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代表圖像
聯 絡 人 : 梁淑貞、王先生  
聯絡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龜山巷150號之2  
聯絡電話: 07-5882575  
傳真電話: 07-5886795  
社區小故事
分享到plurk 分享到FCAEBOOK
讀書會台海保衛戰
    2015/06/03 20:46 | 讀書會
讀書會-台海保衛戰

三月份讀書會有個非常不一樣的主題「台海保衛戰」-民國38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前後的許多戰役,教科書不一定詳載,卻是保全台海命脈、決定國共分治的關鍵。分享這一段轟轟烈烈的歷史,一來讓人感念前人保家衛國的艱辛,二來也提醒後人珍惜所有續造福地。(本文內容摘自演講簡報)

主講人:范銀鳳女士

綱要:
◎長江突圍-保存中華民國戰力-江陰詐降突圍、江陰突圍
◎古寧頭戰役-決定台海分治局勢
◎八六東山海戰-終結反共復國

【長江突圍】-38/4/21~23

時間
:民國38421~23
重要人物:江陰突圍-陳慶堃;江陰詐降突圍-宋長志。
戰區:江陰、鎮江、南京等三區域
軍艦:掃雷艦永嘉號、逸仙艦
經過:民國3819日,「徐蚌會戰」戰敗,蔣中正被迫下野。代總統李宗仁和談不成,共軍南下逼近長江防線。永嘉艦加入海軍第二艦隊,奉命阻截共軍渡江。共軍大舉南下進攻,41~20日,長江北岸國軍橋頭堡及沙洲已全部陷落共軍手中。421日共軍向長江沿岸各地集結,在江陰下游各港開始偷渡,始終難以通過江陰要塞砲擊。為突破江陰要塞河防,共軍竟以黃金收買江陰要塞司令戴戎光,倒戈叛變,反過來指向國軍艦艇,不僅切斷了長江河道往下游出海的咽喉,也使得留在長江中的國軍艦隻成了甕中之鱉,情況危急。當日,英國派了三艘戰艦自上海赴南京撤僑,都因遭到岸砲的猛烈轟擊,死傷慘重,無功折返。江陰要塞困死了長江南京水域的我海軍艦隊,使艦隊無法航出東海進入太平洋。
*江陰詐降突圍:當時第二艦隊在江陰水域有兩艘軍艦「逸仙」(艦長宋長志,1916~2002)與「信陽」(艦長白樹綿),由於正在要塞砲的射界之下,只好乖乖懸起白旗投降。但到了422日傍晚,兩艦偷偷起錨,加速衝向下游,順利脫險。
23日清晨,艦隊集中在南京燕子磯水域錨泊。海軍少將林遵進城見總司令桂永清,桂永清要求他帶艦隊突圍衝到上海,林遵回到永嘉艦後召集各艦艦長開會,決定所有艦長投票:結果兩票贊成「衝」,八票「不衝」,其他六人投了廢票,包括陳慶堃在內,最後林遵決定以保全國家武力為上。會議結束後,林遵移駐較大的惠安艦,但忘記下令永嘉艦降下少將旗,到了惠安艦也沒有升將旗。(林遵,林則徐侄孫,民國35年率艦隊收復南沙群島,民國37年晉升中華民國海軍少將,民國38年率部投共。)
*江陰突圍:陳慶堃派員聯絡其他軍艦(永修、永定等)一同突圍,兩位艦長桂宗炎與劉德凱都大力贊成,再聯繫武陵艦加入。4221630分,陳慶堃下令實施「隱密備戰」,各艦官兵悄悄就位,避免被其他軍艦發現。17時,各艦調頭向下游全速衝去。其他軍艦眼看掛著少將旗的永嘉艦,帶著另外三艘軍艦突圍,有人本來就不怎想投共,有人誤以為林遵改變念頭,於是紛紛起錨跟隨。跟隨突圍的有十四艘船,留在原地不動的,只有惠安、吉安、太原、江犀、聯光等五艘,外加正在修理的英豪與崇寧。艦隊貼著長江北岸行駛,一路激戰,被迫投降的要塞基層官兵,採取「放水」式的開砲,使得永嘉艦隊終於通過了共軍主要砲兵陣地,午夜過後抵達江陰。423日天亮,這隻「鞭炮艦隊」抵達上海吳淞口,船艦上彈痕累累。黃浦江裡的船,包括英國及美國的軍艦,都向他們敬禮,這時是上午930分。總計前一晚拔錨啟航的18艘軍艦中,有11艘成功抵達上海。3艘被共軍火砲擊毀;楚同、美盛、安東、永綏4艦則在林遵無線電喊話下,調頭駛回南京。
宋長志(左)、陳慶堃(中)、林遵(右)
DSCN201503
長江突圍-回顧:好險,若再晚上幾個小時,待南京失守後(423日),就出不來了。回顧這場攸關海軍存續的戰役,海軍官校校友,目前是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沈天羽研究分析,長江突圍戰役區分江陰、鎮江及南京等三部分,總計有19艘艦艇參與其中,14艘艦艇成功突圍,3艘被毀,2艘自毀,戰役過程歷時三日。
長江突圍-影響
眷村志工桂生大哥回憶:永嘉艦共帶出十三艘艦(永嘉、永定、永修、逸仙、信陽、營口、楚觀、武陵、美亨、美樂、聯華、聯勝、聯榮)突圍衝過江陰砲台抵達上海吳淞口。當時桂生大哥的父親是聯勝副艦長,全家七口(母、大姐、二姐、五歲的桂生、二個弟弟)都在艦上,在定海半年後隨艦來台。
長江突圍保存了我海軍大半艦艇,繼續維持國軍的海上戰力,這些突圍成功的艦艇,更成為日後捍衛台灣海峽,不讓共軍輕越雷池的鐵甲屏障。
我海軍「長江突圍」的壯舉,贏得國際人士的讚賞,美國海軍揚譽為「鞭炮艦隊」(Firecraker Fleet),洗刷了我海軍最大輕巡洋艦「重慶」號投共的恥辱,挽回我海軍的聲譽。陳慶堃艦長勇敢忠貞、甘冒生死之險的行為,不但確保了我海軍主要戰力,使得海軍總司令陸軍上將桂永清定了心,更贏得三軍將士及百姓們的認同和肯定,立即獲總統蔣中正榮頒,授與海軍第一枚最高榮譽「青天白日」勳章。自此以後,陳艦長就一直是我海軍官兵,及第二代海軍子弟的「英雄偶像」。

