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社團法人台灣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85
  • 累計人數:345264
  • 發表文章:352
  • 相片數量:448
  • 回應數量:12
  • 網友按讚數:2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
聯 絡 人 : 吳淑華  
聯絡地址: 桃園縣龜山鄉兔坑村大同路581號  
聯絡電話: 03-3205912  
傳真電話: 03-3194521  
特色快照
龜崙嶺山區長遠的發展應有國家風景區層級的思考 

龜崙嶺山區景觀資源豐富,之前鄉公所方面有朝都會公園發展的構想,但都會公園太過人工化,龜崙嶺山區地勢陡峭並不適合,且以此地的景觀而言,可比觀音山、八卦山,但此兩地現在是國家風景區。而且本區是跨縣,不論都會公園或國家風景區,主管單位都屬中央,龜崙嶺山區長遠的發展應有國家風景區層級的思考,且在風景特定區管理條例之下,可對開發進行限制,本區現在雖大多為山坡地保育區,但濫挖濫建相當嚴重,以大棟山路這一段而言,從90年代至今,已多了10間廟,2條路,2家土雞城,2間住宅,這些還要附帶廣場或停車場,對環境產生很大的壓力。對本區最重要的優勢--景觀而言產生負面的影響。
龜崙嶺山區本身或許範圍不夠大(本區已含樹林、鶯歌、龜山),但可結合鄰近的三峽、大溪乃至龍潭石門水庫,而成國家級的風景特定區。當然龜崙嶺山區本身的環境還需要大大的改善。山區北側的磚窯廠如何與國家風景區等級的景觀相容,磚窯舊址如何復育,國家風景區重要廢土處理也很重要,這需要相當大的智慧,也要投入相當大的關注,否則這裏只會繼續是廢土處理場(還有焚化爐)。
大丘田地區的發展主要還是與整個大區域一致,為龜崙嶺山區整體發展的一環,步道系統的2個出入口所在。但對居民來說環境改善才是最重要的,也有助於區域休閒遊憩的發展,本地居民並不太需要從觀光遊憩中去得到經濟利益,居住於此到外面工作並不需要離鄉背井,這裡不是世外桃源而應該是市內桃源,享受鄉間應有的安寧與美景才是大家最期盼的。

社區小故事
延著故事足跡,見書思地,感今懷昔,過往生活彷若一幕幕黑白電影般湧現心頭。
    2011/01/27 21:18 | 人與土地故事集

縣長序

    回顧兔仔坑地區百餘年的發展史,您會發現,在這塊土地上,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齊聚在此,共同留下許多努力奮鬥的開創故事與深刻動人的美麗記憶。書中記載,包含三德煤礦、磚窯廠、玉峰製片廠、美麗鶯歌溪等,與我們生命故事息息相關的精采片段,讓我讀來回味再三。尤以書中王阿喜先生口述,全篇用漢字書寫《做磚仔个歷史》,讓我延著故事足跡,見書思地,感今懷昔,過往生活彷若一幕幕黑白電影般湧現心頭。

     縣府推動社區營造工作多年,在地文化發展一直是文化施政努力的目標,文化局更藉鼓勵全民寫傳記、推廣社區文字書寫紀錄等工作深耕在地文史工作。我們樂見龜崙嶺在地居民,用無私的奉獻,聽社區伯公講古,替咱的阿嬤寫傳記,在快速建設的時代,更關切基本價值的流傳、文化根柢的紀錄與生命的傳承,為記憶的寶盒留下最珍貴的在地觀點。

本書透過最質樸的文句,詳實呈現出細膩的生命描摹,藉由時間和空間的深刻反芻,展露出歷史的脈絡與情感的傳承,書中的在地人物,用自己的生命故事,成為一種生命典型的示範,蘊含令人回味的哲理和智慧,值得讀者細細咀嚼賞讀。

                                   桃園縣長   吳志揚  謹識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種種的生命故事回溯與撰寫,正與『白永傳紀念教育基金會』所致力推廣的「生命故事分享寫作與繪本課程」不謀而合
    2011/01/27 21:18 | 人與土地故事集

序 ──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先父 — 中國砂輪白永傳榮譽董事長為「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永傳道德教育會」創會理事長,其生前所撰寫的「感恩的一生」回憶錄,字裡行間充滿敬天愛人的情懷,其善德理念: “你好、我好、大家好” ,“知恩、感恩、報恩”, “成名每在窮苦日 · 敗事多因得志時”, 及時感謝天地間七大恩惠等等均獲得各界極大的迴響。且於2005年為日本國會圖書館所收藏,更於2006年獲日本「自分史學會」(自傳學會)國際大賞。

之後,更是不遺餘力推廣「全民寫自傳」課程,白永傳基金會及永傳道德教育會非常感謝蔡素節女士,這位先父生前得力之助手仍持續開課、舉辦讀書會,首創全台「爺奶寫自傳」議題,遂引來媒體競相採訪,如此熱烈的迴響,讓我深深感動,舉頭遙望天際,彷彿先父在天對著我微笑。

