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彰化縣埔鹽鄉廍子社區發展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陳素雲  
聯絡地址: 彰化縣埔鹽鄉廍子村光明路一段176號  
聯絡電話: 04-8657462  
傳真電話: 04-8655482  
社區快蒐

特色快照
黃金番茄 

黃金番茄成熟了


社區小故事
簡述族親的輩分字行 (作者:施俊猛)
    2010/05/19 16:39 | 埔鹽農特產展售會園遊活動

國有史,家有乘,族親亦應有字行輩分之依據,俾使後代子孫,惟本思源得以瞭解上下尊卑,左昭右穆以增加輩分倫理觀念。

屬潯海衍派,採用的字行乃靖海侯御賜詩章:

    〈卿仕際應侯,文章慧業修,至性能純養,正心得自由,怡淡明表志,寧靜似先猷,高風崇古樸,雅化向溫柔,黃中元吉迪,青簡大名流,克己存恭敬,定交允嘉謀,恩寬愛適廣,善足澤常留,深藏抱偉器,遠式抒全籌,河山銘竹帛,冠冕紹箕裘,傳芳長衍慶,錫祚歷千秋。〉

    族親之祖先至今所輪值的字行,從文章慧業修,至性能純養,正心得自由,已傳十代有餘如下:

第一代祖,老太祖施曾燈之妻,字行在〈章〉,第二代祖,沙區祖施曾燈之第三子施金寶字行在〈慧〉,是最先到村內經營糖鋪者,第三代祖之五柱祖、六柱祖字行在〈業〉,五柱祖傳西邊子孫,六柱祖傳東邊子孫,第四代以下因比較多房,以筆者為例,第四代為曾祖父修有,字行在〈修〉,第五代乃祖父施至尚,字行在〈至〉,第六代乃家父施文錦,字行在〈性〉,第七代乃筆者施俊猛,這一代人丁旺盛,同年的還有瑜銘、仁傑、俊傑、明聰字行在〈能〉,第八代字行在〈純〉,第九代字行在〈養〉,現在已有第十代字行在〈正〉,甚至第十一代字行在〈心〉的子孫了。

    第六代長輩有施性禮、施性德,皆以字行命名,筆者亦極重視字行輩分,故一子一女亦依字行分別命名為純揚、純安,屬第八代字行在〈純〉,極盼後代子孫皆能重視字行輩分,最好能以字行為子女命名,以俾族親他鄉相遇,能瞭解輩分倫理,使關係更為緊密,是所至盼。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一時與一世 (作者: 施金枝) 97.12.31.
    2010/05/19 16:34 | 埔鹽農特產展售會園遊活動

    感動是一時的,感恩是一世的

    生氣是一時的,內涵是一世的

    榮耀是一時的,經營是一世的

    受戒是一時的,持戒是一世的

    委屈是一時的,成就是一世的

    一時或是一世,誰長誰短?

    一般人當然認為,一時是很短的時間,一世是很長的時間,其實真正說來,雖是一剎那間,都有三大阿僧祇劫,因此雖是一時,哪裡不是一世呢?

    有智慧的人,精進用功,不畏艱難挫折,

回應 (0)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百年古井鄉長序文 (作者:陳慶煌)
    2010/05/19 16:26 | 埔鹽農特產展售會園遊活動

今年七月初,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瑜銘兄提及施家古宅有一口三百年古井,與廍子地名來由,和其家族的發展,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個人認為,早期農村普遍使用的水井至今已少見,如能加以整理,使活水重現,保存下來,對施家和社區總體營造必有其特殊意義。

因此,建議瑜銘兄,利用其家族返鄉祭祖的機會,召集家族成員商議重整古井。今年七月四日日祭祖時,所有來自台北、台中、高雄等地返鄉的族親,近200名家族都一致同意這項提議。

當日也吸引新聞媒體記者大幅報導:「百年古井,挑起兩村兄弟情」,「埔鹽300年古井,庇護施家」,「沈寂20年,施家古井邁向重生路」。更是引起地方的注意,也更加強施家整建古井的決心。

不到二個月的時間,原已荒廢的古井,被整理得乾乾淨淨,挖出近十米深的泥土,終使活水再次重現,附近髒亂的環境,也被打理得整潔如新。同時又種花、種草、舖地磚、油漆粉刷、抿石子,興建涼亭等等,都是族親們共同出錢出力合力完成的。

大夥兒以血濃於水的親情,和飲水思源的心情,完成這項歷史性的工作。自此,施家親族找到了匯集力量的中心點,並讓廍子村居民進一步了解過去糖廍的開發史,具有深遠且非凡的意義。

廍子村的由來,很多人不甚了解,如今因這口古井的重現,使大家更了解,原來早期糖業發達,此地設有糖廍,鑿井飲用,所以,地名取為「廍子」。

本鄉正積極推動各社區總體營造,以建構「一社區一特色」為目標,多年來,廍子村一直沒有明顯凝聚居民意識的主題特色,而今,有這口與村史開發淵源密切的百年古井,應是營造社區特色的最佳著力點。

