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個讃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社區代表圖像
統計資料
  • 今日人數:105
  • 累計人數:1086081
  • 發表文章:724
  • 相片數量:4
  • 回應數量:72
  • 網友按讚數:7
聯 絡 人 : 紀昭男  
聯絡地址: 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水林路58號  
聯絡電話: 05-7853733  
傳真電話:  
社區暫無圖片
社區小故事
車籠埔斷層-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2015/09/10 21:27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車籠埔斷層-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具生態平衡、保護森林、挖洞於一身高手-穿山甲)

    民國88(西元1999)921日清晨147分所發生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快滿16年,是近百年來台灣傷亡損失最慘重的天災之一,災後政府開始投入地震相關研究計畫,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委託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文山教授主持車籠埔斷層古地震研究,為南北走向的東傾低角度逆衝斷層,故破裂面上方的岩層(上磐),其動量比破裂面下方的岩層(下磐)動量大,北起苗栗縣卓蘭鎮雙崎、內灣,經台中市到南投縣竹山鎮桶頭與雲林縣古坑鄉交界,分北段、南段,約長106公里,為此研究團隊在民國91(西元2002)11月間於南投竹山地區進行調查。

    在進行斷層槽溝開挖及古地震調查時,發現現場保存了九二一地震的地表破裂原狀,而槽溝的剖面同時呈現出非常清楚的褶皺與斷層構造,這是多次地震所造成的結果,也是世界上非常難得見到的地質景觀,國內外學者們一致認同這裡具有高度的學術研究及保存價值,因此教育部決定推動執行「竹山車籠埔斷層槽溝保存計畫─地震及生態園區」計畫,因而這些寶貴的研究資料、地質景觀等得以好好保存起來,並於民國10251日開館至今,兼具地質與自然生態等科學教育性質。

    台灣飽受天然災害之威脅,屢受到颱風、豪雨及地震等重創,讓我們必須加以未雨綢繆來防範因應,讓我們學習盔甲勇士-穿山甲(吉祥物賴瑞),珍惜土地資源共處(大地地層的變動:造化與皂化,歷經侵蝕作用與沉積作用等演化過程),共同守護我們的家園。

    月圓人團圓,免費來入園,歡迎大家於104919日至104928日,來趣教育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南投縣竹山鎮集山路二段345)免費入境之旅,體驗台灣地層變動的情形。

公共藝術-振秧:

由竹山在地藝術家游文富先生,以他從小在竹山成長的生活經驗與濃厚情感,為經歷921大地震後的車籠埔斷層遺跡所進行創作,游先生延續著自己藝術創作的脈絡與關注角度,並結合多年對在地產業「竹」這個材質的高度熟悉,融合了地震震波線性圖作為創作發想,將震度數據的曲線轉化為猶如秧田或竹林般三度空間的造型語彙,與空間場域、自然環境形成有趣的對話,科博館希望藉由蘊含豐富藝術元素的在地美學,帶領大眾共同看見大地脈動後的重生精神,邀請民眾以視覺、聽覺、及各種知覺來體驗和創造對竹山這片土地的深刻記憶!

台灣穿山甲(又稱鱗鯉,拉丁學名:Manis)

世界上穿山甲約7-8(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分布在非洲及亞洲(印度、印尼、中國大陸及台灣)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分為樹棲型地棲型,臺灣穿山甲屬於中華穿山甲的一支,是臺灣特有亞種,體長44~56公分,尾長30~40公分,體重約3~6.5公斤,有頭部呈圓錐狀、頸部較狹長、眼小、腹面淡紅色及口無牙等特徵,具長型舌頭,舌長可達20公分,除鼻部、腹面及四肢內側外,全身布滿灰色鱗片,遇敵時會蜷縮成球狀。

穿山甲生物棲息習性,以落葉森林為家,性情膽小,並用泥土堵塞(善挖掘),晚間多出外靠嗅覺來覓食(聽、視覺差),動作遲緩晝伏夜出覓食 (白天休憩於洞穴中夜行性)以螞蟻及白蟻等為主食,用利爪撕毀蟻窩後,以長舌黏取吞食(腺體分泌出的又黏又多的口水);穿山甲除了繁殖季節雌雄會同居一穴外,其他時間都各自獨居生活,通常體重超過2.4公斤後開始性成熟,主要發情期長達68個月,而懷孕期約45個月,小穿山甲出生後會攀爬在母體上,約5~6個月大後獨立生活。

棲息地從山麓到2,000公尺之高山,而以中低海拔300~500公尺之闊葉林或次生林較常見,因為獵捕及棲地破壞,族群僅零星記錄極為稀少,目前分布於陽明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等地。

    有山頂洞人或無齒之徒等稱呼穿山甲,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將糞便排入坑中以後,再用鬆土覆蓋),對生態平衡、森林保育等有極大貢獻,對挖掘居住洞穴的結構非常講究,隨著台灣季節和食物的變化而不同,在夏季叫做夏洞,建在通風涼爽,地勢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進雨水,洞內隧道較短,大約為30厘米左右,裡面結構比較簡單;冬季住的叫做冬洞,築於背風向陽,地勢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每隔一段距離還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牆,長度可達10餘米,還經過二、三個白蟻的巢,成為其冬季的「糧倉」,洞的盡頭有一個較為寬敞的凹穴,裡面鋪墊著細軟的雜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嬰室」。

受臺灣早期皮革產製發達時,沒有列入保育大量獵殺穿山甲,一年的捕殺量近6萬隻,在生態保育的推動之下,濫捕的狀況已不復見,但由於人為開發加上棲地被破壞,穿山甲的數量仍然相當稀少,根據統計,在路上被發現救治的穿山甲,多半是被獸夾創傷,穿山甲並不好醫治,能夠康復重返山林的約占60%,但餘下的個體多半會面臨死亡或是安樂死,也有許多受傷的穿山甲因為傷勢嚴重,無法野放長期收容人工飼養,民國93年臺北市立動物園曾經邀集各方學者針對穿山甲召開學術研討會議,並以電腦程式模擬,發現若再不針對穿山甲的生活環境做改變,使得臺灣穿山甲將於民國115年以後消失。

 

 

 




社區快蒐

社區剪影