進舞蹈教室的人,就是早起的小鳥



文化紮根~楊厝社區話劇經驗分享
    2008/04/15 14:58 | 未分類資料夾
楊厝社區話劇經驗分享
文/ 麥寮鄉農會 吳麗玲 97.04.15

97年4月12日社區文化地圖巡迴展,楊厝社區話劇「等到楊厝寮扮戲」應文建會之邀,於彰化福興穀倉演出,隔天馬上有南投嘉興社區發展協會的核心幹部來訪,嘉興社區發展協會幹部說:97年度嘉興社區有研提文建會的社區劇場的計畫,看到報紙知道楊厝將於福興穀倉演出社區劇場,所以派幾個人去觀賞,嘉興社區有些核心幹部沒去福興穀倉,所以專程來楊厝經驗交流,雖然我們不是專業演員,也沒有專業人員指導,但我們還是一五一十的將楊厝劇場製作的流程及經驗,毫無保留的與嘉興社區發展協會的夥伴分享,而且是無償的。美中不足的是「等到楊厝寮扮戲」社區劇場用數位相機錄影時因空間不足,錄得不完整,檔案可能有毀損,所以複製至電腦無法觀賞,只能在數位相機看,嘉興社區發展協會幹部說:還要帶領他們的居民來看,希望我們的志工?再演一遍社區話劇。
嘉興社區夥伴問我們幾時成立劇場?花多少經費?跟那一個單位申請經費?其實楊厝社區劇場,至目前為止自導自演3齣戲,並沒有專業劇場老師指導。

第一齣戲楊厝分班的特色
是為行銷楊厝分班而演,94年度在社大麥寮教學中心「社區文化行銷班成果展」時演出,很多小故事都是來自於我和京樺老師的閒聊內容,由我撰寫整理,因擔心孩子沒辦法背誦太多,所以不敢寫太多對話,由社區行銷班的同學鄭志恆及怡均隊長負責旁白而由孩子配合演出,演出人員從幼稚園至國中,演出過程常因孩子亂加台詞而笑場,記得有一次當時就讀幼稚園的家熏甚至笑倒在地而無法繼續演出,那種快樂,只是參與者才能體會。

第二齣戲陳聖王爺的神蹟故事
96青年志工訓練由楊厝主辦,根據文化局信政大哥的指令,「每一社區準備一個社區話劇」,我只負責傳達文化局信政大哥的指令,於是楊厝青年志工(高中至大學),主動邀約蔡景木出來講社區文史故事後,便自導自演、配樂,我完全置身事外,那場在泰雅渡假村的演出,配樂配得相當棒,很可惜麥克風設備不足,不然效果會更好。之後,我在整理社區電腦時驀然發現青年志工?是有事先分組的,原來我小女兒和昱婷是負責道具製作,難怪她一會兒借我的舞蹈飄扇,一會兒又借我結婚時自己製做的一件旗袍,一會兒借泳裝、絲巾,總之家裡適用的全派上用場,演出當天看他?用垃圾袋當海浪,那場演出讓我驚喜萬分,同時也對這群大孩子刮目相看。

第3齣社區話劇「等到楊厝寮扮戲」
97年度青年志工訓練,根據文化局信政大哥的指令,「每一社區準備一個社區話劇,社區話劇可穿插舞蹈」,於是我傳達信政大哥的指令給青年志工隊隊長怡均,怡均隊長說:「好幾個高三的志工正忙著大學學測,副隊長昀濃也忙著考研究所,沒人寫劇本怎麼演。」,後來請大三的青年志工日斐幫忙寫劇本,日斐說:要先有故事架構,她可負責修改並加入一些活潑生動的元素,若只敘述社區文史,會流於枯燥乏味。於是我拿起94年度出版的社區文史「戀戀楊厝情、凝聚永和心」仔細看一遍,我有了腹案後,先和我先生討論話劇主要架構後,再邀蔡景木和參與演出孩子於電腦教室共同修正話劇腳本,最後交由日斐修正,由日斐導演,道具由陳永忠、莊宜潔、蔡景木、蔡文喬、蔡清榮、吳麗玲製作,做獅子的材料費蔡文喬自費,神帽由國一的莊宜潔用過期的海報製作,神衣利用用過的喜帳洗乾淨後打結而成,於是社區在沒有支付任何費用下,第三齣『等到楊厝寮扮戲』的話劇便誕生了。

觸動
「等到楊厝寮扮戲」應文化局之邀至雲林科技大學演出,演出的前一晚利用社區月會綵排,想不到引起楊厝耆老相當大的迴響,因楊厝的金獅陣曾叱吒風雲,這齣戲觸動長輩?的心,長輩?敘說著年輕時候的金獅陣,『等到楊厝寮扮戲』,其中有一場迎媽祖的戲,前理事長洪想主動加入打鼓的行列,隔天當我們要出發至雲林科技大學時,楊厝耆老蔡清守匆匆忙忙到我家,說要和我們一起至雲科大他可幫忙敲鑼,但我?會在雲科大上一整天的課,他怕腳痛坐不了那麼久,所以請我載他到麥寮時讓他打一針再走,他讓我好感動,後來我請他在家休息,等腳好一點,4月12日文建會的邀約演出再一起去。