經與施家子孫商議,大家都很認同,以此百年古井做為營造社區的起點,藉以團結社區居民,改善社區環境,創造社區價值,提升社區生活品質。於是,在今年十一月十九日由鄉公所主辦,結合施姓家族、廍子村辦公處、社區發展協會、本鄉愛心慈善會、彰化縣宏德慈善會及慈濟功德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盛大的慶祝百年古井活水重現揭幕暨愛心慈善活動。

相信,廍子因有這口古井,將使施姓家族的感情更為濃密,綿延流長;社區居民更具凝聚力,而向上發展。又因這口井的重現,將更激發了居民愛鄉愛土、飲水思源的情操,未來,這裡必是一個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懷舊景點。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廍子村「糖廍」。 ( 施見德)
    2010/05/19 16:23 | 埔鹽農特產展售會園遊活動

今日位於東西向快速道路旁的廍子村,在未開發以前,屬於巴布薩平埔族的狩獵區,因乾隆中葉,瓦村民施曾登於此興建糖廍而得名,後由其三子施金寶負責經營。糖廍拆除後,由施金寶後裔原地改建住屋定居稱為「廍子」,地名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先民施曾登於清康熙年間偕同其兄弟自福建泉州來台開墾,並於雍正年間來到瓦磘村定居。因當時清廷鼓勵來台漢人製糖銷售日本和大陸,遂在今日子村第九、十鄰內設立糖廍,由其三子施金寶負責經營。當時糖廍佔地0.8公頃,用木材和竹子搭成,屋頂用茅草覆蓋成一座廠房。養水牛18頭,兩頭水牛為一組輪流拉石磨。拉石磨的水牛都要蒙上眼罩,避免牛隻繞圈暈眩。糖廍製糖的方法,是用水牛拉石臼和石輪運轉,再將切斷的甘蔗放在石磨裡日夜不停壓榨甘蔗汁,石磨下放一個大木桶,把放下來的甘蔗汁接進桶內,桶內裝滿甘蔗汁後再交給廠房,用木材加熱,使鍋爐內的甘蔗汁熬成糖粉,再加少量石灰就可以製成黑糖。可惜好景不常,西元1902年日本政府在台興建首座新式糖廠,開工後展現出大資本及現代管理。西元1906年日本政府獎勵日人來台興建新式糖廠,藉以淘汰台灣本地人的舊式糖廍,日本政府也適時發放糖廍拆除補助金,本糖廍也於這段時間內結束營業。糖廍歇業後,由施金寶後裔原地改建住屋定居,因曾為糖廍得名「廍子」,地名因此一直沿用至今。

參考資料:<廍子村糖廍>  施見德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糖廍百年古井活水重現。 ( 施見德)
    2010/05/19 16:17 | 埔鹽農特產展售會園遊活動

先民施曾登於清康熙年間自福建移民到台灣來開墾,輾轉來到瓦磘村定居,因是施世榜的族親,加上自己的努力,因而擁有自瓦磘村以東兩公里到出水村埔鹽埤分汴(今十六甲)等一百三十餘甲的土地。自清乾隆中葉之時,因政府鼓勵來台漢人製糖銷售日本和大陸,於是就在今天廍子村的九鄰和十鄰的地方設立糖廍,由三子施金寶負責經營。當時為了糖的用水需求,因而鑿了一口深二十五尺,寬五尺的井,也就是今日所見的這口古井。可惜好景不常,西元一九o六年日本政府獎勵日人興建新式糖廠以淘汰舊式糖,本廍也在這段期間結束營業。拆除後的糖廍,由施金寶後裔原地改建成住屋,而此聚落也因曾設立糖廍而得名為「廍子」,即今日的廍子村。

     在糖廍拆除後的數十寒暑,古井泉水不斷,清涼潔淨,成為附近幾百口人家的生活依靠,舉凡燒飯、飲水、洗衣和洗澡,無處不用到古井的水源,古井活水不斷,在地的鄉親都認為這是個好兆頭,古井也成為居民生活中重要的依靠。而當初位在這古井周圍的施家子孫,至今已有數十代,其中出了不少達官顯貴和成功的企業家。

    自從自來水普及後,人們不再依賴古井為主要取水來源,古井也因此漸漸的荒廢,原有的風貌也不再復存。近年來,許多事業有成的施家後裔,不忍心當初養育他們長大的古井變得如此殘破不堪,大家決心讓百年古井活水重現,恢復原來的面貌。俗語說:「飲水思源頭」「吃水果拜樹頭」,施家的子孫們將他們在事業上的成功,歸功於當初能夠在這口吉祥之井旁成長,古井所帶來的,不只是生活上所必須的飲水,更在無形中帶來了一股吉祥之氣,庇護著生活在這口古井四周的人們。因此,施家子孫希望藉由古井的修復,將這股吉祥之氣能留在此地,希望在這口吉祥之井的陪伴下,施姓家族能更加的興旺!

     古井不僅對施家子孫有重要的歷史意義,更是紀錄村落發展的一個最佳寫照,今後,古井將成為地方懷舊景點之一!

 

參考文獻:施見德,《廍子村糖廍 

                       西元 二o o六年吉日重整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19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
社區剪影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31
  • 累計人數:260238
  • 發表文章:71
  • 相片數量:2039
  • 回應數量:12
  • 網友按讚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