【古寧頭戰役】-38/10/24-26

時間:民國381024~26
戰區
:金門島及烈嶼(小金門)共十三個大小島嶼。大金門東距廈門十公里,北距大陸九公里,北岸瓊林至後沙到西北角古寧頭一帶都爲黃白色沙質硬灘,礁石不多,是個理想大規模登陸的地點。
▼戰區地理位置:
古寧頭戰役地理位置p
兵力佈署
國軍:李良榮第22兵團,駐金門國軍總共8個師,4萬餘人;海軍:中榮、南安、太平三軍艦。
共軍:三野10兵團負責攻金門,共計3萬餘人
在國共內戰廈門淪陷不久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葉飛將解放軍下的32軍船隻分發給28軍,決定集中船隻來進攻大金門,當時雙方佈署圖如下:
金門國共態勢圖p
▼民國381024日晚共軍分三路渡海進攻大金門
共軍計畫登陸圖p
▼102423時共軍三個團由蓮河、大嶝、後村搭乘漕運帆船乘漲潮摸黑(圖左)。古寧頭戰役國軍擊敗共軍的「金門之熊」部隊,便是由22M5A1輕型坦克(圖右)組成的一個坦克營。
古寧頭坦克p
經過:1025日凌晨1時半,中共解放軍第一梯次三個團抵達壟口、後沙、古寧頭一帶,開始對金門北岸官澳、西園、觀音亭山、古寧頭等地猛烈射擊。之後,共軍二五一團在古寧頭突破登陸,二五三團在在湖尾登陸,但是設在海灘的障礙物勾掛住共軍船隻,搶灘船隻因退潮全陷在沙灘上,遭國軍海軍掃雷艇猛烈轟擊,無一倖免。共軍二四四團也一度佔領雙乳山,天亮時遭國軍裝甲部隊反擊退敗,25日中午被迫撤退。共軍衝出包圍前進到古寧頭,固守林厝,國軍強力反攻,負責反攻古寧頭的國軍十四師上校團長李光前陣亡。26日凌晨,共軍二四六團在湖尾登陸,另兩連在古寧頭登陸。清晨630分,國軍高魁元軍長指揮反擊,雙方戰況慘烈。12時國軍攻下林厝,15時拿下南山。午夜時分,共軍彈盡糧絕,突圍到海邊,1300餘人困在古寧頭以北斷崖下沙灘,27日清晨國軍猛攻,擊斃四百餘人,其餘投降;上午10時,古寧頭戰役正式結束。台北,蔣介石流了淚說:「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
現在在金門古寧頭附近,仍有許多當年戰役的遺跡,為當年保家衛國的壯烈事蹟作見證,也­是觀光客最熱門的憑弔景點。其中,位於安岐、頂堡間的湖南高地,為古寧頭戰事攻防第一­線與國軍反擊部隊第十八軍的前進指揮所,位處高地可對古寧頭全景瞭望,當地已設解說牌­,圖示古寧頭戰役攻防戰過程。
中榮軍艦:(下圖)
中榮軍艦p
中榮軍艦在基隆接到駛赴廣東汕頭的命令,指示去接駁胡璉將軍的十九軍部隊到定海,全艦緊急「備便」出航。「備便」什麼來賺取進出口貿易的順差呢-砂糖!這項任務由輪機官張文元上尉擔任經理人。38年10月19日中榮艦離開了基隆港,卻接到臨時命令,說胡將軍部隊已抵達金門,要改航赴料羅灣執行接駁任務。船上附載的砂糖,因金門島民並不富裕,最後決定以貨易貨,把「糖」換成「花生油」,運回台灣進口,也是有賺頭。軍艦到了金門料羅灣後,10月24日近黃昏時分,接駁任務已完成,軍艦準備返航,但「砂糖」數量帶得稍多,金門地區日夜趕工量產了三天的花生油,仍無法籌足等值的砂糖價來交換,須到隔天才能全部完成,中榮艦因此被迫留下。12月25日零時過後,共軍渡海而這艘在金門海上火力最強的唯一正規軍艦,對共軍一陣猛轟,締造了「古寧頭」大捷的奇蹟。真是時也、運也,中榮艦不但生意做了,錢賺了,還立下戰功。
五十年前海軍裡流傳一則諺語:「富"中榮",窮"太倉",不貧不富是"太康"

