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太平區頭汴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23
  • 累計人數:60901
  • 發表文章:14
  • 相片數量:13
  • 回應數量:1
  • 網友按讚數:2
聯 絡 人 : 鄒議慷  
聯絡地址: 台中市太平區北田路30巷58號  
聯絡電話: 04-22762323  
傳真電話: 04-22778558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頭汴坑的護溪故事--側寫生態環境保育隊長林廣盛
    2012/08/02 07:19 | 環境保護
*

◇ 頭汴坑--「溪」的故鄉

  從太平市區進入頭汴坑的地標「一江橋」在九二一大地震時無可倖免遭受摧殘,橋面完全斷裂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歷經四年的歲月洗禮和記憶的淡失,外來遊人只記得在週休二日期間往近郊的頭汴坑山區疾駛,找尋水泥叢林以外的一小片淨土。從太平市區的方向穿越一江橋以後,「綠色」會逐漸籠罩過來,青翠的山景也會慢慢進入眼簾。其實,不必等山景的出現,當經過一江橋面時,橋下頭汴坑溪的潺潺水流已經告訴我們,大自然就在不遠的前方。

  山林是水的故鄉,頭汴坑這個多山、多橋的地區必然蘊藏著豐富無比河川水系,進入一江橋後循著長龍路沿頭汴坑溪溯源而上至龍寶橋附近,走進河床旁邊觀察就會發現這裡正是主要支流北坑溪的匯流處。若要一探北坑溪的究竟,則須沿著頭汴國小旁的北田路進去,沿途只要看到有車子停泊在路邊,就可在附近發現進入河床的小徑,察覺釣客或遊人逗留溪邊。這個山林野溪、綠色生機充滿的環境,就是頭汴坑生態環境保育隊隊長林廣盛大哥出生、成長至今每天生活的環境。林大哥說:「有小溪的地方就有人進去玩水,特別是小孩,即便大人警告禁止再三,還是無法阻擋一個孩子親近溪流玩水的想望。」這番話在長期從事水上救難工作、又從小玩溪水長大的人說出來,令人感受特別深刻。或許人對自然的渴望是不分種時代族群、與生俱來的。就是基於從小生於斯、長於斯那種無法切斷的土地情感,以及對生命價值的深沈尊重,林大哥從八年前開始展開了他堅持「守護溪流、救護生命」的志業。

◇ 從水上救難到生態保育

  林廣盛大哥平日是北坑溪岸邊土雞城的老闆,也是現任太平水上救難大隊副隊長,這個救難組織原隸屬於紅十字會的支隊,成員約七十多人,全數為義務職,雖然目標是以太平市區域內的溪流為服務範圍,組織內卻凝聚了太平市以及台中縣市其他鄉鎮的義工成員;此支隊在紅十字會中表現優異可謂全省模範生,尤其將救難提升為預防的積極作法成效亮眼。太平地區從過去頗高的水難死亡人數紀錄降低到近一年的零位數字,其間的成效應該歸功於救難大隊主動與太平市各級學校配合,共同宣導正確的救難知識和技巧,也因此太平市終於脫離台中縣內水難案件歷年居高不下的鄉鎮市排名。

  太平水上救難工作的八年經驗,加上居住在北坑溪沿岸的生活情感,累積了林大哥對頭汴坑溪流域自然環境與人為活動的細膩觀察,例如,常有遊客或當地居民電魚、毒魚、網魚,不明人士亂倒垃圾、燃燒廢棄物,以及溪流沿岸的工廠排放有毒氣液等現象,這些觀察激發了林廣盛自四、五年前開始關心並著手生態保育的護溪工作。林大哥表示初期主要以柔性勸導的方式進行,至少這個過程可讓環境危害者瞭解溪流已經受到當地居民的保護,進而減少破壞環境行為的出現。

◇ 訂定溪流保育工作重點與方向

  頭汴社區從九十一年起參與並入選成為文建會重建區社造方案的社造點,第一年的社造工作在社造員積極拜訪意見領袖,成立環保義工隊、執行每週掃街勤務,以及相關研習課程的舉開下,逐漸凝聚了社區志工共同維護頭汴坑溪主支流生態環境的共識。今年是頭汴社區邁入社區營造的第二年,醞釀多時的頭汴坑護溪計畫因為碰到社區營造的攪動而被翻轉到台面上來,「北坑溪護溪計畫」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九十二年度的社造提案之一。

  護溪工作若要徹底執行,溪域幅員遼闊就是一大挑戰。匯流於頭汴坑溪的除北坑溪主支流外,還有頭汴坑溪上游的東坑溪、南溪、茅埔坑等,行政區則涵蓋頭汴里、東汴里等。此外,溪流沿岸具污染性的工廠也將成為護溪工作的阻力,然而,在社區營造的精神下推動護溪工作,其間「環保正義」和「社區人和」之間的拉扯終究存在,為了讓初試啼聲的頭汴坑護溪工作進展順利,社區工作團隊決定選擇以沿岸工廠數少、相對政治阻力小的「北坑溪」作為頭汴社區總體營造今年度護溪工作的重點。內容包括:舉辦護溪說明會、舉辦全民淨溪活動豎立警告牌,以及進行北坑溪生態資源調查等。

◇ 護溪有成振奮人心

  九月三日晚上在社區志工團隊的召集之下「頭汴坑護溪說明會」正式舉開,說明會的舉行正是向外界公開宣示居民護溪的共識與決心,護溪工作主要將由「頭汴坑生態環境保育隊」來擔任,負責的準隊長林廣盛表示將以太平水上救難隊和頭汴社區環保義工隊為基礎來籌組。