意外的收穫
「等到楊厝寮扮戲」將社區文史作者蔡景木與青年志工串連,以社區文史當主軸,加入青年志工的創意,變成一齣老少咸宜的話劇。楊厝社區劇場並非執行專案計畫,而是執行信政大哥的指令,萬萬沒想到信政大哥會將這齣戲推薦給文建會,文建會核給楊厝車馬費及社區劇場相關補助30000元,於是楊厝老老少少浩浩蕩蕩的租一台遊覽車至福興穀倉表演,沿途順路到鹿港天后宮、八卦山、中午吃合菜,回程由社區耆老投票,選出社區話劇演出最傑出的5位孩子,這五位孩子將可參加環球技術學院探索及電腦資訊營2天1夜的訓練。表決過程非常熱鬧,有些老人家認為每個孩子都表現相當的好,連續舉好幾次手,要他?從這麼多孩子中選出最棒的其實很為難,因他們認為每個孩子都很賣力的演出,投票結果第五高票竟同時有3個,當選最高票的婷愉高興的大叫並拼命的跟楊厝長輩謝票。

遭遇的瓶頸
每次演出的人員都不同,每一場次演出都必須重新綵排,因有些孩子有參加課輔,要全員到齊非常困難,有一次甚至約好晚上9:00才開始綵排,但有些家長覺得太晚,不允許孩子出來綵排,別以為我不會難過,做社造經常如洗三溫暖,有時很難過、心寒、有時很喜樂、有時又很無奈,有時很想跳出社造漩渦過自己優閒的生活,心裡五味雜陳,但一想到楊厝孩子的認真,想到楊厝一天天變好、變漂亮,只好轉念,繼續深陷社造漩渦而甘之如貽。

結語
總之,感謝文建會及文化局給楊厝機會,讓楊厝又過了非常愉快的一天,下一次演出我?可能會將舞蹈改成台客舞,敬請期待。



為什麼要拍紀錄片?
    2008/03/11 15:07 | 未分類資料夾
為什麼要拍紀錄片?
文/麥寮鄉農會吳麗玲 97.03.04

京樺老師曾說:「人有兩種命,一種本命,一種天命」
京樺老師還說「報答別人最好的方法就是更加的努力」
搭文化列車搶在地資源社區圓夢計畫是楊厝今年第一個核定的計畫,補助單位:文建會,補助金額:70萬元 (雲林縣最高金額),感謝雲林縣文化局極力的爭取,文建會97年度計畫重點:社區記錄片、社區繪本、社區劇場,文建會與文化局這麼看重楊厝,我們「報答的方法就是更加的努力」,政府這麼有心要幫社區,或許楊厝可當範例,讓其他社區更清楚何謂社區紀錄片、社區繪本、社區劇場,更清楚計畫的主軸。

 將心比心,我很清楚認真的承辦人員動能的來源~就是來自於社區不停的進步、茁壯---,我們的努力對承辦人員來說是一種鼓勵,我們的努力能增加承辦人員的動能,看到我們的成長承辦人員的辛苦將化為喜樂。

以前我也很納悶為什麼要拍紀錄片?我?不需要打知名,我們並沒有要從政也沒有任何野心,我們只是一群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卻認真過生活的人,我們喜歡默默耕耘,我們做的事不需要昭告天下,但現在的我有另一種思維,台灣各個角落都有愛鄉熱忱的人,他們也很想做社造,只是不知從何做起?他們也很想留住學校?但不知如何留?或許透過楊厝紀錄片能將楊厝經驗分享出去,讓其他社區知道社區居民的參與能讓原本優質的教育更優質,社區居民的參與能深耕鄉土教育
或許透過紀錄片讓教育專家學者明白小校存在的價值性,楊厝分班很幸運,因政府各部門都很重視,離島的小校可能很多已在裁併校的聲浪中走入歷史,或許我們的努力能讓裁併校的政策轉向,讓教育不要開倒車,讓教育單位知道省經費絕對不能省在教育上,我們若只默默耕耘只能營造楊厝人的幸福,但藉由楊厝紀錄片傳播楊厝經驗給台灣各個角落愛鄉的熱忱人士,將能營造更多人的幸福。慈濟龐大的力量來自於全球各角落的慈濟人。

  楊厝不敢說最好,但因大家無私的付出我真的覺得〝楊厝真的很不錯〞,因我們的努力能讓楊厝孩子打從心底說:「他們覺得好幸福」,因我們的努力讓楊厝長輩覺得我們很重視他們,我們的努力真的能感染更多人加入社造行列,就像陪伴楊厝的替代役永慶回鄉做自己的社區,現在雲林還有一個跟楊厝很像的社區~水井社區,假如能感染更多人加入社造行列,也算功德一件,所以拍社區記錄片不但為楊厝做紀錄也為安定社會的力量加把勁。

拍社區紀錄片不為個人而拍
而是為謀更多人的幸福而拍



24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