【八六海戰(東山海戰)】-54/8/5

前言:民國5041日在台北縣三峽山區設置「國光作業室」,計畫反攻大陸,由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動員三軍207位菁英加入研擬反攻計畫的行列
計畫(海嘯一號)
547月,為配合反攻大陸“國光計劃”的制訂,指示海軍派軍艦運送特別情報隊,對大陸東山島周圍目標進行突擊,企圖摧毀解放軍雷達,捕捉俘虜,獲取情報。此計劃命名為“海嘯一號”。臺海軍成立了10人組成的督導組,負責協調。督導組組長為臺海軍副總司令馮啟聰中將。54年7月30日馮啟聰決定派“太康號”(之後由“劍門號”接替)和“章江號”軍艦,組成海嘯特遣支隊,由巡防第二艦隊司令胡嘉恒少將擔任指揮官。
任務:海軍遵奉國防部令,以東山島為目標,實施兩棲偵察及海上突擊襲擾,並相機摧毀敵雷達站。
時間5485-6
戰區
:福建省東山島以東海域(東山與南澳島之間)
兵力佈署
國軍:劍門、章江兩艦。將領:副參謀總長黎玉璽、督導組馮啟聰(時海軍副總司令)、海軍總司令劉廣凱。
共軍:魚雷快艇六艘及PC四艘
戰果:國軍擊沉敵艦艇五艘,重創三艘。
損失:章江、劍門兩艦沉沒,兩艦生還者僅5員,陣亡者31員,失蹤者171員。
章江艦(圖左,為民國43年519日美國依據中美聯防條約移交我國之軍艦);劍門艦(圖右,原為美國海軍 AUK 級護航艦,編號為MSF-387,民國531222日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編號45,改名為劍門軍艦。20150302
經過:
856時,海嘯一號特遣支隊長胡嘉恒少將率劍門、章江艦及搭載的特勤工作人員,由左營發航前往東山島任務區。
85日中共解放軍獲報,由汕頭水警區護衛艇41大隊護衛艇4艘、快艇11大隊魚雷艇4艘組成突擊編隊,駛往任務海域。
861時許國共兩軍交火,幾經激烈砲擊,章江號在中共海軍艇隊的猛烈攻擊下,遍體鱗傷,失去抵抗能力,起火爆炸,333分沉沒於東山島東南約24.7海里處,
胡嘉恆殉難,是民國以來陣亡的最高階海軍指揮官,享年四十九歲。章江號遭擊沉後,劍門號仍以猛烈火力砲轟中共快艇,共擊沉敵艇3艘。458分,敵艦艇8艘再度來襲,520分劍門號中彈起火,沉沒在東山島東南方,艦長王蘊山以下34名官兵被俘擄。劍門艦擁有最新式自動音響追蹤魚雷,沉沒之後,美國派員沉入海底將它炸毀,以防技術外洩。
八六海戰紀念碑:5636日,奉先總統蔣公令追晉胡嘉恆為中將,表揚忠烈,並在左營建碑紀念。紀念碑三面分別鐫刻蔣公的「壯烈永昭」、兩任參謀總長黎玉璽的「成仁取義」、高魁元的「氣壯山河」。
八六海戰-後續:
海嘯一號作戰任務是由臺國防部下達給海軍,海軍總司令劉廣凱因主持三軍幹部兵棋推演,沒有具體參與這一計劃的制訂。劉廣凱審閱“海嘯一號”實施方案時,雖發現問題不少,但特遣支隊已于8月5日淩晨6時自左營出發,不能回航。劉廣凱無奈地在計劃書上批了一個“閱”字。
將領不了解海戰經過:對於“八六海戰”的經過,無論是馮啟聰,還是劉廣凱,了解的情況多是從回到左營的海戰倖存者那裏獲得的。
八六海戰發生後,台灣島內的報紙連續3天以頭號新聞刊登海戰經過,劉廣凱面臨巨大壓力,811日向蔣介石請辭獲准,接任海軍總司令7個多月的劉廣凱就此黯然下臺,民國38年來台後居住於左營明德新村。
影響61720日國光作業室裁撤,國民政府從此不再討論反攻大陸事誼

Creative
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2.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

  • 見城體驗工作坊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5
  • 累計人數:294860
  • 發表文章:127
  • 相片數量:1152
  • 回應數量:4
  • 網友按讚數: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