今因「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理事長邀請我為其協會的「記憶寶盒.溯源計劃」社區營造出版品寫序,社區源自於家庭,而家庭亦衍生出許許多多的生命故事,與本會推廣「全民寫自傳」課程不謀而合。據這位年紀輕輕的女子熱忱又激動的解說著社區環保議題,攸關空氣、噪音、水源污染…等,觸動了長久以來從事砂輪製造的我(先父白永傳與其岳父林長壽於1953年共同創立中國砂輪鶯歌鎮即我的出生地,距離兔仔坑很近,小時候曾與家兄陽亮心正同行遊玩(對整體環境印象很深刻) 中砂為股票上市公司, 榮獲ISO 9001品保, ISO 14001環保, OHSAS 18001安衛認證通過,對於環保議題,也曾費心尋求改善,雖因公務難以抽空前往,又不好澆熄年輕人的熱情,於是委請素節召集「九顆鑽石生命故事創作分享會」會員走訪龜崙嶺一探究竟。

素節轉述:協會現址亦是淑華的住家,夫婿黃文全親切和善,在這本「人與土地故事集」出版品中撰有「三德煤礦百年滄桑」一文,如此這般的內容必能敲醒深埋在年長一輩的回憶,那是有豐收的快樂,也有強迫中獎的辛酸,因為不幸地的話喪命礦坑,幸運活下來的,卻從此一生染上「塵肺症」終生受苦。除了追溯當地的產業,亦有溫馨有趣的人文描述,像是莊金菊女士提到小時候的她愛跑去製片廠看明星,那種興奮與好奇不免讓她回味再三,如此種種的生命故事回溯與撰寫,正與近年來『財團法人白永傳紀念教育基金會』所致力推廣的「生命故事分享寫作與繪本課程」不謀而合。

素節勉勵她,以此做為拋磚引玉的小種籽,規畫出一套「來龜崙嶺寫生命故事」課程,從社區為核心推廣至外來的觀光客,除了來龜崙嶺大棟山爬山鍛鍊身體,又能靜下心來,動手寫下一篇篇『生命故事』,在創作過程中,整理過往、回歸心靈的祥和,又可裝訂成冊,擁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作品集,銀髮長青族可做為傳家之寶、少青壯族做為人生剪影片段,總之,那是與家庭連結、疏理過往,找回自己、燃起希望,更能俱足勇氣往前邁進的動力!

在此,祝福有更多的人得以拜讀本書,也給予淑華更多的鼓勵與加油,因為「有願景,就有希望;有推廣,就有進步」,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相信有朝一日必能還給龜崙嶺一個乾淨的家園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物質缺乏的年代裡,人們的純真與樂觀以及我們這塊土地歷經的滄桑。
    2011/01/27 21:17 | 人與土地故事集

                          福源國小     吳俊宜老師

 

    這次承蒙淑華理事長不嫌棄,請我為這本書作校正,才有這份機緣能先睹為快。

 

   看到各位在地的前輩們述說自己與這塊土地的生命故事,每每讓我控制不了心中的悸動,讓我在閱讀中不斷的勾起屬於自己成長過程中片片的回憶與情感,不禁也有股衝動想要寫下自己成長生活中的點滴。

 

   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對在座每一位參與的夥伴,每一位寫下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每一位有幸讀到這本書的讀者以及對我們生活的這塊土地。雖然沒有華麗的文字去堆砌,沒有驚天動地的愛情或英雄故事,但裡面的每篇故事是那麼真實,那麼親切,我能看到前輩們為了生活打拼,那份勤儉堅韌的精神;還有在哪個物質缺乏的年代裡,人們的純真與樂觀以及我們這塊土地歷經的滄桑。

 

    這些的種種,都是我可以和學校孩子們分享的題材,我要感謝每個為這本書付出心血的人致上最誠摯的謝意,謝謝你們用這些生命的故事帶給我的感動與啟發。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活動參與感言
    2011/01/27 21:16 | 人與土地故事集

感想:

 

在因緣際會下,報名參與龜崙嶺愛鄉環保協會所舉辦的朔源計劃課程。

一開始也不知道什麼叫口述歷史 , 在課堂上聽了陳板老師如此精彩的內容 真是讓人震驚的竟然在龜山街上有如此漂亮的建築 , 在龜山住那麼久了.未曾去注意它的存在。從這裡深深體會到現在的人, 總是忙於工作而忽略了身邊還有那麼美好的事物。當老師說要寫作業時 , 唉ㄚ!那又是一種考驗了,多久沒拿筆囉

 , 要寫什麼主題好ㄋ,其實如果用心認真的去觀察,還蠻多課題可以寫的。

     在這裡要感謝協會讓我有機會參與這次的活動 ,希望協會也能藉此能帶動更多人來參與關心週遭環境 , 多了解我們自己的所在地的特色 , 也可以營造更多出社區文化與活動。

                                                                ㄚ文

 

感謝、感動、感恩

 

感謝環保愛鄉協會提供這樣的平台,不僅提高環保意識,更提昇文化、人文等素養,讓素昧平生的彼此,因共同理念的結合,持續為這片土地付出關愛,不分族群、貴賤、藍綠。

 感動有吳理事長這樣無私奉獻的人,現今功利、獨善其身主義充斥下,還是有此敦厚良善之人,為地球美好環境永續經營付出。

 感謝父親的故事能付梓出版,記錄我們小人物的小歷史成為回憶,雖然父親偶有高齡失智現象,但每回談論過往時,他總是聲調高亢滔滔不絕,我就感覺自己多麼幸福成為他的孩子。

 最後,還是要感謝,所有曾幫助過我們家的人,謝謝你們。

                             &nb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19
第一頁上一頁
下一頁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