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法人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楊鈞弼  
聯絡地址: 花蓮縣壽豐鄉豐山村中興街37號  
聯絡電話: 03-8650338  
傳真電話: 03-8653278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7
  • 累計人數:215122
  • 發表文章:34
  • 相片數量:709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志學的消暑勝地──彩虹甜品小舖之一
    2010/12/04 17:10 | 服務學習社區服務(志學)
*

【大記者/邱于芳報導】

         十月二十三號,我們前往彩虹甜品小舖採訪彩虹甜品小舖的過程中,我負責錄攝組的部分。採訪之前,我先教錄攝組的小學生運用錄音及攝影器材,然後讓採訪組開始採訪。

       採訪組開始和店長胡瑋菱採訪:一開始,我們問彩虹小舖店長為什麼選擇賣甜品及冰品。店長說,由於他是東華大學畢業的學生,畢業後想繼續留在花蓮,做一些對花蓮有意義的事。店長說,他不喜歡一般辦公室的工作,經過多方考慮,決定在志學街工開店。他選擇志學街上類型較少的店當作他的起點,也因為他不喜歡油膩的食物,於是選擇賣甜品,而取名為「彩虹」則是希望店名可以較為活潑,和甜品的形像做結合,可以「品味,一碗的幸福」。

       當我們問店長這家店社區有什麼影響的時候,店長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如果對社區或街上的影響,可能是帶給社區一些新思維吧!他說,就是思維轉變,比如說,讓招牌特色比較明顯,而開始有新意,像是「一同食堂」之類的店名,大家會開始有新的創意出現。彩虹小舖還有辦「新生活新食器」的運動,只要外帶不要拿塑膠袋跟湯匙,就可以集點,換取店內的商品,鼓勵學生不浪費資源,使用環保餐具。

        由於服務學習這門課,我和迪雅、郁馨帶著志學國小的小朋友們去志學街上的彩虹甜品小舖採訪,除了讓小朋友對社區歷史文化有一些了解,我也從中學到許多,像是採訪和教小朋友如何使用器材、寫文章,和小朋友一起採訪也讓我擁有了許多特別的回憶,是一個特殊的經驗,讓初次到異地一個人生活的我,也很快適應了新生活。

 

【大記者/楊迪雅報導】

       在十月二十三號,一個天氣晴朗的星期六下午,我們三個大學生帶著五個小學生,一起來到了位在東華大學後門的彩虹甜品小舖。

     彩虹甜品小舖的負責人是東華畢業的學姊,畢業之後還不想離開花蓮的她,與朋友合作頂下了這家冰店,她笑著說:「這樣就不用坐辦公室了。」會開冰店或許是因緣巧合吧!這家店前身本來就是冰店,當時志學街上又沒有其他的冰店,再加上店長不喜歡油膩,開冰店再適合不過了!

     店內並沒有特別的布置,但在牆上、桌上各處都有圖畫和明信片,店長說他們只是沿用了先前店家的布置,再加上自己拍的照片、朋友捐的明信片和電影卡、以及客人帶明信片來自由設計,就形成了現今彩虹小舖內自然舒服的樣貌。彩虹小舖還施行環保活動「心生活新食器」,只要外帶不拿塑膠袋和湯匙,就可以集點兌換商品,這個活動最主要是鼓勵這邊的學生不要浪費這些資源。

     彩虹甜品小舖的招牌是店長的朋友設計的,出自於廣告公司的手筆,顯現出一種其他店家所沒有的特色,不會流於一般而制式化。店長希望能夠藉「招牌」這件事上面拋磚引玉,激發志學街上更多店家發揮出他們的創意,讓志學街能夠展現出更多樣化的風情。「彩虹」這個店名背後,包含著活潑多彩的色調,與冰品的繽紛恰恰做結合,希望每一個客人都可以吃得愉快,帶著幸福洋溢的笑容回家。

     走出彩虹甜品小舖,不禁吃驚於店家的用心,原來每一家店背後,都有各自的故事,等著被發掘。在此之後,看著學生群居在這裡吃冰聊天,心裡的感受格外不同。彩虹小舖用心營造出一個舒適自在的空間,使得每個到此的客人,都能夠開開心心、沒有負擔的在這裡或休息、或討論事情,店長總是笑臉迎人,使每個客人都感到滿心的溫暖。

 

【大記者/林郁馨報導】

        十月二十三號,我們因為參加了學校的服務學習課程,有機會和同學及志學國小的小朋友一起學習採訪,於是我們帶著雀躍的心等待著與彩虹甜品小舖的邂逅。




社區剪影
社區快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