  有趣的是,說明會還沒開始,當天上午保育隊員立即發揮團隊合作的精神,成功「取締」一起非法燃燒有毒廢棄物案件。由於遭取締的「違法人士」本身就是當地居民,保育隊員便苦口婆心勸說加入頭汴坑生態環境保育隊,當事人終拗不過勸說決定「改邪歸正」,並且受邀全程參與當天的護溪說明會,成為居民美談。此名遭取締的人士,曾於遭取締前一天被發現傾倒廢棄物並接受規勸,沒想到後來未能適當處理垃圾,竟反而縱火燃燒;這名人士曾試圖尋求鄉代關說,但是由於保育隊員通報聯繫迅速,在民意代表介入之前已經查送警察局,違法事實昭然若揭,才不得不接受依法處理。

  隊長林廣盛在說明會時特別向居民強調,所有居民都可以加入護溪的行列,但並非每個人都需直接面對或取締違法,而是希望居民在行經相關路段時協助巡邏、留意有無可疑人士出入,一旦發現異狀就打電話通報,通報人員資料也會受到保密。過去居民發現非法傾倒垃圾通常害怕直接檢舉會遭來報復,如今成立組織並公開說明,採取團體作戰的方式將有效遏阻不肖人士傾倒廢氣物。

◇ 廣集護溪勇者捍衛自然生態

  「人」的因素通常關係著社區工作的成敗,生態環境保育隊如何編組和運作才能發揮護溪的最大成效呢?關於這個問題,隊長林廣盛認為護溪不一定要排定巡邏班表,一方面真正實施按表操課並不容易,況且,過去幾起取締非法和柔性規勸的案例,都是隊員平日行經溪流附近路段時機動察覺而成功通報的;從他的水上救難經驗看來,有效的組織工作並非人數眾多的緣故,而是五、六位執行者加上一群有共識的協力者共同促成的。

  當被問到是否會恐懼護溪過程需面對各種黑白惡勢力?林廣盛的回答是:「有什麼好怕!準備做護溪工作時老早就有心理準備了,畢竟這樣種工作不做也不行,溪仔是大家的。」有多起案例當事人於事後放話說要和隊長好好「談一談」,林廣盛則認為唯有良性溝通才能解決事情,遇到這樣的狀況時他會主動尋求與當事人面對面溝通。曾經有當事人在遭跟蹤和勸導後來電並且語帶威脅,經過正面溝通最後終向林隊長脫口說「對不起」。林廣盛態度堅定又懷抱同理心的柔性規勸作法,讓一些違法者在態度上軟化並在行為上讓步,無形中降低不少後續危害環境的案件發生。為了讓這些居民和對北坑溪環境具潛在危害的工廠主人進一步瞭解社區護溪的決心,林隊長還親送通知邀請他們前來參加九月三日的說明會。

  社區目前選訂只以北坑溪為護溪重點範圍,但林隊長非常希望東汴里能和頭汴里攜手一同保護頭汴坑溪的主、支流自然生態,因為這樣的作法效益將更為廣大。目前頭汴和東汴兩里里長均表明對護溪計畫的支持態度,接下來的重點就是集結更多的護溪勇士一起落實與執行了。

◇ 溪流的前世、今生和遠景

  北坑溪是頭汴里境內的重要溪流,匯入頭汴坑溪後再與大里溪交會,最終注入大肚溪出海,如果不說出來,幾乎沒有人能想像在二十多萬年前一場如同九二一般劇烈的地殼變動造成馬鞍山隆起,才讓原屬大甲溪古河道的北坑溪成為「斷頭河」且水量減少,故而改變流向成為現在大肚溪的支流。北坑溪愈近上游水量愈少但河床卻愈寬,這正說明了它曾為大甲溪古河道的身世背景。

  北坑溪流域周邊的小水潭或河階地,在今天均成為許多假日遊客或當地孩童炎炎夏日戲水、釣魚、甚至烤肉的好去處。只是許多遊人還是忘了把垃圾帶,使得原本青翠碧綠的溪流周圍被徒然充斥的髒亂妨礙了觀瞻。為此,保育隊已經和里長溝通爭取在沿岸選定五個定點安置子母車,供來往的居民或遊客丟棄垃圾,以維護流域的整潔,同時試圖爭取在重要出入口裝置監視器防範夜間偷倒垃圾。此外,水泥消波塊、各種形式與大小的水泥攔砂壩阻礙了魚類洄遊的生態習性,成為眾所皆知的生態殺手。對此,林隊長語氣平靜的表示,這類河川工程被發現時通常都是定案執行中的已發包工程,居民只有坐視的份。

  就如林隊長所言,護溪的工作重點不僅止於溪流本身,溪岸的動植物生態更是保育隊和居民志工保護的對象。在今年的護溪工作項目之外,林廣盛還有一個想法期盼實現,那就是希望在一年內能完成北坑溪的動植物生態全記錄;他還打趣的說,中秋節前後許多遊客聚集溪邊烤肉的盛況和隔日垃圾滿地遍野的景象,也是他希望記錄的對象哩!

  愈是深入認識與瞭解頭汴社區後,愈是發覺這個地方存在著許多矛盾的美麗,她既是一個傳統地方派系色彩鮮明的社區,同時裡面又居住著為數不少的「勇敢的憨人」。或許在頭汴坑談護溪、談溪流生態保育太嚴肅又遙遠,因為一個不知何以然的水泥化河川工程在一分鐘內就能扼殺社區志工累積許久的小小保育成果;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生態環境保育工作的展開,或許隱含著頭汴社區的遠景落實已經不遠,因為除非從周遭的事物開始,否則夢想成真不會從天而降!

資料來源:台中市社造中心 http://www.vital.com.tw/tcec/story/story_2.asp

 主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主辦單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承辦單位: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